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回到山沟去种田 >

第58部分

回到山沟去种田-第58部分

小说: 回到山沟去种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君阁哈哈大笑,说道:“以后看它们的表现吧。如果不乖,嘿嘿嘿,就那啥!”做完比了一个一刀过的手势。

    小猪们都吓得窜角落里哆嗦去了。

    送走猎户叔,李君阁整理了一下思绪,想想最近要做的事情。下司犬该进城打疫苗了;现在存款又三百万了,该去盘鳌乡签承包五溪河的合同了;rb篾匠马上来了要接待;猎户叔说的玉龙溪里的石头要去考察;马上路亚比赛还得搞一个基地,接下来还可以用来接待渝州来的同事们;上百亩的鱼塘还要清出来放养空间鲫鱼;四爷爷的生日快到了也得准备;还有一群娃子要带。这每件事情都得亲力亲为,一细数下来,这近期的事情真不老少啊。

    不由得躺在床上哀叹,这特么也算是能者多劳了吗?卖荔枝那一摊子正事自己都撂挑子了,怎么还这么忙啊……

 第八十六章 老石头,小石头

    第八十六章老石头,小石头

    第二天上午,李君阁在自家屋顶用砖头搭了一个真正的大隼台,并在上面种上空间野草,然后修剪成一块小草坪,以后游隼回家就可以站这里了,然后可以在院子里欣赏。

    至于说猎户叔送来那个,适合想抵近欣赏的时候再摆出来。

    喂了游隼几条小鱼,手往大山一指,让它自家玩去。自己带着下司犬去盘鳌乡找梁慧丽。

    现在荔枝高峰期已过,量明显已经少了,收荔枝进入了末期,不过这收益却还是蹭蹭的往上涨。

    到了乡上离衙门上班时间还早,李君阁找了一家小店吃了碗面,在乡场上来回溜达。

    卖东西的乡民们很早就把摊子沿街道铺开了,不过买货的可都还没出来,李君阁就看稀奇一样的挨着看。

    不多一会,李君阁看到了篾匠叔,还有一老一小两个人,摊子上摆着些石杵,碓窝,手磨之类的玩意儿,正在那里聊天呢。

    李君阁过去打招呼。

    篾匠叔看到李君阁过来,便喊道:“皮娃快过来,这就是你想见的老石头和小石头。我都劝他们到县城里去卖货,这老小子还倔着不去呢,你赶紧来跟我劝劝。”

    老石头头上裹着白布帕子,身材矮小,但是手脚粗大,小石头是一个跟自家差不多大小的年轻人,比老石头高点不多,面上堆着腼腆的微笑。

    李君阁见老石头带着烟杆,就跟老石头和小石头散烟,一边听篾匠叔给几人介绍,一边跟二人打招呼。

    李君阁对着老石头作虚揖说道:“石头叔,我是上河李家的人,听说我们李家祠堂门楼就是您祖上的手笔,这真是让人敬佩啊。”

    老石头说连连摆手说道:“你太客气了,那就是家传的手艺把式,当年你李家可是大户啊,搞那么大的石件那可是花的水磨工夫,当年可也不是我家祖宗一人能做的,那是老家祖掌总,领着蛮州好几个石匠班子搞出来的。只有门口一对石鼓石号才是他老人家的亲手。”

    李君阁说道:“那就更不简单了啊,对于现在来说,这就是跨专业了啊,集设计,统筹,操作于一身了啊!”

    老石头谦虚道:“那也得感谢您李家有那么大的财力,供得起这么大的石匠班子,这才留下了老祖宗的这趟子手艺。”

    李君阁说道:“那石鼓石号的技术您现在还会不?那可是真能弄出动静的家伙,我到现今都没在其他地方见过。”

    老石头皱着眉头说道:“这手艺要恢复出来那就难了,祖上留下了好些件工具的规制图纸,都是弯的。我研究多年,都是百思不得其解。那些东西一般石匠活压根都用不上,我一直怀疑跟石鼓石号有关系,不过祖上没有留下石鼓石号的图样,这弄不明白石鼓石号的内部结构,东西可真是没办法复原啊。”

    李君阁大喜过望,说道:“哟!既然留有工具,那就有恢复的希望啊!”

    老石头叹息道:“不是那么简单啊,从我祖爷爷那辈,我们就在搞了,这都过百年了,这手艺还没摸着门呢!几代人都含恨而终啊!”说完抹了抹眼角。

    李君阁说道:“您在这里摆摊子,这些石杵碓窝的都显不出手艺,我有两块石头,您看看能不能把您最好的手艺用上去看看,只要手艺好,千八百块的工钱我都能给。”

    篾匠叔皱眉道:“皮娃你又这样,这有了钱也不能这样糟蹋啊!你是想弄你那几块绿石头吧?石匠雕一个大狮子也就千把块钱,你那几个小东西,我估摸着也就百把块完事。”

    李君阁说道:“那行,那我们就先不扯价钱,您先看看材料吧。”

    李君阁从伸手到背包里面虚捞了一把,实则从空间带了两块石头出来。

    老石头接过两块石头,递了一块给小石头,两人仔细端详了好久,然后老石头对小石头问道:“娃子,跟爹说说,这石头是啥石性?”

