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回到山沟去种田 >

第326部分

回到山沟去种田-第326部分

小说: 回到山沟去种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家伙要是没有这个,粪坑被暴雨灌满污水横流,那才叫没法收拾。

    回来重点交代俩胡子,我们的文明又向前了一大步,以后三急的时候不用到处现挖坑了。

    晚上饭菜是木薯粥,炝炒紫薯藤,这就把两人开心得不要不要的了。

    绿色菜蔬管够的日子,似乎很久没有过了。

    李君阁一边呼噜呼噜喝粥,一边挑菜,一边对阿音说道:“看来没事儿还得多出去转转,原来林子里这么多的好东西,实在是想不到啊!”

    阿音说道:“以前都不敢走远,你说岛上可能有野物,也不知道伤不伤人,我一般就在后面柴山和湖边转转。”

    李君阁严肃地说道:“现在还是一样,不着急。今天发现了野猪印子,岛上可以吃的东西这么多,鬼知道野猪会有多大,只要上了七十斤,那就是能要命的家伙,我得赶紧把武器搞起来了,靠一把砍刀近身肉搏,危险性太大!”

    吃过饭,李君阁又去竹林中扛竹子,顺便在大竹林靠山的那一侧寻找鼠路,用麻绳下了五个套子。

    套子线比较短,活的是抓不成了,主要是怕竹鼠有了活动范围,转身将麻绳咬断。

    回来将竹筒拿两根隔开放在坝子上,然后将竹材都横放在上面和仍然潮湿的地面隔开,堆成两个横躺着的三角柱体。

    然后又拿出前几天剖好的竹丝,细细编出一个竹丝圆框,有洗脸盆那么大。

    阿音又编织了一米带子。还做了一张帕子,宽度二十公分,长度五十公分,正好将带子用完。

    ……

    当晚,李家沟。

    一群人挤在祠堂里边看节目。

    祠堂电脑室现在有投影仪了,网友将视频连接放到李家沟论坛后,每天晚上这里就热闹了。

    哥大五人组,四爷爷,大伯,老爸老妈,奶奶,二堂哥小堂哥,还有不少得闲了的村民,都喜欢挤到这里来看热闹,俨然跟当年刚有电视机的时候,大家挤公社会议室每晚追《霍元甲》时候的架势。

    大家七嘴八舌,喝茶嗑瓜子评论节目,比电视机里正经主持人队伍还专业。

    王焕邦:“哎呀,今天就追上了吧?这下每天只有一集了,不过瘾啊……”

    王东方:“你说那些老外咋就这么笨?好歹树脂水桶家家都该会做吧,咋愣是就想不到呢?”

    猎户叔:“你当他们都跟我们一样?每年三月还要挑泥粪洒鱼苗?不会也正常,上次那啥小组来,连生火都不会……”

    老爸:“皮娃生火这手是猎户你教的吧?这招好使,比拿打火机生火也慢不了多少了。”

    篾匠叔:“皮娃编竹子的手艺我都无语了,那个鱼籇,简直就是给我李家沟丢人!”

    老妈:“刀子都没有,你还要他咋地?后来有刀子使了不是也能看了嘛?”

    奶奶:“阿音这闺女也真是的!有福不享,巴巴地去受苦!”

    药师叔:“嘿!五嬢,现在的年轻人的想法,我们长辈儿的是搞不明白了,悬天崖林场那边,哪天不堵几对要攀崖年轻人回来?一个个细胳膊细腿的,胆子大得包了天!”

    篾匠叔:“收漆三天了,该熬了……”

    猎户叔:“皮娃提盐这手跟谁学的?这个我可没教过!”

    四爷爷:“好些都是古法,泥球那手,是渝州小盐厂以前的创造;得到灰盐的方法,宋应星的《天工开物》里有提到过;豆浆点卤去除杂质那手,是自流井那边汉代就有的手艺;中间那些往里头兑古怪东西的法门,这个我都不知道了,这娃学的东西可真杂!”

    猎户叔:“好刀!好刀好刀!这把刀搞定,那就万事大吉了!”

    篾匠叔:“收漆四天了,该熬了……”

    奶奶:“我的个天,这就得了二十来斤油了?难怪国外的生活都过得这么好,这就是随手捡钱啊……”

    王东方:“五姐,这随手捡钱也得弯那一下腰。我看那些老外,这是弯腰捡钱都嫌费劲,那叫一个懒哟……”

    王焕邦:“就是就是,还是我们李家沟跟悬天寨的娃子好,从起床到睡觉,手里边就没停过活,两个娃子都是好样的……”

    篾匠叔:“收漆四天了,该熬了,再不熬要酸了……”

    老妈:“就是阿音有些辛苦,跟着皮娃睡棚子,这蚊叮虫咬的,还干那么多的活……”

    药师叔:“素芬你这就是想多了,那小子每天晚上搓着药捻子呢,”

    老爸:“你咋不说皮娃也辛苦呢?”

