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我的妹妹是偶像 >

第163部分

我的妹妹是偶像-第163部分

小说: 我的妹妹是偶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切要求。

    能当学生会会长的自然是人精,自然明白这程晓羽不是一般人,马上就跟程晓羽发了短信。

    程晓羽自不会客气,直接提出了自己的要求。音乐学院的交响乐团有一百多号人,这点问题对施川杨来说当然不算问题,迎新晚会这种小晚会有没有音乐学院交响乐团的演出,自然是好解决的很。

    只是施川杨觉得这小子演奏的居然是自己的作品,有点不以为然,更觉得无奈,但老师交待的任务不可能不完成,他还想留校的。

    于是两人约了下午备齐人手在管弦系的琴房见面。

    程晓羽中午下了课,就去学校超市买了三十条华夏,准备好了两厢饮料,叫常岳开车过来和他一起搬到琴房。

    常岳一见程晓羽自己破费买了这么多东西,连忙要掏钱给程晓羽,程晓羽笑着拒绝道“你请吃饭喝酒花了那么多钱,啥都没说,我这点小钱算什么?再说了,我也是为我自己着想,我还是希望他们能把我的作品演奏好的。”

    常岳见程晓羽态度确实是不在乎这点钱,也就笑了笑没有刻意的非要给钱了,只是内心觉得程晓羽这样的朋友相当值得交。

    下午三点的时候,施川杨拉来的人手比程晓羽他们自己的人还先到,施川杨打了电话给程晓羽,程晓羽便在琴房门口接了浩浩汤汤的一群人。

    进了琴房之后,常岳先每人发了一千多一条的华夏烟和一瓶水,又道晚上请所有人吃饭。

    本来来的不怎么情愿的人,这下都觉得舒服了很多,再一看手上的烟是一千多一条的华夏更是觉得还算值得。

    还有女孩子拒绝的,常岳就摆出一副热情的笑脸道:学姐拿着送男朋友抽,那些姑娘也就接了,原本面无表情的脸也多了点笑容。

    倒不是这些人贪这点小便宜,只是帮大一的新生演奏作品,让这些精英学生多少有点不怎么开心,当看见对面非常懂味的给了足够的尊重之后,心情也就舒畅多了。

    程晓羽在常岳发东西的时候,搬出一摞厚厚的印好的谱子,开始发到每个人手上,这个时候自己这边的人手才姗姗来迟,当吴凡他们进来的时候一看已经有了20几个人顿时吓了一大跳。

    也有些昨天来了的,今天推说有事没来的,比如黄曼妮和刘昆淼。

    当然这些程晓羽并不会介意。

    三十几个人闹哄哄的在琴房里坐好的时候,这个本来非常宽敞的琴房就显得有些拥挤了。

    施川杨本没有把一个钢琴系学生写的交响乐放在心上,但他拿着谱子却越看越心惊。

    做为作曲系的高材生,他当然知道这部十多分钟三段式的交响乐是多么的不简单,不,应该是震撼才对。

    施川杨忍不住问程晓羽道“这真是你写的吗?”

    程晓羽一边发谱子一边点头。

    “叫什么名字?”

    “乐之光。”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二六三章 逆流而上

    黄曼妮之所以没有去也是觉得有点丢脸了,四处拉人没拉到不说,还被别人劝说别参与。

    但这些也都不是关键,黄曼妮也还没脆弱到为这点事情就退出排练。

    关键是常岳昨天晚上发了个土豪气质明显的帖子,标题为《高酬急聘交响乐团成员》在学校论坛和贴吧一发,这种帖子平时不算多,又有薪水,于是立刻引来了围观。

    其实本来帖子还挺正常,在有人问了什么价之后,常岳一句霸气十足的“水平越高,报酬越高,只要你开的起价,我就接的起盘”。此话一出有如一石激起千层浪,不爽的艺术家们在底下的回复基本都是千万起价。要不就是职业捡肥皂三十年,需要捡肥皂水平高的专业人才不?要不就是哥哥的小提琴是“斯特拉迪瓦”拉一下就是万两黄金,你出的起这个价吗?

    不厌其烦的常岳贴图晒出了自己价值五十几万的小提琴,道“斯特拉迪瓦,你晒出来给我看,你出多少钱我都请你。”

    然后歪楼变成了炫琴贴,里面这个帖子的回复就直线上升。上戏本就卧虎藏龙,在有人贴出瓜内利的小提琴之后帖子就爆炸了。

    本来大多数人也只是玩笑,结果常岳本就心情不顺,回了句“光有琴有个屁用,你以为你是阿卡多?没本事的别在这里瞎胡闹,哪来的回哪去?真心求有水平的乐团乐手。”这句话就把他推上了风口浪尖。

