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栖特种兵-第8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在富饶的汉中地区,水源就是财源。
没有水的话,别说发财致富,就连生存都是问题!
所以,尽管汉中是陆地为主,水源依然是命脉。
谁占领了水源,谁就占有了汉中!
今天他没有忙,而是占到了大营的进口处,似乎在等人。
没错,他是等麦柯。
麦柯刚刚弄完铜山、铜钱的事务,安排好了邓氏家族的后裔。
麦柯为了保证这两种战略物资的安全,不但封锁了从铜山进入铜钱堆存处的通道,也封死了内族长进入铜山中间的那条通道,大内族长和他的族人,全部迁移出来。
然后就是内族长邓铜他们,也从内族长居留地,伙同大内族长他们,一同迁移到外族邓守他们的驻地。
一时间那个狭小的地方人声鼎沸。
麦柯统计了一下人口总数,共得老少妇孺六万余人;当打之年的青年壮年则有三万。
这些人不仅仅是年轻力壮,机会人人都有武功傍身。
武功套路就是铜人铜。
个人的武功基本,参次不齐,高低不等。
外族的人,除了两人以外,都在二十级以下。
内族的人,所有的人都在二十级以上!
而大内族的人,所有的都在四十级以上。
武功最高的则是大内族长,竟然到了竟然的六十级。
既然走出了隐藏状态,麦柯就和大内族长商量,把邓氏族人一分为二。
其中一万战士,留守家园。
二万精英跟着麦柯外出征战。
就在原来外族的驻地,麦柯大展身手,建立了一个庄园,取名为邓通庄园。
为的是记念家族创始人邓通先祖。
庄园的园长就是大内族长,他的名字可想而知,就是邓铜,本来是邓通的。
这是家族的一项传统,所有的家族族长都叫邓通,为了避讳先祖,自动改名邓铜。
家园的建筑别具一格,都是园林风格的建筑,虽然没有高楼大厦,如同大城市那样,但是也有十层之内的建筑。
只是建筑中一些居住单元,都间夹着花草树木单元,都是奇花异草,古木修竹什么的。
这方面,邓铜老先生堪称专家。
这一万人,还有园主邓铜,麦柯要求他们除了保护庄园、保护三万老少妇孺以外,还要保证铜山铜钱不能受到任何损失。
当然园林周围,生命河水、四季果林,交通枢纽,这几大要素,都是必须齐全的,各种电器设备,也是不用赘言。
安排妥当,麦柯告别了皆大欢喜的邓氏族人,带领着二万邓氏精锐,乘船出发,沿着嘉陵江北上,去和羊高的嘉陵江水师会合。
这个时候,顾继之、甄金、要有云豹,都已经过来,大家一起出发。
刚刚上路,麦柯就接到了羊高的催促,让他快去,因为他发现了可以当作东进汉中的水路,但是没有麦柯的决定和帮忙,他是不能轻举妄动的。
其实他知道得很清楚,他动也是白动,还不如等麦柯过来,一揽子解决。
他的人马正好趁机养精蓄锐,整装待发。
麦柯一看,心道正合吾意!
立即登上了云豹,邀请顾继之、甄金上去,当然还有小鼍龙,一起飞向北方,那里正是羊高的嘉陵江舰队大营。
那些精锐邓家军,麦柯已经和邓家军司令,就是原来的内族长,也是邓铜,交代清楚,让他的运兵船,风雨兼程,与羊高会师。
这个邓铜,虽然和大内族长同名,估计一个主内,一个主外,也没有机会发生混乱。
开船需要二天的路程,云豹半个小时不到,就到达了目的地。
从天上往下看,只见舰船满布河湾,旌旗遮天蔽地,一团杀气冲天而起,一副庄重肃杀气势扑面而来。
可见羊高治军,端的大气凛然,令军威高涨。
即使强横如云豹,也不愿意直撄其锋,在前面的一段距离,降低高度,然后在低空掠过,来到羊高的面前。
羊高没做任何停留,纵身上了云豹。
。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1311章 麦柯以德服人
尚在新婚燕尔期间的羊种,精神分外豪爽,骑着一匹赤兔马,高大雄壮。
只是马头上,却扎了一个蝴蝶结,据说是羊夫人的杰作,内中装有祥符,是盐氏家族的不传之秘。
羊夫人就是盐燕,才不久和哥哥盐枭一切举办的婚礼,都是久经考验的真情恋人。
