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山沟去种田-第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收获就大发了,一堆蘑菇算起来都得有七八十斤了。
品质还都不错,鸡枞松茸占了小半,剩下的牛肝菌羊肚菌见手青也不老少。
小花走到李君阁身边直哼哼,似乎还记得李君阁身上灵泉的气息。
李君阁蹲下来挠着小花的下巴夸奖道:“这猪娃子这么厉害啊!以前知道法国的猪娃子能找松露,原来我们家的也不赖嘛!”
娃子们都很得意:“我们也厉害!”
“是是是,你们也厉害,比二皮叔小时候厉害多了!”
不过李君阁还是担心娃子们的安全,说道:“山脚那边的野林子大家还是少去,那里不太安全,有蛇,还有大野猪呢!”
娃子们说道:“我们带着狗狗呢!猎户爷爷说狗狗很厉害的,大野猪都敢怼!”
李君阁撇撇嘴,心想那是在下司犬练好之后,就他们现在那个样子,离怼野猪还早着呢。
敬子伦眼珠子咕噜噜直转,说道:“小表叔,听说山蘑菇老贵了,这些蘑菇我们卖给你好不好?”
好嘛,家里居然出了一个小奸商,李君阁说道:“卖给二皮叔,最后还不是下了你们的肚子,不干不干。”
马翠如说道:“那大不了我们不吃嘛!”想想又实在受不了诱惑,又改口道:“那我们少吃点点,剩下的都卖给你。”
李君阁扯过一张椅子坐下来,继续逗闷子:“那你们准备怎么卖啊?”
王美娴张口就来:“一块钱一斤!”
然后敬子伦猛扥她的裙子角,立马又改口:“两块!不,三块钱一斤!”
李君阁哈哈大笑,说道:“那你们知道多少是一斤吗?”
这下娃子们全都张目结舌了,没人知道一斤到底是多少。
李君阁去家里拿出一竿称,将秤砣挂上去,对娃子们说道:“你们来看啊,这个就是村里人常用的称,配上这个秤砣,就成为斤斤称,这个刻度就是一斤的刻度,往后这里是两斤,这里是三斤……”
“往秤盘里放蘑菇,等到蘑菇把秤砣压起来,秤杆能打平不下掉了,就算是称出一斤蘑菇了。”
娃子们都啪啪拍手,你争我夺的要玩称。
等敬子伦称出一斤蘑菇来,娃子们又傻眼了,这一大堆蘑菇,得称到什么时候去了!
李雨宁也是一个小奸人,直接翻出一个桶来,将蘑菇按照一斤蘑菇的大小堆出几堆来,然后一堆一堆往桶里装,装满的时候正好五堆,然后对李君阁说道:“小堂叔,我们按桶卖,这一桶正好五斤,十五块钱,行不行?”
一群娃子又开始起哄:“对对对,雨宁好聪明,按桶卖!二皮叔快买!”
李君阁哈哈大笑说道:“就你们这样做生意那还不得亏死,来来来,二皮叔告诉你们啊,这个是松茸,在县城里能卖到六十一斤;这个是大鸡枞,能卖到八十一斤,这个是黑牛肝,也得卖五十,这个是见手青,四十五以下不能卖……”
听得一群娃子眼睛里小星星和小圈圈变换交错。
李君阁又说道:“你们卖二皮叔三块钱一斤,那就亏大发了,所以说,处处留心皆学问,你们要卖蘑菇,首先得把蘑菇认全不是?”
说完有道:“这样,你们这堆蘑菇,先量个桶数,二皮叔一百块钱一桶跟你们买,然后你们再将蘑菇分类,洗刷干净,大的撕成片,摊竹席上晒着,以后每隔几天,二皮叔就带你们去山边一趟,等这个假期过去,你们的学费就都自己挣出来了!”
娃子们兴奋得直叫好,开始行动起来,最后算下来每人都挣了一百多元。
晚上老爸老妈回来一看也惊着呢,怎么搞了这么多?娃子们这是山神附体了?
李君阁一解释,老爸乐了,这家里的野猪娃子居然还有这本事,嗯,那几个公猪娃子还是不煽了吧,养大了当种猪得了。
猪圈里大呆二呆小呆长出了一口气,还是爷爷好啊,总算是躲过这一刀了。
吃过晚饭,就听到门外有人喊:“皮娃!皮娃!”
听着是篾匠叔的声音,出门却没看到人,只看到一个跟篾匠叔身型差不多的的汉子,上身是重绸的烟灰色七分袖斜襟衫子,料子很眼熟,下身是九分的亚麻阔腿裤,脚上是老布鞋样式的头层牛皮鞋,这身打扮放渝州都是时尚人物。
脑袋两侧头发剪得短短的,鬓角修得整整齐齐,顶上的头发向后梳着,看不到脑后,应该是扎着一个小揪揪。
瘦削的脸型,沧桑的目光,低平的眉毛,还有修得方方正正的一圈胡子,简直就是梁朝伟跟吴秀波的合体,这样子要是出现在渝州或者蜀都街头,指定会招来一群大叔控的小姑娘犯花痴。
李君阁不禁挠了挠脑门芯子,说道:“呃,这位大叔,您找谁?”
