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回到山沟去种田 >

第574部分

回到山沟去种田-第574部分

小说: 回到山沟去种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龙舟一左一右都有划手,讲究力量协调,最好是同等力道的两人配对,这样龙舟才能稳定。

    没办法了,只能力道最接近的苗娃和他配对,剩下的就是舵手吃点亏了。

    然后焕邦叔和王东方一番点名,将人员配好,桡手一共五十六人,焕邦叔叫来了六十人,还有四人是作为替补应对不时之需。

    队伍配好之后,焕邦叔发表讲话,大有黄埔一期领袖的风范:“我们李家沟的龙船队,时隔二十年,整整一辈儿,这就又算是拉起队伍来了!”

    “当年我们可是长胜将军,夹川渔业社又怎么样?长航社又怎么样?港务局请来一帮子外援又这么样?老子们一路平趟,碾压他们一个船的长度!”

    “从今天起,每天下午四点到晚上九点,都来这里集合,操练起来!划龙船不是一个人的比赛!能力均衡才是王道!二皮你这憨包力气,可给我悠着点!少平你这书生,明天起就开始跟着二皮跑步,跟着护林队练器械,还有一个多月,先把力气长起来!老子们李家沟龙船队,就没有认过哪个的黄!”

    一帮子小年轻被焕邦叔刺激得嗷嗷叫,李君阁一向虑事周全的性子,举手说道:“教练,请求发言!”

    焕邦叔说道:“二皮你又要闹哪样?”

    李君阁说道:“新船下水还有一阵子吧?我们在哪里练?”

    东方叔笑道:“就你们这帮新手还想来就下水?先在岸上操着吧!先散了,我跟焕邦还要准备场地,明天这个时候准点到,一个不许少!”

    李君阁转头对大伙儿说道:“那我也宣讲一下纪律,这事情关系到我们李家沟的集体荣誉,谁要是有什么困难,现在就提出来,加入之后那就是军事化管理了,不过不白干,所有人每天两百元训练费,饭菜就在久长居单开,晚上有夜宵饮料,到时候拿到第一名,另有奖励!这可都是私房钱!”

    一群老少爷们哄就笑了,李家沟需要私房钱的,就你李二皮,我们都是胳膊上跑马的大老爷们,在家里从来说一不二!

    然后就开始相互揭短,嘻嘻哈哈闹成一团。

    到了晚上阿冲叔找来了:“皮娃听说你们龙舟队开练了?”

    李君阁义正词严地回复:“阿冲叔,军事机密无可奉告!”

    阿冲叔一脑门子黑线:“别闹!有正事儿!”

    “哦,那阿冲叔你说。”

    阿冲叔说道:“是这样的,你能不能跟焕邦说一声,把我们苗家的队伍也练起来?”

    李君阁笑道:“哈,你们不是九黎之后吗?”

    阿冲叔没好气:“后来不是被你们赶山上去了吗?这要是划子母舟那没问题,问题是划你们汉家这个,还得现学才行。”

    李君阁笑道:“这事情就是图一乐,那话怎么说的来着?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要不就叫苗娃们也下来吧,美娴小银子他们很亲近,我们这辈儿其实还差点火候,那就大家一起同吃同住同练,也方便沟通增进感情。不过年轻人在一起,说不定啥小事儿就能惹出火来,还得来俩镇得住场的长辈压阵。”

    阿冲叔笑道:“有你在还怕压不住阵?我们苗家四里八乡都传开了,雷神座下麻老虎在你面前都乖得跟猫儿似的,谁敢跟你龇牙?”

    李君阁笑道:“不是那么回事儿,主要还有习惯言语忌讳这些,你们毕竟是少数民族嘛。”

    阿冲叔说道:“就你想得多,不过有道理,那就叫上何二虎,我反正就在旁边打船,有我们俩在应该可以了吧?”

    李君阁笑道:“其实阿音最压得住,不过我怕她晒着,我说寨子里的毛头小伙子们怎么这么怕阿音啊?”

    阿冲叔说道:“别说毛头小伙子们怕,连我都怕,你是没见过她小时候,总喜欢板着个小脸,整个就一小育老爷子,哪里是一个孩子哟。自打认识你后,这笑脸才渐渐多了起来,现在这样子,才像我们苗家姑娘嘛!”

    李君阁笑道:“那你这是夸我苗家姑爷当得还行?”

    阿冲叔哈哈大笑,转眼看到阿音从坝子上走了过来,对李君阁说道:“阿音回来了,那你们忙,我先走了。”

    李君阁一把没拉住:“别走啊,一起吃晚饭吧,搭舞台的事情,正好大家也可以一起讨论,到时候说不定要你出主意。”

    阿冲叔摆着手道:“不了不了,龙船收尾了,我那边也忙着呢。”

    和阿音打了一个招呼,阿冲叔便到了坡下,阿音看着阿冲叔的背影,转头问李君阁:“阿冲叔来有什么事情吗?”

    李君阁笑道:“这不我们李家沟的龙船队伍拉起来了吗?阿冲叔的意思是把苗家龙船队也叫下山来一起训练。”

    阿音有些吃味道:“寨子里的事情,他怎么不来跟我说?先跑来告诉你了?”

