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回到山沟去种田 >

第159部分

回到山沟去种田-第159部分

小说: 回到山沟去种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苗家人的神多,除了自家祖先,还有各种图腾神物,有全族的共有神,有寨子的共有神,有自己的佑神,还有家里各处的守护神。今天都要一一敬到。

    育爷爷先将稻草铺在自家神龛下方,将一盆盆猪、鸡、鸭、鱼、鸡蛋、米酒、糯米饭、糍粑摆上去,然后开始插香烧纸,祭祀祖宗神灵。

    接着又拿出纸钱,分别贴在屋内的岩爹、岩妈、神龛、保爷上。

    神龛祭祀的是九黎各族的共同祖先蚩尤,以及自家族支的祖先,类似山下的“天地君亲师”。

    岩爹岩妈是村里的共有神,一般就是村子周围山上突出的巨岩。是全村的图腾象征。

    除了山上的真身,在家里也可以供奉,从岩爹岩妈下面捡来两块石头,放在家里神龛旁边,算是分身,日常祭祀就算跟祖宗一起敬了。

    保爷类似于山下汉娃的保保,也就是干爹,不过不是人,村子周围的老树,怪石,石桥,石凳,反正只要是年深日久的东西,都可以拜成自己的“保爷”,当然一个人只能有一个,算是自己的佑神。

    同样的,保爷在家里也有分身,一般可以是一段树枝,一块石头。

    不过李君阁看到阿音家的这些,都用书本大小的粗糙的印刷纸张代替了。

    祭祀完堂屋里的各位祖先神灵,李君阁又随育爷爷出得堂屋,接下来该祭祀家中各处的保护神了。

    门楣、炉灶、猪圈、牛圈、犁耙、碓磨……都要一一敬到。

    阿音家没养牛了,不然还得在牛鼻子上抹些米酒,喂点糍粑,答谢它一年的功劳,鼓励它今年继续好好干。

    干完这些,就该出村祭祀了。

    李君阁挑着祭品担子,跟着育爷爷出门来。

    沿着水渠往山塘方向走,育爷爷一路跟李君阁介绍:“这是保爷桥,是我的……这是保爷凳,是音爸爸的……这是岩菩萨,它是岩爹……这也是岩菩萨,它是岩妈……这是保寨树……”

    每处都要烧香烧纸,恭谨祝祷。

    来到一块青灵灵的巨大石头前,育爷爷对李君阁说道:“这就是阿音的保爷了,这次由你来烧香烧纸吧。”

    李君阁恭谨地点燃香烛,对着巨石拜了几拜,默默念道:“保爷保爷,求你保佑阿音平安喜乐,我们不求大富大贵,只要天天在一起,开开心心就好。”

    祈祷完毕,育爷爷又带着李君阁进入了一片果树林子。

    来到一棵大梨树下,育爷爷让李君阁上树,将纸钱递给他,让他贴在梨树上。

    又递给他一把糯米饭,让他糊在树上,表示给树喂饭了。

    育爷爷站在地上,捡起一根树枝,敲击了一下梨树,问道:“今年结不结?”

    李君阁说道:“啊?”

    好在反应快,假装将耳朵贴在树上听声音,然后大声回答:“结!”

    “大不大?”“大!”

    “甜不甜?”“甜!”

    “落不落?”

    李君阁差点脱口而出:“落!”一想不对赶紧说道:“呃……它说不落!”

    育爷爷笑道:“好了!下来吧!你小子还会加戏呢,以后直接回答就行。”

    李君阁跳下来笑道:“你也不事先教我规矩,我就按着自己想的来了!”

    育爷爷笑道:“真心的反应才灵,教的那就不是神灵的指示了。”

    说完又摸出一根草绳,让李君阁捡块鹅卵石,捆绑好,当做牲口拉着往家走。

    李君阁觉得自己就像个熊娃,谁二十几岁了还拖块石头在屁股后面溜?这不是憨包娃子嘛?!

    于是对育爷爷说道:“育爷爷,这又是啥说头?”

    育爷爷说道:“嗯,这是寓意着家里要添牲口!”

    李君阁“哦”了一声,觉得这也挺好的。

    转念一想又不对,看架势阿音家今年也没准备养牛,要真算起来,添的好像就只有自己……

    呃……这就尴尬了。

    又听育爷爷说道:“这事情本来是该娃娃来做的,可谁叫家里没娃娃呢?好不容易今年来了你这个皮娃,就只好让你来了。这仪式啊,我们家都断了二十几年了。”

    两人一路下山,草绳上的石头拖在石头阶梯上咔踏直响。

    育爷爷在前头背着手走路,既像是跟李君阁闲聊,又像是跟自己说话:“阿音刚刚出生的时候,我其实挺失望的,一个女娃子能干啥?以后寨子里还能靠她?能从寨子里往外带人?”

    “从小我就对她严,比对男娃子还严,我不心痛吗?我比谁都心痛!我就盼着她能飞出这大山,不要被封在这山上,因为我实在是看不到,这悬天寨还有什么前途!”

