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警官-第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吃力不讨好的刑事案件,没哪个刑警中队会红眼。
刑警大队长反应过来,煞有介事说:“良庄紧邻省道,交通便利,不管出省抓捕还是送解救出来的妇女回家,从良庄出发都很方便,打拐中队设在良庄最合适。”
袁政委考虑的更多更远,沉吟道:“挂牌之后,我们极可能是全市乃至全省第一个专门设立打拐中队的县局,不能光有中队长没指导员,应该配一个。办案经费虽然主要靠他自筹,局里也不能一分不出,丝绸公司剩下的几万赞助费,可以以打拐经费名义划拨给他。老卢不是给了一辆车么,尽快帮他把手续办下来。”
良庄打拐,所带来的影响不会仅限于良庄。
可以想象到老百姓会一个盯着一个,你不是抓人嘛,我举报,让你多抓几个,法不责众,看你能抓多少能判多少。其它所队没老卢那样的铁腕书记支持,尤其那些两级机构几乎瘫痪的乡镇,派出所想抓都抓不成。
设立打拐中队,让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韩博去抓。
想闹事去良庄,“西伯利亚”那么远,涉案人闹翻天县里也不会受影响。乡镇领导要是有意见也让他们去良庄,韩博肯定会把老卢请出来好好接待。
至于未来的打拐中队能走多远,全看中队长的能力。有多少钱办多少事,你能搞多少钱,那就查多少案。
总之,局里支持,但不可能无限支持,更不能因为打拐影响其他工作。
局长太英明,政委考虑得太全面了。
吉主任忍不住笑道:“张局,政委,小韩同志本来就是公安特派员,再安排一个正式民警去不太合适,王燕同志不错,正好给她解决了事业编制,可以任命她为打拐中队指导员兼良庄警务室副主任。”
良庄警务室的成绩就是局里的成绩,打击一下非法经营的收茧贩子,县里给局里拨款40万外加5个行政编制和20个事业编制。马上要变成全省公安系统第一个打拐中队,将来是要出成绩的。尽管荣誉没拨款和编制来得实在,但有总比没有好。
投资不大,未来收益不会小。
张局长觉得值,爽朗地笑道:“那小子是一员福将,有冲劲儿有闯劲儿,让他当打拐队长,说不定真能干出一番成绩!”
………………………………
ps:如果没有各位书友鼎力支持,成绩不可能有现在这么好,编辑不太可能给这么给力的网站推荐(书架推,有封面的)!
新的一周,全新的开始。
再求各位兄弟姐妹支持,不奢望排名多高,只求仍在分类会员点击榜和分类推荐榜上,点击、收藏、推荐票,一个不能少,拜托了。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九十三章 做警察就要当刑警!
ps:太太给力了!
衷心感谢“好书就追”和“我是5421647”两位书友的再再次打赏,我们有了一位护法和一位堂主,激动不已,有种苦尽甘来的感觉。
………………………(以下正文)…………………………
93
局领导体恤下属,知道良庄警务室同志顾不上吃晚饭,特别让大师傅多炒几个菜,人一到直接去食堂,随车押来的嫌犯交由值班民警看管。
崔副书记身份特殊,要热情接待,袁政委作陪,去对面金盾宾馆。
其他乡镇党委副书记来没这待遇,说到底一样是沾老卢光。老卢承诺乡财政出10万善后,这包括那些解救出来的妇女接下来一段时间吃喝拉撒睡和回原籍路费。
如果乡里不管,只能由公安局管。
上级越来越不把乡镇当一级党委政府,财权不断往上收,事权不断往下推,乡镇财政紧张得有上顿没下顿,他们自己也不把自己当一级党委政府了,认为刑事案件治安案件全公安局的事,认为派出所和公安特派员要在乡党委政府领导下开展工作就是一句笑话,不管不问更不会出钱。
老卢做事霸道,但是有担当,认为只要是乡里的事全归他管。
成立工作组协助打拐,出经费帮着善后,能做到这一点的,全县估计就老卢就良庄,不会有第二个。
