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世穿越帝国-第2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了士气,无法再短时间内组织起来,形成有效战力。
迫击炮声已经停止,兴华近卫军继续进攻。
营地内营地外,夏军能动的士兵,纷纷向后逃跑,不敢抵抗。营地内,到处都是掩耳翻滚的夏军士兵,他们被炮声震破了耳膜,更多的是士兵,是趴在地上,被炮弹震动的地面所冲击,无法再拿起刀剑。
兴华军,成功攻入临时营地。
是役,兴华军至少歼灭了五千夏军,极大的重创了夏军。
当易星辰站在一片废墟的临时营地里的时候,兴华军的士兵们,已经把尸体清理干净,夏军俘兵也送到了后方。
易星辰朝前方挥一挥手,命令皇家近卫军,继续前进。
很快,夏军败兵返回。白奇得知夏军战败,大吃一惊,他对这个结果,完全没有一点预料。他多次询问,再三确定夏军真的战败,白奇立即停止攻城计划。佯攻望东城进行不到一半,便把军队,全部撤下来。
接着,白奇命令侦骑,探马,四处出动,打探臧龙谷的军队,到底是什么样的军队,以及他们什么时候到达。
按照夏军战败士兵的描述,夏军很快就打探出一些重要的消息。
这支军队,不是东离军!而是东离军的大敌——兴华军!
听到这个消息,白奇的第一反应,是自己被糊弄了。接着,脸色一阵白一阵青。夏军还没有闹清楚,来者是何军,就动手抢粮,这没有错。错就错在,他们错误判断了形式,把东离国望东城,当成了本地最强的军队。
白奇更没有想到的是,夏军之所以顺顺利利打到望东城,是因为东离国的精锐,早就灭于兴华军。
“大帅,我们要报复!”众将吵嚷,想要报复。
“喊什么喊!这时候,我们能不能顺利回国,都是未知之数!”白奇大怒道。这群粗略的将校,难道不知道夏军即将面临两面夹击之局吗?
至于,兴华军与东离军是仇敌,他们不会联合。这样的话,白奇一点也不相信。要不然,兴华军为何要攻击夏军。他们难道不知道夏国的强大吗?
这时候,白奇所思所想,是要保存实力,返回夏国。这支云州军,一旦折损在东离国,他们去哪里找士兵来守关?抵御敌国之军?更何况,他们这支夏国云州军,已然折损三分之一,再不走,要如何?
“撤退!撤退!撤退!”白奇连喊三次撤退。
众将愕然,不知道白奇为何有此一命。
“我军早先估计望东城内,有不下五万守军,再加上来援之敌,夏军已然陷入险境。”白奇解释道。
众将恍然大悟,不得不佩服。
这时候,大家才想起,其实他们是打了胜仗的,有战功的。如果失败了,不仅前功尽弃,还有可能会埋骨他乡,死无葬身之地。
夏军将领无人再有疑问,带着统帅的命令,夏军士兵抛弃沉重的军械物资,丢弃大营,分发粮食,带着轻便贵重的战利品,向东撤离。
易星辰率领皇家近卫军,抵达望东城外,见到的是一片狼藉的夏军大营,顿时惊愕万分。夏军统帅的果断,让兴华军高级军官们制定的歼敌计划,完全落空。
“夏军怎么一点也不想着报复呢?”
“太干脆了!就这么走了,大营里还有不少值钱的东西。”
易星辰听罢众人的议论,笑了笑说道:“这名夏军统帅是一个人物!命令情报局,关注这支夏军的动向和收集夏军统帅的情报。”
“是否追击?”里昂问道。
易星辰想了想,说道:“里昂,你率领西林军团三千名士兵,一边追击,一边骚扰,把夏军撵回夏国,不要让他们再回来了。”顿了顿,易星辰严肃说道:“顺便占据领土,宣扬兴华国政府的合法地位,通知这一片土地上的民众,东离国不复存在,兴华王将是他们唯一的王。”
里昂心有不甘,他想要攻打望东城,立大功。
不过,国王的命令,不可违背,里昂没有一丝一毫拒绝的想法,立即率领西林军团三千步枪兵,向东追击夏军。
第四百二十八章 攻占
并非只有夏国的士兵,深受兴华军的影响。事实上,望东城上的守军,同样也清楚地目睹到城外所发生的变化,特别是迫击炮轰炸臧龙谷临时阵营时所传来的巨大震响,更是让望东城守军上下军心不稳。
而此时正在城外的兴华军队,他们身上所穿的军服,对于望东城的军队而言,实在是再熟悉不过了。那时候,兴华军攻打望东城的记忆,仍然在他们的脑海中缠绕不去。那对东离国来说,是个极大的耻辱,也是挥之不去的噩梦。
“兴华军来犯!”此时此刻,这个消息已经传遍了整个望东城,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望东城内,到处是一片严肃的气氛。
甚至于,相比兴华军,东离军其实更愿意面对夏军。原因很简单,东离军曾经战胜过夏国的军队,这使得他们在面对夏军时,总能多出一分自信从容。但对兴华军则是相反的,他们是兴华军的手下败将,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不止败一次。
当同样的挫败连番发生,就会让东离国的军队,从上而下,只闻是兴华军,就不免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恐惧不安。
不只是军队,东离国内,从皇权者,到普通百姓,都已经很清楚,时至今日,他们东离国的三大城市,都已经被兴华国占领!
