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回到山沟去种田 >

第311部分

回到山沟去种田-第311部分

小说: 回到山沟去种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处理完一切,将竹子围成一个井口大小的四方圈,搬来石头将四周抵紧。水井算是正式全部完工。

    回到营地,两人找来一块大石板,烧火烤热后,铺上香茅,将小鱼铺上去烤制起来。

    然后李君阁开始处理阿音伐来的硬木。

    粗些的硬木,趁木头还生,用锯子从顶端开缝,然后拿楔子和木槌劈开成两半,细的那就不用管了。

    阿音则开始在棚子里磊新火塘。

    李君阁则开始收拾空地上晒干的竹材,木柴,芦苇丝。

    将几根木头放火边上烤着,李君阁跟阿音开始晚上的编织活。

    阿音聪明,学习得很快,手也开始变得灵巧起来,两人有说有笑,很快编出了箩筐,筲箕,簸箕,筛子。

    结束了一天的劳作,李君阁最后拿竹丝编了一个无底框,放到烤鱼的石板上,底下垫上厚厚一层香蒲,中间是半干的鱼干,上面又是香蒲,就这样拿炭火烘着,然后两人去睡觉。

    当晚的节目中,贝尔这样点评道:“今天中国队的操作异常亮眼!ingris和jungle配合太完美了,他们居然建起了一栋竹楼!占地十二平方米竹楼!”

    “注意他们建楼的细节!该加固的地方,做了加固,该防腐的地方,做了防腐。”

    “他们对自己的要求,远远超过了生存的要求!他们是在生活!美好的生活!”

    “他们有了食物储备,燃料储备,水源储备,而且开始囤积生产资料,制作生产工具!”

    “他们有了住所,工场,竹床,水桶,盆子,扁担,石锛,好几种竹制的容器。”

    说完笑道:“我惊讶的是他们周密的安排,他们做事情的计划性和条理性让人惊叹,他们这两天里没有浪费任何时间,每一分钟都被高效的利用起来,而且轻体力劳动和重体力劳动交替进行,合理分配了运动量,实在是完美。”

    尼安也很兴奋:“我觉得他们不是在生存。他们所做的这些,都是我们国家的先民们,啊不,是亚洲南部的先民们曾经做过的。ingris和jungle他们是在重走东南亚耕社会的道路!我无法猜测明天他们会怎么行动,但是我非常期待他们明天展现给我们的惊喜。”

    卢恩说道:“这才是生存的第二天,我的天啦,他们做了多少事情!真是一个吃苦耐劳的民族,希望ingris的体力能够跟得上。”

    ……

    第三天一早,李君阁和阿音拿鱼干当早饭简单吃过,开始趁还有露水,去麻地割麻。

    既然证明了纤维的有效性,那就要利用起来。

    李君阁拿手锯当镰刀,擦擦擦的将麻锯倒,阿音在旁边拿竹刀从底部将麻皮剥下来,然后分开存放。

    这片麻地相当大,两人弄了一上午,砍倒了一大片,扎了四五捆麻皮,足有小三百斤。

    然后李君阁挑着四捆麻捆,阿音挑着一捆,外加水桶,将麻皮挑到湖边,一捆一捆放到下游的芦苇荡里,然后搬来大石块,将麻捆压到水面之下,开始沤麻。

    顺便又割了四捆芦苇,李君阁打了水,一个肩膀挑水,一个肩膀挑芦苇,回到营地。

    然后李君阁安排阿音睡午觉,自己去竹林中收集干竹叶。

    接下来来到在空地边缘往湖边下坡的地方,那里有一片垮塌的地方,李君阁开始挖泥。

    有了箩筐,效率又高了很多,一挑泥土就是一两百斤。

    挑了五挑泥土

    将泥土挑到空地边缘,李君阁先拿泥活上水,在地上围出一个圈,三个平方左右,然后往里边加泥,又去湖边挑水加水,最后光脚进去踩泥。

    泥越踩越匀,踩的差不多了,李君阁将小鱼干收到簸箕里,撤掉炭火,将石板刷干净,洒上沙子,然后拿烤鱼竹圈放在石板上,压上一层泥土,取掉竹圈,就得到一个二指厚的泥饼。

    拿竹片将泥饼拍刮平,在泥饼上拿手指转出很多眼,就像一个蜂窝煤的形状。

    为了保险起见,李君阁用同样的方法又做了两个,然后在石板下面加入一些火炭,将泥饼烤起来。

    拿水桶单独盛出一桶泥放在一边,然后开始往剩下的泥里加枯竹叶,继续踩泥。

    枯竹叶相当于钢筋的作用,可以让泥胚更坚固,防止干后开裂。

    泥活好后,阿音也睡醒了,然后拎着篮子去采集,李君阁则拿大箩筐装上红泥上到屋顶,从远处的一头开始封顶,在屋顶修出一条三十公分宽的土埂来,等泥土完全干燥后,甚至可以在上面行走。