警务室关那么多人,只有安小勇、小任、老王、高亚丽及一帮联防队员,并且要安排一半人去蚕桑指导站守夜,两百多公里外的江阳市有一个随时可能潜逃的拐卖团伙头目等抓捕,韩博心急如焚,狼吞虎咽,吃得是“战斗饭”。
“要细嚼慢咽,你这样对胃不好,别急,先口汤,把汤喝完再上楼。”这么敢打敢拼又有能力的小伙子不多,吉主任真为能“联系”这么一个部下骄傲,关心爱护之情溢于言表。
“吉主任,哪能让张局等我。”
“他正同在李大队、王解放一起审你们押来的那个嫌犯,特大案件,要上报市局上报省厅的,他不亲自问问不放心。”
李大队见过一次,刑警大队长,局党委成员,局领导之一。
王解放听说过许多次,从没见过,刑警大队两个副大队长之一,思岗县公安局的传奇人物,二十九岁,很年轻。
上上下下全在搞体制改革机构改革,局里去年赶时髦也搞了一次,在系统内公开竞聘刑警大队副大队长、刑警三中队副中队和巡警队长。
有资格竞聘的没人去竞争巡警队长,所以高长兴今年有机会“以工代干”,以事业编民警的身份混个中队长干干。
刑警三中队出过一件事,中队长被立案调查,现在已经判刑了,当时队里情况比较复杂没人竞聘。
刑警大队副大队长是热门,好几个刑警队长、刑警队指导员、派出所副所长和派出所指导员竞争,王解放以副中队长身份过五关斩六将,最终夺魁。
退伍军人,在部队是侦察兵,立过二等功,退伍后去省警校进修,大专学历,很能打很能干。
不过局里能打能干的同志多了,许多人说他之所以能竞聘上,与家庭有很大关系。他父亲退居二线前曾先后担任过县公安局副局长、局长和县政法委副书记,要说没关系真没人信。
人家的事管不上,就算管人当上副大队长也只是一个正股级。
论年龄,比他年轻。
论关系和背景,人说起来我比他硬,政法委副书记算什么,我的关系是未来的“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
韩博越想越好笑,鬼使神差地冒出句:“主任,张局不放心我办案?”
“怎么可能!”
吉主任点上烟,微笑着解释道:“小韩,你要对自己有信心,你办案能力和领导能力有目共睹,既年轻又不失稳重,大事小事不忘向局里请示汇报,局领导对你非常信任。张局之所以亲自问问,一是这属于特大案件,要上报市局和省厅。
二是我们从来没见过如此猖狂的人贩子,从去年11月到今年11月,短短一年时间里,光往我们思岗和新庵的柳下镇居然拐卖六名妇女,把未遂的和往其它县市的算上,超过十名,罪恶滔天,骇人听闻,枪毙他一点不冤!”
“您没见过?”
“犯罪分子形形色色,犯罪行为五花八门,我们没见过的多了,比如贩毒的,我们思岗从来没发生过毒案,从来没抓获过毒贩,连吸毒人员都没发现过。”
吃完饭,跟吉主任一起去前面见张局。
见过好几次,离这么近,单独汇报工作是头一次,多少有那么点紧张。
公安局长,全县“最可怕”的一个,事实上一点不可怕,有些像丁书记,面带笑容,语气平缓,给人一种很和蔼可信赖的感觉。
“韩博同志,能及时发现线索,说明你们警务室工作踏实,你这个公安特派员有责任心。公安部曾颁布过《关于严惩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的犯罪分子的决定》的通知,曾明确要求对《决定》公布以后发生的拐卖妇女、儿童案件,都要作为重大案件立案侦察,可是一线的同志又有几个能做到?
当然,我们不能排除警力不足、经费紧张和出于稳定大局考虑的一系列因素,但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警察,知道了就要去做,就要去抓,就要严厉打击这种伤天害理的违法犯罪行为……”
局长从中央说到地方,从上级指示精神说到基层工作的实际困难,最后话锋一转,热情洋溢地宣布要成立“思岗县公安局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侦查中队”!