    小石头抬起头来说道:“我是没见过这样的石头啊,不过这石头虽有玉性,但是达不到玉的标准,不过水头和绵度都很好,能算是好看的石头,家里书里头说过,‘石之美者为珉’,色带青苍,我看就叫‘青珉石’比较合适。”

    李君阁高兴地说道:“哎哟高手啊!这跟北京大学鉴定的结果就差不多了啊!”

    老石头却不客气,呼的就是一巴掌!“你这小子!在家怎么教导你的?这石材是你发现的吗?这就给起上名号了?!你有什么资格?!”

    李君阁连忙相劝,说道:“石头叔别生气别生气,这石头我自个一直就想不好叫啥名字,石头哥这个名字那是绝对的取得好!我这里一点意见都没有,就叫青珉石最合适不过!”

    老石头对小石头说道:“人家把石料的名号让你了,你该咋样?”

    小石头从自己胸口取下一个吊坠,递给李君阁道:“二皮哥,不好意思,一时失口占了你这料子的名字,这个就当谢礼吧。”

    李君阁一看是一个小玉蝉,通体白得像羊油一般,油润油润的,料子都不说了,关键是雕工,简直就是一个活生生的蝉子中了石化术一样,一看就价值不菲,赶紧摆手道:“不用不用,这太贵重了,你看我不是矫情啊,我自己有坠子呢,从不离身的。”

    小石头无奈地看着他爹,老石头叹了口气说道:“这个‘一鸣惊人’是我家娃子出师时的手艺,我其实觉得还过得去,你这不收,我们家欠你的情就大了。”

    李君阁连连摇手说道:“不大不大,这要我取名字,胡乱来一个哪里有这么贴切,我这还得感谢石头呢。”

    老石头说道:“娃子你是不懂,能够发现一种石料并命名,在旧时对一个石匠来说几乎就是开宗立派的行情了。”转头对小石头说道:“刚刚那么得意,说完没有?”

    小石头将手捂在石料上一会又拿开,说道:“手捂上去再拿开,上面就有水珠呈现。这说明石料亲水。”

    又用指甲在石头上面轻轻的划了划,说道:“既能吃指甲,还能让指甲光润,爹,这料子我看不赖啊,我给二皮做两个水洗吧!绝对光润常新。”

    老石头又是呼的一巴掌拍在小石头后脑勺上,骂道:“你个蠢货!亲水的石头只能做水洗?你就不会因材出活?是石料的大小厚度,你觉得做水洗合适?哎哟你都说到这份上了,还不知道做成啥合适?”

    “我知道了!这样的石头最适合制砚!绝对是制砚!”

    “晚了!临了这一下抖不利索,这窗户纸就破不了,还想着出去打工!再老实蹲家里练两年!”老石头还在气呼呼的骂。

    老石头在那边不满意,李君阁却早就暗暗咋舌了,我靠这盘鳌乡的牛人不要太多啊,这小石头都让他不明觉厉得一身鸡皮疙瘩了,他爹咋还感觉不满意的样子呢?

    老石头接着说道:“这就完了?哎,还是漏了一眼啊!这料子其实是块山料子,如果是水料,肯定更润,不过也不怪你,这么亲水的料子估摸着没人见过,所以一般都会当成水料看。”

    说完指着料子上一个石眼说道:“不过这里有个破绽,这个石眼明显是山料的成色。”

    边说边摇头。

    小石头听完,赶紧接过来一看,一拍大腿懊悔不叠:“嗨!我怎么把这个漏过了呢!”

    老石头一瞪眼说道:“所以你还得练!”

    转头又对李君阁说道:“这样吧,这两块石头你留下,我给你制成两方砚台,这石料是哪里来的?真是好东西啊。”说完爱不释手的摩挲。

    李君阁说道:“我打小就爱捡石头,这两块石头是在山里捡的,我看着好看就弄回来了,听说玉龙溪里还有,我改天再去看看。”

    老石头摩挲着石头,叹气道:“哎,生不逢时啊,要是早千年出世,还有端料歙料啥事啊?现在才发现,呵呵呵……”

    李君阁赶紧说道:“石头叔你别这样啊,既然是好料子,加上你们两位的手艺,我们也可以弄出高档石器来啊,现在生活好了,大家又在走回提升修养的路子,练字练画的人不要太多,我大姑父现在退休了还天天写毛笔字呢,到时候我提供原料,你们出工艺,我们弄出一个盘鳌乡的拳头产品来!”

    看了一眼篾匠叔,又强调道:“就跟篾匠叔的手艺一样!”