    “阿音争气,肯读书,也能读书,寨子里都说她文曲星下凡,他么的有半夜一点过还在灶火前看书的文曲星么?!”

    “初中开学,我送她到老鹰嘴,看着她小小的身影消失在半天门底下,我的心都揪紧了,我坐在老鹰嘴上看着夹川城,哭得像个娃子,心里头在怨天怨地怨祖宗,为啥子要把我们孤零零地丢在这上不沾天,下不着地的地方!”

    “大学通知书送到寨子那天,寨子里都闹动了,只有我半夜摸起来对着祖宗喝了一晚上的寡酒……我对不住自家孙女啊,二十年里头,我哪一天当得像个爷爷啊?!”

    “别人家的女娃子,十六七就找好人家了,就等着嫁过去,生娃,种地,一辈辈儿的过……可我就是不甘心,我把该自己承担的东西压到了亲孙女身上,每次看她下山,回来我就要做噩梦,就怕她哪天出事,回不来了……”

    “半年前,她跟我说,她要回来,她要带着寨子翻身脱贫,她要让大家过上好日子,这就是心大得要逆天啊……”

    “没过多久,她又打电话来说,她在李家沟遇到了一个同样的人,我心里还纳闷,当真山上山下风水是相通的?这憨包娃子还一对一对的出?”

    “可你们能耐,真能耐啊!这才多长日子?苗寨就变了,不是说寨子有什么大变化,是人的心气儿变了,昨天抢龙神就看得出来,大家都感觉,这日子有奔头了哇……”

 第二百三十七章托付,梳头

    第二百三十七章托付,梳头

    “皮娃,我管了阿音二十多年,没当好这个爷爷。今天带你拜过了我们苗家的祖宗神灵,就算把阿音交给你了。你们以后好好处,好好过,阿音有什么得罪不知趣的地方,麻烦您想想她从小受过来的这些苦,多担待担待……”

    育爷爷停下脚步,转过身来,两个大老爷们,脸上都挂满了泪水。

    李君阁抹了把脸,说道:“育爷爷,我不如阿音,远远比不上,不过你放心,我保她一辈子平安喜乐!”

    “阿音是你们寨子的宝贝,也是我们李家沟的凤凰,我会一辈子珍惜她,爱敬她的。”

    “现在的环境,总比先祖们刚到李家沟悬天崖的时候好上百倍千倍吧?也请您老放心,我们一定干好!”

    育爷爷笑着抹眼泪:“特么的两个大老爷们,这算什么事?我就是有感而发,你们都是好娃子,看你们现在这个样子,我还真没啥不放心的。走,赶紧回家叫她们起床,这年把寨家的不早点过,那寨子里是要出懒人的!”

    两人这才收拾起心情,高高兴兴回到家中,育爷爷将李君阁拖回来的石头放在堂屋东壁下,虔诚地供起来。

    音爸爸去唤醒欧奶奶,妮妈妈和阿音,让他们起来梳洗用餐。

    此时天才刚蒙蒙亮,挂在屋檐下的画眉开始叽叽喳喳叫了起来。

    这天被叫醒的姑娘和年轻媳妇起床后要做的第一件事,是登上木梯梳头。

    李君阁见到阿音起来就拿着梳子上木楼,向上登了三级台阶,开始背朝楼梯面向楼板梳头,梳完拿一根银簪插好,又将落下的头发要细心捡起来捆好。

    据说如此头发才能长得好,便于绾髻插簪子。

    转头见李君阁在下面痴痴地看着,阿音展颜一笑,过来说道:“一大早跑了七八里山路,二皮你能干了。”

    新年说话就要有忌讳了,什么“辛苦”“麻烦”之类的要注意一下,当然山道上育爷爷那通话是有感而发,不在其列。

    李君阁伸手将阿音那几丝秀发接过,说道:“这个我贴身藏好,等待会儿塞我包包上的香囊里。”

    阿音微微一笑,也由得他。

    音爸爸又点燃鞭炮,高喊:“阿音,皮娃,过年了,快来吃早年饭!”

    冻鱼李君阁可是流了好久口水了,现在一尝果然不错,清淡中带着香甜。

    这一早上的要注意,不扫地,不倒水,脏水都盛一个大桶里。

    吃饭时也不能泡汤,不准吹气。如果泡汤、吹气,新的一年里,就会发强盗水冲垮田地,刮过山风吹倒庄稼。

    吃过早年饭,阿音跟妮妈妈挑着水桶要去“衫井台”边那口井挑水。

    李君阁一把抢过妮妈妈手上的扁担,说道:“我去我去,不对,家里不是山泉水吗?”