两块牌子,一套人马。
有事打拐,没事维护良庄治安。
级别不升,编制一个不增加,经费给三万,不过这三万好像是局里雁过拔毛盘剥的丝绸公司赞助费。并且这个打拐中队和巡警队一样是“黑户”,县编办根本不承认。
打拐太花钱了,您不给经费我怎么打,什么不给,就给一块牌子,这算什么委以重任。
韩博愁眉苦脸,欲言又止,不知该怎么开口。
你小子,同工商局瓜分非法经营罚款的事真以为局里不知道。
良庄是全县为数不多的无债乡,无债就是有钱,让你呆在全县最有钱的地方,你就应该为局里多做点贡献。
张局长决心已定,岂能给他叫苦叫难的机会,语重心长说:“小韩,实不相瞒,侯厂长要你调过来的时候,我不是很看好,以为年轻人看当公安穿警服威风,想调我们公安局来过把瘾。你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正应了那句话,是金子在哪儿都发光。
局里对你期望很高,不仅局里,县里对你期望也很高。县委组织部任命的乡长助理,局里那么多派出所长和公安特派员你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以前的成绩只能代表以前,明年能不能顺利提副科要看现在,看以后。兼任打拐中队中队长,对你是一个机会也是一个考验,好好干,有前途。”
公安局是个论资排辈的地方,没点实打实的成绩真没那么容易晋升,局长的话有一定道理。
经费不足,回头慢慢想办法。
韩博想了想,忍不住问:“张局,我既是公安特派员又是打拐中队长,那我到底是治安民警还是刑警。”
小伙子有点意思,没叫苦叫难,反而问出这么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问题。
治安民警和刑警有什么区别,换发一张警察证的事。
张局长强忍着笑,故作严肃地说:“拐卖妇女儿童是很严重的刑事案件,作为打拐中队中队长,你肯定是刑警。总之,今后治安方面的事找治安大队,打拐方面的事向李大队汇报,其它事找吉主任,遇到特别重要的事也可以直接找我。”
可能是特权思想作祟,也可能是从小到大一直循规蹈矩,在学校做好学生,回家做好孩子,被压抑太久。特别喜欢具有挑战性、哪怕带有一定危险性的职业,不喜欢千篇一律的工作。
做警察就要做刑警!
治安民警从事的大多是重复性工作,要办的全是些鸡毛蒜皮的小案子,哪有干刑警那种职业成就感。
虽然张局提出的要求不是一两点高,既想让马儿跑又不打算给马儿草,但这确实是一个能出成绩且极具挑战性的机会。
破杀人案,抓杀人犯,很厉害。
可是全县一年能发生几起命案,程文明干好几年刑警中队长,一次命案没破过。
打拐就不一样了,收集线索并不难,只要搞到足够经费,就能一直打下去,打出思岗,打出南港,打出江省,打向全国!
韩博热血沸腾,越想越激动,起身立正敬礼:“感谢张局对我的信任,我一定想方设法,竭尽全力,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
“好,需要的就是你这股闯劲。”
张局长抬起胳膊看了一眼手表,说道:“现在是8点12分,从这儿到江阳大概两百一十公里,夜里轮渡可能要多耽误一点时间,路上注意安全,不要开太快,天亮前赶到就行。江阳市局我认识几个人,等会回办公室我帮你们协调,协调好了我打你手机。”
“谢谢张局,我们保证完成任务。”
“全是为了工作,不用谢。还有,我让刑警大队王解放副大队长同你们一起去,一是你们今后要经常打交道,早沟通比晚沟通好;二来他对江阳比较熟悉,以前就在那儿当兵的,有他在,夜里至少不会迷路。”
………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九十四章 “最讨厌的人民警察”
8点20分,抓捕小分队出发。
夜里车少,抄近路。
从思良公路回良庄,过柳下河大桥上省道,往西南方向走100多公里,从七围港过江,再行驶70多公里便能抵达目的地江阳。
考虑到抓捕分队出发之后,良庄警务室要羁押那么多嫌疑人,要照看那么多解救出来的妇女,警力严重不足。张局亲自打电话命令李庄、丁湖两个派出所,各安排一名民警和五个联防队员连夜过去增援,直到抓捕分队从江阳回来为止。
王燕到警务室门口下车,领导不在家,她要继续主持工作。
事先打过电话,车门一开,老王提着两个大塑料袋往车上塞,香烟、矿泉水、面包、火腿肠、煮鸡蛋,后勤工作无可挑剔。
“韩乡长,家里尽管放心,祝你们一路顺风。”
“好,幸苦各位,等这个案子完了,我们好好放两天假。”
“小俊,刚拿证,你开慢点。”高亚丽拍着7号车门,一脸关切。
韩博摁两下喇叭,打开转向灯示意他跟上,驶出三四百米,突然笑问道:“老米,小单跟亚丽是不是有情况,她怎么不提醒我们开慢点。”
米金龙回头看看,不无得意问:“韩乡长,这么大事不知道?”
“真不知道,怎么回事,他们真对上眼!”
“好几天啦,小单母亲不是来过一趟么,看小高不错,托单支书去小高家提亲。小高父母找借口跑过来看看,感觉小单可以。两方家长问问俩人,俩人没什么意见,这事基本上就定了。”
“他,他是我从丝织总厂带来的,我是他领导,为什么不跟我说。”不把乡长助理当干部,韩博酸溜溜的有些不是滋味儿。
米金龙关上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