大半国土丧失,不仅让老百姓们,对当权者产生失望,也对兴华国产生极大的畏惧,更是早就没有反击兴华国军队的勇气了。国家局势的动荡,甚至引发了东离国民众对未来生活的茫然未知和恐慌。因为他们不知道在哪天刚一起床,可能就会发现,自家所在的这个城市或区域,可能就不再是东离国的了,而他们也从此将不再是东离国的人。
有可能会沦为亡国奴的东离国民众,只能寄望皇权者能够敌对兴华国,或是如果有一天,东离国真被兴华国并吞了,新的国主能够仁慈对待他们。
甚至于,已经渐渐开始有些不安于等待结果的东离国民众,开始从各种可能的渠道,去打听兴华国的国君和统治阶层的消息。
而今天,望东城内的东离国民众,自然是最像热锅上的蚂蚁了——那所向披靡的兴华国军队,和他们就正隔一道城墙,万一守城的东离国军队不足以力敌的话,那今天,他们的城,就会成为下一个沦陷的城。
承受同样精神压力的,自然是东离王宫里的东离王和大小百官。因此,当城门守将,把急报送进东离王宫的时候,正在讨论如何守城的东离王与东离百官,顿时都待不住了,整个宫廷大殿,气氛沉抑得相当可怕,静得连一根针落地都能听见。
更重要的是,没有人想要首先开口打破这一片沉默。他们几乎,都不知该如何应对了。以至于,这偌大的朝廷之上,上百人的呼吸声,相互交错,除了能听见彼此的呼吸声之外,每个人在心里,都是惶惶不安,仿佛被什么东西打中一般一样,脸色发青,冷汗直冒。
怎么办?怎么办?
在朝堂正中央的东离王,情况似乎更加糟糕,仿佛是一名即将要上死刑刑场的囚犯一样,既有一种对已知命运的麻木和认命,却也仍有要垂死挣扎的喃喃自语。只见他反常地,失去了一代君王该有的稳重和威严,脸上的恐慌和焦躁显而易见,在朝堂之上来回踱步,压抑着嗓音向朝堂之下低吼道:“诸位大臣,敌军已经压境,我们该怎么应对?”
望东城外,原夏军大营挂上兴华军的大旗,兴华军已经成功占据了夏军大营。
不过,攻下夏军大营并非易星辰的最终目的,所以他并没有留恋夏军大营这么点战果,让兴华军队好好休整之后,紧接着就命令迫击炮部队,把一百门迫击炮,对准望东城正门以及城墙,同时,要求炮兵部队,校准,等待命令。
兴华军的迫击炮,是望东城守军能够看见的,但他们不知道的是,易星辰还有决胜的另一招——望东城里,一直潜伏着兴华国的情报人员。
所以,一个小时之后,兴华军便从潜伏在望东城里的情报人员那里,得知望东城内的动态。几名兴华情报局的特工,几台无线对讲机,便把整个望东城的内情,报告给兴华军。
从望东城内传出来的信息,易星辰掌握了几件事情:
首先,东离国王宫上层,对于兴华军的到来,大军压境望东城外,反应是极其惊恐的,至于他们将会有何应对之策,目前还尚未得知;
其次,望东城的居民,普遍对东离军能够守住望东城的可能性,是不抱期望的。易星辰知道,这是因为兴华军连番打下东离国几个城的结果;
另外,根据特工的报告,虽然望东城内的老百姓们,普遍表现出对东离国军队的失望,但对兴华军的入侵也没什么好感,只不过,两方势力夹杂之下,老百姓们似乎显得有些麻木以对,并没有几个人抵触兴华国可能接管统治权的这个可能性。
这其实也是无可厚非的,因为,兴华国在攻下了西林城与南土城这两座城之后,接管了这两座大城的统治权,随后果然还是大开杀戒。只不过,他们所杀的人,大多数都是死不降服的贵族与大地主,而对于普通老百姓,兴华国却始终是极力施行保护平民的举措。这日子一长,老百姓们对于不会直接危害到他们生命和财产的外来者,也不至于拼死顽抗。这也是兴华国的计策,让他们以为,就算是东离王输了,他们也就是换一个国王而已。
简而言之,望东城的居民,习惯信服强者。当然,前任东离王,也是弑君上台的,威望高,名望却很一般。