    妮妈妈又将扁担抢回来,笑道:“这是风俗,今天越早挑水,说明家里女人越勤快,我们可得赶紧了,你先跟育爷爷去喝‘串寨酒’,我们随后就来。”

    喝“串寨酒”这也是苗家风俗,男主人先登门,一来同辈间祝贺新年,叙讲一年来的劳动所得,二来是加强亲戚邻居之间的团结,以示来年各家五谷丰登,全寨团结和睦。

    “串寨酒”男主人先到,女主人挑完水后参与。

    从前,串寨不唱酒歌的,原因大概是同一家族互不嬉戏。

    不过好多苗家寨子旅游搞起来了,客人们来最乐意听这些个,所以这风俗也在逐渐演化。

    敬酒可有规矩,由家中女主人先从最老的辈份最大的或客人敬起,敬到最后一个人,那个人得站起来与敬酒的女主人一起喝交杯酒,否则,你就失礼了。

    李君阁跟着育爷爷,那是哪家都能进。

    好些人家都是相邻几家坐在一起,桌上摆着些干货卤肉之类,一起喝酒摆龙门阵。

    一路走家串寨,李君阁都分不清哪家是哪家了,反正家家都是那么热情,这酒真没少喝。

    一路来到一个小敞坝,门口屋檐上挂满了辣椒,干玉米,还有就是香肠酱肉,院子里也坐了不少人,看样子都是周围邻居,在那里喝酒耍笑。

    见到育爷爷跟李君阁过来,一众人都站起身来,“老把寨”“皮娃”的喊着,将两人迎到席上。

    育爷爷被推上首席,李君阁在侧边客座首位陪着。

    育爷爷哈哈笑道:“阿岩,你们几家昨天怎么回事?这抢龙神怎么抢到卯日去了?”

    那个叫阿岩的汉子一边剥着花生,一边说道:“嗐!我家那皮猴子,听寨老来说今年抢龙神提前了,越早越好,不知怎么琢磨的,就将我的手机偷偷往前调了五分钟!阿波快出来跟育爷爷拜年!看他怎么教训你!”

    一个七八岁的娃子从堂屋里跳出来,喊了声“育爷爷好!”转头还跟自家老爸振振有辞:“是寨老爷爷说的越早越好,他可没说兔日龙日!”

    育爷爷摸着娃子的头顶,说道:“乖,没事儿!对了你们几家又是怎么回事儿?”

    一个中年汉子说:“别提了!我当时正一手拿着香,一手看着时间,明明还差几分钟来着,怎么就听着旁边阿岩家鞭炮响了,这拿香的手就开始不由自主往引信上去,脑子里直喊时间不对时间不对,可这手它就是不听使唤啊!”

    一群人哈哈大笑,都说对的对的,当时就是这么个情况!一听鞭炮响,这手就不听使唤了。

    育爷爷笑道:“没事没事,这龙神没抢到,财神给你们请来了,这皮娃大家都认识了吧?”

    阿岩笑道:“哈哈哈皮娃可是真财神,那几位邻居这下可该不抱怨我了吧?”

    李君阁笑道:“那就叨扰阿岩叔了,对了,阿音告诉你们没?咱们寨子里的娃娃今年都可以在盘鳌乡去读书了。如果成绩好的,还能去县城!”

    阿岩笑道:“说了说了!这可是好事啊,还得谢谢你呢!”

    李君阁笑道:“这里头真没我啥事情,这是乡里梁丫头跟阿音的功劳,不过等开学娃子们坐溜索下山,我可以开车送他们去学堂是真的。”

    大家都是开心不已,几家人又说起串寨子的事情。

    明天巳日,八沟乡有斗牛,又称“牛打架”,大家都说要去看热闹。

    一个老人说道:“说起我们最吃亏,每年最多就是参加下斗鸡,斗画眉,这牛一上一下几十里地,太折腾了!其实寨子里的牛还是不错的!”

    育爷爷笑道:“总要给别人留点吧,年年斗鸡都画眉,都是我们悬天寨拿头采,整得人家都要没兴趣了。”

    众人又是哄堂大笑,都说山上的禽鸟硬是要野一些。

    这时阿音跟妮妈妈也过来了,跟众人打过招呼,都去厨房帮忙。

    阿岩对李君阁说道:“皮娃,阿音是我们寨子里最出挑的姑娘了,你可要对她好啊!”

    李君阁说道:“哎哟阿岩叔,这话你跟我说不着,阿音可是我李家沟的高层,你怎么对老把寨,我就怎么对阿音了,是不是这里理儿?这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山上下来的妹子,都要压着我这山底下的娃子一头呢!”

    这话算是给足了山上人面子,一群老少爷们儿都听得直点头,笑得见眉不见眼。都在嘀咕这娃子本事不小,在女友娘家人面前却照样能够做的小服得软,自家回去是不是也要对家里那口子好点才行。

    在阿岩家敞坝里吃过窜寨饭,育爷爷又领着一家人往回走。

    明天要去八沟乡串寨,今天要把斗鸡安顿好。

    斗鸡没有养在楼下,而是单辟了一片果树林子,围起两圈篱笆来养。

    每圈有一只公鸡,三四个母鸡。

    在两棵树间搭了个鸡棚,这就是给斗鸡住的地方了。

    一只丑陋黑红色的大鸡呆在鸡架上,目光凶厉瞪着李君阁。

    李君阁笑道:“哟!还挺凶,信不信我把麻头喊上来,分分钟让你唱征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