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回到山沟去种田 >

第166部分

回到山沟去种田-第166部分

小说: 回到山沟去种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松小四百万!”

    李君阁哈哈大笑:“余叔你就别抱怨了,人家是制定规则的人,你还想跟人家比?!”

    一场名利场看完,李君阁回到房间,今晚要早点睡,明天一早还要跟白老头和李昆吾去逛鬼市呢。

    心里有事,翻来覆去的睡不着,干脆不睡了,进空间种会田去。

    出来就三点了,李君阁起床,拖着装砚台的箱子出来,正好见到白老头也出来了,两人相视一笑下楼。

    李昆吾在楼下车里等着了,等李君阁将箱子放后尾箱里边,两人一上车就直奔目的地。

    到得地头一下车,李君阁就楞了,这是啥地方?没见着“潘家园”三个字啊?

    李昆吾笑道:“你心里想的是潘家园吧?早都没了,这是东五环大柳树,来手电收好,我今天就看你寻宝了,哈哈哈哈……”

    李君阁接过玉石手电,一脑门子黑线:“李老你笑点也太低了吧?这都还没开场呢!”

    李昆吾在后边捂嘴:“皮娃,知道老北京怎么说鬼市不?都不提‘逛’字,只说‘趟’,为啥,水深呗!哈哈哈哈!”

    “当年汪精卫炸摄政王的炸弹听说就是在鬼市淘的,结果呢?没响!哈哈哈,打眼了!哈哈哈哈……”

    妈蛋这就没法聊天了,老李头不厚道,完全是在当笑话看,直接打破了自己对鬼市淘宝的美好憧憬。

    进到鬼市果然鱼龙混杂,啥都有,从商周青铜器到iphone6,从清明上河图到电子机器人,五花八门。

    李君阁扭头对李昆吾说道:“李老,这是鬼市吗?不是应该都是古董吗?”

    李昆吾笑得更开心了:“嗯,没毛病,这里的正式名称就是大柳树旧货市场。”

    李君阁头上黑线更多了,这特么还能淘到宝,卖家跟老天爷该瞎成什么样?!

    算了,来都来了,就当体验体验生活吧!

    一个摊位一个摊位的胡乱瞎看,刚开始经过玉器摊子瓷器摊子的时候还挺注意,生怕太极石发热没注意到,结果一个多小时下来什么动静都没有。

    这地方真的好瞎啊!看着买卖的人谈得热火朝天买得兴高采烈的,李君阁都无语了。

    不过也不算是毫无收获,这里卖旧书的也挺多,李君阁掏到一套繁体竖排瘦金体的《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外加《古文观止》,都是岳麓书社八八年版的,拿回去送给四爷爷他老人家肯定高兴。

    走了没多久,又相中一套《史记》,中华书局五九年的版本,七二年第五次印刷的,也是繁体竖排,一套十册全须全尾。

    这就让人高兴了,主要是里头的三家注记好玩,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有好多连四爷爷都说不好到底哪家说得对,嗯,这个也买下来,回去跟四爷爷打嘴仗用。

 第二百四十七章 真捡到宝了

    第二百四十七章真捡到宝了

    李昆吾一看这节奏不对啊,皮娃净淘书了,这还怎么看笑话啊?!

    于是开始使坏:“皮娃,你看这摊子不错哟!”

    “诶,皮娃,你看看这对镇尺……”

    “嗨,这石头雕工挺地道……”

    李君阁听得在心里白眼直翻:“要脸不?你自己就是北工大师,跟我说那雕工好?持珠弥勒都雕成弥勒搓奶了……”

    可这话还不能说出口,这里的规矩就是东西自己掌眼,好坏从不出口,买过不退。

    一路把李君阁都憋坏了。

    来到一家卖刺刀,望远镜,打火机,水壶等旧军货的摊子,李君阁“咦”了一声停了下来。

    蹲下身拿起一把短剑,剑柄上一边是“黄埔军校第三期”,另一边是“校长蒋中正赠”。

    摊主立马来劲了:“小兄弟,怎么样?鼎鼎大名的中正剑,当年打战,好些大官用这剑自尽的,光头说的‘不成功,便成仁’!绝对的好东西啊!”

    李君阁一脑门子黑线:“中正你个头,人家那叫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只是民间俗称,还有这字大得生怕别人看不见似的,一看就是欲盖弥彰,还好东西呢,五块钱给我我都找不到地方放!”

    不过这话没法出口,感觉自己都要憋出内伤了。

    放下短剑,又拿起了一把骑兵刀,摊主又开始擘划了:“六五式骑兵刀,咋样?全国就造了一批,然后骑兵就裁军了,哥哥我可是费了不少劲才套弄到一把。”

    说完凑过来低声说道:“军区大院老库房里摸出来的,给了守仓库老头两条中华!捡了个大漏!”

    靠!这就是编故事了,里外里就是暗示李君阁这刀起码要三千!