当然,与之对应的,就是东离国的贵族与大地主,对兴华军充满了仇恨。奈何,他们率领的东离军打不过兴华军,恐惧占据上风。他们不敢打,却也不敢投降,就怕兴华军什么时候来一个清算。
因此,东离王等掌握东离国大权的大贵族大地主,是绝对不会投降的。
望东城的详情,摆在易星辰与众兴华军官的面前。
易星辰皱了皱眉,他想要得到东离国,却不想损失太大。这也是易星辰以及内阁,想要收获民心,把灭国之战,推迟这么晚才发动的原因。
易星辰决定给望东城,来一个攻心与分化之策。他命一名军中文书,准备了一份劝降书,用箭投递给东离朝廷。
在劝降书中,易星辰明确表示,兴华军要求东离王为了望东城不陷入战火,不被摧毁而向兴华军投降。只要东离王投降,命令士兵放下武器,兴华军保证望东城内百官的生命安全,以及部分私有财产的安全……
简而言之,只要东离王降了,一切都好说。
东离王见到劝降书,第一反应是想要撕毁,扔在地上,然后踩几脚。可是,他的百官大臣,却有不少人纷纷劝说,不可!接着,说出一大堆的忠君爱国的话,建议派人去议和。
东离王感到彻骨的冷,他不是什么三岁小孩。这些大臣说得再好,东离王哪里还不知道,他的大臣有了降心。可是,东离王还不能杀了他的大臣,他们是他的统治基础。
可是,真要东离王投降,那是不可能的!
东离王不想失去自己的王权,失去王权的王,就再也不是王了。东离王一方面遵照大臣的建议,派使者出城;另一方面,东离王派王族,以及忠心耿耿,与王族纠葛很深的将领,掌握军权。
没多久,东离国两名和谈大臣,乘坐一个大篮子,从城墙上垂直落到城外。
易星辰没有直接见东离和谈大臣,而是就在军营门口,把兴华军的最后通牒,交给他们,让他们带回去。
最后通牒很简单,那就是东离王要在两个小时内,决定是否开城门投降。只要东离王同意投降,在这个前提下,兴华军才能与望东城相谈。如果不同意,两个小时过去,兴华军将会开始进攻。
两名和谈大臣拿到最后通牒,不得不奔跑返回,在城墙下,再乘坐篮子,爬回王宫。
东离王真的一点也没有预料到,兴华国竟然如此坚决地要求他们投降,一点商量也没有。东离王甚至能够感觉到王宫大殿上,百官的离心。
这时候,东离王不甘心一仗都没有打,就开城投降。他命令守军,严守望东城。百官有人想要劝一劝东离王,恰好,东离国的神武大炮——超级晶能炮修复完毕,负责人奔向大殿向东离王表功。
东离王见状,迅速压下百官的情绪,告诉他们,望东城有丰厚的粮食储备,有精锐的士兵,还有神武大炮,他们不是没有一战之力。甚至,东离王还告诉百官大臣,他们一旦战胜城外的兴华军,收复失地,不是不可能!
百官躁动的心,顿时沉静下去。
东离王也不是没有支持者,还有一半的贵族大臣,在支持东离王。
易星辰不需要东离国的回复,便从兴华情报局望东情报站处,得到了东离王加强城墙防御的情报。
不过,易星辰一点也不在意。
哪怕望东城的城墙修得再厚,守城器械再多,守军再强,易星辰真的一点也不在意。
不管望东城多么的强,兴华军携带的破击炮的炮弹,足以把城墙清理一遍又一遍。
接着,两方默认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
很久,两个小时过去。
兴华皇家近卫军的一百门迫击炮,准时发起攻击。
嘣嘣嘣……
望东城的城墙上面,以及城墙后面的守军,顿时陷入一片火花之中。
望东城的守军,上下判断错误,他们完全没有预料兴华军的攻击方式,竟然是迫击炮,一种以抛物线方式投射的炮弹。他们的经验,仍然停留在兴华军当年用火箭筒,打破城门的过去之中。
望东城的守军,把整个城门都堵住了,可是,他们却把重兵放在城墙后面。
这个错误的经验,导致望东城守军,损失惨重。
易星辰为了彻底摧毁望东城守军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