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山沟去种田-第3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加工起来就要麻烦一些,需要切成小块拿凉水泡上,渗出血水,还要挤掉血块,下锅才香。
竹鼠两斤多,去掉内脏脑袋估计也得还有一斤多,再烧上一个芋头,足够他跟阿音,还有俩宠……俩胡子打一顿牙祭了。
第四百八十四章 巨笋
第四百八十四章巨笋
拎着竹鼠屁颠屁颠地往回走,突然发现地面上有一条细小的裂缝。
“我靠!热带就是好啊!这才九月份吧?就开始出笋了?”
找来一块干竹片,顺着那细小的裂缝周围开挖。
越挖越吓人,越挖越吃惊,下面这跟笋得多大!
这片林子的竹材李君阁一直不知道是啥,但是竹竿比毛竹粗大很多很多,直径三十公分的竹子,下头笋子的个头可以想象。
一直挖下去小一米深,屁股都快撅到天上了,李君阁这才找到根部。
找来几张芭蕉叶子将竹笋包上,这才抱着竹笋拧了下来。
竹子上的毛可不饶人的。
将竹笋抱在手里,李君阁目瞪口呆:“我的个去!这,这得有十几斤!”
这个牛大发了,李君阁敢保证阿音没有见过这么大的竹笋,拿大芭蕉叶子将竹笋包起来,前后绑上竹丝,扛在肩上,拎着竹鼠屁颠屁颠往营地跑。
阿音正在做早饭,正将木薯小汤圆镇凉水里,见到李君阁扛着个绿色大包裹回来,讶异道:“二皮你砍了一捆香蕉回来?怎么弄得一身泥?”
李君阁在竹几上将叶子放下来,说道:“阿音快过来,给你看一个稀罕东西。”
将包裹打开,阿音也吓到了:“这么大的笋!还能吃吗?”
李君阁说道:“别看这么大,还没出土呢!跟老家冬笋是一个性质!”
将笋壳拨开,一根和毛竹冬笋一个样子的大竹笋摆在了面前,不过这个头毛竹笋就没法比了,去壳后起码还有十来斤重。
李君阁拿砍刀比照毛竹笋笋尖的比例,将大竹笋的笋尖也取下来,又从底部轻轻削了一片下来,放嘴里嚼了嚼,吐掉,笑得都不行了:“甜的!艾玛金老这下会嫉妒死我了,哈哈哈哈,光笋尖都比整个的毛竹笋大!”
赶紧加工,这玩意儿越早处理越鲜。
将笋尖切成片,丢开水里烫煮,捞出到凉水浸泡,留下一部分清炒了一盘,洒上几棵葱花,当早饭的一部分。
剩下的中间部位,滚刀切块炖煮,煮好之后也拿凉水泡上,这是中午烧竹鼠的部位。
最后的大部分底部,切成条状,将酸菜坛子打开,将芋梗把子捞出来,笋子放到下面,再把芋梗把子放到上面,笑得开了花:“酸菜坛子这下就满了,哈哈哈哈,一根笋就能泡一坛子,这话拿到李家沟当龙门阵摆谁信啊!”
弄完了才将竹鼠拎起来,对阿音说道:“你还没看到这个呢!今天中午竹笋焖竹鼠!”
阿音还遗憾:“这就差米饭了,吃完拿汤汁浇米饭,那得多香啊……”
三两口刨完阿音做的木瓜椰汁珍珠露,李君阁开始处理竹鼠。
本来竹鼠皮还可以大用的,不过李君阁的观点跟篾匠叔一致,这玩意儿拿去做皮草太可惜了,烫皮下肚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
烫皮,刮毛,开膛,将竹鼠收拾出来,看得大胡子脸上直抽抽。
李君阁翻着白眼,你娃待会还得抽抽,香得你鼻子抽抽!有本事你能忍住不吃!
