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山沟去种田-第2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君阁抠着脑门说道:“四月初八是释迦摩尼诞辰,法王寺是佛主道场,果山师傅是好人,我还想着还他一次人情,配合他搞一次放生活动的,看来是没戏了。”
就听身后一声佛号:“我佛慈悲,难得皮娃你有这份心思。”
李君阁赶紧转身,却是果山师傅笑眯眯地站在池边,身后两人,正是小芷母女俩。
小芷容光焕发,头发重新柔顺起来,面颊也丰腴了,虽然身体还不如阿音健康,不过只论容貌,李君阁虽然一万个不愿承认,事实上还是可以跟阿音不分轩轾的。
关键是人如同换了个灵魂,眼神变得灵动而自信,直接把宅男冯正看傻了。
李君阁赶紧跟果山师傅见了礼,才看着小芷满意地点头道:“这才是小芷应该有的模样嘛!”
小芷甜甜地一笑,说道:“谢谢二皮哥哥,果山师傅把我治好了。”
小芷妈妈也过来拉着李君阁的手道:“皮娃,真是太谢谢你了,你们救了我们家小芷,我们就是做牛做马都报答不过来啊!”
李君阁笑道:“小芷妈妈你言重了,小芷这么聪明乖巧的女孩子,本来就应该前途一片光明的。不是我们帮了她,是她自己走出来了,这个才是值得庆贺的事情。小芷快来看,这是我们李家沟育出的第一批鱼苗。”
小芷点头道:“嗯,好多小鱼啊,李家沟真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地方。”
李君阁对果山赧然道:“不过浴佛节的放生仪式,却是赶不上了。”
果山师傅笑道:“科学放生,是我们佛家应该学习的内容。很多没有放生知识的善信,往水体里往山上投放不适宜的品种,或者品种适宜但是苗龄不适宜,要不就是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要不就是投放后大批死亡。这不但没有起到好的效果,还造下了很多孽业,也带来了不良的影响,这点我们是不提倡的。因此,这次我也是特地下山来跟你学习学习,看看怎么安排浴佛节的放生种类比较好。”
这下冯正可算能接上话了,说道:“我在网上看到过一个视频,有信佛的人,将旱龟投入水中,结果旱龟全爬了回来。放生的人还认为是旱龟懂得感恩,回来感谢呢,一边当成神迹录像,还一边得意洋洋地解说宣传。这些场景落在我们水产专家的眼里,那就是一个笑话!旱龟心里肯定很无语,我就是在陆地上生活的品种,你们老把我往水里扔是咋回事?哈哈哈哈哈嗝!”
却是李君阁在他背上猛地一拍,毫不留情地打断了他的笑声,说道:“就事论事,人家也是一片好心,只不过不懂科学而已,你好好说话!”
冯正尴尬地挠了挠头,说道:“呃,大师你别怪我冒犯啊!每年放生节,都是蜀州自然水体的一次灾难,他们特别喜欢放巴西龟,放泥鳅,还是台湾泥鳅,四五月份正式野生鱼类的产卵期,这台湾泥鳅就是人工养殖品种,放到自然水体里边,首先就是吃鱼卵,对野生鱼类的伤害是非常大的!然后泥鳅在水库那样的环境里,最后也生存不下来,会沦为肉食性鱼类的食物。”
果山师傅悲悯地垂下眼帘,合什道:“那真是太可怜了,小施主,你说说放生什么品种比较好?”
说起这个来冯正就是专业了,说道:“可供投放自然水体的鱼苗,最好是当地物种,当然珍稀的最好,这对于保持当地物种多样性是有帮助的。正常的夏花鱼,个体都要达到三厘米以上。这五口塘的鱼,我估计得到五月初八之后,才能达到这样的大小。”
“当然也不是必须从这五口塘里选,夹川当地一般的鱼类,比如鲤鱼,鲫鱼,都是很好的放生品种,生命力强,发育快,四月初八前肯定能达到夏花鱼的标准,如果你们有需要,我可以打电话回公司问问,这是善事,年总应该会支持的。”
李君阁笑道:“那你现在就打,对了果山师傅,善信们捐赠了多少?”
果山师傅笑道:“心意是最重要的,跟数目无关,主要都是周围乡民,还有部分夹川的居士,大约有四千多元吧。”
小芷说道:“那我跟我妈妈也捐点吧,我们也不捐多,凑成整数,果山师傅可以吗?”