虽然家族有这种祥符不能传给外人的规定,为了保佑夫君征战平安,羊夫人哪管那些,毅然决然就给羊种用上了。
那匹赤兔马觉得脑袋上多了一个小小的装饰,和它的高大雄伟形象甚是不符,从一开始就想摆脱这个小东西。
可是它的马尾巴功能再大,也是鞭长莫及,够不到脑袋那块。
于是,它只要有空,就使劲晃动脑袋,企图甩开。
这当然是徒劳无功,甩不开;那马也拧,它就坚持甩。
别人看它那个蝴蝶结晃来晃去的,马脑袋摇来摇去,还以为这风骚的赤兔马在得意地炫耀呢。
因此,就给它起了一个绰号——晃脑赤兔。
哪里知道赤兔马心中是多么郁闷。
现在羊种带领的这路大军,不但有原来的羊家将率领的羊家军,还有一路说服的杂牌军,又是盐枭的土匪和张行直的联军。
盐枭的土匪都是使用毒盐的用毒高手,张行直的联军则是各个关卡的能兵强将。
他们既然守关厉害,那么攻城夺寨也是手段高超。
羊高率领的水路大军,除了原来的嘉陵江舰队所有人员以外,还有麦柯从邓家铜山带来的二万多人,加在一起大约有五万上。
现在既然这支舰队已经进入嘉汉合流,舰队也就顺便改名为嘉汉舰队。
嘉汉舰队顺溜东下,趁势占领了汉中城的西面和背面。
羊种的大军,也是五万多人,则占领了汉中城的南方和东方。
天军二军会师,顺便合围了汉中城。
汉中城地处中国华上国版图地理几何中心,位于杉西省西南部。
即使在这个地区,汉中府也被四面的府城所包围。
它的北面与希安府、保鸡府相连,东面则与鞍康府相连。
它的南面与光元府、吧中府、答州府相连,西面则与珑南府相连。
汉中古称南郑、梁州、天汉,是大汉王朝的发祥地。
更重要的是,它与汉族这一称谓的形成有直接的关系。
汉中汇总了长江第一大支流汉水的源头,有“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的美誉。
从地形地貌看,汉中北依秦岭,南屏巴山,中部是汉中盆地,自古就被称为“天府之国”和“鱼米之乡”,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这也是为什么麦柯要并发两路,直取汉中的原因了。
汉中守将张睿,既然人称汉中王,手中就掌管了一支强大的军队,号称汉中铁骑。
这也是他得以称霸汉中的资本,他的铁骑,号称铁骑,首先是他的战马都是来自西域,在当时是世界上最好的战马。
其次,它的战马和骑兵都穿戴铁甲,全服下来,足有百斤之重。
光是这铁甲的重量,还有骑士本身,如果没有宝马良驹,也承载不住。
这支铁骑,竟然有二万人马。
而且这张睿也是奇葩,不管皇上如何下达绝户了,他就是抗旨不遵!
不但他自己抗旨不遵,他还公开宣称,凡是来他这里庇护的,他对给予同样的保护。
也就是,都可以一起抗旨不遵!
因此,现在的汉中城,不但有汉中府自己的二万铁骑,还有附近各府的军事力量。
也就是说,周围的希安府、保鸡府、鞍康府、光元府、吧中府、答州府、珑南府等所有七府全都来了,一个不缺!
除了各府官兵以外,各地的豪门大户,也都过来了。
他们来的原因,一个是这里的军事力量就强横;另一个就是,他们本府的军队也集中到这里来了。
他们自己即使是有一些自卫能力,和这两大块比较,也是微不足道的。
因此,他们不得不跑到这里寻求庇护。
除了大户以外,还有各地占山为王的那些绿林好好,除了大巴山的那些半民半匪的山民以外,也都聚集到了汉中。
因为他们知道,凭他们自己的那些人马,根本就没有可能抵抗天军的十万大军。
这些人都是知道一些天军的情况的,所以没有人愿意自己找死,独立抵抗天军。
集中到汉中,打也人多一些;如果使用其它的方法,也可以大家一起出主意。
张睿是三国汉中王张绣的后代,足智多谋,勇猛善战,堪称文武双全!
除了他以外,他的汉中铁骑总兵,更是异常强悍。
他自称李元霸,据说是唐代李元霸的后裔。
手中一对紫金锤,一只七十斤,一只八十斤,说是李元霸亲自使用的那对兵器。
不管是不是真的,现代的铁匠还真弄不来那样的一对锤来。
工艺首先就不行,其实材料也没有那么多。
那可是真正的紫金!
