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三栖特种兵 >

第547部分

三栖特种兵-第547部分

小说: 三栖特种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结果当然被士气正旺的天军当场砍瓜切菜!

    这一下子冲突扩大,很快就到了整个地区道观集结对抗天军的局面。

    天军是来者不拒,正好大开杀戒!

    最后发展到九天真人的九大弟子出马。

    结果,这牛魔王也真是打斗起来,武功大大发挥,愣是率领他的牛魔战队,围住了第九弟子东南天君,当场斩杀!

    结果,与华山派的战斗全面爆发,让牛魔王尝到了极大的苦头!

    牛魔王一不做二不休,集中三万精锐,仰攻华山!

    非但如此,他还命令其它十处战场,赶紧结束战斗!

    同时,命令他们完事以后,不再开辟新的战场,直接来华山,非把这些可恨的道士赶尽杀绝不可。

    华山绝顶,有一座道观,九天真人正在与剩下的八大弟子商讨当前的局势。

    几个人全都满脸愤怒,外带一份悲伤。

    愤怒是因为这个牛魔王死皮赖脸和华山派纠缠;悲伤的事,九师弟惨遭横死。

    几个人决定和天军就周旋到底,决不屈服!

    几个人其实是想投降的,但是又估计这牛魔王不会同意,因为他们也杀了不少天军。

    与其求降不成受辱,倒不如一拼到底。

    打定主意,几个人就要下去在不同的高度设防,层层抵御天军。

    九天真人他打算去道观顶部的祈愿台,专门为最小的徒弟做一下祈愿,让其他人都在这里等候他回来。

    吩咐完毕,九天真人脚步迤逦地走山了顶楼。

    时间不长,传来师父的沉声祈愿,然后又听到呜呜的风声,似乎比较激烈。

    八人也没有在意,这里本来就是华山之巅,风声大作,乃为常事。

    加上师父本领高强,想要出事也难。

    这时候,又是一声闷哼传来,这是师父的声音!

    不好!师父出事了!

    到上面,八个人亡魂皆冒!

    一个人正笑嘻嘻地抓住了师父的脖子,九天真人还想说话,只是不管如何努力,就是一个字也说不出!

    仔细一看,原来师父的双脚离地,是被人抓住脖子,提在半空的!

    这该有大的本领,能把武功极度高强的师父生擒活捉?

    其实,他们有点高估麦轲的能力了。

    原来这九天真人对死了关门弟子非常悲伤,这可是他打算传掌门之位的人选!

    过度悲愤下的精神恍惚,再加上这里是华山派后院的后院,决定安全,他也就没有一丝警戒,全部身心都放在为徒弟祈愿上面。

    结果被麦轲钻了空子,一招擒敌!

    麦轲是和李小龙率领的三个团一起过来的,接近华山主峰的时候,察觉道观顶部有人,就来了这么一招!

    麦轲捉人成功,李小龙率领三个团也从天而降,他们当然都是靠灵犀一动搬运过来。

    三千人等是酒吧道观前面的空地站满。

    大头岭在这里开会,本来这里就没有山人,麦轲捉住了九天真人,又把八大弟子全部吸引住,因此李小龙的三个团非常顺利地占领了华山之巅制高点。

    这个时候,站在麦轲前面的八大弟子还没有从惊骇中回过神来。

    他们这样短的时间内,收到了双重惊骇,依然保持站立就很不错了。

    第一层,无敌的师父被人生擒。

    别说师父了,就是他们自己都是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存在。

    第二层,凭空出现的天军。

    事前根本就没有任何征兆,三千天军就突然出现在他们面前。

    凭空从天而降,难道这就是他们被称为“天军”的原因?

    这时,麦轲松开了收紧的脖领,把九天真人恢复到可以说话的状态,对他说:“怎么样,你们可以商量一下,如否愿意投降天军?投向的话,可以得到天军的所有优待,你们伤害天军的罪行也可以饶恕。不投向的话,我们既可以来个泰山压乱,居高临下地供给,和下面仰攻的天军配合,灭了你们!”

    九天真人大口地吸了几口气,然后说道:“投降?绝无可能!除非你们做到一件事情!”

    麦轲面色一沉,问那把个徒弟:“你们呢?”

    八人中有四个面露挣扎,这不投降,绝对是死路一条,不过他们又怎能和师父唱对台戏?于是也齐声说:“我们和师父一样!”

    “好!既如此,你们说吧,到底是什么事情!希望你们不要过份!也希望你们珍惜这唯一的机会!”麦轲警告说。

    “那就是我的小徒东南天军,起死回生!如果做不到,我等宁为玉碎!”九天真人一脸绝然,明显就是萌了死志!

