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回到山沟去种田 >

第191部分

回到山沟去种田-第191部分

小说: 回到山沟去种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少平妈又开始代唱上轿的哭词,大姑爷又说几句简短的启程礼话,大家开始簇拥着花轿踏上回程。

    气氛到此就一变,从女方的依依不舍哭哭啼啼变成男方的欢天喜地锣鼓喧天。

    只有少平妈还在代替新娘哭中带骂,一会骂媒人:“媒人是条油嘴狗,这边吃了那边走……”

    “哪个兴的媒说亲,丧你妈的鬼良心……”

    一会儿骂押礼:“往回押礼骑白马,这回押礼骑扫把。往回押礼吃得好,这回押礼吃青草……请姐拿根青冈棒,把押礼打在牛滚凼!”

    一会儿又骂轿夫:“一乘轿子四角方,四个龟儿抬姑娘,灯笼火把两边排,看你噶婆上轿来……”

    唱词具有非常深刻的幽默性、讽刺性、刺激性,听起来好像把人挖苦得无地自容。

    然而大家不但能接受,还特别爱听,被骂的人竟然怡然受之,心里反而高兴得不得了。骂道精彩处,被骂之人还会哈哈大笑,得意洋洋地喝彩:“诶这首骂的我,这首骂的我,好巴适!”

    周围人都跟着哄然叫好。

    回程路上彩礼变嫁妆,押礼先生和知客师角色互换,思信叔还是女方的,不过身份变成押嫁妆的押礼先生了,大姑爷则转换成男方的知客师。

    这套礼仪叫“回车马”。

    一路吹吹打打喜气洋洋,结果才到半路万大力就开始带头,何苗几个轿夫跟着起哄使坏。

    脚步随着吹打节奏浪了起来,一进三退,把轿子抬得前颠后倒,左摇右摆。

    可把篾匠叔急坏了:“哎哟你几爷子要不得!”

    李君阁作为傧相,赶紧摸出红封封塞过去,才算把玩“颠轿”玩得兴起的几个妖孽安抚住。

    饶是如此,轿子中的良子已经被吓得花容失色。

    周围人看得喜笑颜开,不住地指指点点,拿篾匠叔打趣。

    远远才看见蛮溪竹坊,那边鞭炮就噼噼啪啪地放了起来。

    直到轿子抬到路边,正对堂屋正中站好定还没有停放的时候,押礼先生就要表示接亲任务圆满完成,说几句有所交待的礼话:“日吉时良,天地开张,新人到此,车马回乡,马头三寸插红旗,炮响三声人尽知,人人说是神仙过,却是黄家娶亲回。”

    大姑爷代表篾匠叔以礼话回谢:“娘家车马请进屋,婆家车马请回乡,一张桌子四角方,张郎设起鲁班装,四边镶起银牙板,中间插起三柱香,吉神吉祗都来到,祝贺新郎与新娘。”

    凡梅嫂子和玉莲嫂子笑眯眯地上前,她们的身份是“牵亲娘子”,是催促新娘下轿的角色。

    只见凡梅嫂子手持缠着红花的柏树桠,前去撩开花轿门帘,笑道:“东方一朵紫云起,西方一朵红花开,紫云起,红花开,请新人,下轿来。”

    良子从花轿里出来,玉莲嫂子赶紧拿一个婆家的大簸箕遮住良子头顶,凡梅嫂子取下良子的花冠,交给万大力拿着,盖头不去,让良子站在轿前。

    新人运旺,气焰冲天,容易惊吓到婆家祖宗,需用婆家的米簸箕遮挡才行。

    这时候该药师叔出场了,开始“退煞”仪式。

    这是一个驱邪仪式,传说这个时候小鬼爱添乱,娘家故去的亲戚不放心的有时会跟来,还有黄大仙狐狸精对男女之事最为好奇,也喜欢跟来,都得送走才行。

    轿前安上一张小桌,桌上置一盛满米的小斗,插着香,良子站立于前。

    药师叔抓起米来往簸箕上撒,口中念念有词:“米撒遍地百花开,迎接新人到堂来。新人到堂,三星拱照,两脚踏地,百无禁忌。一张桌子四角方,张郎设下鲁班装,四边雕起银牙板,中间焚起一炉香。道香得香,灵保回乡。一撒轿顶百花开,二撒新人下轿来,三撒螽丝衍庆,四撒麟趾吉祥,五撒百年偕老,六撒儿孙满堂,七撒荣华富贵,八撒五世齐昌,九撒光宗耀祖,十撒金榜辉煌。”