    篾匠叔在一边翻着白眼没说话,但是意思很明白,就是你皮娃又开始忽悠了。

    石头叔说道:“你们这些娃子啊,就是心大,石头叔老了,现在成天就是琢磨怎么让顽石发声,这个事情解决不了,我这念头就通达不了啊。”

    语气里有一股心灰意冷的味道,明显自己都不相信能在有生之年解开老祖宗留给他们的谜题。

    李君阁却豪气冲天,说道:“石头叔你别灰心!我就不信了,现在科技这么发达,老祖宗这迷就破不了!我明天就联系我的导师!看看他们对这课题感不感兴趣。”

 第八十七章 非遗项目知多少

    第八十七章非遗项目知多少

    又扯了半天闲篇,约好下次逢五乡场再见,告别了三人,李君阁来到了乡政府。

    见了梁丫头,交了五十万,把承包合同签了下来。

    拍着这份来之不易的合同,李君阁对梁慧丽感叹道:“不容易啊,第一次做生意就把摊子扯这么大,现在回过头来看,简直就是癞疙宝吃豇豆——悬吊吊啊!你说我们胆子咋就这么大呢?”

    梁慧丽也同样心有戚戚焉,说道:“下不为例下不为例,好在这次我们这边准备还算充分,否则任哪个环节出点问题,那这摊子都得办砸!二皮你以后可不能再走这路子,还是稳着些来。”

    李君阁对梁慧丽作揖道:“大恩不言谢,以后你梁丫头的事就是我的事,等你跟你警察哥哥成好事那天,我给你封一个大红包!”

    梁慧丽跟着就是一脚:“说着说着就不正经了!”

    李君阁说道:“说正事啊,我跟你汇报汇报最近我的工作啊,荔枝的事情你清楚,这个我就不说了;马上会有一个钓鱼比赛,还有我渝州的朋友要来度假,这就算是走出搞旅游的第一步了,还是你说的,只求稳,不要急;马上还有日本人会来李家沟访问,我这边就这些事,你那边呢,我觉得非遗申报推荐可以马上进行了,免得到时候被动啊。”

    梁慧丽吃惊道:“你还关心这事儿?你怎么知道县里下文件要求搜集非物质文化遗产啊?这日本人又是怎么回事?”

    李君阁说道:“就是跟八婆喝酒的时候听过一嘴,作为李家沟的坐塘鱼,我可以很负责的告诉你,梁丫头,你出政绩的时候到了啊!”

    梁慧丽抿嘴笑道:“那你跟我说说看。”

    李君阁说道:“到现在为止,我已经发现了盘鳌乡好几个个奇人,篾匠叔你应该知道了,上次我说他一个鸟笼子比一瓶一五七三还值钱,你们都没当回事,现在我正式通知你,篾匠叔制作的手工鱼竿已经引起世界顶级手工竿制作地,日本和歌山的制竿师傅的关注了,他们还有两周就会来找黄正亮大师进行技术交流,此为其一。”

    “盘鳌乡石匠老石头跟小石头,大名王敏材跟王切,这两个人的石工已经登堂入室了,他们的制石工艺起码可以上溯到几百年前,李家沟李家祠堂门口的石头门楼就是明证,目前他们已经为破解和恢复门楼前石鼓和石号的工艺努力几代人了。此为其二。”

    “李家沟家家老辈妇人,比如我奶奶,人人一手好布艺,平日里针线不离手;旧时嫁女,奶奶母亲会手绘两本绣样布样传给她们,可以不识字,不识数,但不能不会针线,你可以把这个收集起来,盘鳌乡女红,此为其三。”

    “李家沟猎户叔家,苗娃的苗弩制作工艺,那是正宗的苗族传承,其弩力可达汉代的九石,也就是小三百公斤,这样的苗家硬弩,那是黔州苗人都制不出来的,此为其四。”

    “猎户叔跑山的工具,规矩,切口,训狗练鹰的手段,寻踪觅路的手艺,此为其五。”

    “药师叔的寻药炼药秘法手段,入山请药的规矩方法,此为其六。”

    “碧峰山上苗家寨子,底层为石头垒基,上面是纯木结构,历经几百年风雨地震而不倒,此为其七。”

    “寨子里的藤编工艺,传承于汉代五溪蛮和藤甲兵,此为其八。”

    “以何为证?寨子里有苗族古歌为证,这古歌又是一项,此为其九。”

    “寨子自古封闭,苗蛮形成了一套自家的医术,掌握医术的人被称为‘药妈儿’,旧时被传为巫蛊,药方用歌咏传承,旧时传为巫咒,此为其十。”

    “至于苗银苗绣,土匪窝子,碉堡斥楼,天梯石栈,土堰梯田,列不列为非遗,这个你自己看着办。”

    “还有李家祠堂的整石门楼,可以吹打的石号石鼓,祭祖的仪式,过年的社火龙灯,吹打连枪,狮子花船,山上山下逢节的风俗美食……”

    梁慧丽听得两眼转圈圈,就好像李君阁进了大城市的模样,连忙说道:“等一下等一下,等我拿个本本出来记。”

    李君阁又跟梁慧丽说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