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回到山沟去种田 >

第628部分

回到山沟去种田-第628部分

小说: 回到山沟去种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后自己取出两个小碗,烧了两个辣椒搓成糊辣椒块,加盐和葱花端过来,从蒸出来的鱼汤里边舀了两勺加进去,做成一个辣味蘸碟。

    阿音挑了一块鱼肉想去蘸碟子,被李君阁制止:“先别慌着蘸碟子,吃过一半之后在蘸蘸料,先品品本味。”

    阿音依言将鱼放进嘴里,立刻喊道:“好吃!真好吃!鲜甜嫩糯!这鱼和别的鱼不一样!”

 第九百二十一章 清溪三美

    第九百二十一章清溪三美

    李君阁笑道:“那必须的,别的鱼都腥,而这鱼是石头洞穴里出来的,几乎没有腥味,可以不用葱姜。”

    “知道老时间里抓到这鱼这么吃吗?直接一瓢河水烧开丢进去煮,然后蘸着这样的蘸碟吃就可以了,就跟吃白水蔬菜一样的吃法。”

    阿音吃得喜笑颜开:“没想到五溪河里还藏着这样的宝贝!我都来李家沟三年多了还没吃到过。真不错,难怪你念叨了好几天。”

    李君阁笑道:“怎么样?要没有那什么葛仙米,这鱼说是这一趟最大的收获不为过吧?我李家沟这鱼卖两百一斤不是没道理的。”

    阿音连连点头:“程先哥的饭店里这一盆卖到小两千,我觉得肯定也有老食客抢着吃!二皮这鱼我们能不能养?”

    李君阁说道:“这个目前没办法,这鱼的习性我们还没有摸透,溶洞入口处那环境也不知道到底有什么诀窍。”

    “桂州那边那边的芝麻剑比我们这里多,也是珍贵水产,都没听说过他们有这技术,估计还无法家养。”

    阿音遗憾地摇头:“那真是太可惜了。”

    李君阁笑道:“管那么多干嘛,先把自己肚子填饱再说!来我给你盛汤……这汤类似汽锅出来的,没有在盆子里加水,味道也和其它的鱼汤不一样……”

    两人风卷残云,很快一条芝麻剑便被吃得只剩下骨头,连鱼汤配菜都不剩一点。

    阿音看着露出来的盆底,吃吃笑道:“要是阿妈看到,又该骂我吃饭没个吃相了……”

    李君阁收拾桌子,笑道:“哈哈哈,奶奶就不会这么说。小辈儿吃饭越香她越开心,奶奶辈儿更大,我们先听奶奶的!这才是对厨师最大的褒奖!”

    收拾干净桌子碗筷,两人又去河边散步。

    泥湾上游的卵石河滩,和偶尔的一段段小沙滩,走起来也很好玩。

    不少石头上边图案精美,李君阁看着就笑:“想起石协那帮子老头了,他们要是知道有这么个地方,只怕又得疯。”

    阿音像跳格子一样选大鹅卵石落脚,一边跳一边笑道:“现在玉龙溪那里有水獭了,两拨队伍各占一边,水獭们一边抓鱼一边打闹,他们一边捡石头一边斗嘴,我看都一个德性!哎呀那块大石头怎么那么远,二皮来接我跳过去……”

    李君阁一想那玉龙溪场景,还真是差不多,不由得哈哈大笑,双手抱着阿音的纤腰,就着阿音的跳跃将她送到了那块大卵石上。

    玩了一会儿,两人才回到船上,洗漱完毕,一起躺在床上看电影。

    电影才开头,李君阁就不老实了,伸手顺着阿音的丝质睡袍下摆滑了进去。

    阿音拍了他一下,咬着下唇拿眼横他,眼波流转:“坏家伙!”

    李君阁嘿嘿一笑,翻身将阿音压在身下:“今天运动量明显没够,我们再运动运动……”

    ……

    早上起来,李君阁从虾笼里抓出一把草虾,掐头挤虾仁。

    草虾挤虾仁是个巧活,虾头不能完全拧断,而是将从头和身体间那一个接头掰出一条缝,挤压尾部,就能将鲜虾仁取出来。

    这活朱朝安王从军他们干不了,李君阁让他们帮手,一般都是将草虾烫熟虾仁固化再交给他们剥。

    给阿音做饭就不能那么糙了,李君阁剥好虾仁,打了两个鸡蛋,搁点胡椒和盐,打散之后加水,调成蛋液。

    将蛋液倒入瓷盅,加点油,盖上盖子,水开后上锅开蒸。

    趁此时间切入到空间里边,检查灵泉中葛仙米的生长情况。

    一夜时间,竹篱笆圈里的葛仙米已经长了满满的一水底。

    灵泉水干净清澈,这里的葛仙米可就比李君阁从半山浅水塘里找来的那些漂亮多了。

    一颗颗圆形的葛仙米,就像嫩绿的宝石一般铺在水底,有普通葡萄大小,比山里最大的那种还大了一圈。

    见到竹篱笆已经装不下了,李君阁将里边一多半葛仙米取出来放置到大湖边上青珉石的水底缝隙当中,让鱼鸭不能全给祸祸了。

    然后取了六七颗出来,用水淘洗一下,和虾仁一起放入蒸蛋里,再蒸上三分钟,将蒸蛋取出放到磁盘上,端进卧室中去。

    阿音迷迷糊糊醒过来:“坏蛋!昨晚那么折腾……”

    李君阁笑道:“下半场都是你折腾好不好?!”

