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栖特种兵-第2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唯一的好处就是对有文采的人很欣赏,在任期间帮助了一些贫困的学生完成了学业。
哈忠阿最近可烦透了!因为几位钦差就在这里,督促他防范乱民;首要的就是和驻在珋州的军队协调好。
他的官阶是从四品,可是那些游击、都司个个都比他官阶高,哪个城守营都司张边,还好一些,别管怎么说他是守土有责;那两个游击王元、赵方就不好伺候了!
他们没有确定的守土责任,要他们帮助守城还得求他们帮忙。
即使这个守城,也是李鸿章等人强制要求的!要按他的想法,根本就么有这个必要,纯粹是自找麻烦!
他认为,这些乱民制造一些小麻烦会经常不断地发生,但是做不成大事,所以也没必要兴师动众,尤其是他的珋州,兵多城大,乱民根本就没有可能乱到这里来。
这样一来,军队和地方的协调根本就没有办法实现,一直就乱糟糟的。
为了解决这个懒惰骄横的八旗子弟官的轻敌懒惰,两光总督徐广缙决定来珋州一下,亲自找哈忠阿谈谈。
这件事也让哈忠阿头痛不已,他本来还想找个陪绑的,可是心目中的绝佳人选李鸿章借口去接应左宗棠,出城溜跑了;左宗棠刚刚谈判归来,说有些事情需要及时和李钦差交谈。
劳崇光和向荣也走得贼快,他们说要赶紧去调兵遣将。
没办法,只好自己去见两光总督。
其实地点就在他的府衙,超级大佬来了,当然就没有他的座位了。
徐广缙首相询问了兵力部署情况,哈忠阿如实汇报了。
还没有听完,徐总督的脸色就变了,心里有了很强的预感——这家伙这么搞会出大事的!
原来从哈中阿的汇报中可以得知,这个城市几乎没有设防!
其中最靠谱的塔齐布和他的一千湘勇精锐,除去支援罗泽南了,不知道何时能回来。
最大的军事力量两个提标营都在自己的营地按兵不动,没有和守城联系在一起。
只有城守营到位了,但是他们没有上城墙,而是分散在北城区,就近保护府衙的安全。
城墙上防守的只有民团和一些二线士兵,战斗力根本就不值得一提。
徐广缙这时也没有工夫和哈中阿兜圈子了,命令他不管两个提标营提什么要求,都一律满足,一定要用最快的方式让他们上城防守!
同时,徐广缙让自己的书办带着自己的亲笔信,和知府一起去催兵!
在这个紧急命令下,加上哈中阿大出血,光银票就送出了二百万,粮草无数,才请动了两位游击,然后一个去了北门,一个去了南门;留下东西两门基本无防。
这时候,石达开带领的远征军已经来到西门外,他们利用当地老百姓出入城的机会,扮成平民,混入城中,然后一个突然袭击,把守城的几十个练勇全部活捉!
随后石达开在西门放下了一个连队的兵力,守住城门,在没有被发觉之前,照常让行人进进出出,一旦敌人发觉,就马上放下吊桥,关闭城门。
随着远征军的进城,一场所有都预料不到的史无前例的大会战拉开了序幕!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602章 网住两光总督
远征军进城以后,安置好对西门的防守,然后,前面的士兵依然扮成百姓,向府衙的方向快速行进,后面的大部队,则暗暗地跟随过来。
一直到柳江的环形河岸,那里有通往中心岛的桥梁,直通北城区,而府衙就在这里!
一直到现在,对面的城守营也没有发现异常,桥的两端连哨卡都没有设置!
石达开见到这样的机会,岂能错过?
一个号令发出,大军一起冲过桥去!然后在两个桥头各放了一个连守住。
过了桥,府衙的高房大屋举手可得,远征军一鼓作气,“呼啦”一声就包围了府衙!
两光总督正好给包了饺子!
远征军一鼓作气,凶猛地扑进府衙大门,意图快速解决这里的战斗,进一步扩大战果。
可是没有想到的是,敌人的阻击异常激烈,成群结队的敌军向进门的远征军扑过来,死死顶住了进攻的锋头,跟着更多的人加入,并且开始了反击!
看敌人不要命的劲头,远征军只好先撤了出来,心里还嘀咕:不就是一个破府衙嘛,有什么值得这么玩儿命的!
远征军这里纳闷,里面的徐广缙以降,更是又气又急,这算什么事呀,自己这么多兵,竟然在自己的家里被人给堵住了!
幸亏哈中阿临走之前,把城守营的一半人给调了过来,专门保证总督大人的安全,否则刚才那一下,堂堂总督就落入敌手了!
