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山沟去种田-第5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讲话那就算了,奖金在妹崽们还没回来时就已经打到了她们卡上,方便她们在首都购物。
现在就一个字,吃!
出去了半个月,哪里能有李家沟吃得舒坦,这算是好好慰藉一下大家。
当然敬酒是必须的,李君阁和阿音每桌去走了一圈,连声夸奖,给这次出去的妹崽们在父母前面长脸。
这次出去的都是活泼型,一大圈下来就被妹崽们拿各种理由多灌了不少,父母们也是,就呵呵笑,坚决不劝。
开玩笑,好像就没见皮娃醉过,真要能灌醉了,我们还想看呢!
一圈走下来,李君阁和阿音回到主桌,李君阁还直嚷嚷:“我的天,现在的妹崽们都这么能喝了吗?”
素英婶子在给旺财叔布菜,笑道:“回这桌来就安全了。”
李君阁笑道:“喝再多旺财叔这杯也得敬啊,可以说是我李家沟创记录的最大一笔单笔进账了,你是没看到我表嫂那样,刚升开发区分行就转来这么大一笔,这都乐了好几天了。来旺财叔,我和阿音敬你。”
旺财叔笑呵呵地喝了,说道:“还是当年那句话,皮娃你给了旺财叔我最想要的生活,这是五十岁了才真正过上日子啊,以前那都是熬……所以谈什么功劳收入都是虚的,鬼知道为啥那些人拍卖会上跟抢疯了似的!”
李君阁笑道:“不管怎么说,这次算是拿稳了我李家沟兰场全国第一的威名,现在主动权就在我们手里了。孢子技术突破后,兰花迟早会量产,价格肯定会一落千丈,我们兰场要做的,就是一边趁价格还没有滑下来之前,捞足第一桶金,一边为量产转型做好准备。”
旺财叔自信地说道:“你这话我也不完全赞同,让所有喜欢兰花人都养得起兰花固然是一方面。但我们兰场的杂交兰现在也上路了,等旧的名品成为普品之后,又会有新的名品出来,事情就是这样滚着向前,这样才能一直保持我们的优势。”
李君阁就对素英婶子打趣道:“看看旺财叔现在这心气儿!这是有点天下英雄谁敌手的意思在里边啊!”
旺财叔气势如虹,比划道:“这才哪儿到哪儿?现在给集团带来了收入了,我也就敢狮子大开口了,以后每年日本兰花大赏我们都要去参加,台湾的,日本的,巴西的,印尼的……我们也要挑合适的引进。你看看蝴蝶兰,在世界范围内是多大的产业?农大老李说的,这才是我们集团兰场今后要走的正道!”
李君阁笑了:“哟,你不嫌弃那些花开得俗气了?”
旺财叔苦笑道:“清高那也得看啥时候吧,几十万没事儿,几百万也能忍,可这几个亿梆梆梆砸过来,真有点清高不动啊……”
阿音帮旺财叔解释道:“旺财叔这次去首都受教育了,原来我们兰场的五溪仙黄,要不是因为香型独特,开花时间也合适,就被台湾的一款蝴蝶兰抢走了位置了!”
“旺财叔说蝴蝶兰的培育其实比我们的五溪仙黄简单得多,以后我们兰场也要把兰科植物基因库建立起来,搞多种经营。”
李君阁大惊:“别闹,兰科全球两万种,光我国就一千多种呢!这还只是大类,每一种多的就上千!”
旺财叔笑道:“哪里那么夸张?观赏类的也就那么些,我都想好了,除了国内传统名兰,我们把石斛兰,卡特兰,蝴蝶兰,万带兰弄起来,就差不多了。”
好吧,四种里边有两种自己就没听过,李君阁只好放弃,说道:“你高兴就好,反正现在我们不差钱,那这玻璃兰场面积就得乘以四了?”
旺财叔说道:“先乘以四吧,有了这几种,我们李家沟兰场才有向世界级兰场迈进的基础。”
李君阁接过这话:“当年你说过,总有把李家沟用兰花铺满的那天,之前真没想过什么世界级,不过既然有这个雄心壮志,我李君阁绝对大力支持,来旺财叔,再敬一杯,预祝你马到功成!”
旺财叔哈哈大笑:“谢谢皮娃,就是这马要到,怕还得跑几十年哟!”
