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回到山沟去种田 >

第641部分

回到山沟去种田-第641部分

小说: 回到山沟去种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九百四十章 种水藻(中秋节快乐)

    第九百四十章种水藻(中秋节快乐)

    忘年号是司星准在驾驶,等大家回到匏瓜湖码头,李君阁几人一下船,所有人都鼓起掌来。

    沿路都是众人对刘易斯和菜头的祝贺声。

    颁奖典礼在一所游客中心的大堂举行,樱姐作为制片人,亲自主持,由国家体委的领导给刘易斯颁发大奖杯。

    同时颁发的,还有一张一百万人民币的支票影印件。

    这数目除了海钓项目,在全世界淡水路亚赛中都算是相当高的了,刘易斯自然是高兴的合不拢嘴。

    不过后边的名次奖金就差远了,第二名直接缩水到十万,第三名九万,到了菜头这里,只有两万了。

    不过这是一场商业盛宴,除了比赛奖金,各家钓具,游艇,拟饵,鱼线渔轮的制造商赞助,那才是大头。

    当然这就得看钓手身价。

    比如这次菜头的钓具赞助商就笑开花了,尤其是拟饵和鱼线的赞助商,都私下答应加钱,中途放弃比赛按道理说是违反合同的,但是现在不能再计较这些。

    只要在采访的时候提一句百多斤的大鳡鱼是某某品牌区区十五克拟饵,是某某品牌区区二十磅钓线上来的,加多少赞助费菜头你放心大胆地开口,那都不叫事儿!

    第二天,各路英雄开始离场。

    大鱼榜上,菜头的名字高高在上,李家沟的大鱼,除了鲶鱼,鱤鱼的记录也被他收入囊中。

    李君阁在村委相当的不服气:“这功劳起码有我一半啊?阿音你说我抛个没钩的拟饵出去,让大灰给我叼回来,是不是可以算是钓到了江豚?也该上大鱼榜吧?那家伙两百多斤呢!”

    阿音笑得打跌:“想得出来!不准这样折腾大灰!再说大灰又不是鱼!你要这样作弊,那人家以后也能。”

    李君阁呵呵冷笑:“大灰他们会理会其他人抛出的拟饵?你太小看它们的智商了!”

    不过这事情纯属过嘴瘾,李君阁要这样干,肯定招来网上铺天盖地的口诛笔伐。

    李家沟的每个吉祥物地位都比他高,这点逼数他还是有的。

    给菜头和相熟的蛮州钓友们在丰年斗碗开了一场庆功宴送走,李君阁陪着池田老头去看朱鹮。

    这朱鹮李君阁到现在都纳闷到底算是野鸟还是家禽,怎么就不知道怕人。

    不过越不怕人池田老头越开心,蹲田坎上可以近距离观看。

    秸秆早已经还回了田里,鱼儿们没有了隐藏的屏障,如今的稻田,简直就是朱鹮们的餐桌,一只只吃得肥肥的。

    好在千亩梯田鱼那是不要太多,十五只朱鹮,吃也吃不了多少。

    到了下午,池田老头,良子,工藤干脆在田边支起了画架,对着朱鹮开始写生。

    山本则拿着相机四处拍摄。

    李君阁都闹不明白,白衣服喝醉酒倒叼着烟杆的清代老头有什么好看的,凡是嘴巴又长又弯,脸上还没毛的鸟,都不符合他的审美。

    看看我们家麻头和金毛,那才叫神俊的好扁毛!

    接下来的日子,就是天麻收获的季节。

    苗寨的林下种植基地,前年的那部分天麻地休种,原来的天麻坑里边培育的是小菇菌,石斛小菇和蜜环菌这类能够促使兰科作物生长发育的有益菌种。

    这些菌种经过两年的培育,将再次让天麻地恢复到适合天麻种植的状态,还能够为兰场提供高效的腐殖土。

    而今年要收获的,是第二片地。

    半山林场那里,则是明年收获的第三片。

    年初的一场大雪,黔州的天麻种植可算是糟了大灾,但是苗家林场的却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这里边有育爷爷指挥人手及时覆盖稻草保护地温的功劳,也有农大悉心指导补种的功劳,当然还有李君阁偷偷用灵泉灌溉的功劳。

    药品集团的曾总对这样的结果真是太满意了,各家生产商都在等米下锅青黄不接,唯有他和李家沟集团早早就订立了合作关系,今年天麻全胶囊价格调整,那是必然结果。

    但是他最关心的还不是这个,检查过第一天收获的天麻品质之后,死活拉着李君阁要去参观葛仙米繁殖基地。

    一粒葛仙米,理论上就是一粒生物胶囊壳啊!