这时,保护总督的除了五百人的城守营以外,还有总督带来到扈从卫队,也有一百人左右,一共有六百人。
总督的卫队长把这些人分成两组,一组对总督贴身保护,一组守住府衙大门,防止他们再次冲进来。
石达开正在指挥战斗,也是分成两组,一组清除外面的那些城守营士兵,一组继续攻击府衙大门。
让石达开感觉奇怪的是,外面的那些人遭受攻击以后,并不是好好保卫防守自己的阵地,而是向府衙那边爬出,不知道府衙有什么特别需要保护的东西。
直到有两个傻冒士兵一边拼了命一样向府衙冲,还一边高声呼喊“保护总督!”,麦轲才突然醒悟。
总督,难道是两光总督在里面?
这可是一条大鱼!
既然落在网里,虽然出人意料,我也敬谢不敏了!
一抬手,让继续阻拦那两个依然再喊得士兵进去,算作对这两个小伙的奖励;一边调整战术。
估计敌人知道总督有难,一定会倾巢出动,实施解救,届时远征军就会承担极大的压力。
但是,这也是一个极好的机会,可以寻机打败敌人,因为他们不得不改变自己的计划,对付这个突发情况。
一个总督被乱民活捉,任何人也承担不起这个责任,满清皇帝也不能容忍,一定会压迫下面的人,务必把人夺回来,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他们也一定会不顾一切救人。
所以,石达开索性就把剩余的城守营士兵全部放进了府衙,这样里面的人就大概保持在了一千人左右。
石达开安排了二千人包围住府衙。
又派了二十对猪猿组合骑兵,以及所有没有和白猿组合的野猪,共一百头。
另外四千人则守住过河的桥梁,还有北面的陆路进口,在鹞鹰洲的东端形成一道防线,直接连接东边回流的柳江。
这个地方正好把柳北区、柳中区、府衙都包括在内,宏观来看特别像一把大肚水壶,这里一共有二千人,卡住的地方正是壶口。
同时,石达开第一时间让主管情况工作的文书放飞玄枭,把这里的情况告诉麦轲,让他利用这个机会,统筹安排,包括考虑他的这支部队,在不久的将来,就会陷入腹背受敌的苦战。
他告诉麦轲,他一定坚持到底,并尽量拖住敌人,但是敌人为了拯救两光总督,也难免狗急跳墙,使出狠招;所以,后续部队早一点到来,胜利的希望就大一些,自己人的损失就少一些。
果然如同石达开所料,敌人的反扑比想象的要快得多,第一波就是两个游击的提标营。
他们刚才要足了好处,才磨磨蹭蹭地准备发兵南北两端,可是还没有等他们整理完毕,突然传来消息,说总督被围住,很快就被活捉!
两个游击这个时候也不磨蹭了,立刻挺枪提刀上马,向府衙急冲而去,后面的士兵也体现了他们的军事素质,跟着马跑,竟然没有被拉开多少。
不过,即使他们跑得再快,也还是赶不及了,等他们接近壶口的时候,发现远征军早已在那里严阵以待,等着他们了。
王元和赵方二人二话没说,各自带着自己的提标营冲了上去,一个在左边,一个在右边,四千人全面压向防线上的二千人。
主持这里防线的远征军军官是旅长张灵泉,把他两个团的防守兵力简单地一分为二,以中柳大道为界限,一团在东,二团在西,防守在壶口路上。
二位团长把自己的一团人马再次一分为二,做了二层纵深安排,第一营第二线,第二营第二线,二个营的间隔实际只有一条马路,一个马路北边,一个在南。
第三营则留作机动,随时支援前线的一营,并且准备做一些在二个营防守之外的事情。
一团团长刘大伟看着王元带着他的右营提标过来,连气都不喘一口,就一窝蜂冲了上来,对一营营长杨文化说到:“看来敌人是乱了方寸,你给我带一营全部冲上去,给他一个下马威!”
杨文化打仗时智能型的,能不用硬碰硬的方式尽量不用;但是该硬碰硬的时候,他自称比谁都硬!
团长的指示和他的想法不谋而合,他立刻发令:“一连在左,三排在右,二排跟我冲!”
长枪往前一甩就冲了上去!明眼人一看便知,这枪甩得完全是杨家枪的韵味!
二团团长冯志阔作了同样的布置,也有一营营长丁光烨带人冲了上去。
虽然没有想到对方不固守防线,竟然冲了上来,两个游击还是鼓勇上前,大吼一声,带领手下前冲,立刻就混战在一起,兵对兵,将找将,进入白热化战斗!
