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回到山沟去种田 >

第167部分

回到山沟去种田-第167部分

小说: 回到山沟去种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钱大方将金蟾放在茶几上,笑道:“没法说了,这该说的刚刚已经说完了。”

    说完又笑着解释道:“这就是用你这几个月琢磨的青珉石雕的,一看就是机工,我能看出来的就这么多,不过能得你如此看重,那门道只可能在嘴巴和屁股这两个眼里头,我估摸着,里头要不就是空的,不对,要空的没这么压手,那就是……弯的?”

    李昆吾哭笑不得:“说了半天还是偷奸耍滑!问题是……居然被你猜中了……”

    众人都是哈哈大笑,这大师兄看着粗笨,心思实在是太伶俐了。

    这时一个瘦高个的中年汉子进来了,说道:“师傅来了?哟,这金蟾设计得不错呀,还结合了一些手雕呢!”

    钱大方说道:“老二,还有客人呢,先跟客人打招呼。”

    老二叫张衍,名字一交换,李君阁跟白老头才知道面前这位稍显腼腆的中年汉子,竟然也是这次天工奖的金奖得主,获奖作品是和田套件《如是我闻》。

    钱大方得意洋洋地拉着张衍道:“来来来,刚刚师傅可是考校我了,让看出这金蟾的门道,你赶紧瞅瞅。”

    张衍将东西接过来翻看,比钱大方可认真仔细多了,又困惑地看了看金蟾的嘴巴和屁股,然后从兜里掏出一根金属棍,打开来里头是一根探针,伸进去两公分就不动了。

    然后抬头对李昆吾说道:“师傅,这是九曲珠的做法?”

    李昆吾笑眯眯的点头道:“不错,能看到这一步了,不过还没找到重点,你对着金蟾嘴巴吹吹。”

    张衍不明觉厉地吹了一下,果然一声清啸响起来。

    就听门口一个老太太的声音说道:“你看我怎么说的,上梁不正下梁歪吧?京派小辈里我就看着张衍还不错,居然也在吹哨子玩儿。”

    一个老头笑道:“说不定这就是人家派内的独门修行方法呢?这杀猪杀屁股,各有各的杀法嘛,哈哈哈哈。”

    正是陆清依秦庄刘信之他们到了。

    众人连忙站起来迎接。

    李昆吾冷笑道:“呵呵,一个个眼高于顶,你们也过来吧,量量人家山沟沟里的手艺。”

    刘信之说道:“老李啊,这都大半辈子了,你还信‘高手在民间’这一套?天工奖这么多年,自由参赛作品有多少拿金奖的?这不已经很说明问题了嘛!”

    李昆吾将金蟾递过去说道:“废话少说,量活吧!”

    刘信之将金蟾接过,翻看了一阵,惊讶的问道:“刚刚那啸声,是这金蟾发出来的?”

    对着孔眼看了看,眼睛一下就瞪大了,摸出玉石手电就往金蟾身上按。

    按亮手电,绿色的金蟾下巴出现一个一两公分左右的光圈,隐约能看到喉部那弯曲的孔道。

    随着手电的移动,孔道一点点地弯曲深入,随着肚子厚度增加,逐渐消失不见,只剩下一个绿绿的光圈。

    几个大高手刚刚都将脑袋凑到一起,这下一起倒吸一口凉气,不约而同地将手伸了过去。

    陆清依抢先拿到手,不顾秦庄的白眼,一边量活一边道:“这外头倒是没啥可惊诧的,这里头……这是九曲珠的工艺?”

    九曲珠的典故对玉雕匠人来说那是闻名遐迩了,所以一看到这东西,都立刻跟典故联想起来。

    李昆吾洋洋得意道:“咋样?四大派,哪派有这手艺?”

    秦庄说道:“我们派里有镂空玉球,象牙球,能做到十三层,偶尔有十七层,听小辈们说正在搞十九层的,不过那是一层层剔出来的,这个工艺与这个有相通之处,但是也仅仅是有相通之处而已……”

    陆清依将金蟾交给刘信之,说道:“你们派里最能出细活,蟋蟀须子都能凌空雕出来,上次摄影师镜头盖子掉下来都能把蝴蝶翅膀碰掉,你给看看呢?”

    刘信之接过金蟾来,叹了口气说道:“天尚不全,那事儿只能说是天意了,现在连那镜头盖都成了展品的一部分,一起被博物馆收藏了。”

    秦庄问道:“那摄影师没赔死吧?”

    刘信之说道:“没让他赔,不过他自己个把自己吓得大病了一场,博物馆跟我都觉得这作品带点残缺跟故事性倒还不错,也就算了。”

    李昆吾竖着大拇指道:“这事情办的地道,老刘,我服你!”

    刘信之翻着白眼道:“还能有啥办法?上亿的东西,你叫他怎么赔?”