    李君阁拉着她的手:“很奇怪吗?李家沟的事情,乡亲们还不是喜欢先跟你说不跟我说……诶,我发现这样说起来,其实你更像李家沟人,我更像山里人!”

    阿音笑道:“老鼠上称,自称自赞!还山里人,分明是山里猴子!”

    说完又道:“那明天我也去看看吧,给我们寨子里的人打打气。”

    李君阁嬉皮笑脸地说道:“关键是要他们听姑爷的话,不准调皮!”

    阿音一拍李君阁大腿:“就你最调皮!快去做饭去!”

    李君阁可是有时间没有亲自上灶了,笑道:“那我去找找有什么材料,给艺术家们弄点好吃的。”

    来到厨房,翻出小表哥前两天刚刚送来的新炉具——汽锅。

    这东西相传是滇州人向逢春在清末发明的,直到后来在春秋考古中发现了青铜的汽柱甑,其形制为鬲或者釜一类的器皿,中间加上一根青铜管,上面再加上一个盖子,和汽锅几乎一模一样,中国人才知道自家祖宗早在商代就已经掌握了蒸汽食物加工技术。

 第八百四十三章 汽锅鸡

    第八百四十三章汽锅鸡

    这是一道滇州名菜,夹川人也爱吃,不过做得不多,跟多的选择是下饭馆。

    李君阁家现在乌鸡,天麻,那都是上品中的上品,去老妈后院菜地边上蛮竹林中鸡围子里抓来一只刚开始生蛋的嫩乌鸡,洗剥干净后再砍成三厘米见方的小块。

    将鸡块下开水锅氽烫,然后洗净挤干,去除多余的水分。

    找来几块姜,切片,然后又找来几棵葱,切两段,用刀背拍松。

    将鸡块码放进汽锅内,不超过汽锅的三分之二深度。

    摆上葱姜,火腿片,适量鸡油改的薄片铺上去。

    将汽锅盖好,把汽锅摆放到加满水的汤锅之上,用面糊将盖子边缘糊上,以免漏汽,再放到火上煮。

    汽锅内切不可放水,所有的汤水最终都来自于蒸馏过程。

    然后找来两个新鲜天麻,洗刷干净后切成薄片,再寻来一点枸杞备用。

    接下来熬鸡油,处理鸡杂。

    汤锅的水开了,蒸汽开始通过汽锅中间的汽嘴将鸡逐渐蒸熟。

    蒸馏过程中,由蒸馏产生的蒸馏水,会一点点通过盖子凝结滴入锅中,最后和乌鸡块一起形成滋味浓郁的鸡汤。

    这时节的菜蔬,吃的是一个嫩气,李君阁在香港和唐建凯jack品尝粤菜的时候,对一道菜赞不绝口,当时找来大师傅教过,今天准备试着露一手。

    其实这道菜非常简单,粤州几乎家家都会做,椒腐通菜。

    通菜其实就是蜀州人叫的空心菜,藤藤菜,不过粤州人说啥都讲究一个口彩,比如猪舌头叫“猪猁”,通“诸利”;空心菜叫“通菜”,那就是和“通财”谐音了。

    也是一方有趣的民俗习惯。

    空心菜有两种种法,一种是水生的,一种是旱地生的。

    水生的非常嫩,椒腐通菜一般用那个来做。

    这是蜀州农家家家必种的菜蔬,李君阁家虽然搬进了大别墅,但是如果不让奶奶老爸老妈在后山开点地出来弄成菜园田地鸡棚子,他们早上起来就会手脚都找不到放处。

    来到菜园,摘下新鲜的空心菜,几个灯笼红椒,又见野水芹长得实在好,也忍不住采了一把。

    汽锅蒸了两个小时,老爸老妈带着艺术家们回来了,董丽霞头上还多了一个花冠,不知道是从哪个孩子手上要来的。

    见到李君阁在厨房里边忙活,董丽霞笑道:“皮娃还能上灶呢?”

    李君阁正拿着菜刀切腊肉,闻言笑道:“开玩笑,李家沟的男人,个个都是灶上主力,不过一般不做,得来客人做硬菜才下厨。”

    奶奶说道:“孩子太忙了,可有时间没吃到皮娃做的饭了。”

    李方玉说道:“你们先聊着,我有点灵感了,怎么把高腔山歌改得更动听,可还得伤点脑筋。”

    李君阁笑道:“今天一道天麻汽锅鸡,就是给艺术家们补脑的,李老师还有半个小时开饭,到时候我们叫你。”