第一百一十五章 篾匠叔的春天
第一百一十五章篾匠叔的春天
紧跟着脑袋上呼的就挨一巴掌,那汉子骂道:“少跟我扯!找你有事!”
李君阁吓得退了两步,扶着门这才没有倒下:“蔑……篾……篾……”
篾匠叔翻着白眼:“咋的!改属羊啦?”
老爸老妈正在厨房里熬鸡枞油呢,出来一看也吓一跳:“篾匠!你咋成这样了?!”
篾匠叔都没顾得上跟二老打招呼,将李君阁拉着就走,一直到了鱼塘边上才停下说道:“皮娃啊!这个事情你看看怎么拿主意啊!”
李君阁还在那里牵扯篾匠叔的后脖领:“这衣服不错,啥牌子的?唷,没牌子!篾匠叔,你屋里有人了!”
篾匠叔直跺脚:“说的就是这个事!良子丫头回来了!”
李君阁嘴巴里能装下鸡蛋:“啥时候回来的?”
篾匠叔说道:“送走池田先生的第二天就回来了!这几天一直住在我家呢,你说这孤男寡女的,要是乡亲们知道了,篾匠叔这脸往哪里放?!”
李君阁笑得没心没肺,说道:“就你这身,穿着乡里逛一圈,估计乡亲们就都知道了。这就不是乡下手艺啊。”
篾匠叔脸都臊红了,说道:“那丫头说……那丫头说要留下来照顾我,你说我这大老爷们的,哪里用得着她照顾!这事好说不好听啊,人家一个小姑娘家家的……”
李君阁赶紧打住,说道:“篾匠叔,良子丫头可不是小姑娘家家啊,我听说都三十了,这日本女人脸嫩而已。”
篾匠叔脸更红了,说道:“那……那就更不好了啊,你看我那个破房子,电视机都才十八寸,一个乡巴佬篾匠穷光棍,怎么也配不上人家啊。”
李君阁意味深长的“哦”了一声,神色古怪地看着篾匠叔说道:“那意思是说,如果能配得上,你还是有这心的呗!”
篾匠叔一时失口,恨不得有个地缝钻下去,跺脚恼羞成怒说道:“你这就是站在干坎上看笑话是吧?这事还不是你闹出来的!赶紧给我想办法解决喽!”
说完转身就想走。
李君阁赶紧将他拉住,说道:“别别别!这事我们先捋一捋啊!我先问问你啊,如果不考虑其它的因素,你喜欢良子丫头不?”
篾匠叔忸怩了半天,说道:“良子丫头那脾性,那相貌,还有那份操持家的本事,那……那还能有啥说的啊……就是人家跟画里走出来的似的……嗨!我是真的配不上啊!”
李君阁一脸不耐烦,说道:“少跟我拉东扯西的!两个字,喜欢!三个字,不喜欢!选一个!”
篾匠叔有忸怩了半天,脚尖前面的草坪都给蹭成泥地了,才期期艾艾地说道:“喜……喜欢呗……”
李君阁哈哈大笑:“就知道你喜欢,穿着这身来我家,不就是得瑟来着?那你觉得,这良子丫头,她喜欢你不?”
这下篾匠叔就更开不了口了。
李君阁翻着白眼说道:“看你这个样子都来气,我去问良子丫头去!”
篾匠叔一把没拉住,李君阁转眼就跑远了。
就听着后面还在喊:“皮娃!你好好问啊!千万别吓着人家啊……”
李君阁来到篾匠叔家里,一看了不得,庭院收拾得干干净净,一边整整齐齐地堆放着竹材,一边用竹竿搭着一个架子,晾着篾匠叔的衣服。
屋檐下墙上钉上了不少钉子,各种工具挂了满满一墙,伸手可取。
檐下的蛛网灰尘都没了,门口挂上了青布帘子,门口两侧各摆了一个高脚凳,一边是一个砂盆,养着几头兰草,一边是一个破瓷罐养着几支蒲草,插着几支高低错落的野花,让古旧的老屋子一下就显出了好些雅趣。
李君阁正在那里欣赏呢,就听见背后一个声音传来:“黄桑现在不在,这位客人……啊,李桑是你来了。”
李君阁转头,就见到池田良子头上包着手帕,袖子挽着,腰上系着围裙,似乎刚刚正在烧水。
见李君阁打量她的手,池田良子赶紧低下头,用围裙擦着手指上的黑灰,害羞地说道:“李桑,你们这里的锅灶,我用得还不太习惯……”
李君阁哈哈大笑,说道:“良子丫头,你来这一出,可把篾匠叔吓得够呛啊!”
池田良子赶紧摇手,说道:“没有没有,良子没有想吓到黄桑,良子就是觉得黄桑这个样子实在是太清寒了,我就……我就……”
李君阁说道:“你就可怜他,是吧?”
