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回到山沟去种田 >

第321部分

回到山沟去种田-第321部分

小说: 回到山沟去种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完才反应过来,荒郊野岭的,鬼才来做客哟!

    阿音见李君阁回过味来了,笑得前仰后合:“哎呀……笑死我了……你还指望着有客人上门……哈哈哈哈……”

    李君阁抠着脑门赧然道:“这都垒好了,总不至于让我拆除了吧,呃,灶眼多,预示家里人丁兴旺!吉利,图个吉利……”

    阿音白了他一眼,自去熬麻晒麻去了。

    总算可以休息了,李君阁开始欣赏自己做的杯子。

    非常满意,这杯子跟日常的盖杯差不多,可以泡茶了。

    将茶杯和几个罐子收到储物架上,李君阁拿着阿音带回来的木薯丢到水桶里,准备去挑水。

    先去溪边冲木薯的地方将水桶放下,李君阁先去收漆。

    漆的产量远超李君阁的预期,估计一是老树产漆量大,二是从没有人取过漆,林子里十来棵漆树,一天竟然能收到三两左右。

    将今天所得的生漆收好,李君阁回去刮洗木薯,切片丢一直绑在那里的竹筐里冲泡。

    然后拎着空水桶去打水回家。

    阿音已经收拾完了麻絮,见李君阁回来,开始蒸鱼。

    这鱼滋味太美了,两人都想再吃上一顿。

    同样没有忘了也给俩胡子蒸一盘。

    吃过饭,李君阁对阿音笑道:“今晚得加班了,把鱼熏出来,有灶了,挂灶台上烤着,味道淡点也不怕坏。”

    阿音早就对熏鱼垂涎三尺了,当然是越早能吃到越好,一点意见都没有。

    松柏在周围都没有发现,不过这也难不倒二人,只要是有芬芳气息油脂充裕的柴火就成,椰壳椰棕,椰蓉麻杆,晒干的香草,香蒲芦苇那多的是。

    上次修建木楼时搭出的陡金字塔形梯子又可以派上用场了,正好拿来做熏棚。

    将腌好的鱼用棕榈叶子重新穿上,用竹篾把鱼撑开成片挂起来,梯子外边挂满芭蕉叶子,底下生火,然后盖上十几天锯木头竹子收集起来的锯末竹屑,烟就出来了。

    再洒上一把椰蓉,加上些香草,浓烟滚滚。

    阿音照顾熏棚,李君阁自去将陶窑内的陶板取出,将剩下的部分放进去,又烧起了一窑。

    然后用新烧的盖杯泡了两杯麦冬薄荷茶,从木架上取下陶胚,继续昨天的活计。

 第四百七十四章 红吉罗

    第四百七十四章红吉罗

    在那个大陶罐一个耳朵下边满是孔眼的位置,加上一根圆锥形状的泥管,修整工整,这就是一个陶壶。

    壶嘴做得比较短小,因为陶窑的炉膛体积不大,这样做是为了尽量增加壶体的体积。

    将陶壶放回木架,李君阁又取过干竹丝,编了两个大鱼篓。

    做完一切,李君阁这才端着茶杯,摆出离休老干部的姿态,一步一摇地走到阿音面前,拿腔拿调地说道:“咳……小鬼……这个做事情的态度……啊……是认真滴!”

    阿音回头一看就笑了,说道:“哟,领导来视察工作了?”

    李君阁赶紧变回原形,涎笑着将手里的杯子塞到阿音手里边:“哪能呢,你才是领导,我这不是怕领导渴着了吗?巴巴地送水来了。”

    这天一直忙到深夜,李君阁将晾晒干的木薯片和熏制好的熏鱼分别收到箩筐里,拿大簸箕盖上,压上石头,这才和阿音去休息。

    ……

    节目中。

    贝尔:“今天似乎是愉快的一天,俄罗斯队吸取了昨天的教训,烤制出了完美的鱼干,季托娃编制出了一个藤篓,将鱼干存放起来,这是他们这么多天以来第一次有了食物储备。”

    卢恩:“法国队还在继续他们的浪漫之旅,今天是他们的野香蕉日,亨利还在继续尝试各种玩……哦工具……”

    尼安:“南非队的丹尼今天终于发威了,他的鱼叉第一次获取了猎物,出手不凡,是一只巨大的鳐鱼!相信坦娅不会浪费这珍贵的食物,一定会将它处理好的。”

    卢恩:“坦娅这位陷阱专家今天开始练习使用弓箭,不过目前看来远没有陷阱有效,最后还是靠陷阱抓到了几只松鼠,他们今晚有两个菜,相当不错!”

    贝尔:“不过阿根廷队的运气就没那么好了,他们昨天选错了宿营地,在溪边被蚊虫咬了个饱,被迫退出了丛林,好在营地里有木薯储存,沿途又获得了芋头,也算是有失有得。”

    尼安:“坚韧的美国兄妹终于摆脱了食物的窘境,他们今天一天都在做手工,编织藤框,凿竹筒,看来是要进行淡水存储和食物加工了。”

    贝尔:“中国队今天再次大丰收,jungle的魔法又一次让人大开眼界,他制作的捕鱼工具非常有效,获得了起码三十公斤食物,而且全是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谁能想到,两条绳子和一些竹针,能成为如此高效的捕鱼工具!”