将带皮鼠肉拿温水泡上,挤弄血水,中间换了几次,直到水不再泛红,肉色开始变粉红了,这才换上最后一锅温水放里边泡着。
等阿音吃完饭洗过碗,两人开始做线。
因为晾漆的时间必须不间断,所以做线时间调整到早晚进行。
然后李君阁将一夜之间上浮到油盆上方的麻子油取到油碗里。
最后舀不起来的那些也不是没有办法,拿四根手指在油面上轻轻一抹,立起来将水珠抖回去,四指并拢在油碗边上一刮,手上的残油就进去了。
老时间里的颗粒归仓那真是做到了极致,李君阁这一手,看奶奶做过不少回,早都学会了这些生活小经验。
一共得到了小一斤的麻子油。
今天是开门红大吉大利诸事顺遂,李君阁准备趁这个彩头,将早就想做的一件东西给做出来。
从灶台尾巴上取出保存时间最长,挑选最精良的一根硬木,放在木工台上。
李君阁用这种木头做过木矛,弹性好,质地坚硬,跟岩桑非常类似。
木头是一棵小树对劈开的,通体无节无疤,材料笔直,已经干燥了十多天,最近几天又一直烤着,今天就是用它的时候了。
先在做木工的台子上钉上一片竹片,竹皮向下竹肉向上。
将木头放在凹陷处找平,在上面用墨斗弹出墨线,用锯子去掉多余的两边。
然后又去掉两头,这就剩下一米多长,三指宽,三指厚的一片。
带皮带弧的那面留着,其余三面拿去刨平。
然后取出两个螺钉拿出来,打造成两颗两头尖的铁钉,中间敲弯成九十度,淬火后并排连在木工架子上,这就得到两颗抓钉。
将木头放水平,敲在抓钉上固定住,李君阁开始在上面用直尺和墨斗在大平面上测量,弹线。
线弹好,平面上出现了一个长度一米多狭长的菱形,中间是一个目字,目字上下横比手掌宽出一些,对角线也画了出来,斜线相交,又将对角线和目字中间两横相交的四个点也画上线。
这样木板上就出现了一个图形,去掉周边,留出中间的部分,就是一个带握把的弓胚。
接下来拿砍刀先修出大菱形,然后四面刨光,现在的木料就变成了一个赛艇模型的样子。
然后将中间留厚,树皮也不动,从中部往两稍修薄木肉。
这个要慢慢来了,不但要两边对称,还要尽量大的保持弓力。
两稍还要留出足够的高度,用于打孔,开口,上弦。
做完这些,李君阁开始去做焖竹鼠。
前段时间阿音收集了不少八角,李君阁将竹鼠肉捞起来,用木瓜浆子和木薯粉浆子裹上沥干过油。
木瓜很甜,这同时也就算是上糖色了。
然后倒去余油,多留了一点在锅子里,加肉加开水加八角,盖上盖子焖起来。
竹鼠焖好,李君阁继续去处理弓胚。
将弓臂内面处理出大型,又在两端开出受弦孔,将麻绳反挂,把弓臂内侧露出来成为外弧,去刨刀上刨到光滑。
刨不到的那些部位,用木方仿照树皮砂纸的做法做成砂锉,将弓臂打磨成型,最后用手握住沙子,将弓臂各处打磨光滑。
做完这些,将麻绳去掉,将弓胚放直,竹鼠肉也焖好了,李君阁开始往里面加笋块,加盐。
锅盖一揭开,大胡子的鼻子果然就开始抽抽,这味道太美了!
没有米饭,李君阁正好用木薯粉调成面团,摊薄后炸成薄饼。
等到焖竹鼠汁收到一半,加上葱花和一些柠檬萸香菜丝出锅。
将饼切成片,拿了三块放盘子里,又舀了一碗竹鼠肉,让大胡子先给小胡子端过去。
自己也给他留了一碗,剩下的他和阿音开吃。
这顿饭太香了,酥脆的薄饼,鲜甜的竹笋,细嫩喷香的鼠肉,不亚于李家沟任何一顿饭。
大胡子已经顾不上矜持和职业道德了,将摄影机用三脚架架上拍李君阁和阿音,自己端着盘子和小胡子那边凑堆儿去了。
阿音将薄饼咬了一口,酥脆化渣,一嚼就嚓嚓响,再挑一块鼠肉放嘴里,惊喜到:“哇!这鼠肉又香又细嫩!比李家沟的竹鼠还细嫩呢!”
李君阁说道:“我也发现了,估计木薯粉跟木瓜浆子,有一种可以让肉质更细嫩,可惜没肉了,要下一次才能试验出来。”
阿音摇着头说到:“薄饼边上单吃又脆又香,中间厚些的地方蘸上汤汁,滋味真是浓郁啊……”
李君阁挑起一块笋道:“这个才清甜,好吃不过肉边菜,厚油烧出来的笋,那叫一个香!”
这一顿四个人都吃爽了,量足油大,滋味香浓,是山林间顶级的美味。
吃过饭,李君阁让阿音去午睡,自己代替她晾漆纺织。
等阿音起来接手,李君阁继续去处理弓胚。
拿砍刀处理出握把部分,仔细修出形状,同样那砂纸打磨出来。
将处理好的弓胚拜访到木工台上,蹲下身子拿眼瞄。
除了中间握手处有二指宽三指厚,两侧弓臂基处宽达三指,厚达两指,然后逐渐向弓稍收到宽达两指,厚达一指半。
均匀对称,弓稍上还留有两个半张桃叶大的突起部位,上面各有两个孔,不过还没有开槽。
硬木的质非常细腻,棕眼密实,肉眼几乎看不见。李君阁拿麻带最后细磨,木肉表面竟然开始发亮,最后如同打过蜡一般。
这下子木纹木色更加明显了,棕黄色的弓胚一下子漂亮得不要不要的。
李君阁熬上了一点鱼胶,把弓胚的树皮一面刮去,同样那砂纸打磨后,取来一片干竹皮,用鱼胶粘上,修整好大致形状,拿细麻绳将弓胚紧紧地缠扎起来。
将弓胚拿到灶台后方低温烘烤上,一个下午都已经过去大半了。
李君阁开始一天的例行工作,重新在溪边冲箩筐,加木薯片,洗麻,挑水,顺便还将碱水泡过,又冲刷了一天的那一箩筐麻絮竹丝一起带回来。
将漆料收好,阿音又编出了一条三米多的带子。
然后两人开始晾麻,阿音做饭,李君阁去为晚上的活做准备。
第四百八十五章 造纸
第四百八十五章造纸
现在他们有一张差不多一平方米的桌子,李君阁比照着桌面取来一张大小差不多的做陶器用的细竹席,将竹席崩紧在桌面上。
然后做了一个方木框,不大,长二十公分宽三十公分,在短边上用小钻头钻了两排孔,插上竹棍。
然后用更细的竹丝编的小方席,本来是李君阁准备当枕巾用的,现在有了更高级的麻布,这个就用不上了,拿刀子按竹筐的内围切出一个合适的大小。用麻绳锁上边。
将竹丝帘子铺到木框里,竹丝和下面的竹棍垂直,大小刚合适,麻绳的封边能将竹丝帘子和木框周围完全贴死。
阿音过来叫李君阁吃饭,其实就是中午的竹鼠,笋子被吃完了,往里边补了一个芋头。
一看到李君阁做出来的东西,阿音笑了:“二皮,你这个是用来蒸米糕的吗?”