现在普天下除了麦柯以后,再也找不到那么多的紫金。
就从这对锤的材料来看,如果没有两把刷子,也得被别人抢走。
李元霸厉害的地方,不再他的两柄锤,而在于他的武功高强,而且力大无穷!
有一次剿匪,遇到一个地方,里面住这三万多流寇,他们的头领竟然有一百零八个!
还有,他们竟然叫他们聚集的地方为汉中梁山,无湖水浒!
这一百单八将既然为首,就直接迎上了李元霸。
土匪中当然也有不少读书人,尤其是一生连个一官半职的读书人,当然知道李元霸是和等人。所以特别重视。
既然重视,一百单八将就一起上来,群斗李元霸!
李元霸正是求之不得!
你们都上来,省得我一个一个找,多麻烦。
于是他挥起大锤,一锤一个,从都到尾,一视同仁。
实际上也是一锤一个,派头砸去!
一支香烟的功夫以后,一百单八个没有一个站着的。
而且这些倒下的,也都是没有了半个脑袋。
那半个,是李元霸给敲碎了。
。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1312章 元霸谁人敢当
赛元霸其实祖先正经是唐太宗。
他特别崇尚李元霸。
巧的是,也是力大无敌!
手持一对紫金锤。
有千斤之力!
从来没有遇到过敌手!
这次对上了麦柯!
麦柯决定自己出马会会众家英雄!
自己的武功自己都不知道有多高。
岂不是难得机会?
知己知彼!
方能百战不殆!
再说,来此一场,不能尽兴,岂非枉来?
喝酒须尽兴!
比武必英雄!
李开芳领导的这个十万大军,一半是天军的老兵,另一半是伏牛山新近入伙的土匪。
不过,不管新兵老兵,不管原来的出身,现在这些都只有一个名字。
基督徒!
因为那些天军将士,绝大多数以前就已经是基督徒;少数不是的,也已经在庆祝大会上决志信主。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周围的那些人,刚才还是土匪,现在都纷纷决志信主,让他们这些老天军情何以堪?
毕竟天军是数天的,不成为基督徒任何属天?
强大压力之下,他们只好也举了手。
别管是真心还是假意,现在反正都是一水儿的基督徒。
大家都是弟兄,许多事情就好办了。
叫一声弟兄,至少可以省去了许多话,也不用介绍自己的目的和方法。
因为大家的目的都一致,就是荣耀神。
大家的方法也具有共性,就是爱人如己,为弟兄舍命。
麦轲正和李开芳在一起,奔向第一个目标,桐柏山。
桐柏山区是淮河的上游,麦轲的下一个目标是两怀,所以要从这里开始。
先前的伏牛山脉,以及相邻的楠阳地区,正是桐柏山的大后方。
与桐柏山联成一气以后,在顺流而下,攻取下游的战略目标,就更加顺理成章,更加势不可挡。
麦轲和李开芳直取桐柏山,收复楠阳盆地的任务就交给了他们原来的长官、现任伏牛山圣市领导的顾嘉蘅和图塔纳去完成。
这些都是他们的旧属,旧地重游,携天军的强大军力,应该是不费吹灰之力。
收复这些地区,把他们置于新兴政权之下,只是一个捎带脚的任务,他们的主要任务,是直出伏牛山,一直东进,在屏顶山、祝马店一线平行推进,展开佯攻,配合麦轲的主力东征部队。
说是佯攻,实际上也是实打实地占领地盘,所得的收获,是不会再还给满清的。
不过,他们的所有行动,都是为了麦轲一路。
既然一开始的路段都在楠阳境内,麦轲也就不客气,继续乘坐列车,顺便把三合一枢纽工程延伸,通过南阳盆地,直接到达铜柏山。
通过查看自己的那个四层地图,麦轲知道,铜柏山位于中国和南省、瑚北省边境地区,其主脊北侧大部在和南省境内,主脊南侧余脉延伸到瑚北省境内。
铜柏山西北—东南走向,铜柏山西北起自楠襄盆地东缘,东南止于伍胜关与大别山相接,西南至瑚北省早阳、应山一线,北界大致在嵖岈山,西北在芳城县七里岗以东一带,是中国南北的分界线。
山脉呈西北—东南方向延伸,长达一百二十余公里,海拔高度多在六百米左右,一般不超过八百米,构成了淮河与昌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
就凭此山所占据的战略要地,麦轲也一定要把它置于自己的掌管之下。
这种战略要地,如果没有强大的机动能力,似乎没有太大的意义。
可是,麦轲不同,他的机动能力首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