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山沟去种田-第3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下来就是后边那个,在n型架的横档正中装上一个滑轮,滑轮的沟槽正对纺织者。
纺织者面前的横档上也装上一个。
找一根木棍,比n型架略宽,放在n型架后边的时候两边头子正好被n型架的两根立梁挡住。
再拿一根麻绳系在木棍的两端,然后在麻绳的正中间打个绳圈,用一根长麻绳系在绳圈上,搭过两个滑轮,线头上系上一个圈,就可以被纺织者踩在脚下,控制木棍的高度。
从木棍上再打两个孔,位置和木棍中心刚好对称,宽度正好是栅格的宽度。
将栅格挂到两根绳子上,要保证水平。
让阿音坐在架子前,量好长绳需要的长度,阿音脚落地时,后边栅格的中部,正好与前边栅格的上边缘重合。
然后在后面栅格的下方也系上两根绳子,绳子系上木棍,木棍的中心再系上绳子,挂上石头。
这块石头永远不会落地,滑轮组上的麻绳始终处于紧张状态。
在纺织者横档前面再加上一个横着的圆棍,圆棍上也有一排小竹齿,和栅格上的圆棍一一相对。
这跟圆棍可以转动,能用织机两边的轮子带动,以后等在织机后边做出放线装置,纺织者可以操作两边轮子,转动木棍将布卷起来。
轮子上还有刹车装置,其实就是转出一圈孔,对应到纺织者前面的纵向两边的架子相应位置也有孔,到时候一边插几根竹棍进去,圆棍横梁就被锁死,不再转动。
一个最简单的纺织工具就制造出来了。
吃过饭,雨势依旧不见减小,两人也不管这些,开始往纺织机上加线,开始第一次纺织。
锁死阿音身前的圆棍,保证小齿朝上,李君阁在固定栅格的栅格中间系上麻线,然后签到阿音前面的圆棍上,在第一个小齿上绕上两圈,然后又牵回去,穿过固定的那个栅格上系线圆棍旁边的缝隙,系到移动栅格的第一根木棍中部。
就这样一根根系好,十组细麻线,构成二十根经线。
然后阿音轻轻抬脚,移动栅格上的经线就掉落到了固定栅格经线的下方。
阿音将手里的梭子从右边穿到左边,李君阁将自己的尺子递给她,阿音用尺子将第一根纬线压实,然后抽出尺子踩脚,移动栅格上的经线就被提升到了固定栅格经线的上方。
阿音再将左边的梭子穿回到右边,一个伟大的时刻降临了,无人岛上第一次诞生了纺织业!
阿音兴奋地将梭子飞过来飞过去,哈哈大笑:“二皮!真的可以!真的可以!”
李君阁哈哈大笑:“那今天又该天降血雨百鬼夜哭了,这又是一项不亚于仓颉造字的伟大发明!”
阿音就这样兴奋地编织这带子,李君阁围着阿音和纺织机转圈,这玩意儿需要改造的地方多着呢!
第一步,脚踩的地方换成横档,横档被两个n字型的木块固定在架子上,有一定的活动范围,但是不会过大,这样纺织者不用一直抬脚将移动栅格放下去,只要一松脚,栅格就会自动掉下去,但是其中部又不会掉出固定栅格的下缘,因为连着它的横档给u子型木块的上框挡住了。
这样的情形,就是移动栅格上的经线,永远在固定栅格上的经线的上下两侧来回移动,但是永远不会超过固定栅格的上下边缘。
这就大大的解放了阿音的腿部,不会那么劳累。
第二步,那就是加宽,现在这原始的架子,一根棍子三毫米,加上三毫米空隙,十组只能织出六公分宽的带子,起码还要增加八到十倍,才能得到一张洗脸帕子。
第三个就难了,要让栅格可以放线,那就要在栅格中部钻孔,既能将经线永远固定在栅格竹棍的中心位置,又可以放线。
这就需要直径只有一点五毫米的钻头,和更小的手钻。
然后就是绕线轴,二十根经线,扩大八倍就是一百六十个线轴,线轴还要带刹车装置。
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既然想到了,那就去做。
先从最简单的开始,小压力钻。
钻体难不倒李君阁,大钻头在竹板上钻孔,竹钉在刮细一圈就是钻杆,沾上一个小飞轮,能保证钻下去的时候垂直。
关键是钻头。
还有两个螺钉,李君阁可舍不得乱用,取过一颗螺母,在炭火里烧红,先小心地用石锤让螺母中间的孔闭合,再狠狠地锤扁。
这时候阿音已经将面前的部分织完了,有一尺长的带子。
这妮子不死心,开始站到织机的旁边,左手拉拉索,右手送梭子继续编织。
李君阁也懒得管她,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几次加工后,螺母被锤成了一片,中间厚,两边薄。
李君阁将砍刀抽出来,将铁片放到菜板上,那用于劈砍的部分搁上去,让阿音在锯齿上搁上一根木棒,自己用另一根木棒敲打。
当当几下,铁片就被硬度极高的刀刃敲开,只有一点粘连。
李君阁将铁片轻轻用手上下弯折,将铁片分为两半。
然后继续,贴着第一刀,将铁片翻过来,让出两毫米,将刀子安好,阿音兴冲冲地将木棒再次放到了锯齿上。
李君阁翻着白眼:“慌啥,去,把我的湿内裤拿过来!”