    撒完米,再杀鸡滴血绕桌行一圈,这才算退掉煞气。

    撤去香桌,几个娃娃上来铺上红席子,大姑爷又唱到:“铺一条来接一条,来得路远又山遥。相请新人席上过,荣华宝贵天天高。”

    接着要把刚刚进屋盥洗一新的新郎请出来在堂屋内等着:“一重门内一重房,一重门内请新郎。今日洞房花烛艳,请来堂上结成双。”

    然后是新人跨鞍子:“马是君王马,鞍是霸王鞍。相请新人鞍上过,平平安安到百年。新娘美貌赛嫦娥,八幅罗裙顺发拖。昨日家中辞父母,今日堂上拜公婆。”

    玉莲嫂子继续拿簸箕遮挡着良子头顶,凡梅嫂子将做有两个花结的红色绸带,一头递交新娘手中,一头自己牵着,一步一步地把新娘引进堂屋。

    这就是“牵新娘”了。

    大姑爷继续高言:“打锣鼓,吹唢呐。接新人,到婆家。上院坝,大红花。上阶沿,递钱花。跨门坎,进堂屋,脚踩金鸡和金鸭!”

    结果堂屋没进得去,俩嫂子脚蹬着门槛,哈哈大笑着作妖:“没得封封,硬是迈不动腿哟!”

    李君阁赶紧又递上两个大红包,良子这才进得屋来。

    进堂屋后仍由大姑爷喊礼拜堂。就位之后唱道:“桃之夭夭配凤凰,之子于归正相堂。牛郎织女鹊桥驾,夫妻双双拜高堂。”

    先是拜天地:“一叩天长地久,二叩麟趾呈祥。三叩福禄寿喜,四叩金玉满堂。”

    接着是拜祖宗:“今日参祖考,夫妇百年长。二人结鸾凤,双双成鸳鸯!”

    然后是拜奶奶:“诗首关睢章,男女日月长。良辰并吉昌,显发大祯祥!”

    奶奶收拜,笑眯眯摸出一对手镯给良子戴上,大姑爷唱到:“日吉时良,天地开张。夫妻同光,地久天长!”

    鞭炮就是噼噼啪啪放了起来,周围人都在齐声欢笑做贺。

    大姑爷笑道:“吉日参神事已周,相请新人转回头。相请新人房中去,房中结纳保千秋!夫妻交拜情意浓,才子佳人两相逢。便把玉帘高卷起,双双进入洞房中!”

    篾匠叔都已经乐得昏头了,还傻笑站在原地。

    就听见有人在高声喊:“篾匠都乐傻了喂!赶紧牵新姑娘上楼哇!几下搞完我们还等着新姑娘来敬酒哟!”

    一群人围着门口起哄。

    篾匠叔这才赶紧牵着红绸转头。

    又惹来一阵哄笑:“哎哟喂老子们都替你着急!楼梯在右边!”

    篾匠叔这才又讪笑着从右边楼梯上楼。

    大姑爷跟在后边念道:“脚踏楼梯步步高,新人恩爱日日长。夫妻双双把楼上,情意绵绵福满堂!”

    林奶奶守着新房,见新人过来赶紧将门锁打开。

    大姑爷在门外唱到:“新姑娘,新房到,头戴一顶遮羞帽。一对蜡烛亮堂堂,一代还比一代强!”