    拿天麻涨价为借口市场不一定会接受,但是如果换成生物胶囊壳,自己的几种营养品这就算是产品换代升级,可以契合高端市场的需要。

    这就是在占领大市场后,开始后续的市场细分战略,给自己的产品划定档次,垄断高中端市场。

    至于低端产品,就留给别人争去吧。反正百分之二十的人,拥有百分之八十的社会财富,只要是人构成的社会,就逃不开这个魔咒。

    瞌睡遇到了枕头,不由得曾总不上心。

    不过李君阁却没有管他,自己这边还忙着呢,第二天下山,又在半山收麝香,还要放归林麝。

    一年下来,林麝又多了几十头,这次释放的有二十只,一半是李家沟自己繁育出来的。

    去年的放归的那些,除了两只运气不太好被红毛狗群打了牙祭之外,其余的都生活得不错,而且也开始了繁殖。

    看着消失在林间的二十只成年麝,李君阁开心不已:“呦呦鹿鸣,食野之苹。相信过不了多久我们李家沟就能见到这样的景象了……”

    曾总都急坏了:“那你有嘉宾,赶紧鼓瑟吹笙啊?皮娃别在这里酸了,快带我看葛仙米基地去啊……”

    李君阁笑道:“老曾文学水平不错啊?要吹笙那还不简单,要不我们再上苗寨?芦笙舞你看过没?”

    曾总翻着白眼:“哎呀老弟别逗闷子了,走走走正事儿要紧!”

    两人回到忘忧谷,林昭吴志秋何苗已经在这里等着了。

    一进大棚就感觉温度比外边高了不少,整个养殖场就像是一个通透的水晶世界。

    李君阁瞪大了眼睛都看不见有机玻璃管子里边有东西,不由得问林昭:“呃……你说葛仙米在哪里?”

    林昭说道:“你没发现水是淡绿的?拟球状念珠藻还没有发育聚集形成胶鞘,这些淡绿色就是微小藻体构成的颜色。”

    李君阁看着整个生产基地,这里就如同摆着一排排太阳能热水器的吸热板,不过都是透明的,棚顶还有巨大的遮阳板和反光板。

    林昭领着两人进了棚底的监控室,这里还是调配营养液以及供水的厂房。

    电脑上还有流量,水质成分,以及二氧化碳和水氧浓度等监控参数。

    林昭介绍到:“从蛤蟆洞过来的矿泉水,经过过滤之后,会在这里加入消毒沼液和营养盐,之后灌注到外边那些管子里,促使里边的藻体生长。”

    “管子里边有特殊的附着线,方便念珠藻机体变化时附着。”

    “自然养殖的话,从十一月到次年二月为一期。我们有五个厂房,一个厂房预计一次生产鲜葛仙米二十吨,脱水率百分之九十的干品两吨,由于我们可以调控水温,因此一年可以出产四季,最终年产葛仙米成品四十吨左右。”

    李君阁说道:“呵呵,和我们的梯田亩产千斤比起来,也没多少嘛……”

    曾总先看不下去了:“老弟你在开玩笑呢?现在葛仙米市场价两千四百元一公斤!光当原材料这就是九千六百万的产值!关键是投出产出比!你们花了多少成本?忽略一次性投资,以后每年就是买点营养盐而已!”

    这么一说李君阁就明白了,上亿元的原材料,在曾总手里会变成多少钱,呵呵呵,看看天麻胶囊就知道了。

    林昭终于笑了:“我说是大产业二皮还没有当回事,这项目我李家沟得天独厚哪里都没法比。”

    “我们有最好的富硒矿泉,经过环能工程可以保证加热,有最好的拟球状念珠藻种苗,加上这里本来又是它的道地,地理条件最适合。”

    “再加上我们最先进的培养设备,管理手段,我们的葛仙米,那是全程无菌培养,直接达到药品级。就跟我们的零抗狮子头一样,一步便领先国内同业水平!”

    “而且今年只是初步尝试,如果成功,扩大厂房那还不是很简单的事情?”

    曾总连连点头:“对呀对呀,老弟这个我们必须合作一把,在李家沟……不,盘鳌乡那边投资一个生物胶囊厂。”

    “除了自家用,还能往外卖胶囊粉和胶囊壳,老哥敢跟你拍着胸脯打包票,利润绝对不会比天麻胶囊差!”

    李君阁笑道:“好吧,我这里没有意见,具体的商务问题,你找厚娃和凡梅嫂子商议。”

    “我现在就是个编外农业生产部长,外加文化官括符次席,这上面得靠他们和董事会定夺。”

    “不过这事情如果能确定下来,设备我建议采购bm集团的,海哥他们的产品质量还是靠得住。我们要做,就做到国际领先水平,才对得起昭娃的这番苦心。”

    曾总乐得见眉不见眼:“诶诶,那把凡梅和良厚叫到一处吃个饭?我请,先通个气!等面对董事会的老人家们也好交流。”

    李君阁哈哈大笑:“想不到我们山沟沟里边,也会有大佬来搞游说路演的一天啊!不过到了李家沟轮不到你来请客,一会我给他们两人打电话,你和昭娃吴老师我们一起去久长居,那边我已经安排好了。”

    曾总更开心了:“久长居啊……说起来还真没享受过正儿八经的国宴,大会堂的冷餐倒是见识过两次,不过那就是摆个样子。这可是生受皮娃你了……”

 第九百四十一章 入选

    第九百四十一章入选

    李君阁还要客套两句,电话却响了,一看是司星准:“二准?有事?”