阿音眼睛都睁大了:“啥?居然要穿这么正式?”
李君阁都无语了:“要敲这么小一个钻头,一刀下去飞出老远,你去找还是我去找?!”
阿音这才明白过来,笑嘻嘻地拿手指尖拎着湿内裤给他。
李君阁将内裤盖在出针的一侧,这才让阿音重新放上木头,自己狠狠两下,将铁片再次斩出一丝。
然后慌忙将刀丢开,拿起内裤凑眼睛下面翻找,如果不是知道内情的人,一定会大喊变态。
好不容易将挂在内裤上的铁针找出来仔细观瞧,这两刀分两面剁下去,砍刀的刃口,正好将铁片剁下来的这部分的横截面挤成了一个完美的菱形。几乎不用打磨,就是一个宽度一点五毫米的完美钻头。
不过尖还是要出的,在砂石上出尖淬油后,硬度恢复,一个小号钻头就到手了!
既然路子通了,剩下的俩铁片就不能浪费。
李君阁如法炮制,斩出五只钻头。
剩下的俩部分也有用,夹小竹管里边,那就是两把分割陶泥片的神器。
接下来的放线板就好做了,取过两根长木条,叠在一起,大钻头按相同距离钻二十个孔,钉上去二十根竹钉。
取内径比竹钉大一圈的二十根竹管,截断,长度比竹钉高处一截。
再在竹管上部转孔,同样穿上竹钉。
将这些竹钉露出竹管的两边刮细一点,拿起另一片木条,转动竹管,将上面的竹钉一一套进木条上的孔洞中,二十根竹管就被固定住了。
将纺织机的木架延长,将这个装置固定在木架后方,取下木条,再将竹管一个个取下来,每个绕上五米麻线。
让阿音停下织布,先将移动栅格取下来,在竹棍上用小手钻一一打孔。
然后将移动栅格安回去,找好对应的经线,每隔一个线团抽出一根线,穿过栅格中间的小洞,和它们连接起来。
然后取下固定栅格,再次一一打孔,从其余线团上扯出线来穿过小孔,和原来系在上面的经线连接起来。
然后慢慢转动竹管,将一根根线拉紧,将竹管上的竹钉固定二十个孔那根木条上。
如果固定不上去,就将线咬断重新连,总之要让线团固定住。
这也就是这一次,以后每次每个线团走线量是固定的,不会产生这么大的误差。
将线崩好,阿音又可以坐回织机前织带子了。
织了几下,李君阁松开孔板,阿音松开身前圆棍两边的刹车,将带子往圆棍上卷,卷到差不多,李君阁将孔板上好,阿音继续车紧横档,找合适的位置将刹车固定好。
轮子上的圆孔很多,松紧之间有好几个插口都可以插,因此位置好调整,然后阿音就可以继续织带子了。
这下就是点中阿音的死穴了,织得停不下来。
有了这个,很多工具又要制备上了,竹针,钩针都要有。
这些都好办,小钻头可不光是只能钻一点五毫米的孔,只要东西够薄,两头钻下去,只要不超过钻头最大的宽度,理论上多小的孔都能钻出来。
于是李君阁又给阿音用带皮老竹子准备了好些竹针钩针,用细竹丝给她编了一个针线盒。
第四百七十九章 暴雨之后
第四百七十九章暴雨之后
等到晚饭做好,阿音将轮子松开,将一天的成果展示出来,整整三米的带子,织得工整紧密,厚度有一毫米多。
李君阁说道:“老时间里说的‘铜钱布’,经久耐磨,说的就是这个了!”
阿音兴奋地抱着李君阁猛跳:“二皮你太厉害了!你连这个都会!”
李君阁哈哈大笑:“这个真不会,这个完全是现想出来的。”
两人吃过饭,才发现雨已经在不知不觉间停了。
……
当天的节目里。
贝尔:“一场恐怖的暴雨,打乱了所有人的计划,对于很多队伍来说,这不啻于一场灭顶之灾。”
卢恩:“已经灭顶了,今天又有一支队伍退出。”
尼安:“哪只队伍?”