    然后又拿宽竹板挑上泥土,拿手将棚子里边顶缝上漏下的泥土也抹匀。

    等这些做完,石板上的泥饼也被烤干了,李君阁堆起一堆木柴,将泥饼埋在柴火中烧。

    顺便在周围围上一圈的木头竹子,继续烤干烤硬。

    烧泥饼的时候,李君阁开始在工棚的一侧拿湿泥搭泥胚。

    这里要捡些石头来当砖,尽量节约稀泥的用量。

    泥灶分三层,底层是走灰的地方,中层加柴火,顶层是窑膛。

    先将底圈磊好,烧火让泥土变硬,中层隔条是找来条状砂石再拿燧石凿子大致敲出来的,不要求细致,只要求能架起来承受柴火就完事。

    待到阿音踩着一篮子野菜野果回来,远远就对李君阁笑道:“二皮!我发现一棵皂角树,好多皂角!”

    阿音这几天也采到了不少东西,野果现在还不好保存,都被两人吃掉了,不过如香蒲,苦蒿,白茅根,金钱草,摘耳根,荷叶,麦冬,青冈子之类,还有一种净是折子的柑橘类,等等这些,都晾晒了起来。

    李君阁正架好石条准备磊第二层,闻言嘿嘿笑道:“你看我这边也没闲着!”

    阿音一看这么大的阵仗,吓了一大跳:“二皮,你怎么烧了这么大一堆火,多浪费啊!”

    李君阁嘿嘿笑道:“这可不是浪费,是吃肉还是喝汤就看这一把了。”

    将柴火撤去,将泥饼拨拉出来,泥饼已经被烧得通红了。

    “哟!一个没碎!有戏!”李君阁高兴坏了,屁颠屁颠地跑去继续磊灶。

    将第二层累好后,李君阁从泥桶里边挖出两团泥来,对阿音说道:“来阿音,我们玩泥巴了。”

    阿音笑道:“我知道了!你这是要制作陶器!”

 第四百六十章 玩泥巴

    第四百六十章玩泥巴

    李君阁笑道:“这个只是最粗糙应急用的,真正的陶泥讲究着呢,要调整ph值,抟泥,陈化,再抟泥,让陶泥细密紧致,降低有机物含量,这些都是为了降低烧造过程中产生气泡的可能,以免陶器烧裂。”

    阿音笑道:“说得头头是道,就是不知道手艺怎么样。”

    李君阁说道:“开玩笑,好歹打小在外公的窑口玩过的,看我的手艺。”

    李君阁自己开始处理泥巴,先跟揉面团一般揉,然后拿大木棒捶打,然后再揉,折腾了好久,累出一个泥方后,再去检查冷却的泥饼子。

    拿手指一敲,当当响,清水洗净后,指甲下去不出印子。李君阁举着饼子就像西游记里拿照妖镜的罗汉:“哈哈哈哈哈!陶!成功了!”

    仔细检查过陶盘,李君阁指着上面一些黑色的点子对阿音说道:“看,爆铁子,好泥料坏手艺的标准特征。”

    阿音笑得都不行了:“二皮你还挺有自知之名的嘛!”

    李君阁抠了抠脑门:“这是柴堆烧出来的也,不能拿电炉的标准来衡量啊!”

    美滋滋地将陶盘安放在灶台的第二层上,李君阁开始磊第三层。

    第三层是空心圆柱型,磊好之后,李君阁开始在中层点火。

    这火就吓人了,因为下面是空的,热空气往上走,将下方的空气吸进去,烧得呼呼作响。

    让火烧着给第三层去湿气,李君阁又做了几个带三个孔的大泥板烤着,准备待会儿烧制出来当盖子。

    以李君阁的体力,今天都有点累着了,于是让阿音随便煮了点鱼干野菜,随便对付一顿算完事儿。

    趁着阿音烹饪,李君阁开始将泥方揪出剂子揉捏成团,做点手工算休息。

    先将泥方搓成粗细均匀的泥条,然后在竹席上盘成圆盘,拿锯成杯子状的竹筒调了一杯泥浆,拿竹刀蘸着将泥盘刮平。

    拿一个接近正圆的竹筒圈放在上面,那竹刀沿外围一切,就得到一个圆底。

    取走边上多余的泥块,竹筒却放着不动它。

    拿出一块陶泥拍成泥片,同样拿竹刀刮压到完美,那一根竹子当尺子,切成一个规矩的长矩形。

    拿一根细竹丝圈出圆底的周长,在长矩形上切出合适的长度,留出冗余。

    在刚刚切出的圆底周围点上一圈泥浆,将在小竹席上切出的长矩形轻轻取下来,包到泥底和竹筒外面,从泥片交叠位置的中部用竹刀尖快速一划,打开泥条,将竹筒和切下来的多余泥条取出,在泥片边缘轻轻刮上泥浆,将接口粘连起来。

    休整好裂缝处,一个杯子就做出来了。

    如法炮制,李君阁又做了一个一模一样的杯子。

    这其实是做紫砂壶的工艺,李君阁跟着表哥玩了几天煤砂泥,因此不算陌生。

    水开了,阿音开始下鱼干,李君阁开始做陶锅。

    因为炉膛内径也只有半米,所以锅子也不大,也就三十公分。

    李君阁盘好泥盘刮平后,那两根磨尖的竹条和一根竹棍绑成一个三角形,当做简易的圆规,转出了一个像模像样的锅底。

    圆心处用泥填补好算完事儿,锅边就只能全靠堆泥条和手捏了,还不能快,盘上几圈后,就得等泥干了再盘,不然会垮掉,这就是细活了。

    这时阿音叫吃饭了,李君阁洗过手,和阿音一起吃饭。

    吃饭的时候,李君阁对阿音说道:“一点油气都没有,没盐没味的,等锅子做出来,第一件事情就是熬油!”