    卢恩:“而且他们的加工方法总是与众不同,我们的节目中,第一次有人利用蒸汽做出了饭菜!又是一道完美的菜品!”

    尼安:“吉罗鱼,我的天,他们吃的是清蒸红吉罗鱼……”

    贝尔:“尼安,这种鱼很美味是不是?”

    尼安激动地站了起来:“羡慕死我了!估计现在电视机前的泰国观众,啊不,整个东南亚观众都在垂涎欲滴!这是红吉罗!每公斤售价高达一千美元!这鱼在东南亚被称为淡水之皇,是绝顶的美味!而且中国队的烹饪方法是最能体现出这鱼的味道的……啊啊啊啊……台长我要求加钱,做这节目太折磨人了……”

    卢恩:“呃,好吧,幸好我没有吃过,所以没感觉,”

    贝尔:“尼安你别那么激动。好吧,等节目结束后,我们也去买一条尝尝,只要不太大就行……除了蒸鱼,ingris还做出了大量的熏鱼,中国队已经一举跨进了食物自由时代!他们是第一支跨进食物自由的队伍!”

    卢恩:“所以今天jungle大半天的时间修建他的那个灶台,这是准备向大厨进军吗?”

    尼安又站了起来:“他已经是大厨了!我们国家的吉罗鱼,只有大厨才有资格烹饪!”

    贝尔:“噢,尼安你坐下,怎么又激动了。今天是ingris操劳的一天你们没发现吗?jungle要求她采集食物的方法,她照着执行了,代价就是付出了更多的劳动。”

    卢恩:“这个我也注意到了,不过这劳动是值得的,因为jungle用美食回报了她。我算算,天啦,他们今天吃掉了起码一千五百美元……”

    贝尔:“其实jungle还做出了泡茶用的杯子……呃好吧……在吉罗鱼面前,这些似乎不值一提……”

    ……

    第十二天,李君阁很早就起来了,先去检查窑口,将材料都取出来,取过昨天做好的水壶来,放进窑里开始烧窑。

    烧好火,李君阁开始拿昨天的干木薯片拿刀背压碎熬粥。

    然后调了一桶泥浆去封灶台。

    就像拼瓷砖那样,先将几个带圆弧的陶板拼到前方,得到一米宽带两个二十公分直径灶眼的灶面。然后中间隔上两条二十五公分宽,五十公分长的陶板,在陶板后方又拼出两个灶眼,后方再铺上两快陶板,一个长一米五,宽一米的灶面就铺好了。

    这只是承重而已,等到灶面固定妥当,李君阁又取来做陶器的细泥,在灶面上压实,修整平整,并在火眼位置上用竹刀修出锥度。

    一个工整的立方体四火眼双烟囱的灶台大体完工了。

    取来以前敲打好的石条,送到灶膛里,搭在球弧上,灶膛就被分隔了上下两部分空间,上边大,用来送柴烧火,下面小,用来积碳掏灰。

    然后开始封正面修灶门,还是一层层来,把灶门修成拱门形。

    弄完一切,李君阁开始拿柴火烧膛,烤干台面和灶门。

    这是阿音也起来了,两人一起洗漱,之后阿音兴匆匆的去取了一条熏鱼,放锅里蒸了起来。

    早饭就是小粥下熏鱼,李君阁还拌了一个马齿苋,对阿音笑道:“越来越有李家沟的味道了。”

    阿音挑了一小点熏鱼下粥:“这鱼可真香!椰蓉和香蒲不比松柏桠差!”

    李君阁笑道:“我觉得更有风味,这算是我们的发明吧?”

    阿音兴致很高,拿起陶碗:“来二皮,走一个!”

    李君阁也端起碗来,说道:“你别动!”

    小心翼翼的将自己的碗端过去,轻轻在阿音碗上碰了一下,说道:“可得小心,这碗怕是跟李家沟的瓷碗没得比……”

    阿音翻着白眼:“哎呀你可真扫兴!”

    李君阁笑道:“要是碗碰破了,那才是真扫兴!”

    阿音:“……”

    吃过饭,阿音照样去淘麻,李君阁拿麻绳系上石头,挂在竹棚的周围,让麻绳垂下来接近地面,这木棚还没有挖出排水沟呢!