    说完将手电打开验看,接着说道:“要说这金蟾也还不错了,石材跟题材结合得很好,手艺算是中规中矩,有老李你北工的痕迹在里头,不过又不是你造办处一路,张衍十年前就能有这手艺吧?”

    秦庄也点头道:“值得称道的就是肚子里头了,可惜看不到全貌,但是这肯定不是普通工具能做到的,绝对有其它特殊的工具,而且还不止一样,必须是一套。”

    陆清依也说道:“另外还有一套加工手法,这也不是一两代人能搞定的事情,老李别藏着掖着了,快揭晓谜底吧,这都急死了!”

    李昆吾哈哈大笑道:“这就得打信之兄的脸了,这就是民间高手的作品,不过这事情还得皮娃来讲。”

    李君阁赶紧站起来,将老石头和小石头的故事有重新给几位大师重述了一遍。

    陆刘秦三人听得面面相觑,又看了手机上石头门楼和号鼓内部的三维图,以及老石头用树脂雕出的试验品,都坐不住了。

    秦庄说道:“这手机屏幕太小了看不仔细,小钱你们会议室有投影仪吧?要不我们去那里看看?”

    钱大方赶紧将秦庄他们带到会议室,大图一调出来,几个大师就讨论开了,聊个没完。

    这一讨论又是一个多小时,最后陆清依感慨道:“三位,小妹惭愧,这理事长做了三年多,竟然还野有遗贤啊,下一届,你们三位商量着谁来吧。”

    李昆吾赶紧摆手:“清依你这就过了,这个可不能怪你。”

    李君阁也赶紧说道:“陆奶奶这个真怨不着你,都怪我们李家沟太闭塞了。别说您了,连我这李家沟守着牌楼土生土长起来的,也是才打听到老小石头这父子俩,呃,也就半年不到的时间吧。”

    秦庄说道:“这光会挖洞也不行啊,还要看看整体设计和技术才行。”

    李昆吾说道:“嗯,我已经看过了,正好不是要研究砚材吗?皮娃带来了几十方砚台,都是老小石头的作品,已经摆好在展示厅了,就请大家移步吧。”

    一行人又来到展示厅。

    一个砚台一个柜子,射灯照着,精美异常。

    陆清依就笑道:“小钱,你这是把我们当外行糊弄吗?”

    钱大方挠着头说道:“哪里哪里,柜子都没锁,各位前辈看上那块,就取出来直接上手好了,这不是皮娃说想将这些砚台都卖掉嘛,我就想着能不能由我们工作室代劳了。”

    秦庄翻着白眼对李昆吾道:“你这大弟子肚子里的弯弯绕比那金蟾还多!老李活该你享福了,一个弟子善经营,一个弟子有手艺。”

    李昆吾也翻白眼:“没法跟你比,我这里净是大个萝卜,土豪也没法想买就买!经常还有国家任务,不像你们净整小巧精致的卖土豪,这次那块绿竹观音什么价?首页拍卖小四百万顿都不打一个!”

 第二百四十九章 四派兼长

    第二百四十九章四派兼长

    秦庄哈哈大笑,说道:“算了算了,不是来看料量活的吗,哟,这钉子有点端料的样子呢!”

    打开柜子,取出一块簸箕砚,上头啥雕刻工艺都没有,就是底部几个眼都给做成了钉子,古朴大方。

    陆清依取出一方螭纹盘钮的方砚出来,仿的是楚青铜器,对李昆吾说道:“这是那位老石头的东西吧?李大哥,粗看有你北工的影子哟!”

    李昆吾说道:“要说刀工的话,这方素料螭纹盘钮砚就能看出端倪了,你看这里,还有这里,魑龙的形体转折,还有腿部后面的翅膜,这就是快刀走出来的,一点不拖泥带水,这就是我北工的精髓所在啊。”

    秦庄说道:“不不不,你看这双螭盘钮的镂空雕,这明明是我粤派的风格嘛!嗯,北工之皮,南工之骨,不错不错!”

    李昆吾立刻不干了:“老秦你不要脸,明明是南工之皮,北工之骨!”

    刘信之说道:“哎呀不管是什么皮什么骨,这融会贯通乃是我海派之长,我看这魑龙纹有不少并非华夏的特色啊,这也是我海派的特点了呀。”

    李昆吾说道:“人家皮娃说了,这是最早九黎的文化传承,现在在苗族,黎族,侗族等民族里都有残存,跟华夏确实不是一路,但跟你海派假洋鬼子更不是一路!”