    阿音说道:“熬油?用什么熬?我们除了鱼什么都没有啊……”

    李君阁说道:“你忘了海滩上?满地都是的那玩意儿?”

    阿音眼睛一亮:“椰子?”

    李君阁说道:“椰子里边的椰肉看着跟肥膘差不多,等锅子烧出来我们就去试试,就算熬不出油来,盐总跑不掉吧?!”

    阿音笑道:“对!那我们就有枣没枣打一杆!”

    李君阁笑道:“辛苦三天了,今天总算是得到了不少干木头干竹子,明天做好桌椅,就不用再盘腿吃饭了,后天我们就去海边度假!”

    阿音笑道:“我们这边日子越来越好了,不知道其他七支队伍情况怎么样!”

    李君阁说道:“物资这么丰富的岛屿,应该都过得很不错吧,我们得努力赶在他们前头才行。”

    吃过晚饭,阿音拿野香蕉放竹筒里,加入凉开水,用竹棍搅拌后将果汁倒到另一个竹筒里,将种子收集起来,把香蕉果汁端给李君阁喝。

    李君阁则继续他的陶艺,在等待锅子干燥的过程中,又做了两个碗,几个盘子,几个大小不一的勺子。

    等到锅子终于完工,李君阁将它们拿去放到火塘周围烤着,然后和阿音去休息。

    ……

    当晚的节目中,尼安问贝爷:“您觉得今天几个队的表现如何?”

    贝爷说道:“俄罗斯队的切尔斯基终于改变战术,开始尝试着从大海获取食物,用竹子剖成八股叉,磨尖叉齿,在海沟里寻找着鱼类的踪迹。这个主意不错,不过今天他们的运气不算太好。”

    卢恩说道:“英国队,伊萨贝拉开始抱怨,天天吃生鱼椰子汁,明天要求查尔顿必须陪她进山,看看能不能找到别的食物。英国队还没有办法生出火来吗?”

    贝尔说道:“如果没有火进山的话,嗯,其实会很危险,因为椰子汁是非常洁净的水源,如果他们不知道jungle lee那套取水方法,可能会饮用到不洁净的水源,在野外,痢疾是非常可怕的疾病。”

    尼安说道:“法国队还在继续他们牡蛎,苏菲和亨利都觉得味道不错,不过这东西无法保持体重,因为热量不足,估计他们明天也得想办法了。”

    卢恩说道:“美国队今天运气不错,汤姆抓到了一条蛇,兄妹俩第一次吃到了肉类。”

    尼安说道:“阿根廷队的烤木薯还在继续,砍刀派上了大用场,帮助他们搭起了一个更舒适的棚子,帕萨雷拉正在学习用藤条扎木床。”

    贝尔说道:“澳大利亚队的弓箭相当有用,科威尔射到了好几条鱼,他们也开始有了食物储备。而南非队的坦娅有一定的野外生存经验,开始用纤维编织绳子,用石块和木棍构建陷阱。这些都是良性循环的开始,希望他们能走得更久。”

    卢恩说道:“呃,中国队……”

    贝尔说道:“我觉得我们是不是该在聘请一位嘉宾?今天他们做的事情我有些不能理解,比如,早上,剥掉灌木的皮获得纤维,却没有直接使用,而是拿去浸泡到了水中。”

    卢恩说道:“这个我倒是知道,他们这是在沤麻,通过浸泡的方式利用细菌除去纤维上附着的胶质,可以得到更加纯净的纤维。不过他们剩下的时间里都是修缮他们的大屋顶和开始制作陶器。贝尔,野外生存中,陶器是必须的吗?”

    贝尔说道:“陶器的使用主要是用来烧水和烹煮食物,不过这些并不是没有替代品,之前jungle他们的竹槽就使用得很好,我倒是更倾向于这是他们农耕传统形成的影响和习惯,毕竟他们现在有能力去追求更理想的生活了。”

    尼安说道:“jungle似乎是一个博物学家,你看他搭建的房子尤其是竹瓦的制作,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卢恩说道:“嗯,他制作的杯子也是准工业级的水准,两个杯子几乎一模一样。”

    贝尔说道:“他还创造性的使用了一把圆规……天啦,野外生存节目里出现了圆规……真是难以想象。”

    卢恩最后总结道:“这是《无人岛》的第三天,八对选手的表现越来越精彩,队伍开始出现分化的倾向,中国队,阿根廷队解决了食物问题,已经进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