    阿音将李君阁的枕头砸过去,然后自己把脑袋埋在枕头里不好意思地偷偷笑。

    家里有老人住着,虽然和李君阁单独占一层,可总有些放不开。

    昨晚可算是撒了欢了,苗家女儿的热情痴缠,让李君阁陷在温柔乡中魂不守舍,感觉自己好像爽到每根头发都在唱歌,一大早就赶紧屁颠屁颠地起来讨好老婆。

    拿手里接住的枕头垫到阿音身后,李君阁拿热帕子给她擦了脸,端了个床上用的小电脑桌放在她身前,将蒸蛋放上去:“尝尝我做的蒸蛋。”

    阿音说道:“哎呀我还没刷牙……”

    李君阁叹气道:“电视剧里不都是这么演的?你就不能配合表演一下?”

    阿音白了李君阁一眼:“矫情!”

    看着阿音进入卫生间的火辣背影,李君阁不由得摇头,低声咕哝:“这才结婚一年呢,浪漫就成矫情了……”

    等到阿音洗漱完毕,回来将瓷盅揭开:“好香!哈?还这么好看?”

    蒸蛋是黄色,上面的虾仁是红白两色,上边还有几颗嫩绿的葛仙米。

    阿音舀了一勺放进嘴里,葛仙米混着蒸蛋和虾仁在嘴里爆开,里边似有一股清新的气息涌遍全身,不但味道好,连脑子都一下子清醒了很多一般。

    阿音楞了一下:“怎么回事?”

    李君阁干净问道:“怎么了?不好吃?”

    阿音又舀了一勺,笑道:“怎么可能!太好吃了!吃了这种做法的葛仙米,感觉葛仙米这仙字真有点名副其实了,谢谢你啊二皮。”

    看来这林泉水养出的葛仙米,比发豆芽功效还要厉害。

    想想也对,葛仙米就是整个泡在灵泉水里长出来的,自身水分就百分之九十多,比豆芽有效那是题中之义。

    于是笑道:“喜欢的话以后常给你做,等到野鸭蛋出来,久长居就又多一道水乡菜。”

    阿音笑道:“鸡蛋和野鸭蛋区别很大?”

    李君阁说道:“就是一个名头而已,不过现在的久长居,吃名头的可远比正儿八经吃菜的人多多了。”

    “我想想啊……野鸭蛋,草虾,葛仙米,这菜就堪比西施,昭君,陈圆圆三大佳丽齐聚,可以叫‘清溪三美’。”

    阿音横了他一眼:“就你肚子里鬼名堂多。”

    李君阁说道:“真不是没有道理啊,阿音你看野鸭是候鸟吧,是不是可比昭君远嫁匈奴?西施随范蠡归隐五湖,是不是可比草虾隐水草而居?至于葛仙米,可不就是圆圆吗?”

    说完还兀自得意洋洋:“仨美女都出自湖畔溪侧,艳绝当代,就如同这蒸蛋里的三种颜色……哼,不过我们五溪河边的大美女一起床,她们就只能当菜了!”

    阿音都差点笑喷了,跺着脚道:“别闹!你先出去!还让不让人好好吃早饭了!”

    一盅蒸蛋当然顶不过一天,李君阁就是讨好卖乖而已,出来又用鸡蛋野葱面粉做了葱油大饼,摊凉后切成小片放饭盒里,准备用作半路上的午餐。

    阿音吃完蒸蛋出来,说道:“今天我们怎么玩?”

    李君阁说道:“要不我们今天什么都不做,直上山顶?”

    阿音没意见,李君阁便收拾起行装,两人还是从老地方上山。

    这边的山势比去年登的那片临水高崖低缓得多,景致没那么奇绝,不过也颇有可观。

    而且物产丰富了很多。

    李君阁拿着兵工铲在前面开道,这玩意儿带刃的一面锋利不次于背子,砍伐乱藤杂树那叫一个利索。

    很快穿越到山脊位置,工兵铲就用不上了。

    山脊经常过风,积叶停留不了多久,一路干净无比,走起来相当轻松。

    山脊两边都是红的黄的灌木,崖上几株岩桑老树看得李君阁啧啧称奇:“阿冲叔不是说找不到龙头的材料吗?这不是?”

    阿音反倒是有些舍不得:“这都长了多少年了?还是让它继续长着吧。”

    李君阁也不在意,倒是阿音发现离岩桑不远处一丛挂着蓝色小浆果的灌木丛,笑道:“二皮,要不今晚我来做饭吧,不过只做饭,不做菜。”

    李君阁说道:“你发现什么了?”

    阿音笑着一指那丛浆果:“乌树!”