    李君阁觉得这事情已经不能再拖了,热带气候,十天不下雨,他估摸着快到极限了。

    按照麻绳下方石头的指示,一条边一条边的完成,挖出了一圈深深的排水沟,一直通到坡下。

    做完这些,又取出已经干了十来天的竹料,锯出合适的长段,给竹楼四边增加支撑,进行加固。

    事情做完,又挑来竹叶稀泥,把灶台四周的竹条封在里面。

    继续烧火烤灶,想了想,李君阁又去石台上做了两个灶眼盘子。

    在灶眼盘上两两斜对着戳出四个三公分深的孔,每两个互通,到时候就可以方便地用带钩的木夹将盘子从火眼上提起来。

    盘子有五公分厚,锥度和火眼一样,如果盖到炉子后方的两个火眼上,台子后面就会变成一个一平米还挂个边的平面,用来烘烤东西再合适不过了。

    将盘子放石台上烤着,将陶窑撤了火,李君阁拎着鱼篓拿着扁担,去湖边找阿音。

    来到湖边,李君阁先下水,将鱼笼都拎到了岸上。

    鱼笼里边还关着不少的小鱼和六七条鲶鱼。

    将鱼笼打开,将小鱼全放掉,这些东西,李君阁和阿音都已经看不上了。

    将鲶鱼分出大小,一斤以下的放掉,其余按斤划分出等级,分别装到昨天下午和晚上编出的四个大鱼篓里,将四个大篓子放到水流轻缓的芦苇丛中,系上麻绳,麻绳的另一头系在水边一棵粗壮的竹干上。

    然后将捕鱼的鱼笼拆掉,免得它滚回湖里祸祸鲶鱼,拍拍手,李君阁对阿音笑道:“你看,李家沟农开公司无人岛分公司的水产养殖业,这就算开张了!待会挑一担淤泥回去,大农业我们也要搞起来。”

    阿音笑得都快不行了:“六七条鲶鱼就算养殖业,一棵木薯就算农业,那我洗这么多麻,该不该算纺织业?”

    李君阁不服气:“怎么就才一棵木薯!还有几块姜,两三个芋仔!作为领导,我们要多元发展齐头并进!搞农业,不能搞单一作物,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思路决定出路,阿音同志,你这思路有点不太行啊……”

    阿音笑得麻把子都掉进了水里:“对对对,我们二皮从来都是大旗党,这思路没毛病,妥妥的……哎哟让我再笑一会儿……”

    两人就这样边调笑着边干活,然后李君阁真挑了一挑淤泥,将麻把搭在扁担两头,阿音挑着一挑水,两人回到了营地。

    回到营地,阿音一看灶台:“哟!好漂亮的灶台!”

    李君阁很得意,嘴上假谦虚:“哪里哪里,烧过后台面可能会出现小裂缝,还要拿泥重抹一遍,还要刷一通稀泥浆,这要不是石灰不够使,周围再刷上一层灰浆更好……”

    阿音压根就没有听进去,拍着手说道:“这下有了四个火眼,可以将盆子全都用上,一次煮四盆麻了!”

    好吧两人这就是压根没在一个频道上。

 第四百七十五章 标准器

    第四百七十五章标准器

    不过灶是已经可以用了,没管阿音忙着煮麻,李君阁去开窑取陶壶,顺便将火眼盘子烧上。

    将陶壶取出来里外检查了一通,洗刷干净,检查盖子是否能盖上,出水是否通畅,完事后,才找来几根粗藤一把细藤,在两个耳朵间细细的编上提手。

    提手不长,倒下来正好搭在壶上面,下面的火燎不着。

    壶纽上有个眼,用于走气,要用水的时候拿个湿帕子往上一搭,拎起壶把就能倒水。

    好吧现在还没帕子,不过麻有了,帕子还会远吗?

    平时这壶就放在后边的火眼上,灶里炭火烀着,回来随时都有热水用,李君阁想想都美得慌。

    弄完这些,炒了个清炒婆婆丁,剩下的早饭热一热,这就是午饭。

    等到午饭吃完,阿音的十几个麻把就已经煮好,果然高效了很多。

    将干麻收起,新麻晾上,李君阁背上长刀,拿一根竹竿在竹楼量了一下屋脊到地面的高度,拎着它去竹林里砍竹子。

    大竹林在小竹林的里边,李君阁穿过小竹林的时候,发现了一些竹鼠洞,坏笑道:“以前那是石头陷阱效率太差,又没有绳子,拿你们没办法,现在嘛,嘿嘿嘿……”

    不过现在不少这一口吃的,还是正事要紧。

    进到林子里,李君阁使开了疯魔刀法。

    双手举刀过头,蹲身挥刀,斜四十五度下劈,大腿粗的大竹子就被一刀两段,剩下一个五十公分粗的桩头孤零零的立在那里。

    虽然阿根廷队和澳大利亚队也有砍刀,但是绝对做不到李君阁这样的效果。

    因为他们的砍刀一是打磨得不行,锋锐度不够;二是不能双手持握;三当然就是没有李君阁这把子憨包力气。

    挑六七年生的大竹子砍倒了四五十根,这片竹林还是那么茂密,一点也没见稀疏,可见热带的竹林是多么的茂盛。

    将竹子剔去枝杈,拿出竹竿量长短,然后将砍刀翻过来将它们锯断。

    生竹子下锯快,这竹子高度二三十米,直径二三十公分,李君阁不知道是什么竹种,不过从竹棚的结实程度来看,是相当完美的大型竹料。

    去掉梢头,每根竹子取三段,这就是一百五六十根竹材。

    将粗细均匀,直径相近的堆放到一起,分成了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