    这话一出口,八个徒弟脸色灰败,彻底绝望,这哪里是替条件,就是板上钉钉,作死!

    小师弟已经死了两天,虽然抢回了全尸,可是都两天了,怎么有可能还会活转?

    幸亏现在是冬天,如果是夏天,早就腐臭了。

    不过,他们也没有办法,师父决定就是顶天的命令,没有什么少数服从多数。

    所以把个人也就死了心,一会儿打起来,拼一个够本,两个赚一个。

    麦轲也变了脸,大怒道:“死人怎么能复活?你这不是故意刁难吗?不行!这个条件不行,换一个!”

    一边发怒,一边请求灵犀一动去搜寻和诊断。

    不到三秒,灵犀一动回来,告诉麦轲说,它找到了人,是由于人多技压而窒息,没有什么机质性的损伤,完全可以起死回生。

    麦轲心中大喜,面上不动声色,继续保持大怒状态,盯着九天真人。

    九天真人根本记不为麦轲的怒火所动,脖子一梗,道:“没有可能变化,就是这个条件,必须救活我的小徒,才有可能投降你们!”

    麦轲沉静了一会儿,才有说:“不行!你们投降不投降其实也无所谓,我为什么要费力救人?你们除了投降以外,需要增加条件!”

    什么?难道他们真能救活东南天君?

    九天真人晃了晃脑袋,八个徒弟也是一起晃脑袋,然后同声问道:“真能救人?”

    麦轲这时候,就像得道高人:“救是能救, 就看你们的条件又没有足够吸引力!”

    终于,九天真人的活力回到了他的身上,他赶紧把好东西往外掏!

    “二百万两银票!”

    “不要!”

    “一百万亩良田?”

    “不行!”

    “九天神功秘籍一本!”九天真人咬牙了!八个徒弟心头一紧!

    “不感兴趣!”麦轲不屑一顾。

    八个徒弟松了一口气,这可是他们梦寐以求的镇山之宝。

    九天沉默许久,我还什么呢?就剩下这幅老脸了,不过这也没有多少价值吧?

    突然,他心中一亮,急声说:“有了!我有几个俗家弟子,才各地领兵,我可以让他们献城投降,归降天军!”

    “嗯!这个可以有!”麦轲终于满意了!然后又问道:“说说,都有哪些城市?”

    “不少呢!有的肯定成功;有的需要都费点力气;有的只能是争取。我就说说可能能成功地吧!第一个就是铜关……”

    “好!停!”麦轲一听铜关可以兵不血刃拿到,觉得已经大赚特赚,就赶紧打住,因为他已经拍了王少杰 去了那里,再耽误就会让效果大打折扣。

    他也就没在罗嗦,让灵犀一动把东南天君带上来。

    原来在麦轲和九天真人谈判的时候,灵犀一动就实施了治疗,没用一分钟,已经完全治愈,而且加持了百分之二十的功力。

    麦轲正在安排立刻去铜关,九天还在犹豫,说要见到徒弟复活了才能前去,一个人影飞奔而来,高叫了一声:“师父!”

    定睛一看,正是死去两天的小徒!

    随后的事情就变得顺风顺水,华山派师徒十人全力以赴,把所有的华山派俗家弟子全部说想成功,投向了天军。

    盖因他们的证据太有利了——死里复活,从天而降!

    一天以后,大军回返,浩浩荡荡地从巫山开进了太行山,两大山脉终于联手。

    。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917章 少杰鏖兵铜关

    华山派投顺了天军以后,以九天真人和他的九个徒弟组成了十人团,帮助天军很快地就收复了秦岭山脉东段及附近地区。

    他们的帮助方法,主要就是策反。

    他们的策反方式,就是这十人团纷纷出动,到天军目前攻打的目标那里,把那里掌军的华人派俗家弟子说服,让他们投降天军。

    因为华山派在当地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这些重量级的高级领袖人物出马,让那些俗家弟子受宠若惊。

    精神恍惚之下,立刻就言听计从了。

    就这样,花阴、骆南、儋凤、觞南、芦氏、花县、觞洛、兰田等地,全部在第一时间举义投诚,从了天军的领土。

    只有铜关,不是太顺利,尽管是九天真人亲自出马。

    这个俗家弟子虽然没有列入华山正是修行的弟子行列,却有一个正式弟子的名字,叫做赵一敬。

    原来他曾经上过华山,后来却因为热衷于名利,又还俗去走官场,所以现在担任千总,负责统领整个铜关的防卫事务。

    九天真人一到,立刻说明来意,要求赵一敬投降天军。

    赵一敬立刻陷入两难境地。

    一方面,他真的不想投降;另一方面,他又不想得罪师父,同时也不敢,师父要是发起怒来,他还真的承受不起。

    于是,他就敷衍起来。

    一方面他极端热情地招待师父;另一方面就是不给师父准话,拖着不投降。

    拖了一天,九天真人急了!因为天军的期限到了,再不投降,等于没有按约定做到,九天也是好脸面的人,他丢不起这根脸。

    于是,直接闯进赵一敬地大营,发出最后通牒,立马投降!