池田良子又赶紧摇手,眼泪都快出来了,说道:“不是的不是的,我每次看到他专注的神情,就会想起我的爷爷,他们,他们都是一样的人。良子不是可怜他,是……是心疼……他。”
李君阁叹了口气,说道:“良子丫头啊,我们农村的规矩,两个还没有结婚的人,是不能住在一起的。你看篾匠叔这个家,清锅冷灶的,都小四十了还找不到媳妇,村里就没有看得上他的人家。唉,你这样会让他有想法的,要不你还是回日本去吧。”
池田良子眼泪终于下来了,语气却非常坚定道:“我不!他虽然不会种地,不会挑米,但是他用自己的双手养活了自己!他用了二十多年,沉心研究,手艺比我的父亲还要出色!这样的巨匠还被村里人歧视,这对黄桑太不公平了!我就要守在他身边,我就要他知道,至少这世界上,还有一个人是能够理解他,敬他……爱他的!”
说完这话,自己也忍不住害羞,又低下头来。
李君阁鼓掌大笑:“好!太好了!有你这话我就放心了,刚刚我说的那什么没结婚就不能住一起的鬼话是假的,你们就先这样处着吧,这两国生活习惯可能有些不太一样,劳您受累了!还有啊,我这篾匠叔三十多岁了都没有谈过恋爱,可能不懂啥叫浪漫,也得请您多担待啊。”
池田良子又害羞了,期期艾艾的说道:“不是的,他那天编了那个小羊头送我,我就知道,他……他是懂的……”
李君阁一拍自己的脑门,自己这还一语成谶了,一个羊头标,这丫头就把自己给卖了!
跟池田丫头道别,李君阁又屁颠屁颠往家里跑,这篾匠叔的春天,可算是来到了啊!
一进门,水都没来得及喝一口,就被篾匠叔拉着问道:“皮娃,那丫头怎么说?”
李君阁一拍篾匠叔的胳膊,说道:“没说的!那丫头真是好!你可一定要抓住了不放手。好家伙!这是喜欢你到骨子里头了,还直替你打抱不平呢!”
说完将自己跟良子丫头的对话说了一遍。
奶奶也说道:“那丫头我看是个好的,你看看这裁剪,这针线,虽说不是乡下里的对襟款式,但一看就是好女红!”
老人家还是老一套,拿女红判断一个女孩的好坏。
李君阁说道:“这是现在最流行的禅意中国风,城里人穿着喝茶打坐用的。”
老人家笑眯眯的直点头:“篾匠穿上,都多了一丝雅气,改天把姑娘请来,奶奶也学学城里的花式,到时候给乖孙也做一身。”
李君阁连连摆手,说道:“可别可别!我这上山下河的,可用不着那身!”
老爸说道:“听说良子丫头的老爸也是篾匠?那这么说起来可以算是门当户对了吧?你说人家这闺女怎么养出来的,一动一静看着就是大家闺秀啊……”
篾匠叔一脑门子黑线,说道:“几位,你们就别扯闲篇儿了,我这里都要急死了,赶紧的给出个主意啊!”
老妈也说道:“哪里还需要什么主意,好不容易有个姑娘能看上篾匠,这可千万别滑脱了,虽说是外国人吧,可人家……哎哟,这日本人要彩礼,那得多少才是个数啊?”
篾匠叔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叹气道:“唉,我就是愁在这里啊,平日里就想着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也没顾着置办点家底,现在手里头就只有六七万块钱,加上那个破房子跟一片竹林子,实在是对不起人家良子丫头啊!要不,还是算了吧!”
说是这么说,可眼睛里都是满满的不舍。
李君阁说道:“篾匠叔你别这样啊,你不是还有一根竿子在池田老头那里寄卖嘛,到时候再多做几根发过去,你这家就算起来了。”
篾匠叔哭着脸说道:“皮娃你又在胡沁了,这几根鱼竿能卖几个钱啊。”
李君阁说道:“篾匠叔,我们这样说啊,你平时编一个篮子,能卖多少钱?”
篾匠叔说道:“看在哪里卖,乡里卖的话,也就十几块。”
“那本钱是多少呢?”
“嗨,哪有什么本钱,竹子又不要钱,加上清漆,最多再加点电费,最多就块把钱吧。”
“着啊!一块的材料,经过您的手,就能卖十几块钱,能翻十几倍啊!上次池田老头买我家的竹子,你知道是多少一根的吧?”
“好像是一万块一根来着?我说你家的蛮竹就算是够硬,这也太贵了啊!”
“您先别管贵不贵啊,您看,材料经你手翻十几倍,现在五溪蛮的竹料就值一万,加上丝,胶,漆,藤,再经过你手,那得是多少来着?”
老爸一巴掌呼李君阁脑门上:“幺娃你可别逗你篾匠叔了!这世上有那么贵的竿子?都赶上你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