贝尔:“意料之中也是情理之中,法国队。”
卢恩:“哦,苏菲和亨利退出是可以理解的,他们没有火,没有遮蔽所,没有食物储备,顶着芭蕉叶子淋了一天的暴雨,对于一直养尊处优的他们来说,确实是难以接受。”
尼安:“这场大雨提醒了我们,大自然不会永远温情脉脉,在它温情脉脉的时候,我们要做好它随时翻脸的精神准备。”
贝尔:“今天能保存火种很不容易,各支队伍都想尽了一切办法,卢恩,现在还有火的队伍有哪些?”
卢恩:“哦,还是意料之中也是情理之中,阿根廷队,南非队,中国队,俄罗斯队。”
尼安:“阿根廷队有了木薯后,一直在加固他们的营地,他们的营地经受住了暴雨的洗礼,虽然存在漏雨的情况,万幸的是帕萨雷拉及时将火种移到了干处。”
“不过他们现在有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木柴储备不够,而这样一场暴雨下来,整个岛上能找到的干燥木材恐怕不多了。”
卢恩:“南非队的木柴储备不是更少吗?他们是怎么保存火种的?”
贝尔:“这就是野外生存的经验了,坦娅将火种保存到了干苔藓中,这样可以减缓木炭的燃烧速度,加上现有的部分储备,应该可以坚持到她们的木头晒干。”
尼安:“俄罗斯队不用说了,他们有打火机。”
贝尔:“美国队的处境就不大好了,他们生火生得太难,可熄灭得又太快。不过他们昨天储备了大量的木薯饼干,希望能坚持到重新升起火来,现在两兄妹需要的是严格计划好食量,尽量寻找替代食品,然后,努力生火……”
卢恩:“澳大利亚队其实问题也不大,我见到科威尔保存了两根干燥的木柴和一根取火杆,这是非常聪明的做法,他知道什么东西对队伍最重要。”
尼安:“中国队我们还没有评价……”
贝尔:“呃,中国队,怎么说呢?除了早上忙乱过一阵之后,他们开始搞起了科研。”
卢恩:“是的,他们的物资最多,因此为了挽救物资也是费了不少力气。”
尼安:“有备无患,之前jungle准备的斗笠派上了大用场,保住了他们的陶窑。”
贝尔:“对,这是他们一项非常重要的资产,对于改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帮助。还是有备无患,jungle对新竹楼屋顶的加固让人叹为观之,不到十分钟时间,将三片竹材固定到了一起,这是他事先准备了压力钻和与压力钻孔径配套的竹钉分不开的。”
卢恩:“除了这些,他们的木炭也一直在储存,每次做饭的时候,有意识的存储了一些木炭,而且之前他们木工,农活剩下的一些废弃物全部收集了起来,今天都派上了大用场。”
尼安:“还记得他们熏肉用的锯末吗?似乎在他们的手里,就没有废物一说,不管多细微的东西,总能在需要的时候派上用场。”
贝尔:“是的,他们就像一对勤劳的仓鼠,现在到了关键的时候,才知道他们是多么的明智,我要像他们学习,不,我已经学到了很多。”
贝尔:“除了动手能力,他们的创造力也很强,看着他们的织机一步步成型,一步步完善,最后获得了成功。在荒岛上,研发出一台织布机,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卢恩:“而且这织布机效率还不错,今天ingris起码织出了三米带子。”
尼安:“如果说以前的东西都是来自经验的话,今天我们可以从他们研究织布机的进程看出来,他们刚开始也不会,是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将其一步步改造的高效,哦,jungle制造小型钻头的那一招,也是一个亮点。”
贝尔:“这样的亮点其实不少,比如用竹竿挡水,比如用湿内裤阻挡钻头迸飞,哈哈哈,甚至比如脱光衣服在雨中干活……”
卢恩:“哈哈哈,那一段确实有点搞笑,不过我必须说,jungle脱掉衣服比他穿着衣服好看,他的体型堪称完美。”
尼安:“嗯,以前看中国队,大家都是先看美丽的ingris,估计一场暴雨,会给jungle冲来不少粉丝……”
贝尔:“哈哈哈……现在雨停了,今晚会是非常难熬的一夜,估计除了中国队,其它队伍别想睡觉了……”
卢恩:“这是他们应得的,中国队是每天睡得最晚,起得最早的一支队伍,今天,上帝把他们失去的睡眠时间以这样的方式还给了他们……”
尼安:“祝他们有个好梦……”
贝尔:“天助自助者……”
……
李君阁将麻杆在灶台旁边的地上铺了好几层,然后又铺上一层干芦苇,再那一根竹竿,将麻杆垛子一正一反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