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回到山沟去种田 >

第428部分

回到山沟去种田-第428部分

小说: 回到山沟去种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范老康对视一眼:“哈,这个好,这个比什么c线第一a级难度点,c线第二a级难度点形象多了,一会儿我就标上去。”

    阿音说道:“有了这套设备,我们就准备成立悬天崖攀岩俱乐部了。老范,老康,你们是这方面的行家,到时候还得继续帮助我们啊!”

    老范开心得很:“真的?那我们可也要作为元老会员加入,嗯,类似的体育俱乐部在欧洲历史很悠久了,我们学校有体育产业管理专业,到时候给你们弄一套制度不是难事儿。”

    老康说道:“这方面知识其实也蛮多的,起码体育产业概论,企业管理,经济学,会计学,营销学,信息系统管理,场馆管理,赛事经营管理,俱乐部管理,经纪人管理,赞助管理,风险管理……也是四年的专业课程呢!”

    这个却是阿音没有想到的:“是吗?那到时候还麻烦你们给我开个书单,我先把这方面的知识储备起来。”

    这就是正儿八经要大干啊,李君阁赶紧拍拍阿音的小手:“阿音,别太累着了……”

    阿音笑道:“没事儿,跟你钓鱼一样,干这事情对我来说就是休息。”

    一众人在美人靠上坐着聊天,看着寨子里采风的游客,李君阁问道:“民宿接待,这种新生活方式,乡亲们都还习惯吧?”

    育爷爷笑道:“苗家人好客好作客都是出了名的,没事情都要四里八乡游方闯寨子呢。家里来客人一般都是一住就十天半月,现在只是亲戚换成了游客而已,说实话,生活跟以前区别其实真的没多大。”

    欧奶奶说道:“还得是皮娃你考虑得周到,游客上来前都发了一本小册子,把我们的风俗人情民族习惯等注意事项都当故事写进去了,保寨树,保寨桥,岩爹岩妈这些地方我们都绑了红绸做了标识,至少到现在没有发现乱来的游客。”

    李君阁又说道:“山上的污水处理站运行情况怎么样?”

    妮妈妈上来叫大家入席吃饭,闻言笑道:“说起这个就真是功德了,现在的寨子多漂亮?我们本来就没用化工产品,现在污水可以处理成沼液可以当肥用,其余垃圾都往山下运,可难为你们李家沟了。”

    李君阁笑道:“这事情真没我李家沟的参与,现在的垃圾都是从半山林场直接下盘鳌乡,那里有垃圾清运船,都是县里的安排。连我们也是这样干的,算是绿色富硒农业开发区这名头带来的红利。”

    席间大家又商量起梯田的事情,今年苗家种地的人口直接少了四分之一,妮妈妈还有些担心。

    李君阁说道:“这个不用担心,水稻旱育秧技术突破后,机种机收全程机械化就能够实现了,种地那就不要太轻松。今年我们将八十户人家的地都租下来,采用分成形式,还是三七开,收成公司七成,乡亲们三成,到时候乡亲们自留也好,委托集团转卖也好,都行,算是新的合作模式的尝试。”

    “这套办法如果成功,接下来可以将苗寨所有梯田纳入公司管理范围,乡亲们就只管集中精力搞好旅游就行。”

    阿音说道:“爷爷,阿妈,这事情你们还得多看顾着,这是二皮心目中的理想,这套法子如果成功了,接下来还要在李家沟施行,我们这算是给集团打头阵做先锋了。”

    育爷爷说道:“原来还有这么多后续,那我盯紧些,放心,多少年的庄稼把式了,不会出岔子!”

    这些聊完就是家长里短了,说起苗寨和阿冲叔家的民宿受欢迎程度,育爷爷就得意:“环评我们是吃了上半年污水和垃圾的亏,现在这两样毛病没了。然后我们也在寨子周围设了几十个招鸟的地方,嘿嘿嘿,到时候看是碧峰山的鸟兽多,还是我蜀山的鸟兽多!”

    这就没处说理去了,光寨子后面几处鸡堂竹鸡山鸡就成群结队,育爷爷再这么一搞,李君阁自家琢磨,搞不好真得拿空间养鸟兽替李家沟作弊了。

    说起阿冲叔的民宿妮妈妈也止不住笑:“以前砍了当柴烧的青冈枝子,现在都给阿冲收去了,游客们做出擀面杖带下山去,起码二十年不坏,东西虽小,外头还真买不到。”

    欧奶奶也笑:“这几天做乐器的也多起来了,刚开始做个单音鸟哨就开心得不得了,现在开始学做竹唢呐,做芦笙了,这是准备当苗家人了哇?就是吹得伊伊哇哇的,不成曲子没法听……”

    ……

    次日清晨,李君阁和妮妈妈约好,让妮妈妈随后便带这苗寨插秧队下山,还是去年的工作方式,不过又多了一样农机——步行式小型插秧机需要学习。

    一行人回到山下,李君阁刚进家门,何苗就找过来了:“二皮,听说你们从匪道上去了?”