……
阿音回来,李家沟的事务正式回到正轨上来,李君阁这边轻松了很多,将精力继续投到内部建设上来。
鱼苗繁育的季节开始了。
今年是李家沟搞人工洄游的第一年,对鱼卵品质的提高有何帮助,需要事实来验证。
因此这几天李君阁和苗娃都呆在种鱼场,连家都顾不上回。
效果非常好,种鱼在恒温鱼池完成了越冬,都不再需要恢复过程,母鱼的性腺发育得非常完美,身体都鼓得涨涨的。
其余鱼类的人工繁殖工作,李君阁都丢给苗娃和农大新毕业参加工作的员工进行,他只把精力放在圆口铜鱼和长江铜鱼身上。
这项工作相当值得做,一尾中龄的鲤科种鱼,产卵量会高达几十万粒,但是经过受精率,孵化率,出苗率三个指标过后,一条鱼能得到几千尾鱼苗就不错了,再加上鱼苗死亡率,去年的吉罗鱼就是个活生生的教训。
四十条雌鱼,受精卵每条才两千左右,孵化出来的,只有两万多尾,几次筛选淘汰后,出苗的只有小一万,等到三个月后成为夏花鱼,就剩下六千不到了。
这还是人工精心护理情况下,要是大自然中,翻车鱼一次产卵能达到十三亿粒的恐怖数字,但是最后长成的,仅有两到三条,那个淘汰率更加可怕。
因此这方面的潜力,可以说是挖掘不尽。
看到苗娃信心勃勃的样子,李君阁不由得暗暗苦笑,就是因为这娃太负责,把吉罗鱼看得死死的,导致自己没法在种鱼阶段就作弊,只能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提高吉罗种鱼的品质。
只有等以后规模大了之后,自己再弄些漏网之鱼丢空间里改善了。
不过铜鱼就不一样了,现在的这几条铜鱼其实应该叫空间铜鱼,因此李君阁还是有信心的。
苗娃现在也学坏了,阿代在春节期间正式嫁进何家,这娃摆脱童子鸡属性后智商见长,李君阁引诱他和自己拿各自负责的种鱼出苗率打赌,这娃打死都不干。
少来!鬼知道蛤蟆仙和老团鱼会不会帮你作弊!以后跟你打赌的事情少叫上老子!
和增加的人手相适应,今年的孵化槽也增加了很多。
李君阁和苗娃曾经有过的老套路,现在安排新手们也重新走了一遍。
先从鲤鱼鲫鱼开始,然后慢慢过渡到四大特种鱼,再升级到吉罗鱼。
事情进展得非常的顺利,二十四小时后,一些鱼卵开始渐渐变得浑浊,而剩下那些,还继续保持着透明。
透明的,就是受精卵,而变浑浊的就是受精失败的鱼卵了。
当李君阁和苗娃重新回到种鱼场的时候,负责检测的员工报上来数据报告。
受精率,吉罗鱼百分之二十五左右,铜鱼,百分三十左右。
李君阁拿胳膊肘卡这苗娃的脖子:“你狗日牛大发了!一尾鱼的受精卵从两千提到五万!二十五倍!今年总算可以给水产研究所匀一些鱼苗了,孟老都快把我念叨得耳朵长茧子!”
苗娃也咧嘴笑:“哈哈,和本地鱼类受精率相当,这才是真正的驯化成功!等等……为什么你的孵化率比我高?”
李君阁拉着他往外走:“百分之五有什么好计较的……再说我这才几条敢跟你比?走走走,找林昭吴志秋显摆去!”
也不管苗娃愿意不愿意,李君阁拉着他就往猪场走去。
吴志秋和林昭两人穿着白大褂坐在猪场,一边敲键盘,看监视屏,一边趁狮子头们的轻音乐。
第八百二十七章 龙船在哪里
第八百二十七章龙船在哪里
吴志秋现在博士在读,专业转到了农业管理,算是李家沟少有拿得出手的学术型人才技术专业型干部了。
关键这娃前途一片光明还没有前途光明的自觉,不像那些轻浮之辈八字还没一撇呢就拽得飞起,带着队伍下其它乡镇,把年长同事的当副局长,把他当拎包匠的乡亲,那不是一个两个。他走前边老乡当他带路的,他走后边老乡当他跟班的,经常搞得同行的队伍老尴尬。
吴志秋真是打心眼觉得有趣,一点不计较,也因此在夹川政坛的口碑相当不错。
按王从军的说法,这届干完,吴志秋就该挪窝了,李家沟的异军突起,让省农业厅点了吴志秋两次名,市委罗书记那边再搪塞不过去了。
不过最伤脑筋的不是罗书记,而是薛书记,好不容易培养出一个人才,一转眼就被别人伸筷子夹走,招呼都不用打一个,还有没有天理了!
李君阁拎着一袋子卤菜进了监控室,在后边的茶几上将大袋子解开,从里边分别取出些小袋来。
花生,毛豆,猪头肉,牛肉,鹅翅膀,鸡爪……
苗娃在后边扛着一箱啤酒跟了进来。
几个人以前还是单身汉的时候也没少干这个,每次李君阁都会随便找个理由拉着大家搞一台,实在没理由还可以拿人生理想说事儿,所以吴志秋一看就笑了:“二皮今天又是啥理由?”
李君阁笑道:“吉罗鱼受精率提高了二十五倍,到今天算是正式养家了,这个理由算不算?”
吴志秋也大为惊喜:“真的?!那就是今年能有十多万尾苗子了!”