果山师傅笑道:“当然可以的,这是方便之门,对任何人都是一样的。”
冯正去打了电话,回来说道:“五千元按价格可以购买十万尾鲫鱼苗,年总说这个是用来放生的,不能按市场价格来,我们公司可以提供十五万尾鱼苗,三分之二鲫鱼,三分之一鲤鱼。”
李君阁笑道:“等我明天再单开一口小池,争取四月初八之前将一批鱼苗配育到三厘米以上,到时候我们李家沟也加入进来,另外在浴佛节那天还可以在祠堂前施豆花饭,算是我们对这次放生活动的支持吧。”
说完又抠着脑门说道:“其实蛮州市钓协菜头那里也要组织一次放生活动,不过行为虽然一样,但是目的却不同,还是分开吧,要不然还真挺尴尬的。你们安排在四月初八,那我们就安排在端午节好啦。”
果山师傅笑道:“那真是太好了,皮娃李家沟这边的事情就麻烦你了。”
李君阁笑道:“不麻烦不麻烦,我奶奶可是虔诚的信徒,我这既是行善,又是尽孝,算是一举两得了……哦不对我在法王寺蹭了多少顿饭,都没给过钱,这还可以算人情往来,一举三得!”
听得众人都是哈哈大笑。
留果山师傅吃饭,果山师傅却是说寺里还有事务,等四月初八前再来与李君阁相会,这就要告辞。
没办法,一行人只得送果山师傅到久长居下上船,李君阁又去厨房里搜刮了一大包的山珍,让果山师傅带回寺里去。
结果果山师傅还将蜂蜜挑了出来,说是蜜蜂辛苦采得百花才成蜜,出家人不忍享用。只收下了笋干,蘑菇干,蕨根粉,豆腐乳之类,这才与众人告辞。
临走时,小芷红着脸提出一个要求:“果山师傅,我,我可以抱抱你吗?”
果山师傅笑道:“可以啊,你这样就很好,知道回报别人以善意了,你选择从我开始,这是我的荣幸。”
小芷将果山师傅紧紧抱住,眼泪哗哗流:“果山师傅,谢谢你,谢谢……”
果山师傅拍着小芷的肩膀,等她情绪稳定下来,才后退一步,对她施礼道:“小施主,珍惜自己的生命,就是对自己最大的尊重,也是对我最大的谢意。以后好好生活,你会发现,这个世界还有太多的美好等待着你。还是那句话,从李家沟开始,做回真实的自己吧。”
小芷郑重的点着头,算是对果山师傅许下自己的承诺。
直到船远去了,小芷还在对着果山师傅的背影挥手。
李君阁也摇头感叹:“我李家沟对门的高人啊,法理精湛,圆融通达,行事说话,就像这个季节的风跟日头,虽然跟我的世界观不是一套体系,也不得不让人敬仰。”
小芷点头道:“他是一位大师。”
李君阁也点头道:“小芷,你慢慢发现吧,我李家沟的大师级人物,可不止一位,他们或许说不出果山师傅的那些道理,可他们的人生态度,值得我们后辈们细细地品味。先不说这些个了,今天是好日子,我亲自下厨,给你开荤!”
请药师叔过来给小芷复诊,李君阁来到厨房,给小芷准备下山后第一顿饭菜。
第三百四十二章 麦鸡婆
第三百四十二章麦鸡婆
今天他要做一道“麦鸡婆”。
这个既是菜也是饭,李君阁从厨房里取来今年刚刚新出来的嫩蚕豆,交给小芷他们剥去豆荚和豆皮,只留下黄绿色的豆瓣。
自己先进厨房,捞出一把酸菜,细细切碎,锅里加点油,将酸菜炒香,然后加水熬煮起来。
然后取出今年新出的麦子,上磨磨成麦粉,连麦麸一起,将麦粉又细磨了两次,得到粗糙的全麦面粉。
将面粉加入温开水,反复搓揉成面团静置,李君阁又取了一斤里脊嫩肉,切成小肉片,拿豆粉,盐,给嫩肉上浆。
等到小芷将豆瓣送过来,李君阁将豆瓣都倒进锅里,没几分钟,酸菜豆瓣汤就算煮好了。
李君阁往锅里加了点盐,调好汤味,拿起粗麦面团开始搓成食指粗的细条。
再将面条压扁,揪成拇指长短下入锅中,面片一头厚一头薄,有点刀削面切成几段的感觉,很快就浮起了满满一锅。
李君阁再将肉片滑下去轻轻划散,时间很短,锅里水一开就起锅,装了两大盆,洒上葱花,端了出来。
都是刚刚收获的食材,新鲜全麦面片,清香的豆瓣,配上引人食欲大开的酸菜和滑嫩的肉片,闻着味道就让人心神一振。
李君阁给小芷,小芷妈妈,冯正,药师叔都盛了一大碗,说道:“这是我李家沟春天里的一道风味美食,叫麦鸡婆,打小就是我的最爱,一边捞吃食,一边喝汤,最是舒服不过了。”
麦鸡婆清香扑鼻,毫不油腻,酸菜,全麦面片,嫩蚕豆,肉片,除了好吃,还既营养,又易消化,同时富含纤维素,非常对小芷的胃口。
小芷吃得鼻尖冒汗,笑着对李君阁说道:“二皮哥哥,这真是太香了!谢谢你!”