    老妈:“他?以前每天就能玩出十几里地去,他能知道累?夏天里要赶野猪住棚子的时候,哪次不是跑得飞快?有点时间不是跑山就是溜河,我看他高兴还高兴不过来!”

    老爸:“……”

    王婆婆:“……一群长辈,都没拧清轻重……我都不稀罕说你们了……”

    大家:“咋了?”

    王婆婆:“阿音跟皮娃天天都住到一个棚子里了……”

    ……

    节目中。

    贝尔:“今天是各队辛劳的一天,六支队伍都在整理营地,晾晒衣物,湿柴,烘烤食物,几乎没有团队外出探索,呃,除了中国队……”

    卢恩:“中国队上午去检查了他们的损失,现在看来,也就是损失了一天分量的木薯和一些古怪的树浆,那树浆到底是什么东西?”

    尼安:“经过多方打听,那是一种漆树,漆树是我国的原生植物,不过提炼生漆的技术是我们近年来才从中国引入的,这是一种用于家具上的天然的涂料……”

    贝尔:“这么说起来,jungle又要开始制作家具了?这个顺序有问题,他不是应该先将屋子修好吗?经过这场暴雨的洗礼,他应该注意到仅有两个棚子是不够的吧?”

    卢恩:“呃……这个嘛,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他考虑不周的地方,或许,他获得这些涂料另有用途?”

    尼安:“听说这种树汁也是一种中药,不过也会让人严重过敏,祝拍摄团队好运吧……”

    卢恩:“今天是他们的幸运日,他们发现了紫薯,还有两种新的水果……”

    尼安:“木瓜,龙功果。”

    贝尔:“紫薯的发现可不是偶然,jungle是跟踪野猪的足迹发现的,野猪能吃的东西,人也能吃,真是个聪明的家伙。”

    尼安:“不过这也给中国队敲响了警钟,野猪可不是能够轻易招惹的动物,他们的驻地食物丰富,你说会不会有野猪来光顾?”

    贝尔:“可能性不大,因为岛上现在正是食物最丰富的时期,不过也不能完全杜绝,毕竟中国队营地的食物诱惑性很大,即便对我也是如此……”

    卢恩:“哈哈哈哈……”

    贝尔:“真是勤劳啊,你看,他在营地旁边围起了一片菜地,以后不愁没有绿色蔬菜可以吃了,对于其它队伍来说,呛炒绿色蔬菜,堪称是一道奢侈品了。”

    卢恩:“成熟的木瓜,被他们做成了木瓜干,这就多了一项食物储备,一项甜蜜的储备。”

    贝尔:“jungle竟然会用绳子和竹竿制作陷阱!这种陷阱是第一次出现在节目中!非常精巧。他原来不仅仅是一个渔夫!他还是一个猎人!他一直等到登岛的第十五天,才展露出这一手,真是深藏不露啊!”

    卢恩:“是啊,我们对他的捕鱼技巧印象深刻,我还以为中国队会靠着鱼类撑过这五十天,看来我们大大低估了中国队的能力!”

    尼安:“中国人真是含蓄,ingris也是,她使用抛石索的技巧也是登岛好几天后才展露出来,不知道他们还有多少这样的技巧,真是期待啊……”