李君阁一拍脑门,还真是!这东西用来蒸糕也是妥妥的!
吃过饭,李君阁又去检查了一遍陷阱,扛了一些竹材回来,这个以后也是每天的例行工作了。
阿音则将附近野地发现过的一些野菜,移到菜地里种上。
有一株大血皮菜,一些马齿苋,几株荠菜,灰灰菜,还有一种奇怪的植物,像莴苣,但是叶子边上有点小齿,在酒店的晚餐上见过几次,当地人叫大香菜。
还有些野葱,野蒜,将前两天李君阁堆出的五个土堆种得满满当当。
明天又该做营养土了。
李君阁回来将东西归置好,拎着放麻絮竹丝那箩筐,对阿音说道:“走,我们玩碾槽去!”
两人来到碾槽边。李君阁从箩筐里拿了几捧材料铺到碾子下方,让阿音推着玩,自己又去拖过来一个空水缸,挑了大半缸子水倒进去。
碾子滚了起来,上边一些还不规则的地方,从麻絮竹丝上碾过,将已经泡的半烂的材料碾断,碾碎。
李君阁找来一个编得比较稀疏的篮子,等碾得差不多了就将材料浆子装篮子里,放到清水缸里摇荡,清水眼看着就开始变得混浊起来。
将篮子里的渣子放回石台上,加上箩筐里的一些,继续这一招。
阿音推了一会碾槽,对李君阁说道:“太矮了,腰弯得太低,好费劲。”
李君阁想了一下,这个问题好解决,去拿了一把竹铲,将阿音走道的位置铲出一条道来。
这里本来就是一个斜坡,石台就在坡顶,将坡铲出一个大直角,阿音的腰就能伸直了。
见到阿音对他竖起大拇指,李君阁笑道:“还是李家沟那一套,山不就人,那就人来就山,大石头我们搬不动,下面挖深,一样可以达到效果。”
等到阿音玩得够了,换李君阁来推阿音去滤篮子。
阿音一边过滤一边说道:“二皮,你这是要做纸吧?”
李君阁说道:“对!现在有了竹鼠毛,有了烟灰,有了竹管麻线,有了陶泥,这笔墨纸砚我们可以一样不缺地给他搞出来!”
“阿音你想想看啊……青山满目,秀水当襟,风烟俱静,竹木凝声。值此佳期,临轩倚坐。铺雪纸,碾乌丸,执青管,批紫毫。仰察烟云,俯探鳞羽。他观他识,自辨自思。得阴阳之有化,谢来往之无穷。逸兴如飞,狂歌若赋。起笔疑椽,走墨成风。松茶沥盏,倾陆羽犹堪醉,红袖添香,画张敞亦无违。此情此景,不亦快大老爷哉!”
阿音噗地一声笑了出来:“快你个大头哉!一身的纸浆的臭小子,还大老爷上了!”
李君阁哈哈大笑:“这不是苦中作乐嘛!”
两人就这样调笑着换着来,没一会,水缸里全是白中偏淡黄色的纸浆。
李君阁拿来饭前做好那个滤子,将水缸搅了几下,那滤子捞了几次,竹丝席上就铺了薄薄一层。
拿手指轻轻将竹丝席从木框里顶起来一点,取出来往斜立着的桌面上一贴,拿竹丝刷把刷了几下竹丝席子背面,然后小心地揭下,对着阿音哈哈大笑:“看!成了!”
阿音也拍手表扬:“二皮你好棒!”
两人换来换去,将桌面分成了四份,每份上贴了八次,感觉差不多了,李君阁拎着桌面去靠在灶台没有铺床的另一边,让它慢慢烘干。
然后将泡在水盆里的剩余竹笋,嫩的切片,其余切丝摊簸箕上放灶台上烘烤起来。
当晚节目中。
贝尔:“经过这两天的整理,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