李君阁笑道:“既然现在病好了,那就好好享受。你放心,李家沟出不了胖子,一会儿估计猪儿虫闻着味道就会跑过来,听名字你就知道他以前多胖,你到时候再看看他现在的样子,在我李家沟呆了大半年了吧,愣是减下来几十斤。”
三月份来李家沟游玩看大雁油菜花的游客也不少,一个小朋友闻着味道就过来了:“叔叔阿姨,你们这吃的是什么呀?”
李君阁摸摸孩子的脑袋,说道:“现在的娃子可真可怜,连麦鸡婆都没吃过,来小朋友,叔叔给你盛一碗。”
娃子端着满满一碗麦鸡婆跑了,没一会就听见隔壁那桌喊道:“老板,这个那啥,麦……鸡婆,我们也来一份!”
二堂嫂出来一看情况,对那桌客人笑道:“那是人家自己做来自己吃的,不是我们农家乐的饭菜。”
那桌看样子是两家人相约出来玩,一个男人说道:“是吗?那我们可以自己做不?这位朋友也是来李家沟玩的?要不你教教我们怎么做这个,你看小朋友们都挺喜欢吃,这一碗也不够啊,哈哈哈!”
另一家男人笑道:“自己喜欢吃就明说,不准拿我家娃做借口!”
二堂嫂笑道:“这位是农家乐的东家,你们找他就对了!”
李君阁笑道:“没问题,那我就再做一些,今天来的客人,每桌送一盆麦鸡婆,不过先说好,蚕豆我一个人剥不过来,得大家一起动手!”
周围客人们都欢声叫好,一桌分了一堆蚕豆,尤其是娃子们,剥得欢天喜地。
李君阁去磨面,没一会又煮了好多盆麦鸡婆出来。
这时唯唯,司星准,苏冠海,宋杰,猪儿虫也到了,一尝这个都说好。
李君阁做完菜出来,又去屋外头摘了些地上长的蛇莓回来。
把在农家乐吃饭的娃子们都召集过来,说道:“来来来,今天叔叔教你们用蚕豆荚做一个玩具。”
说罢拿起一根牙签,从一个蚕豆荚一头对穿过去,两侧一边安上一颗蛇莓,又拿一张蕨类的叶子,从蚕豆荚另一头将叶柄插进去,手上就变出一个活灵活现的红眼睛绿身体绿尾巴的金鱼。
那一段棉线从豆荚中间穿过,系在一根木棍上提起来,娃子们高兴得直鼓掌:“哈哈哈,小金鱼!小金鱼!真好看!”
李君阁哈哈大笑:“简单吧?吃完麦鸡婆,大家都可以自己做,嗯,金鱼尾巴大家还可以用其它草叶和树叶试试,不一定非要跟叔叔用同一种。你们最后比比,看谁做的金鱼最好看,好不好?”
娃子们全都鼓掌叫好,家长们也觉得新奇,在旁边看得乐不可支,这下孩子的周记不愁没题目了。
将蚕豆金鱼放桌上给娃子们做标本,李君阁回到自己这桌来。
小芷眼里都是小星星:“二皮哥哥你真厉害,随手都能做出这么好玩的东西来。”
李君阁哈哈大笑:“这叫什么厉害啊,下乡娃子小时候没玩的,要玩什么都得自己动手。你有时间去看看篾匠叔,石头叔弄出来的东西,他们那些才叫真正的厉害!”
司星准摇头道:“我们小时候可真没这么好玩,啥玩具都是买的。”
李君阁笑道:“各有各的玩法吧,我们小时候,一根竹棍都能玩上半天。”
小芷笑道:“竹棍有什么好玩的啊?”
李君阁说道:“那要看怎么说了,‘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可不就是一根竹棍玩半天嘛!”
一桌人都哈哈大笑,李君阁对司星准问道:“明天孙老跟我大师兄可就要到了,你那电视剧到底什么时候开机啊?”
司星准说道:“前期准备差不多了,现在小芷也没事了,就这几天吧……咦,四月初八不是要搞浴佛节吗?那拜托果山师傅给我们主持一下,弄个开机仪式呗!”
李君阁说道:“那来得及吗?修复盘鳌乡古建,那怎么也要三五个月啊。”
司星准翻着白眼说道:“一听就是外行,现在拍电视剧,都是一个系统工程,所有分镜头列出来,按照场景、人物分出批次,重新打乱组合,同剧组的人,如果没有对手戏的,甚至一部剧拍完都见不到对方。”
李君阁讶异道:“竟然是这样操作?那这难度可太大了,怎么做到情绪的连续性?”
小芷笑道:“二皮哥哥,你这是在质疑我们的专业吗?”
李君阁摆手道:“不是不是,我只是觉得,要照这么来搞,你们这活没点智商还真干不了啊!”
司星准笑道:“所以你看,现在拍电视剧,要求其实是比以前更高了。老艺术家们数年打磨一部剧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因为那时候成本低。现在再按那种方式出电视剧,再大的影视公司都得破产。”
李君阁想了想,一个演员一天要在一个地方拍十几二十个不同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