    将汽锅的面糊去掉,揭开盖子,将葱姜拣去,只留其味逼腥,再挑去鸡油片,加入天麻片和枸杞,洒上盐,盖上盖子继续蒸制。

    这边先炒了个泡椒鸡杂,在炒了个腊肉干辣椒炒水芹,然后锅里放油,加入青红椒丝和蒜蓉。

    爆香后加入白腐乳和腐乳水调和成的酱汁。

    炒香后先放空心菜梗,炒断生再放菜叶和剩余青红椒丝,加上少许盐出锅。

    配上之前的香肠,猪舌,耳朵,尾巴组成的腊味拼盘,一顿饭就算做好了。

    汽锅上桌,大家围拢过来开饭。

    汽锅鸡做法很简单,作料很简单,但味道很醇正,汤味的浓郁和李家沟传统的烀鸡汤的清香完全是两种滋味。

    揭开盖子,顿时热汽扑面,香溢四座。

    鸡肉已经完全脱骨了,滑嫩异常,汤鲜味美。

    李方玉先忍不住了,挑了一块鸡肉放碗里,筷子轻轻一拨,骨肉分离,夹起肉放嘴里,顿时大赞:“好!好好!这个比我在云南采风时吃过的汽锅鸡还好吃!”

    李君阁给艺术家们拿碗匀汤,笑道:“这个菜没什么技巧,拼的就是食材,这个乌鸡是现杀的跑山鸡,天麻也是现从培养箱里挖出来的新鲜天麻,因此味道好也正常。”

    “不过我们得先把汤喝了,各位艺术家这两天费脑筋了,因此上需要好好补一补,这药效都在汤里边呢,赶紧尝尝汤味。”

    董丽霞喝了一口,笑道:“要是什么药都是这个味道,那就没说的了,天天吃都不抱怨啊。”

    大家都是哈哈大笑,李君阁又给自家人也将汤盛上,说道:“奶奶,这空心菜的做法是我去香港跟粤菜师傅学的,你没吃过,赶紧尝尝吧。”

    奶奶挑了一筷子尝了,说道:“这菜不错啊,三娃的农家乐是不是也可以做起来?”

    李君阁笑道:“这个也难说就一定受欢迎,我们夹川的空心菜现在大多都是旱地栽种,也没有习惯吃这么嫩的,要吃还得改种法。”

    董丽霞有问道:“皮娃这个炒腊肉的是芹菜吗?怎么和我们平常吃过的芹菜味道不一样?有点筋劲?”

    李君阁说道:“这是水芹菜,算是一种半野生的野菜吧,炒腊肉味道很不错的,我们李家沟人常吃。”

    童逸说道:“你们这里的野菜可真多啊,今天出去逛了一下,满山满谷都是蕨菜,怎么都没人采?”

    李君阁笑道:“现在更没人采了,以前还打打猪草;后来直接用红薯藤,红薯;再后来村里改了民宿,大家也不养猪了,就更没人采了。倒是游客们来采得多。”

    “不过这东西也不能天天吃,偶尔改善下口味,吃个新鲜劲就可以了。”

    李方玉说道:“我怎么觉得你们家什么东西都好吃?不行我去弄碗饭,这腊肉下饭指定巴适!”

    李君阁说道:“其实蜀都的川菜泰斗金老也这么说过,我们这里的菜蔬都是施加的有机肥,加上现摘现吃非常新鲜,所以和城里边味道不一样。”

    李方玉就对童逸笑道:“小童,路上还担心来乡下会受苦,怎么样?这分明是享福啊!”

    童逸说道:“我现在只担心舞美设计达不到司导和皮娃的要求,这吃人嘴短,拿人手短,要是出来的活配不上这菜,那可丢人丢大发了……”

    董丽霞说道:“你别闹了,那么多素材还不够你折腾的?我这里才是头皮发麻,这空中舞蹈怎么弄,现在还没个抓拿呢!”

    李方玉笑得跟个偷到鸡的狐狸:“我倒是占了个大便宜!今天拉着阿音聊了半天,苗家那部分场景,这音乐基本就是现成的,我只需要把汉家那几首搞定就成。”

    李君阁说道:“不存在的,我们慢工出细活,各位尽可以慢慢想。”

    董丽霞苦笑道:“怕还真不行,我们背上还背着文化厅的任务呢,还是要抓紧,继续挖掘素材开脑洞吧。”

    次日下午,等汉苗龙舟队到达匏瓜湖的时候,就见地上已经用木条木板钉出了两个龙船的形状。

    旁边还摆着一个鼓,这是用来打点子用的。

    焕邦叔腰上别着一个王婆婆教学用的小喇叭,带着耳麦:“今天开始练习动作,龙船是一个集体项目,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动作一致,力道大小,比不上动作一致重要!”

    说完让两队人马进入龙船模型,开始一步步的分解动作。

    东方叔和焕邦叔还在船帮边上牵起了麻绳,对每一个动作所应该达到的位置做了标定。

    “一!”

    众人做好姿势,两人拿着细竹棍子开始挑错。

    “二!”

    “大力你身体前倾不够,看看前面的人,诶,这才对了……”

    “阿铜你的桨偏的自己不会看嘛?还有高度也不对……”

    “三!”

    “这次还可以……苗娃不要为了多划水就太靠后,你这样接下来还原动作做不利索,好,四!”

    “好,五!还原……看,这就不对了吧?你们现在还是刚开始时候的动作吗?都想想!一个个平时不是都挺机灵的?抖包袱说笑话一个比一个来得,把那聪明劲儿用这上头啊倒是!好再来,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