    李君阁没搭理他,自己在那里嘀咕:“好好的几条攀岩路线,给叫成这么个名字,好说不好听啊……”

    何苗莫名奇妙:“有什么不好听的?老时间里的李家沟,谁家还没几个土匪亲戚……”

    吓得李君阁赶紧捂他嘴:“瞎说!那是被携裹的吃瓜群众!饱受旧社会迫害,不愿意被抓了壮丁去与人民为敌的穷人!被土豪劣绅逼上山的无产者!白毛女听说过没?走到哪儿都这么说!后来新政府一招……啊不一声号召,不是都回来当农民了嘛!再听你这样瞎说,我就拉你去村委让你表妹做你的思想工作了!”

 第六百三十章 取卵

    第六百三十章取卵

    何苗莫名奇妙地看着李君阁,心想我明明说的是实话,怎么这么大反应,不过还是点了点头。

    李君阁手扶脑门:“不扯这个了,种鱼那边准备得咋样了?”

    何苗说道:“就为这个来找你,是时候了,就这两天的事情。”

    李君阁说道:“本来还说今天问问于丫头把老于劝得咋样了,算了庄稼不等人,那我们就先把鱼苗的事情搞定。”

    亲鱼池重新规划过,老兰场附近,四大特有经济鱼种占了四口相连的鱼塘。

    去年的育苗池已经被斗鱼们占着,因此又在亲鱼池旁边开了几口小鱼塘,用来繁育夏花鱼用。

    何苗回来后就开始准备工作,几天蛤蟆洞的新水灌进去,已经将亲鱼们的性腺刺激得成熟了。

    经过一年多的养殖下来,李家沟的种鱼全都体态健美丰盈,肚子里满满都是鱼卵和精腺。

    这当然跟何苗的精心养育和李君阁时常拿空间里种植的象草做加料有脱不开的关系。

    现在李家沟的鱼塘都纳入了集团名下,养殖空间巨大,无须再如去年那般小打小闹了。

    因此今年李君阁决定大干一场,连普通四大家鱼都不放过,夏花鱼育出来如果多得鱼塘装不下,那就放到五溪河和盘鳌溪里去。

    不过人就受累了。

    今年苗娃用上了新技术,给亲鱼们都注射了催产针。

    这是为了让亲鱼排卵时间统一。

    上十斤的清波,小二十斤的岩鲤,十四五斤的白甲,十二三斤的军鱼,除了这些,还有从钓友们手里收来的李家沟本地户口,这样的种鱼年万佳过来看到都只有流口水的份。

    常常在母鱼移入取卵槽的中途,鱼卵就哗哗从鱼腹中流了出来。

    李君阁乐得合不拢嘴,这哪里是流的鱼卵,这就是哗哗流的钱啊!

    何苗开心地拿着大雁羽毛划拉着浸泡在调配液体中的鱼卵鱼精,使其充分受精,说道:“这得多少啊……这比去年多太多了……每一样又是几十万尾没跑了啊……”

    李君阁笑道:“这就是技术的力量了,这些卵在大自然里,孵化率也就千分之几,孵化出来的,存活率还是千分之几。现在有我们干预,那就不一样了。不行了今年亲鱼状态太好,两人干不过来,我打电话叫人来帮忙……”

    忙活了一整天,中间还叫来王良厚,林昭,吴志秋,一直弄到了晚上七八点,人人搞得一身腥。

    李君阁干脆开着猛禽,拉着几个人去忘忧谷泡温泉。

    几人滑进池子里头,水面上漂着一个盘子,里边是各种荤素卤味,外加一壶醪糟米酒,几人一边泡澡一边吃喝。

    吴志秋在额头上敷了一张热帕子:“累死老子了,过两天还得插秧,我说二皮你怎么连青草鲤都不放过?”

    李君阁也敷着一张帕子:“放过它们它们就不产卵了?还不是一样要生?这么棒的种鱼难道就眼看着浪费?不养还可以放河里边嘛!”

    苗娃也说道:“夏花鱼能废多少事?五百斤豆子磨出来的豆浆都耗不完,忘忧谷那边轮虫池,绿藻池也都搞起来了,再加上有了工控管理系统,也不用耗多少人力。”

    林昭说道:“跟我爸第一年育兰苗一样,条件好了就管不住手,得亏还有条河,不然真是浪费。”

    李君阁笑道:“当练手也行啊,跑槎港去学了十多天技术可不能白学,就算是为接下来的吉罗鱼做准备了。对了苗娃,吉罗鱼发育情况咋样?老孟他们赶得及不?”

    苗娃说道:“要快的话两天,要控制的话五天,可以通过新水进水量调节,要不你再催催孟所长?”

    李君阁点头道:“这事情他们和农大都挺重视,那我就再催催,他们一天不到,小灰它们的事情就一天不落实,这心总是悬着的。”

    王良厚也提醒道:“二皮哥,接下来就该弄荔枝的事情了!”