    否则,就活捉了他,送给天军!反抗的话,就送给天军一具死尸!

    赵一敬无奈之下,只好屈从了师父。

    清军投降,天军开进了铜关。

    赵一敬因为是战场起义,所以按照天军的惯例,被安排天军的一个旅长,等于官升一级,他的军队数量也从以前的一千多人,增加到了三千多人。

    他的防区也依然是铜关。

    天军这里原来属于程吞金的部分,依然归属原建制,王少杰的十个团援军,则奉命驻守在铜关。

    赵一敬则归属王少杰节制。

    麦轲临离开前往太行山区的时候,特意来到这座战略古城,一方面欣赏一下这座要津,另一方面部署这里的防御。

    麦轲要四处转转,王少杰当然陪同,而且他自己也需要了解周围的地形。

    结合以前的军事知识和实地观察,麦轲对这处战略要地的了解更加深入。

    王少杰则从来没有见到过如此雄关,对祖国的壮丽山河增加了认识。

    潼关的历史,源远流长。

    《唐书》载“古为桃林塞”。

    《左传》也有“晋侯使詹嘉守桃林之塞”的记载。

    那时桃林的范围,包括铜关以东到和南岭宝县西境。

    战国时,函谷关就成为秦的东大门,此地在岭宝县坡头乡王垛村一带、东临洪农涧

    东汉末年,曹操与马超在铜关大战,铜关之名,始见于史。

    铜关关城始设于汉,在港口以南源上,即杨家庄附近。

    隋大业七年,也就是六一一年,移关城于杨家庄南城北村一带,与汉代关城南北夹峙,形成两座关城, 形势更加险要。

    唐武则天天授二年年,也就是六九一年,潼关又从塬上北迁到源下,沿河辟路,也就是每目前的铜关。

    历代各朝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都在这里驻屯重兵,设关把守。

    铜关,经宋、明以来多次修葺,保存尚好。

    西门有明代建筑的门楼,俗称“樵楼”,宏伟壮观。

    《水经注》载:“河在关内南流潼激关山”,因而得关名为潼,因为“潼浪汹汹”,又称冲关。

    这里南有秦岭屏障,北有黄河天堑,东有年头原踞高临下,中有禁沟、原望沟、满洛川等横断东西的天然防线,势成“关门扼九州,飞鸟不能逾”。

    明洪武年间,铜关有大规模增建;其中千户刘通筑城,指挥金事马增修城牌“依山势而曲折”筑城墙,后称明城。

    清朝增修扩建,北临黄河,南跨凤凰、麒麟二山,东断东西大路临黄河南延上麒麟山;西断东西大道靠和南沿上象山。

    现在麦轲和王少杰所看,就是满清建城的结果。

    这四座山上,二人商定个配置一个团防守。

    鸟瞰全城,可见城门开六处,每处各有两洞,中有瓮城相连。

    东门称金陡,先名“迎恩”,后改“平藩两陕”。

    西称“怀远”,后改“控制三秦”。

    南门有两个,东边的称作上南门,先名“凌云”,后改“麟游”,再改“览山”;西边的称下南门,先名“迎薰”,后改“凤仪”。

    北门也有两个,靠西边的是大北门,先称“吸洪”,后改“霸英”。

    南北水关门有两个,南边北门筑闸楼七间,里设天桥;北边门筑闸九间。六大城门,除南门无楼外,东西城各有两个。潼水穿城而过,经潼津桥注入黄河。

    潼关史称“畿内首险”,是“三秦镇钥”、“四镇咽喉”,自汉末设县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了。它占据晋豫陕之交点,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

    对六道门,二人也商定了兵力的布置。

    “你有三个任务,少杰!第一,阻挡清兵,坚决不让他们的一兵一卒从这里入关,确保我们的两河决战胜利。

    “第二,接应从西方、西北而来的天军,让他们顺利通过这道关隘,前去参与两河决战,不让任何人阻挡天军进入两河决战地区的步履。

    “第三,牢牢盯住新投降的赵一敬,对他们又限制的使用,为天军的目的出力,而不能让他们坏事!”

    看完地形以后,麦轲交待了留王少杰驻守铜关的理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