    李君阁都懒得搭话,又捡起一个打火机:“那这个你得说是朝鲜战场上的缴获了吧?”

    那小贩一拍大腿,“还真是!兄弟你眼真毒!这是四二年的时候,朝鲜缴灭黑人团摸回来的。你看这机壳都是黑色的,就是合着黑人团的身份。”

    李昆吾跟白老头在旁边都要笑崩了,总算是没白来!

    李君阁满脑子黑线:“哥哥,你把两个故事搞混了,四二年你应该说是飞虎队留下来的,五六年你才该说黑人团。”

    小贩“啊”了一声,抠了抠脑门,似乎在想着怎么把话圆回来。

    李君阁嘿嘿笑道:“看来你也没搞懂来历,好在我也不懂,那就瞎买瞎卖吧,多少钱?”

    小贩刚刚说漏瓢了,气势上就已经输了一筹,说道:“刚刚说那些都是胡沁!这个真是军区大院淘换来的,啥时候的不知道,小兄弟你要,那就五百!”

    李君阁说道:“你这火机边角上漆都掉了,点也点不燃,就是一团铁疙瘩,外面是zippo的样式,里头又刻的是park,park是做笔的,派克金笔知道不?啥时候人家做火机了?所以这东西整个就不伦不类的,还要我五百,这没道理吧?五百买你这个,我还不如去买人家所谓的二战美军库存货了,好歹那还是新的。”

    小贩给李君阁一番话整懵了,难道说这真是个假货?自己明明真是从一个穿军大衣老头手里收的啊,嗐,看来又被坑了。

    说道:“那你说多少?这玩意换个棉芯,装上火石还是能用的。我是怕换了人家不认旧。”

    李君阁颠了颠打火机说道:“一口价,两百块,你这玩意儿只值这么多。”

    小贩一听挺高兴,这东西打堆儿来的,总共花了五百块,这就是回本一小半了,嘴上却不松口:“不行不行,本钱都不够。”

    李君阁干脆不说话了,看着他表演。

    小贩又懵了,心想这娃不按套路出牌啊,不是该要不就接话,要不就放下东西作势要走吗?这个样子叫我怎么发挥演技啊?

    眨巴眨巴眼睛,只好自接自话:“呃……不过听你口音是南方人,穿着嘛……算了,来一趟首都也不容易,我就两百六十块钱给你了,算是展示首都人民喜迎天下客的热情好不好?”

    李君阁感叹道:“首都人民觉悟就是高啊,真值得我们学习,不过价钱还是两百。”

    说完从兜里摸出皱巴巴的两张百元钞票:“要是买了这个,待会怎么回家还得另找辙呢……”

    小贩一把将钱抓过来,说好:“行了行了,两百就两百,好家伙意思是再聊一会儿我还得把公交车钱给你留出来是吧?”

    李君阁这才嘻嘻一笑,把火机收了起来:“好歹帮你开了个张嘛,老板,继续发财!”

    小贩也开心了,拱了拱手道:“一起发财一起发财!”

    三人继续往回走,李昆吾笑道:“皮娃你还对这个有研究啊?说得一套一套的,我看那小贩都懵了。”

    李君阁哈哈大笑道:“空对空,我那也是一通胡沁,我也不知道这是啥玩意儿,就是看着好玩。”

    心里却好奇得很,太极石为啥会对这个打火机做出提示,真是奇了怪了,这明显是一个近代工业品啊。

    两百块的小玩意儿,几人也没放在心上,三人游瞎晃荡了一圈,找一家店吃了包子油条,准备往回走。

    路过一家烟店,李君阁进去了一会,买了棉芯棉线,火石汽油,准备给打火机换上。

    上车后,李昆吾开车,白老头在后座瞎翻着李君阁淘来的书籍,李君阁在副驾上开始拆解打火机。

    将店家给的塑料袋子摊平在腿上,李君阁将打火机打开,抽出内胆,拿烟店买的火机维护工具取下上火石地方的螺丝,安了一个火石进去,然后挑出最底下的棉垫,将里边的棉花跟棉线抽出来准备换掉。

    一团发黄的面纱棉线掉在塑料袋上。里面夹杂着一个东西。

    李君阁将那个东西拿出来,像是一块玻璃,又像是一小块单晶冰糖。

    “咦?这是啥玩意儿?”这下子李君阁明白太极石为啥要发出指示了。

    李昆吾问道:“咋地了?”

    李君阁说道:“这火机胆里掉出个东西,象玻璃。”

    白老头放下书说道:“多半是玻璃杂进去了吧?你这火机不靠谱啊,一准是地下黑工厂弄出来的。给我看看。”

    李君阁说道:“等等,等我擦一下。”

    擦完后说道:“嘿,还挺好看呢!别是钻石吧!”

    就感觉车明显一歪,就听李昆吾说道:“皮娃别闹!开着车呢!”