    乌树其实是一种野生蓝莓,果子可以吃,味道也过得去,不过李君阁没有听说过李家沟人有用乌树果子做饭的。

    阿音解释道:“以前寨子里还是种九里香的人家多,毕竟产量比乌金稻高,客人来的时候没有乌金稻待客怎么办呢?他们就用这种树的叶子浆汁,将九里香染成蓝紫色,用来款待客人,叫乌米饭。”

    李君阁不由得笑道:“还有这样的事情?好吃吗?”

    阿音说道:“跟乌金血米当然不能比,不过味道也挺好,有股叶子的清香味。”

    李君阁笑道:“那就弄,今晚看阿音的手艺,你摘叶子我摘果子。”

    叶子不沉,两人的饭食也用不了多少,阿音随手采了一些,又和李君阁一起采果子。

 第九百二十二章 乌树

    第九百二十二章乌树

    乌树果子只有豌豆大小,阿音先放了一个在嘴里:“没我们寨子里的甜。”

    李君阁便取笑她:“再甜也没我李家沟的甜,然后李家沟最甜的在体仁园后山上。”

    阿音打了他一下:“哎呀我说的是真的嘛!”

    果子不少,但是奈何不大,两人嬉闹着将能吃的摘完,也就一小碗而已。

    继续上路,李君阁没有发现有猛兽和野猪的痕迹,看来这边的物产不如碧峰山,最大的不过是山羊之类,估计还是哪家跑出来自成种群的。

    很快两人便来到了山顶,山顶也有一条山脊一路绵延,可以到达去年去过那处临江的悬崖。

    阿音手搭凉棚往那边观瞧,问李君阁:“要不要再去那里看看?”

    李君阁说道:“我觉得还不如一路沿着山谷下山,看看有什么便宜捡好玩。好多地方我们都还没有探到呢。”

    阿音想想觉得也有道理,笑道:“也是,我们慢慢把这一带都摸清楚,估计都得好几年。”

    李君阁说道:“总的来说挺好,就是动物种类不太丰富,鱼也比不上下游,难怪当年祖先们都不在这边安家。”

    阿音说道:“土层太薄了,不好造田。树也不够高大。不过景致反而好了,走起来也比细竹林子好走得多,空气似乎也要干燥一些。”

    李君阁放眼打量了一下,手指山谷一片红叶中出现的一丝绿意:“那里应该就是我们营地边那条溪流的,溪流的另一侧我们还没有探查过,要不我们从那里下去?”

    阿音问道:“那待会走到水边怎么过去?”

    李君阁笑道:“我游过去把小艇开过来接你不就行了?”

    阿音没意见,两人找准方位,开始择路下山。

    一路上最多的就是松鼠,野兔,李君阁感觉都快要成灾了,时不时地就从路边草丛里窜出来,或者跳到树上去。

    一路下行,终于隐隐可以听见水声,再行一段,来到了一条浅浅的小溪旁。

    溪边开始出现较为肥沃的土层,开始出现松林和松栎杂生林,这里明显又是一个蘑菇窝子。

    拿工兵铲拨开松针,红土地上果然出现了蘑菇,是一朵还没有开伞的松茸。

    李君阁看着地上的蘑菇,对阿音笑道:“要不还是算了吧,离营地太远了,等明年在这里搭个棚子再弄。”

    阿音笑道:“那也不能就这样放过,我们找一圈看看有没有大窝子,用栎木棍立上标记。”

    李君阁觉得好笑,这又是松鼠又是野兔,风吹雨打的,明年再来还能找到栎木棍才见鬼了。

    不过不想扰了阿音的好兴致,听她的话去削棍子去了。

    等到削了几根棍子回来,却听阿音喊道:“二皮快来,这里有棵大葛!”

    李君阁过去一看,果然一棵大葛在一棵松树和一棵栎树间牵搭起了藤蔓,葛叶完全抢夺了栎树的空间,已经将栎树折腾得要死不活了。

    葛藤的主干,比那棵小栎树的树干还粗,已经木质化了。

    李君阁用手拍了拍葛藤的主干,仰起头看了葛藤的高度,说道:“阿音,葛根粉很好吃的喲。”

    阿音笑道:“麻不麻烦啊?”

    李君阁挥舞了一下手里的工兵铲:“神器在手,再说比蕨根那是轻松太多了,媳妇喜欢吃,那还怕神马麻烦?挖!”

    阿音捂着嘴笑:“那就有劳夫君了。”

    李君阁将背包卸下来,把工兵铲改成锄头,开始蹲下来刨地。

    刨到能见到一根主根后,重新改成铲子,沿着主根清理。

    一直清理出三米开外,才将这根主根理完。

    找来干草烧了一堆草灰,李君阁取了一米五小腿粗细一段根稍,用铲子剁成三节看了看端口:“正是出粉的好时候,你看这根,品质多好。”

    阿音找来大叶子和细藤,将葛根两头包扎起来以免流出的浆液弄脏背包,然后将葛根收起来。

    李君阁则用草木灰糊上葛藤断根的位置,然后将地面重新恢复。

    又拍了拍藤干,李君阁赞叹道:“这要是全挖出来,怕不得有两三百斤!”

    阿音笑道:“吃个意思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