    气得刘信之直翻白眼,陆清依赶紧打岔道:“这南工北工啊,我认为刀法刀工当在其次,关键看气质。北工是庙堂之气,南工是市井之气;北工是煊赫端凝,南工呢,却是人情味十足;因此上啊,判断一件作品,应该从气质上判断。比如这双螭,你看母螭的嘴上还叼着一条小的,而公螭的目光正好与小螭对望,这就是将神话的图腾世俗化了,也就是我刚刚说的人情味,这是我扬派的特长……”

    李昆吾手捂脑门,哭笑不得地说道:“你们到底是来量活的还是来踢馆的?明明北工痕迹这么浓郁的一件作品,愣是被你们跟自己都扯上了关系……”

    李君阁若有所悟,说道:“其实我想是不是这样,这老小石头连同他们祖上一直在李家沟摸索,与外界交流很少,这么多年下来也搞出了一套自己的东西,但根源总是离不开我们自己的文化传统的,所谓英雄所见略同,因此搞出来的东西与外界各派其实也有神会之处,因此才各派的痕迹都能找得到。”

    几大高手面面相觑,突然都哈哈大笑起来,以理推之,说不定还真是如此。几个高手一时都没有想到,愣是被一个外行的毛头小伙子点破。

    陆清依说道:“对了,小石头的作品也不错,不过谁教他用雕刻笔的?明明可以跟着老石头深造的啊,凭他对材料的把握,对题材的深刻理解,完全可以参加自由作品入围嘛,要是选题立意新颖一点,拿个奖应该是没问题的。”

    呃,原来行家嘴里还有这说道!自己惹的祸,这口大黑锅这能自己来背。

    只好站出来说道:“怨我怨我,这个怨我,我不知道雕刻还有这么多讲究,只是想着用雕刻笔方便快捷,就给小石头弄了一套,难怪石头叔从来不碰那玩意儿。”

    刘信之说道:“这个事情也两分,如果东西材质硬度实在太大,比如翡翠之类的,要用老工艺出活,那确实太耗时耗力了,所以现代工具那是必须的。”

    秦庄说道:“当然了,在材质加工强度允许的情况下,肯定是手工比机工更能赋予作品生命力。”

    李君阁点头称是,说道:“那回去我就让小石头把电磨停了,重新将刻刀拿起来。”

    陆清依说道:“大轮廓还是可以用电动工具打出来的,而且琢玉跟刻石头手法是不一样的,算了这个跟你也说不着。诶,李大哥你不是要去李家沟吗?到时候好好给小石头指点指点吧,别弄坏了一棵好苗子啊。”

    李昆吾说道:“行,这个没问题,还有皮娃,不要认为电动工具出活快就是好事。在行家眼里面,这价值是两回事!你看看他们几个,除了拿素砚的秦伯伯,其它人手上拿的是啥?”

    几人互相看了看,又哈哈大笑起来,包括钱大方张衍,人手一方老石头的作品。

    陆清依感叹道:“李家沟的石头叔了不得啊,各位,给这作品定个性吧?”

    刘信之说道:“艺术传承很清晰,从技艺上来说,应该是脱胎于传统大型石雕,所有这些砚台,与其说是文玩小件,不如说是大型石雕的微缩版模型,小中见大,这就是他的作品具有北工大气象,细看又不是传统北工作品的原因。”

    秦庄说道:“嗯,这老石头的东西,题材传统,但是手法独到,跟四派各有暗通之处,又都是自己的东西,所以我个人认为,已经可以算是卓然成派了。”

    李昆吾说道:“对于他自己来说,这些技艺来自祖上传承。但是由于一直不为外界所知,因此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让人眼前一亮的新颖的表达方式。关键在于,这个表达方式,还已经形成了系统,对于我们各派来说,都具有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陆清依点头,手指在螭纹砚上爱惜的抚摸着,低声道:“那就是说,一个新的大师诞生了……”

    李昆吾笑道:“准确地说,是一个大师被我们发现了,看这功力,人家够大师资格的时间,不比我们几位晚啊。”

    李君阁惊得目瞪口呆:“这……这就大师了?”

    陆清依笑道:“我们指的是技艺,国家级工艺大师哪里是那么好评上的,需要有作品拿到各种荣誉和国家奖项,作品需要有多个重量级的博物馆收藏,要有能得到行内认可的代表性作品,还要有相应的行业地位……技艺,理论,质量,数量,荣誉,创新,资历,还有大师们的认定,缺一不可,方能得到这个评定。你石头叔只是完成了其中一项而已。”

    李昆吾笑道:“不过这一项可是最硬的指标,很多人啥都有了,就缺技艺这一项,在研究员级别临门一脚几十年不得寸进。”

    刘信之说道:“皮娃可能不清楚,国家已经有一套成熟的体系,就跟古代科考一般,需要从普通工艺员开始,到助理工艺师,工艺师,省级国家级一步步考,当年我们都是这样熬过来的。”

    秦庄道:“不过也有特殊情况,那就是拿奖。你要是能拿到天工奖金奖,不管你以前什么级别,也能一步跨进国家级工艺研究员的行列,再得到大师们的评定认可,就能登堂入室了。这就是国内各项大奖方兴未艾的原因。”

    说完又翻了白眼:“也是我们不给老李金奖的原因,他要是浪费了一个名额,其余人全得跟着往下降,好家伙那不得得罪全国同行啊!”

    李昆吾哈哈大笑,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