    回复便火爆了起来,说常岳装b在先,然后管理员又置了顶,马上就成了当晚头条。

    尽管常岳一再的表示是真的需要乐手,然而歪了的楼就很难在正回来了。底下打酱油,沙发,做标记的一大堆。

    等有大一的回复这个室内交响乐团要演奏的是大一新生的作品,又是引来了一阵质疑,先是求作品贴图,当时程晓羽都还在画总谱。哪里能贴的出来乐谱图,而之前写的小提琴独奏协奏曲确实也不复杂,常岳也就没贴上去。

    底下一看楼主没了声息,什么华夏莫扎特就是你了之类的论调就开始出现了。华夏门德尔松请受小弟一拜。华夏舒伯特您还需要帮你擦鞋的吗?之类的调侃也是充满了留言板。

    于是这个帖子就毫无争议的变成了热门贴,并有无数人表示音乐学院的迎新晚会一定要为天才捧场,一定去观摩天才大作。

    不过这些和程晓羽关系不大,帖子不是他发的。别人都知道要表演的是大一小提琴专业的,于是常岳就苦逼了。直接被人八了真身出来。

    今天上午一到班上去,就被各种看笑话的眼神所打量。当班长苦口婆心的劝他放弃组交响乐团演奏新作品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的时候,常岳还忍不住和班长争执起来。

    当班长说道“要知道你不仅仅代表个人,还是代表我们小提琴专业。”的时候。

    常岳忍不住和班长吵了起来,说“既然是这样作为同学你们怎么不支持我呢?”

    “你也知道没人支持你啊?因为你的想法一点都不切实际。”班长毫不留情的说道。

    常岳不是没打过退堂鼓,但这么多人的反对反而让他咽不下这口气,越是被别人质疑他越想把事情做好。

    但此时常岳也无话可说只能道“等着瞧好了。”

    班长冷笑一声坐下。

    这件事在管弦系传的沸沸扬扬,班长和刘昆淼一个寝室的,于是刘昆淼也就退出了排练。

    当所有人都以为常岳的排练将成为一场闹剧的时候,程晓羽又开了挂。但即使能排练也并没有人在乎。因为没人认为一个十八岁的大一新生能写出多好的交响乐来。

    他们的想法确实是对的,世界上哪里有那么多莫扎特?实际上程晓羽确实也算不上天才,只是他是这个时空里唯一的一个外挂少年。

    几乎所有人都不对他们报有期待,除了他们自己。

    而周一下午的第一次排练进行的并不算顺利,因为程晓羽在交响乐里加了很多现代音乐的元素,让演奏古典音乐已经习惯了的团员有点不适应,当然作为一个专业乐手这都不是关键。

    而关键在于排练的时候没有指挥。大多数古典音乐的门外汉觉得指挥站在上面挥手并没有什么卵用的样子,甚至觉得我上我也行,实际上这是因为无知所以无畏。

    乐团里就算人人都是乐器大师,个人能力世界一流。如果让一个三流指挥家来排练,那么无论怎么训练,乐团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也就是个三流水准。

    如果乐团里的演奏员非一流。但是让一个一流指挥家来排练,经过练习磨合,整个乐团的水平是有可能达到一流水平的。

    实际上指挥的才华,体现在舞台上的,只是很小部分,舞台下排练部分才是指挥对乐团影响最大的部分。

    交响乐团里的演奏员的职责是精确地演奏出每一个音符。让整架音乐航母按照总谱的指引航行,每个人只需要各司其职、不出错、尽量奏出感情就可以了。

    这就需要指挥对总谱了然于胸,然后对整个乐团进行把控。

    每一种乐器什么时候进什么时候出,色彩如何,强弱如何,尽在指间把握。合格的指挥家,不论乐队演奏的音量多大,和声织体多么复杂,他都可以准确地听出某一个乐器的一个小错误,并要求演奏员改正。

    这才是指挥的关键性作用,这些大多体现在平时的训练中,昨天那群菜鸟之所以能排的有点样子出来,一大半是程晓羽的功劳。

    但今天程晓羽实在没机会跳出来,不仅因为他没资历,而且他在前两首交响乐里担任的是爵士鼓的演奏。古典交响曲里面是没有爵士鼓的,只有定音鼓。到了现代交响乐里面,爵士鼓才出现的稍微多一点,但这个时空在交响乐里使用爵士鼓几乎没有。

    根据乐团排位,鼓是放在最后面的乐器,于是程晓羽想插嘴也没有机会。

    整个训练于是就按照施川杨对乐谱的理解进行的。虽说施川杨也是上戏高材生,但一个谱子还没有琢磨透之前,他也给不出什么像样的建议,更何况他还不是指挥,不具备纠错功能。这样就让排练不是很顺畅,甚至因为没有节奏还有些杂乱无章,完全没有达到程晓羽要求的效果。