    李君阁将石头交给白老头观瞧,自己继续组装打火机。

    等火机装好,白老头将小石头交给李君阁,说道:“别说,还像模像样的,做得挺像戒指上那玩意儿。”

    李君阁伸手接过,李昆吾瞟了一眼,说道:“等下,这东西有古怪。”

    说罢找地方停了车,将石头接过来,在阳光下认真观瞧。

    这玩意儿大致是一个扁圆形,上面切除了很多的小平面,正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很多切边反射着彩虹般的光彩,晃得李君阁眼晕。

    李昆吾看了半晌,说道:“这个……这个不像是普通货色啊……”

    李君阁说道:“首都有鉴定中心吧?要不我们去鉴定一把?”

    李昆吾说道:“嗐!还用什么鉴定中心,下午来看砚台那帮子人,尤其是海派粤派那俩,应该就能说个八九不离十了。”

    说得有道理,李君阁抽了张纸巾,将石头包起来,找不到盒子,干脆将香烟盒子里的香烟都抽出来,然后将纸巾包塞进去揣包里。

    找个地方吃了午饭,汽车七拐八拐,来到了一个大楼前。

    大楼只有四层,占地挺广,门口装饰得古色古香,上面四个大字“玉铺子营”。

    这里就是北工京派玉雕的老窝了。

    这名字真古怪,透着一股调皮劲又京味十足,李君阁笑道:“李老,这名字不会就是你的手笔吧?”

    李昆吾呵呵笑:“一时游戏提了一嘴,结果大家都说这名字好,于是就用了。”

    进得门来,每层楼都被各个工作室占据着,有大有小,集培训,加工,展示,销售于一体。

    李君阁看的挢舌难下,这规模也太大了!

    这时就能看出李昆吾的地位了,路过的各工作室人员,看到他都微笑着喊“李老”。

    乘坐着宽大的电梯来到三楼,迎面就是一扇大玻璃墙,贴着玻璃墙就是一排排展示柜,上面摆着不少的物件,大的如青玉鼎尊,白玉山子,小的如和田籽料罗汉,南红籽料古龙,大大小小,不一而足,悉数的话得小千件。

    李君阁吞了口口水,说道:“李老,这……这都是你的?”

    李昆吾笑道:“怎么可能,一半一半吧,还有好些是东主定做的。”

    李君阁说道:“一半也了不得啊。”

    李昆吾道:“产业做这么大其实跟我没多大关系,唉,我那个大弟子啊,手艺学得一般,经营倒是把好手,我啊,现在都靠他养着呢!”

    就听后面一个声音说道:“哈哈哈师傅你要再这样说,那我就只有立马跪下了。”

    众人转过头来,就见一个高大的汉子走了过来,说道:“各位好,我就是师傅嘴里的大弟子,钱大方,来来来,这是我的名片。”

 第二百四十八章 量活

    第二百四十八章量活

    白老也摸出自己的名片来交换了。李君阁却没有名片,钱大方又摸出手机,郑重其事地将李君阁的手机号记录下来。然后抬头笑道:“走,我们先去雅室聊聊天,顺便等等其他人。”

    然后主动接过李君阁的箱子,进到雅室,又亲自给各人泡茶。

    这待人接物让人觉得非常舒服,大概就是俗话说的“天生好人缘”那种人了。

    待到众人坐定,钱大方说道:“师傅,展位都安排出来了,接下来听您的。”

    李君阁将大旅行箱拖过来,说道:“东西都在里边,全是砚台,一共五十多方。”

    钱大方叫过一个手下,跟他交代了一番,叫他拖着行李箱去摆设。

    李昆吾说道:“等一下。”从行李箱里将小石头的金蟾取出来,这才让工作人员离开。

    李昆吾解开包裹,把金蟾露出来,说道:“你来看看这金蟾,算了,你现在一脑门子都是生意,去把老二叫来,老二应该能懂一些。”

    钱大方笑道:“已经叫了他了,现在正换衣服呢,师傅我好歹是大师兄吧,手上虽然荒了,但是眼力总还在嘛!你就不能让我先瞅瞅?”

    李昆吾揶揄地一笑,说道:“这东西连我都差点走眼,你能看出门道来?行,拿去试试吧。”

    钱大方笑着接过,打趣道:“要不你先给我说说,待会等老二来我好摆摆大师兄的谱?”

    李昆吾哈哈大笑道:“偷奸耍滑就属你能!自己看,看不出来去面壁!”

    钱大方接过金蟾来,只翻看了一眼,就说道:“师傅你难不住我,这门道都在肚子里。”

    李昆吾大吃一惊:“老大你可以啊!这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啊!竟然比我还快!那你赶紧说说看是什么门道。”

    钱大方将金蟾放在茶几上,笑道:“没法说了,这该说的刚刚已经说完了。”

    说完又笑着解释道:“这就是用你这几个月琢磨的青珉石雕的,一看就是机工,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