    司星准在那边喊道:“二皮快过来!绝大消息!”

    李君阁翻着白眼:“先说好坏。”

    司星准说道:“好消息!赶紧过来!一秒钟别耽误!”

    李君阁挂了电话,对曾总说道:“得,我上司叫我了,心急火燎的中午也不一定能陪你吃饭,晚上来我家吧,我们在家里吃。”

    曾总赶紧道:“那你赶紧去,司导叫你,肯定是大事儿!”

    李君阁不禁失笑:“那你真想多了,那小子往墙上钉颗钉子都要叫我!”

    曾总也笑了,开玩笑道:“你们这关系也是没谁了……去吧去吧,这钉钉子也要看人,司导要往墙上钉颗钉子,那也是大事儿!”

    几人笑着告别,李君阁跳上电瓶车来到剧场。

    中午十二点过,剧场门口已经有游客们在排队进场了,三百元一张票,李君阁觉得非常昂贵,可愣是天天满座。

    看了还都说值,口碑极佳。

    就按国庆节的安排,中午一场,下午一场,晚上两场,一天一共四场来算,一千人的剧场一天就是一百二十万收益,仅两个长假养活一个剧团就已经绰绰有余。

    这让董团长看着手机上的转账分成数据不禁潸然泪下,歌舞剧团的存在价值,终于在李家沟得以体现,也让李君阁再次刷新了对司星准的吸金能力的认识。

    这个和电影不太一样,电影有档期,得看院线的脸色。

    这个可是长久生意,只要有新游客到来,基本就能够长演不衰。

    一部歌舞剧,一年四个亿,让董事会对司星准这个新任首席文化官的能力刮目相看。

    以前的电影看不出好赖,可演李家沟的戏我们都看得懂啊!

    好,就是好!小准果然厉害!

    宣传李家沟的同时还能赚钱!还能让城里人排着对的让我们宣传!

    是啊是啊,秋丫头能让小准来倒插门,就算是给我们李家沟立了大功!

    关键这娃还长得那么好看!

    那是!又好看又有才华,这才是我李家沟人的脸面!啊不,那话怎么说的?啊代言人!

    现在这位相比他的前任,那可是……算了二皮也大了,该给孩子留的面子我们还是要留……

    李君阁还不服气地争辩,场地是我修的,剧本也是我写的,怎么论功的时候都成他的了?

    乡亲们拍着李君阁的肩膀,皮娃你也很厉害,书读得也多,不过还是要讲道理。

    刨地打米这些东西是写不会的,所以跳舞也该是一个理。

    看书就能成武功高手,那是武侠小说电视剧,骗别人可以骗得了我们庄稼把式?

    书是想出来的我们认,可活,那绝对是练出来的,这是跳上跳下的歌舞戏,所以你那点文笔贡献,呵呵呵……

    每当这种时候,李君阁就不由得气急败坏地对司星准发脾气:“你就不能告诉乡亲们戏剧框架情节对感情的推动作用和重要性?!”

    而每当这种时候,司星准也会洋洋得意:“你就不能想想既得利益者该是什么嘴脸?幼稚!呵呵呵……”

    ……

    来到司星准的办公室,就见到大沙发上坐了一圈的人,司星准正假模假样地表演他的茶道,用的是煤砂器和五溪仙眉。

    李家沟的茶道高手不少,良子,老伯,四爷爷,石鹤道长,旺财叔,那都是一等一的,那几位是真爱茶。

    这位是纯属为了显摆好看。

    不过就这样已经把一群人里边的两位白头发老外给唬得一愣一愣的。

    将茶分过,俩老头接过来喝了一口,不由得相视连连点头,然后又对司星准竖起了大拇指:“非常好喝。”

    司星准见到李君阁,说道:“哦,二皮来了,这位就是《干将》和《紫色大猫》的制片人,同时也是《干将》的编剧。”

    俩老外和李君阁握手,然后将两封邀请函交到他手上。

    李君阁一看奶白色邀请函上烫金的oscars,吓得差点就失礼了:“奥……奥斯卡?”

    司星准就跟恶作剧得逞一样哈哈大笑:“古利特先生,怀特先生,是不是很有戏剧效果?”

    怀特摇着头说道:“星准先生,我欣赏过你的作品,我认为能够一直在作品里揭示被命运操纵下的人性,这样的导演应该是一个非常严肃,富含哲人意味和反思精神的人,没想到,你是这么的……呃,有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