    但这种事情也急不来,程晓羽只能耐心的等待机会。

    至于为什么不请个指挥来?并不是程晓羽不想,而是办不到。因为一座音乐学院,每年招的指挥系的人就几个,一只手都数的过来,珍稀程度跟大熊猫有的一比,甚至有一年上戏就招了两个指挥系的学生,一个系的一个年级就两个学生,老师比学生多五六倍也是逼不得已了。因为指挥系对耳朵的要求实在太高,像程晓羽这种有奇遇的人,才够资格进入指挥系,可想而知这个专业的要求是多么苛刻了。

    而这种大熊猫真就不是施川杨招招手就会过来的角色。

    尽管排练不太顺利,可这部交响乐却还是让所有人都感到了与众不同,虽然他们因为排练不够,还没有体验到震撼,但所有人的态度却都认真起来,毕竟迎新晚会也是晚会,作为精英的他们更不能丢自己的脸。

    第三天排练的时候,因为第二首难度最高的交响乐对节奏要求非常高的乐曲一再出错。也是程晓羽跟施川杨提了个建议,把他的爵士鼓搬到最前面去,让所有的乐器跟着他的节奏走。

    施川杨皱着眉头也想不出什么办法,就说那试看看吧。于是程晓羽的爵士鼓从整个乐团最后面被搬到了最前面。

    程晓羽站起来对乐团演奏员道“大家看我的节奏,第一小节注意我擦片的声音。我的声音轻,大家的声音就不要重,我的声音重,大家就跟这一起重,我停下来,大家一起停。”

    果然这次排练下来效果完全不同了,因为程晓羽作为作者对乐曲的熟悉程度自然比较高,顺理成章的开始指导演奏员如何处理细节,掌控了整个乐团的节奏强弱和快慢。

    整个音乐开始焕发出惊人的磅礴气势,所有人觉得世界在跟着他们的声音颤抖。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二六四章 背影与追逐(加更)

    而第三天排练完终于能把整个乐曲顺畅的走一遍之后,常岳、吴凡、罗凯就连端木林莎都属于懵逼状态,这样吊炸天的音乐居然能有幸被他们演奏,而且这还是程晓羽的作品首次演出,每个参与排练的一年级生此刻都没有了后悔,觉得这是这是长这么大做过的最正确的决定。

    就连高年级精英们都觉得不可思议,当由程晓羽掌控节奏之后,整个曲子给人的感觉都不同了,大气肃穆,尤其是第二乐章,高/潮如排山倒海一般涌过来,让每个演奏的人都感觉心潮澎湃,一浪接着一浪,这是他们进入音乐学院交响乐团以来,演奏以来最酣畅淋漓的一次。而这种演奏效果并不是大多很枯燥的古典交响都能达到的。

    其实这两天不是排练不顺利,乐团演奏员们私底下不是没有非议,但碍于施川杨的面子没有说出来而已,这样下去上台演出也只会是一团糟,这让这些精英们也倍感焦躁,但做为演奏员却是无能为力的,他们目前只有管好自己的水平。但此时此刻这种压抑的心情却得到了释放,配合着乐曲更让人觉得音乐和生命的美好。

    每个人都用难以置信的眼光看着程晓羽,在排练结束之后所有的演奏员在排练室里跺起了脚,这也是对指挥表示尊敬,而请求返场的表示。

    大一新生也不知道高年级的搞什么鬼,程晓羽则弯腰鞠躬致谢,虽然他不是指挥却完全担负起了指挥的责任,他用实力证明了自己,受到尊敬也是理所当然的。

    施川杨在排练结束后拉住程晓羽对他诚恳的说道“你该进作曲系的,你不进作曲系是整个华夏的损失,钢琴表演家太多了,可华夏知名的作曲家却没几个,你应该慎重考虑下转系了。”

    其实施川杨心里百感交集,还有重点没有说出来。他不知道他的老师在聆听了这场演奏之后会作何感想,看着这个十八岁的稚嫩少年又觉得上天实在不够公平。

    为什么施川杨如此的激动?之前排练没有完全演绎出这三部风格完全不同的作品的时候,施川杨并不能感受到三首作品是多么的优秀,今天效果刚一出来。他就被震撼到了。

    第一天看总谱,程晓羽并没有标注出来三首乐曲的性质,而今天他完全听出来了。

    程晓羽的《乐之光》的三个章节,第一首是钢琴协奏曲,第二首是现代交响其实也可以算成爵士鼓协奏曲。而第三首是小提琴协奏曲。

    普通人当然觉得这看上去没什么啊!但专业人士一看就知道这是多么的牛b。

    一般来说协奏曲是很难创作好的,原因有二:

    其一协奏曲对主角乐器的理解要求很深。简而言之,作曲家也必须是演奏家。也就是说不仅需要了解这一乐器,还要有演奏级技巧才行,这样才能通晓各种演奏技巧,再将其应用在自己的协奏曲里。比如说帕格尼尼是断然写不好钢琴协奏曲的,因为他的钢琴水平不够他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