    李君阁随口说道:“种子我已经种上了……”

    话音未落吴志秋就一下子坐起来,连额头上的帕子掉水里都顾不上:“你龟儿又瞎搞!为什么不在忘忧谷基地培育?!随便找个地就能种好?!”

    李君阁翻着白眼:“你就是瞧不起人,老子现在也算半个农技专家,我家鱼塘边上的鹅蛋金哪棵长得差了?”

    说完又笑道:“这不是看你忙吗?放心,用的是有机肥调配的营养土。营养钵,塑料大棚都用上了的,现在出苗率百分之九十八,我就问你你有这份能耐?!等苗壮了,自然会移到忘忧谷这边来管理。”

    心里却不住骂娘:“老子这还是趁你们一个个忙得前脚打后脚,好不容易逮到的一次作弊机会!”

    吴志秋这下笑歪了嘴:“百分之九十八?哈,三万多种核得到三万株桩苗?再弄两年李家沟就铺满了……”

    李君阁说道:“美得你,想政绩想疯了吧?去年是峰会统购,集中消费,因此种子容易收集返还,今年可没那好事儿喽……”

    吴志秋遗憾地直摇头:“那太可惜了,城里人吃了随手一扔,实在太可惜了……”

    王良厚笑道:“志秋哥,二皮哥这是在逗你呢,三万株桩苗长起来,两年后又能分出多少株桩苗来?铺满李家沟还不是简单的事情?倒是这挂果的二十八棵母树枝条精贵才是真的……”

    荔枝高枝嫁接的好处就是次年便可以着果,对于鹅蛋金这种品种来说,能早一年收成那就意味着大笔的收入。

    不过对李君阁来说就无所谓了,两年过后,满李家沟十几万棵树都是他的,现在看着不显山不露水,四五年后那就是集团核心竞争力。

    不过聊到这里他又想起一个事情,问吴志秋道:“志秋,如果我想移植老树,这事情可行不可行?”

    吴志秋奇怪:“你移植老树干啥?”

    李君阁说道:“荔枝树树形非常好看,村里有些生长多年,无法矮化的老树,砍了实在可惜。我想着从乡亲们手里换过来,作为绿化树移植到环能公园和滨湖路去,除了美观,到时候还是我李家沟的荔枝品种基因库,旁边钉上标牌,写上品种,树龄,这样大家游览的时候,也能看到我们村历代人在果树发展上做出的努力。”

    吴志秋说道:“这样的老树还真不少,村里起码上百株,品种也杂,得有十几种,加上山里以前祖宗栽种下的山荔枝,那就更多了。你说得有道理,将它们集中起来,一是管理方便,二是作为原种保育,三来还美观,这主意挺好。”

    李君阁说道:“老话说的,‘树挪死人挪活’,这存活率能够保证不?”

    吴志秋笑道:“你这就多虑了,现在农技多发达,上千年的银杏都可以挪活!这事情交给我跟农大来安排吧,春播过后,就该主抓忘忧谷的建设了。”

    李君阁靠在池子边上仰头看星星:“总记得三月份还有件大事情,怎么一时半会儿就想不起来?”

    王良厚提醒道:“二皮哥,你想说的不是良子婶吧?她预产期可就是三月份!”

    李君阁一个机灵坐起来:“就是!良子婶可不能在村里生吧?还是去县医院稳妥。”

    王良厚接着提醒:“还有哥大那边十五个大学生要来体验插秧,怎么安排也得考虑……”

    李君阁笑道:“得,干脆从明天开始,你上午跟着我,下午去找依达,跟着她学两个月,她走后你争取把她的活接过来,你不是想为村子里做事吗?那就从这里开始。”

    这下子王良厚反而紧张了:“依达姐那一摊?我,我有点心虚……”

    李君阁说道:“虚个屁,依达是女的,和阿音沟通交流多,看把我媳妇都累成啥样了?你去接过来,能我们俩搞定的尽量我们俩搞定,毕竟阿音正职是村长,还要管村务呢!”

    “刚刚两件事情,依达就没有来提醒我,说明啥?说明知熟悉李家沟和外边地方的共性,而你更熟悉李家沟的个性!所以别怕,我看好你噢……”

    ……

    当晚回家找爸妈打听情况,却挨了老妈一个爆栗。

    “篾匠论理也是你干叔!你到今天才想起来,该打!”

    奶奶也笑道:“这事情也怨不着皮娃,女人生孩子的事情,他上不了心也正常。放心吧都准备好了,明天就送他们去县里,你大堂哥老铺子那里现在没人住,正好了。”

    李君阁说道:“良子婶住惯了雅致的地方,那里恐怕不合适,前段时间大堂嫂给我找了一处所在,离码头近,以前是个文玩店,老板却是个外行,现在房子翻倍了一出手,比卖文玩赚钱多了。”

    “那里楼上是卧室加屋顶花园,装修得还行,要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