    待得新人进屋,大姑爷又跟进来:“一进洞房亮堂堂,鲁班造就好新床;新床新被鸳鸯枕,春风一度花放香。”

    篾匠叔牵着良子坐到全福奶奶铺好的新床上。

    这就是坐床仪式:“牛郎织女会佳期,床公先拜床母揖;配合鸳鸯分左右,男坐东来女坐西!金童玉女自天来,鸾凤和鸣德配才;新郎新娘双合掌,恩爱夫妻永和谐!”

    接下来就是挑头帕了,玉莲嫂子给篾匠叔递上一根称杆,还在打趣:“篾匠!该挑新姑娘的头帕了!晓得咋用不?”

 第二百八十四章 四言八句

    第二百八十四章四言八句

    看新姑娘的人多得在门口挤不开,篾匠叔举起秤杆就要去挑头帕,慌得大姑爷赶紧制止:“哎哟,这新郎硬是心慌得很哟!等着还有四句!”

    门口一群人肚子都笑痛了,起哄道:“大姑爷你快点!篾匠都等不得了哟!”

    大姑爷高声念道:“盖头红绫苏州纱,美人将来头上搭;便将秤杆高挑起,现出新娘一枝花!”

    随着唱诗声,头帕挑下,露出良子娇美的容颜,双眼含泪,笑靥盈盈。

    门口众人齐声喝彩:“硬是要得!篾匠好福气!新姑娘漂亮得很!”

    篾匠叔看到身着红衣,人比花娇的新娘,整个人都痴了。

    门口又闹开了:“哎哟晚上有的是时间看,篾匠快站起来,该新姑娘解红花带了!”

    篾匠叔这才站起身来,痴痴地对良子说道:“良子,你真美!”

    门口又笑成一堆:“老子服了你了!该喊媳妇!喊媳妇!”

    一群人都跟着起哄:“喊媳妇!喊媳妇!”

    篾匠叔抠了抠脑门,傻傻地笑道:“媳妇,你真美!”

    良子也扑哧一笑,伸手给篾匠叔解下了胸前的红花带。

    大姑爷的声音又响起来:“天上玉女下琼瑶,来会新郎在今朝;相请新人起贵手,解得新郎带一条。男摘花来女解带,夫妻百年多恩爱!”

    众人又在外头轰然叫好。

    接下来是“倒宝瓶”环节,敬子伦跟王美娴穿得喜喜庆庆,一人端着放着两个酒杯的茶盘,一人端着一个酒壶,从屋外进来:“外地进来一宝瓶,新人捧宝进门庭;男人是个抓财手,女人是个聚宝瓶。”

    再下来当然就是交杯酒了:“夫妻双双饮交杯,一杯两杯案齐眉;饮了三杯同心酒,百年偕老不分离。一杯饮尽二杯重,两杯合来共一盅;夫妻同饮交杯盏,将军挂印满堂红。二杯饮完敬三杯,三杯美酒古人为;三杯喜酒齐喝下,白头到老不分离。”

    最后就是洒帐了:“天财地宝是五谷,拿它洒帐满堂红。洒帐东,现出美女似桃红;朵朵鲜花齐开放,洞房花烛喜成龙!洒帐南,福如东海寿南山,天长地久成双对,子孙发达做高官!洒帐西,佳偶天成好夫妻,宝贵荣华样样有,百年偕老共眉齐!洒帐北,子孙发达中高魁,五辈同堂齐发展,寿如彭祖有八百!中央洒帐且停留,一朵牡丹映日头;共结丝罗山海固,房中结纳保千秋!”

    到此洞房礼仪方算完毕,大姑爷又朗声道:“洒帐已毕,百事大吉!周公制礼在人间,男婚女嫁结发缘;子孙发达多宝贵,寿比南山到百年!加官进禄,闲人请出;百年偕老,万代福禄。”