    ……

    第十六天。

    早上起来,两人第一次用帕子洗了脸,李君阁开始改造工具,阿音去取麻。

    受到了刮竹棒的工具启发,他今天准备尝试另外一种工具。

    跟刮竹棒的工具类似,不过将夹刀的两个木方和刀子的接触面改造为斜口,一个三十度,一个一百五十度。

    然后将一百五十度的那块木方后移,与刀口留出了一条缝隙。

    这样刀子是固定不住的,李君阁又把刀尖利用了起来,在两块木方的上面,钉上了一块小木方,有一个斜向的槽口,将露出的部分刀尖牢牢地卡在里面。

    作为刀尖帽子的木方,边缘没有超出下面的那两块,不影响木料贴着下面那两块木方滑动。

    将刀柄上的麻绳解开,取下刀柄,底下同样用方木头开上斜口,将刀片卡进去,用竹钉固定在底板下方。

    又在刀片和一百五十度木方直接的缝隙里,钉入颗削尖的楔子,将刀片第三次加固。

    李君阁从木方一侧蹲下身,沿着木方看过去,一个笔直的侧平面中间,露出一道浅浅的刀口。

    这是一个刨子,不过跟传统的刨子不一样的是,传统刨子木料是固定的,刨子是移动的;这个刨子自身却是固定的,要靠移动木料来获得光滑的平面。

 第四百八十二章 木桌,晾漆

    第四百八十二章木桌,晾漆

    短刀刃口十多公分,除去刀尖和卡在底板下方的部位,剩下的只有八公分的样子。

    这样一架刨子,只能加工宽度最多八公分的板子。

    李君阁翻出平时空闲时候改出来的板子,准备用来试试手。

    板子厚度两公分,直接上去有一定的危险性,不过这也难不倒他。

    将板子改成等长,两边弹出墨线,去掉多余的部分,改成方板。

    方板每块有一米长,两厘米厚,八厘米宽。

    然后在方板纵向中心线的两侧,对称地用钻头钻孔。

    将十二块板子打好孔,用竹钉将它们钉在一起,这就得到一个一米长,二十四厘米宽,八厘米高的大木方。

    竹钉的尾部不去掉,待会儿还有用处。

    然后开始推动木方,将一米长八厘米宽的那一面刨平。

    现在手离刀刃就有了足够的距离,安全性得到了保证。

    刨子相当好使,平时李君阁改板子用的木头都是干透的木头,现在一推过去,一片刨花就从刨刀的槽口飞了出来。

    开始还很散乱,后来变成了规矩的两片。

    那是平面上深浅不一的地方都已经被刨平,完整的刨花被中间的木楔子分成了两半。

    记下推动板子的次数,李君阁用竹楔片将板子取下来,把露出的两厘米竹钉大致削掉,开始推第二块板子。

    速度很快,没一会,六块木板都被刨平,手扶在木方一侧,指头离刀口只有四五厘米了。

    于是李君阁暂停,将刨好的木板又安装到没有刨制的木板后面的竹钉上,这样手和刨子刀口之间又得到了一个安全距离。

    将十片木板的平面刨完,重复刚才的动作,开始刨制木板的另一个平面。

    刨制完毕,李君阁将木板三片三片钉在一起,开始刨制木板的四个侧边。

    很快,十张光滑无比的规整木板就加工完毕了。

    李君阁又刨出两根大小一样的一米长的方木条,将木板放在上面,检查木板拼合后每块是否高度一样。

    因为每块板子推刀次数差不多,因此也比较标准,有高出一点点的,,那就再次送上刨子刨薄。

    直到十片木板摆放在木条上高度完全一致后,李君阁用麻线将木板扎成一个完整的平面,然后将垫底的方木条取出,在一头的中心位置打孔。

    孔打好后,用竹钉将第一块木板上的孔和这个孔用竹钉串起来,然后用同样的方法加工另一根木条。

    两根木条穿好,一头已经固定,另一头还能转动。

    然后就是调整,将两根木条调整到平行,第十块木板的两个孔洞正对木条中心的时候,透过孔眼再给木条打上孔,穿上竹钉。

    剩下的工作就简单了,将钻头顺着其余八块木头的孔眼打下去,拿竹钉钉上,一张一米乘以九十六厘米的桌面就诞生了。

    只要再做出两个架子框,用中轴连在一起打开,将桌面放上去,两个框架的上边会被挡在桌下两根木条的内侧,这就是一把可以收放的木桌了。

    接下来,李君阁将木方从桌面两头伸出来的地方用炭笔搭上标记,取下相邻的木板,将木方锯整齐。

    然后将桌面四角截掉一个小小的等腰三角形,用树皮砂纸打磨光滑,让桌面边角变得圆润。

    然后开始制作桌腿。

    等到东西做好,阿音挑着一捆麻团回来了,一看李君阁的战果都惊呆了:“这……这是怎么做到的?这个太牛了吧?好漂亮的小桌子!”

    李君阁哈哈大笑:“八字还没一撇呢,这个是实验刨子用的实验品,现在证明了刨刀可行,不过就是这几天得用砍刀来做饭了。”

    阿音都高兴得找不到北了,都半个多月了,家里终于出现了第一样像样的木工制品,说道:“没关系没关系,能换来这样的好东西,从今往后不用那把小刀都不碍的!”

    坐在小桌子面前,一会拿小手摩挲着桌面,一会又低下身子钻到桌子下面看结构,说道:“二皮,今天中午我们就在这桌子上吃饭怎么样?”

    李君阁笑道:“不用着急,这只是把木料准备出来了而已,汤水滴上去就会变丑。这桌子还要调腻子,粘合,调漆,上漆,抛光,好多道工序呢!”

    阿音说道:“那赶快,吃过饭你就做这些,接下来几天杂活都归我,你就负责把这小桌子做出来。”

    李君阁说道:“这个还真没办法,漆料啥时候干,得看老天爷的,不过下午做完麻线后,就可以开始调制漆料了。”

    中午吃过饭,李君阁让阿音去午睡,自己去竹林检查陷阱,搬竹料。

    陷阱还没被动过,搬了四趟竹子,李君阁又去溪边挑肥泥,顺带将漆料收取回来。

    漆料放在坡下,挑着肥泥回来调配营养土,又堆出五个小土包,将种在框子里边的几种香料都移了进去。

    种植的时候就有规划了,香草单独一行,紫薯单独一行,以后再有什么增加,也是单独一行一行栽种出来。

    洗了手,又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