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回到山沟去种田 >

第483部分

回到山沟去种田-第483部分

小说: 回到山沟去种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重点区域。

    现在李君阁出行已经有点总裁的派头了,新任商务部长和总裁助理王良厚时刻跟随;巡视农业产业的时候,吴志秋或者林昭要跟着;巡视旅游发展公司的时候,小红或者玉莲嫂子要跟着;巡视基建的时候,小美或者朱定全要跟着。

    与之随行的,经常还有老辈儿的顾问团成员和村委会组成的稽核纠察部成员,每次都是好几人。

    不过他自己还是那身二布衣衫大布裤子,手下的手下都穿得比他周正。用四爷爷的评价,这叫“望之不似人君。”

    等到一切准备就绪,六月已经过去,七月开始到来。

    李家沟集团这部机器经过半年的缓慢运转,正式进入了加速模式。

    ……

    这天李君阁坐在阿音的办公室蹭空调:“这个月巡检考察可把人累坏了,这天气也越来越热。今年端午大水,娃子们连药澡都没有洗,你说现在给娃子们多洗几次能补上不?”

    阿音笑道:“奶奶说的,过了端午那天,草就是草,不再是药了!听说林昭都躲考察站去了,那里倒是凉快。”

    李君阁笑道:“这娃被我拖着在李家沟跑了一个月,人都晒脱形了,放了他几天假,立马就往考察站钻,不要脸!”

    就听门外边一个声音说道:“你好意思说别人!我有事情还不是得来这里找你!”

    这个丑揭得!李君阁扭头:“苗娃!你小子天天过的跟个大爷一样!阿代把你当奶娃娃一样在带!满李家沟就数你滋润,咋都轮不到你来说!”

    何苗不接茬:“今晚我要去安竹鼠,鼠场的竹鼠该换换种了,就问你去不去!”

    李君阁一下子跳了起来:“哈哈哈,这个可以有!现在李家沟哪里竹鼠多?”

    何苗说道:“现在得走远一些了,白大他们在村里,篾匠叔那里的竹鼠都搬家了。老道那边后山林子倒是不少。”

    李君阁开心坏了:“那现在就走,今晚上还能喝上一顿石耙子汤!我的天,现在李家沟连个淘跟斗虫地方都找不到!”

 第七百一十章 三台观

    第七百一十章三台观

    说完转头问阿音:“阿音你也去吧?”

    阿音想了想说道:“行,石鹤道长的道观差不多该修好了,我也去看看。”

    李君阁大喜,阿音这尊菩萨可是不好搬,难得这次答应和他一起,对何苗说道:“那你把阿代也叫上,告诉她那里有竹虫吃!”

    一上午李君阁和何苗就开始倒腾准备,小铁笼子就带了三四十个,中午两人又顶着大太阳兴致勃勃的找猪粪坑。

    好不容易找到一家房子已经推倒,猪粪坑还没有填埋的的屋基,李君阁如获至宝,拿着抄网就在一边狂捞。

    苗娃在旁边水沟里负责淘洗,然后将干净的跟斗虫拌到草木灰里。

    跟斗虫就是蚊子的幼虫孑孓,钓友中有雅号叫做“顺河香”,“十里香”,去年晓松晓柏靠这玩意儿那是把钓友们的钱赚了个盆满钵满,今年,呵呵呵,哪个地方都一样,资源枯竭后只能走上产业转型之路。

    等到两人兴高采烈地带着满满的收获回到村委,阿代也已经到了,还带来了两个不锈钢饭盒。

    见到两人进来,阿代就止不住的抱怨:“真是服了你们俩了,为了猪粪坑里边的那点跟头虫,连午饭都不吃了!”

    两人认真地点头:“我们不能因为吃饭就耽误钓鱼。”

    阿音笑道:“阿代懒得管他们了,今晚还不知道弄到几点呢,我们姐妹就一个床上聊天。”

    李君阁就有些小遗憾,他本来的计划是玩到半夜,趁阿音睡得迷迷糊糊摸上床去,结果计划又泡汤了。

    看着没心没肺的还在倒腾沙虫子的何苗,心里很不满。喂!你表妹说今晚要和你老婆睡一个床呢!你这当哥的也不管管!

    等三下五除二刨完饭,何苗拿手一抹嘴:“走,上山找老道去!”

    开着猛禽来到梯田脚下,阿代看着绿油油的梯田就说道:“今年禾苗长得可真壮实!”

    何苗就不服:“哪年我都壮实!”

    没人搭理他,阿音说道:“山上我好久没回去了,寨子里边的梯田也这么壮吗?”

    阿代说道:“是啊!志秋哥好本事,今年的稻子怕是每亩要多上百十来斤呢!”

    李君阁就在后边喊:“喂喂喂,他厉害我们就不厉害了?我们育出来的鱼苗多得都放不下了往五溪河里扔!”

    阿代就咯咯笑:“那是你们不懂科学控制,就跟旺财叔第一次弄兰苗一样,手滑了。”

    李君阁就埋怨何苗:“这些事情你都跟阿代交代?你这耙耳朵是不是遗传了你爸?”