苗娃一边开啤酒瓶一边嘟囔:“又看不起人,吃死剩下两项指标我们渔场就不能提高了……”
吴志秋笑着拍苗娃的后背:“对哟,苗娃现在也是带队伍的人了!手底下技术力量可以的!”
林昭笑道:“话不多说,来来来,给苗娃祝贺一个,今年的突出贡献奖,没说的又跑不了了!”
李君阁嘿嘿贼笑:“等到了明年,让jack和刘丫头出把子力气,我们把吉罗鱼,卖回它们老家去!来,走起!”
事情告一段落,李君阁又将精力放到了盘鳌乡大水产基地的规划上。
为了加快工期,朱定全从蛮州调来了两台大型挖掘机。
事情不是一般的麻烦,可不能让这俩大家伙从盘鳌乡码头上路,还在忘忧谷下方修了一段坡道,然后将一段甘棠故径埋了起来,挖掘机过去后重新恢复路面,这才算将两台大机器请进了工地。
不过磨刀不误砍柴工,接下来的工程进度那叫一个快。
湖虽然很大,但是水却不深,最深处也不过三米,这是为了让阳光能照透湖水,产生更多的有机物微生物。
因此工程量基本就在一头一尾的放水闸和引水渠,中间将低洼处的水田推平就成。
同时动工的,还有周边和一些小岛的景观设计和下游鱼池设施。
小岛和周边湿地,以后会种植芦苇,茅草,荷花,菱角,菖蒲,竹林……会成为水鸟栖息地和观鸟基地。
还会有一个水上河鲜馆,水上茶馆,以及勾连各处景观的栈桥。
还专门设计了一个被水面和外边湿地竹林环抱的圆形半岛,上面除了草坪,厕所,自来水和卫生设施外,什么都没有,那里将是一个给年轻人准备的观鸟谈恋爱的帐篷区。
整体工程,预计在三月完工,四月可以对游客初步开放,不过除了看水看草什么都没有,要真正体验到碧水环绕鸟语花香的境况,起码得等到明年开春。
李君阁正和朱定全说着工程进度,手机响了,居然是唐少平打过来的:“二皮,来一趟匏瓜湖,有个事情得你来。”
李君阁说道:“啥事情?”
唐少平说道:“哦我们的龙船找不着了。”
这话说得没头没尾的,李君阁只好挂了电话,和朱定全告别,坐着电瓶车去匏瓜湖。
匏瓜湖上,王焕邦,王东方,唐少平正在铁皮船上一脸懵逼。
王焕邦左顾右盼:“我记得是在这个位置啊……”
王东方斜指这一个方位:“是不是在那头哟?”
唐少平一脸的无可奈何:“两位长辈,你们能不能有点准?东方叔你说那位置和焕邦叔这位置也差太远了吧?”
王东方两手一摊:“这都二十年了,再加上这几年李家沟变化这么大,谁还记得清啊?哎呀二皮来了!”
唐少平撑着船过来,李君阁跳上小船问道:“少平哥你电话里边说得不清不楚的,到底啥事?”
唐少平说道:“嗐!这不大伙说去年端午发大水,过得不开心嘛,王婆婆就提议今年好好闹一场,然后东方叔和焕邦叔就带着我过来捞龙船,结果找不到了。你不是首席文化官吗?这事情得你拿主意。”
李君阁说道:“等下,你们把龙船藏在水底下?”
王东方说道:“这都不懂?龙船都是松木做的,松木船搁岸上,过不了俩月就会变形缩水。因此每次划完龙船就要沉水,木料吃足水,龙船才会越来越结实,这叫‘龙归海’;到第二年取出来保养上桐油修复装饰,这叫‘龙出水’。不管是入水还是出水,都有一大通规矩的。”
王焕邦一贯喜欢抵东方叔的黄:“你这又没交代清楚,哪里就都是松木龙船?还有杉木龙船呢。杉木的就不用这样,杉木龙船要搭‘龙棚’,划完入棚放置归当就行了,可以免了沉水这步。”
王东方不高兴了:“又抢我的词!我还能不知道这个?”
王焕邦争辩道:“你刚刚明明说了个‘都’字!”
眼看二老又要开始日常互怼,李君阁赶紧叫停:“再等下两位叔!划龙船还是我小时候的事情了吧?这都多少年了?就算找到龙船还能用?”
唐少平说道:“可不是嘛,我也是这样说的,可二老说就算不能用也要捞出来。要做新船,这船头船尾也要比着做,不然到时候这龙头龙尾装不稳当,得罪了龙王爷,这就成好心办坏事儿了。”
李君阁莫名其妙:“现在都不是有工程制图了吗?怎么可能装不稳当?”
王焕邦眼睛一瞪就开始教训人了:“你知道个屁,祠堂的龙头龙尾都两百来年的物件了,那榫卯现在几个人搞得清?就算是山上阿冲,也得看过实物才能比划。”
李君阁纳闷了:“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