。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603章 游击全力以赴
杨文化长枪如毒蛇吐芯,不声不响地就奔王元的心窝而去!
王元岂肯让敌人得手,当下大刀横削,哐啷一声,就把来抢挡住;顺势一刀,也向杨文化拦腰就砍!
二人过了几手,颇有棋逢对手的感觉;当下各自抖擞精神,一个是死了心要冲过去救人;一个是立了志挡住决不放过,武艺和心智各不相让,斗了个旗鼓相当。
大道东部的丁光烨手持一杆方天画戟,对上了赵方,巧的是,赵方的兵器也是方天画戟。
二戟并举,各显本事,煞是好看!
只是二戟的颜色不同,丁光烨的为纯钢打造,闪烁着清亮的白色;而赵方的则是乌铁铸成,所到之处一团乌黑。
使戟之人都是力大无穷之辈,所以二人打起来毫不惜力,上来就是二十四下互相撞击,只听一阵乒乒乓乓爆响,如同铁匠正在锻造。
主将带头拼杀,手下的兵丁自然不能闲着,况且大家都是久经战阵,深知战场上的规则——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最安全的做法,就是灭了对方;否则,就准备自己被灭!
转眼功夫,就有了几十人的死伤!
有人倒下,并没有减弱战场上的杀气弥天,反而更加浓烈,因为这些人见到自己的战友死亡,并没有被吓倒阻退,而是凭添了一股报仇雪恨的血气,每个人都变得更加悍勇!
这些绿营兵虽然比起远征军怕死得多了,但他们都是老兵,如果把怕死放在表面,只能是死得更快,所以他们把怕死的情绪深深压下,用更悍勇的方式作为自己怕死的解决方法。
而远征军的士兵,是从里到外一致性的心志简单,他们无一不是信仰坚定的基督徒,知道或生或死,都不能把他们和神的大爱隔开;虽然他们不会无谓死亡,但是一旦有死亡的必要,就必然义无反顾地慷慨赴死。
所以,决死的战斗就在这条壶口大街悍然展开!
一方是决死冲阵,一方是誓死不退,双方的伤亡成直线上升!
但是毕竟双方的拼死基础和动机不一样,所以拼死的效果则大不相同。
满清绿营士兵拼死是为了不死,一旦受伤或者觉得无能为力,他们的目的无法实现,就马上失去了斗志,被完全的绝望笼罩,再也没有继续打下去的动机和力气了。
而远征军士兵,拼死是因为不惜死,是为了成就天国的目标,所以死只是一个过程,一个生命的阶段,生而战斗,死而无憾,所以哪怕是受了伤,哪怕是即将死亡,也要把最后一丝力气用来杀敌!
因此,这种悍不畏死、至死方休的气势让清军胆寒,也让清军的死伤人数大大增加,当参与进攻的清军非死即伤超过半数以后,他们挺不住了,只好后退,脱离了交战状态。
远征军交战的两个第一营,也各有一个连的死亡,而且是几乎人人带伤,他们和二营换了防,退居二线裹伤休息。
敌人死伤超过总人数的一半,达到二千之数,短时间不可能再发动进攻了。
他们已经尽力,再进攻和送死无异,也就没有理由惧怕因为救援不力而获罪了。
再说进攻府衙的远征军。
自从知道网住了一条大鱼以后,他们就一直采取围而不攻的战术,让敌人着急,自己坐等机会。
大概是为了配合北方来的救援,府衙内的敌人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突围,这次组织突围的就是城守营的都司了,他所有的绿营兵都进了府衙,他自然也跟了过来。
现在聚集在府衙的兵力有一千二百人左右,他只留下二百人保卫总督,其余人都用来突围。
他先派出四队人马,每队百人,四下突围,引得远征军前去围堵,然后六百人集中在一起,突然冲击府衙正门,用武功最高强的兵力当尖兵,一举冲开了大门处的防线!
守门将士极力阻拦,还是没有拦住,原来这股突围力量中,有二十多人来自总督的卫队,他们都是民间搜罗来的武功高手。
虽然不敌,守门的士兵也是死战不退,从而阻滞了敌人的速度,也给其他人前来支援,争取到了时间;当石达开赶到的时候,这些突围的人就知道大势已去。
石达开缓步上前,几个总督卫队来的高手并没有太重视,只有一个人上去拦阻,可是仅仅一个回合,这个人就被石达开制服,人们连他用的是什么手法都没有看清。
敌人大惊!刚才这人虽然不是武功最高,也是中等水平,没有人能够轻易胜之。
对方的胜利令人惊异,不在结果,而在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