    何苗挑着篓子笼子,不怀好意的看着李君阁的耳朵:“村里老人都在传,女妖精都不敢进你家门!”

    讨论这个怪没意思的,李君阁赶紧换了话题:“阿音,这段时间没关注,太极池那套引导方式效果如何啊?”

    阿音说道:“还行,至少看了宣传牌子,大家一套仪轨做完,正好来到供奉箱那里,要布施的就可以顺手往那里放,不用再往太极池里边扔了。”

    李君阁问道:“那就好,对了现在到处在修在建,王婆婆她们还有地方活动吗?”

    阿代说道:“这个我知道,她们现在都去忘忧谷了,那里树荫多!”

    李君阁不由得想起了自家猪场,一群老太太在外边打着连枪可劲地唱:“冬月就把年猪杀呀……柳也柳连柳呀……”

    也不知道里边的狮子头跟约克夏该是什么心情……

    四个人都是走山路的好手,现在梯田往青珉石废墟去的那条跑山小路,也给唐建凯整成了石板路,走起来那叫一个畅快。

    稍微有坡的地方还整了阶梯,还生怕石鹤老头走不稳道似的,阶梯两边还修了雕花石头扶手。道路两边是蕨类和豆豉草,偶尔有几株大路货兰草,一看就是从旺财叔那里淘汰出来的,总算是还能看出一点李家沟的节约精神。

    青珉石废墟正式改名叫太上三台,这是石鹤老头根据废墟下几个土坡取的名字。当时拉着李君阁好一通扯,从《无上黄箓大斋立成仪》扯到《云笈七签》。

    大致意思就是天上有六颗星星,两两为一台,在北斗星第二颗之前,靠近文昌的为上台,然后依次下来形成三个台子。

    代表意义又有好多种说法,但合在就叫北斗之华盖,称为华盖星君。

    从风水堪舆上讲,应了青珉石废墟的地势,叫这名字妥妥的。

    李君阁又狐疑地看着他,说华盖他就明白了,当年诸葛亮看着自己命星闪烁不定,布阵续命,不就是这几颗星吗?然后鲁迅说的“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你跟我说是一等一的好风水好八字?

    然后石鹤老头就又翻白眼了,要一点不懂,那也不算讨厌,最烦你这种懂一半的。

    诸葛亮位极人臣,那还不是好运道?鲁迅诗里边交代得不清楚,如果人的命时里有此星,命格四柱中又带官印,那才是翰苑之尊,文官极品。

    如果华盖逢空,命格里没有官印,那不好意思,只能遁入僧道之流。

    但是不管怎么说,对我天师道,都是绝好绝好的极品之地。

    李君阁一琢磨这老头还真是言之成理,老时间里天师既是极品官,又是大道师。这太上三台给他占了,运里交不交华盖都碍不着事,不存在滴!

    等到几人来到这里,李君阁一看大惊:“我的个去!凯子哥不会是挪用滨河新区的建设费了吧?!”

    就见废墟上方立起了一栋美轮美奂的道观,标准的徽派建筑,迎着下方的谷口白墙上开着一道圆拱朱门,上方是层层石雕的门罩,都是道家故事。

    斗拱飞檐也是细木雕,放眼可见的漏窗花门,梁栋顶板,无不是精雕细镂。上布花草飞虫,飞禽走兽,日月云涛,看得李君阁不由得咋舌。

    再看匾额,“三台观”三个字不重要,重要的是落款,正是当代天师的名号。

    石鹤老头正在里边院子里翻晒草药,见到几人到来,说道:“呵呵,皮娃,我这小观还可以吧?”

    李君阁一指牌匾:“他!他现在不是在台湾吗?”

    石鹤老头鄙夷地看了李君阁一眼:“一张宣纸而已,你以为快递过来要多少钱?”

    李君阁给堵住了:“呃,好吧,但是你没用青鸟,我仍然可以鄙视你。”

    石鹤老头都懒得跟他扯了,转头对阿音稽首说道:“阿音,起这所观,还没感谢你和梁丫头呢。”

    阿音赶紧鞠躬:“应该的应该的,道长你千万别客气,我们李家沟打造文化之乡,只有四爷爷和果山师傅怎么行,你来了就齐了。”

    石鹤老头说道:“那我们赶紧进去吧,我带你们参观参观。”

    等众人各处游览下来,李君阁啧啧连声:“这哪里是清修啊,这是腐朽吧,水缸都雕花……”

    就见后门一个年轻人背着药篓手提药锄从小路下来,见到李君阁就扑过来:“二皮哥你可算来了!赶紧去钓鱼!打鸟!抓竹虫!这老头还是天天熬粥,还给里边下药!”

    石鹤老头说道:“你在龙虎山这么长时间,回乡来怕是一时会水土不服,不调理一下怎么行?等这两天过了,我自然会给你换肉粥……”

    小药师都快疯了:“啊啊啊可重点是我根本不想喝粥好不好!”

    倒是李君阁看不下去了:“你自己不会做饭还好意思说别人?李家沟家家户户硬菜可都是男人上灶的!你这样子怕是媳妇都找不到!”