    大家这才轰然一声散去,到楼下入座,准备开席,留着新郎新娘在此更衣,待会出来敬酒。

    酒席开在丰年斗碗院子和底楼,外加斜对面石头叔的院子也被征用了,这才将席面摆齐。

    各种菜水流水般送了上来。

    首席来人身份还不低,罗书记薛县长,还有文化局的古长川都出席了,县里首位工美大师的婚礼,也算大事,因此都在。

    下来一些县城的老交情也在,梁慧丽王从军朱朝安他们都来了,任晓芊小美也在其列。

    硌豆二狗把小白小红也带来了,年轻人也不管人数,密挨密挤在一处笑闹。

    不过这些跟李君阁阿音没关系,李君阁司星准忙着当傧相替篾匠叔提酒挡酒,阿音秋丫头作为伴娘也陪在良子旁边,一桌桌敬过去忙得不可开交。

    大姑爷作为知客师也是不得休息,每桌都要念叨几句,诸如:“亲朋高升请落坐,余下替主把话说,主家干子鸾凤喜,多承红叶来作合。叔伯婶娘和哥嫂,外婆姑舅同姨表,左邻右舍与团转,还有朋友与同学。尝驾却步来寒舍,接待不周欠添恪,在此主家把步告,淡酒十斟莫推却。”之类。

    一直敬到四五点钟,这九斗碗才算“吆台”。

    到了晚间,就是各位帮手,还有喜欢热闹留下闹洞房的一群人嬉闹了。

    李家沟婚礼的特点,一是礼,二是文。

    先说礼,李家沟婚礼没有什么开箱仪式夸富显宝的情节,但是礼仪手续繁琐,这就是重礼轻财的民风。

    再说文,首先是什么唐文、简文、礼文,各种古文体贯穿于婚礼的全过程当中。

    更有趣的则是斗文。

    李家沟老时间里接路与闹房,实际是斗文比赛。

    就接路而言,男方押礼先生要作充分的准备,如果对女方知客司的说礼对话应付自如,那么必然被请进堂屋坐上席,并由知客司陪坐喝酒;相反,就只能在街沿上的席桌就坐。

    如果更搞笑的话,女方甚至会在磨盘上专为押礼先生摆一席,讽刺男方押礼先生跟磨盘一样粗笨,让男方现丑,供大家一笑。

    不过这会大伤押礼先生的光彩,也会使男方的接亲队伍脸上无光,轻易不敢开这样的玩笑。

    如果女方知客司没搞好,那知客司就得再三向押礼先生敬酒,而没有同屋同席相陪的资格。

    对无文才输得明显的,宾主不仅深感遗憾,心底里会说知客师或者押礼先生没有请得好。

    不过这次婚礼搞得巴适,大姑爷跟思信叔愣是斗了一个旗鼓相当精彩纷呈。

    两人早已化干戈为玉帛坐在了一处,大姑爷对思信叔敬酒道:“老哥承让了啊,好家伙你贬彩礼那一通,愣是吓得我毛毛汗都下来了哟!”

    思信叔哈哈大笑:“老弟你也了不得啊,女方过来从头到尾一趟词下来愣是没打一个搁拌,稳得很!”

    朱朝安跟王从军也跟这桌凑热闹,还有李君阁,药师叔,猎户叔跟大伯。

    朱朝安说道:“你们李家沟真好玩呢!四句四句的顺口溜整得挺溜!”

    李君阁笑道:“顺口溜?这叫四言八句!你以为好弄?”

    朱朝安挠着脑门说道:“这个,其实也不是多难吧?”

    李君阁怂恿道:“那就在这桌上斗一场呗,你跟王从军一对,思信叔跟大姑爷太厉害就不参加了,让药师叔跟猎户叔跟你们对仗,不算是看不起你们吧?”

    药师叔跟猎户叔连连摆手:“要不得要不得!你们不是大学就是大专,我们乡下把式搞不过你们,认输认输!”

    朱朝安哈哈大笑:“没关系没关系,玩玩嘛,篾匠叔结婚,我们就图一乐!”

    李君阁说道:“那就定个规矩,只说这桌席上面的东西,一人一首轮着来,所说的东西不能重复,说不出来的喝一杯,简单粗暴,行不行?”

    朱朝安笑道:“我可不怕,八婆,你敢不敢?!”

    王从军笑眯眯地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