    说完对苗娃说道:“我们是先弄哪样?”

    苗娃说道:“先去竹林下套子,顺便取竹虫,我拿花弩去寻寻猎物,晚上我们去钓鱼。”

    李君阁笑道:“看小药师这馋样,要不还是分头行动吧,你上山,我下沟,先搞点东西润着。吃过晚饭再认真钓。”

    那就得找帮手了,苗娃将小药师拉上,一起上山帮他下套子。

    李君阁翻出阔篓,跟斗虫,车盘竿,自去钓鱼。

    阿音和阿代由石鹤招呼着,在阴凉处摆上茶盘,焚上香,请她们喝茶。又不知道从哪里翻出一架古琴,说是让她们欣赏道家仙曲。

    李君阁出得门来,听着身后响起仙翁之声,暗自服气:“其实这石鹤老头的确不一般。”

    下到沟底,将车盘竿取过,换上小钩,用两指捏起一把跟斗虫,轻点几下挂在钩上,变成一小团。

    光挂钩这个手法,没玩过跟斗虫的人就打死不会。

    将钩轻轻荡下水,随着鱼钩的下沉,跟斗虫开始从鱼钩上些许些许地散落,脱钩的跟斗虫一下一下地抖着,随水流向下游漂去。

    这就是“顺河香”的由来,鱼类,尤其是小型肉食性鱼类,如黄辣丁,牛尾子,小鲶鱼,石耙子,石胡子,对这东西的抗拒能力几乎为零。

    钩放到底,收线盘崩线,小手指卡住车盘,食指搭在鱼线上,现在的李君阁,颇有几分医家“悬丝诊脉”的风范。

    没一会线端传来抖动,轻轻一提,上鱼了。

    一条石胡子。

    这里钓鱼动作得快,这类鱼稍微提慢一些,鱼钩就进鱼肚子里了,取起来困难。

    装这类鱼,鱼护远没有竹篓子好使,因为它们的鱼鳍上有硬刺,硬刺上还有一排小倒钩,容易挂在鱼护上。

    这条小溪里基本都是小型鱼类,大不过半斤,但是架不住多,像鲫鱼,白条,马口之类李君阁都看不上,随钓随丢,只留牛尾子,石耙子这类高级货。

 第七百一十一章 小煎鸡,干煸鸡

    第七百一十一章小煎鸡,干煸鸡

    这些都是夜间活动鱼类,现在就钓收获不会太好。

    不过够几人吃一顿晚饭是没问题的。李君阁一边欣赏山溪景色,一边听着鸟鸣啾啾,没一会就钓了十来条。

    看看时间差不多了,此处又没有熊孩子,李君阁便将渔具直接扔在溪边,只拎着篓子回到观内。

    阿音阿代正在和石鹤聊天,阿音见李君阁进来,说道:“二皮,道长弹琴好好听,我想跟他学琴。”

    李君阁说道:“这个可不是一般的难,也不好教,得准备谢师礼才行。”

    说完撇了一眼石鹤的琴,对石鹤笑道:“阿音要学琴,你就给她准备一张仲尼式吧,合我们李家的家学。你这伏羲式更适合你们道家清修之士。”

    石鹤老头顿时肃然:“皮娃你连琴都懂?”

    李君阁淡淡一笑:“开玩笑,我蜀州汉代就有凤求凰的典故,唐代就有斫琴名家雷公,李家沟篾匠叔良子婶正在研究半透明的蚕丝,用在琴上那就叫‘冰弦’,龙池凤沼,岳山承露,你说我懂不懂?”

    石鹤老头赶紧道:“来来来,要不你将就我这琴试试音,让我观仰观仰?”

    李君阁一本正经地说道:“不过我这门手艺,功夫不在指头上。”

    石鹤老头愈发恭敬:“那是……在心头?”

    李君阁一副高人做派,抬头望天:“非也非也,我这功夫,只在嘴皮之上,我惯弹得一嘴的好琴……”

    连石鹤老头带阿音阿代,顿时笑得东倒西歪,石鹤眼泪都笑了出来:“搞了半天,光说不练假把式!”

    李君阁也笑了:“这个我是真不会,不过只要会这玩意儿的人,我都敬慕,没想到石鹤老头你竟然会这个,刷我的三观啊!”

    石鹤就不由得得意洋洋,阿代说道:“道长的茶也很好喝。”

    阿音递了一杯给李君阁:“我也觉得很好喝,喝着茶,闻着香,听着道长的琴,顿时觉得一身俗气都洗干净了。”

    李君阁先闻了闻,又品了一口,果然非常清香隽永,赞了一声:“好茶!这个比法王寺带栗子味道的又不一样了,更加清永。石鹤老头还有没?我们下山带五斤下去……”

    石鹤琴都差点掉了:“五斤!这是我自己做给自己吃的,跟庐山云雾的制茶传人学的,一共才两斤!

    李君阁更是讶然:“你自己做的?看来你也是万金油啊!”

    石鹤不满意了:“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