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世穿越帝国-第3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哈哈哈,帝国皇家近卫军一部,将会移师雪莲关,参与云州决战,支援我们大军。”赵昌斩钉截铁地,一字一句地说道。
秦征国这下真的眉开眼笑了,顿时高兴地问道:“太好了!多少人马?”
“五百皇家近卫军士兵,以及望东城、西林城组建的一支三千辅兵……这些辅兵,装备步枪。”赵昌拿着电报,把要点转述给秦征国。
这个消息,让秦征国心里莫提有多么高兴了。
虽然从数量上看,只不过是补充了三千五百兴华军,比起夏国云州蜀军十万的军力,的确不过是九牛一毛,但要是论及战斗力,这区区三千五百兴华军拥有的战斗力,也绝对不比十万蜀军差多少。而且,有些武器在特定的环境,拥有巨大的杀伤力。秦征国对帝国军队的实力,可是有足够了解的。
更何况,有了这一支生力军之后,夏国云州境内的兴华帝国的士兵数量,也将会达到一万左右。原本,秦征国对于防守夏国蜀军,还是很有信心的。之后就是因为蜀军临时组建扩充到十万兵力,在双方军队士兵数量悬殊的情况下,敌军拥有人数上的优势,秦征国恐有不足。可是,稍后帝国增兵一到,兴华保民军的兵力就会增至一万,到时候,就算是在野外正面交锋,一万兴华军打十万蜀军,秦征国也是信心十足。
所以,秦征国就仿佛一下子吃了定心丸一般,神色大松,发自内心地笑了。
随后,他又略带期待地说道:“我们还需要事先做点事情。我们要为友军准备足够数量的营房,而且还要保证起码三天的口粮,确保友军能够有一个舒适的环境。”
“好的,这些事情,就交给我吧。”赵昌答道。说罢,赵昌正欲起身离去,秦征国却又再度开口止住了他:“等等……”
赵昌随即转身。秦征国沉思片刻,说道:“在友军到来之前,我们还是要再清理一遍,主要是针对象山县的地主。在他们当中,如果遇到那些对我们不友好的象山地主,那就驱赶出去吧。他们有不少奴仆,如果让他们留下,不仅有隐患,也浪费粮食。”
“是,我明白了。”赵昌答道。
秦征国这样安排,是希望能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在兴华援军抵达之前,为友军扫清他们能够解决的干扰因素,让最后大军会合之时,只需要全力应对夏国云州蜀军。
因此,在赵昌离开兴华保民军象山指挥部不久,协民军就得到了一条命令:但凡没有向兴华帝国效忠的地主家族,一律驱赶出象山县。
而且,这则命令还有个非常明确的附带条款:只把地主及其同姓亲属驱逐出象山县,但不允许他们带走任何一位奴仆。
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断了这些地主家族深扎在象山县的势力,让他们失去人手,没有武力,就无法影响战局,让他们无法死灰复燃。
毫无疑问,这条命令一出,整个象山县顿时陷入一片混乱。因为,在这里的地主家族,为数还不算少,所以,这则针对他们的法令一颁布,自然让他们恐慌不已。一时间,他们对于是否继续拒绝向兴华帝国效忠,产生了很大的困惑。
当然,当中还是有不少顽固的地主家,力图保存他们的势力而纷纷抗拒,甚至连他们的奴仆也誓死要保卫他们的主人。
可是,整个象山县早就在兴华保民军与协民军的掌控之下,又岂是他们这些乌合之众能够张牙舞爪的?
反对激烈者,自然遭到协民军的强硬处理,当下马上被抓起来,也不给他们收拾任何财物和生活物品的机会,就直接远远丢出城;
而愿意放弃顽抗,和兴华保民军及协民军合作的,则还能拥有些许时间,在保民军和协民军的监督下,收拾一些财物,雇辆马车,自行驾车离去。
在一些出头鸟的以身试法之后,象山县本来准备联合起来一致对外的各大地主家族私自组成的联盟,也渐渐被瓦解,大致在两种选择的驱使下,这些地主家也逐渐得到两种结果,随之,象山县的乱象也渐渐结束。
事实上,象山县既然是处于军管状态,自然也无人胆敢一直和保民军僵持不下,所以,从一开始,其实就已经注定了会有这样的结果。不管之前闹得多么的沸沸扬扬,最终也只会尘埃落定。
将象山县那些有异心的地主尽数驱赶之后,兴华保民军再下一令,强征十五岁以上、四十岁以下的奴仆入伍。
这则命令,一是为了掌控这些刚刚被迫易主的奴仆,避免他们因原主被驱赶而心生愤恨,从而有机会犯上作乱;二是为了从中挑选一些体力相对较弱的奴仆,充作军方的民夫,专事军队后勤之事。这是为了分担协民军目前承担的职务,将一些相对无关紧要的杂物分担出来,就能让协民军可以更加放开手脚,从而专注于加强军事训练,争取早日能够成为保民军的补充兵力。
在平定了象山之乱之后的第三天。
夏国,云州蜀城,大将军府的门口。
这时的将军府门外,比寻常来得更加庄重严肃,一队队军士列队分于两旁,正在恭候着某位大人物,等着他发号施令。
云州大将军张光武,穿着盔甲,佩戴长剑,在数十位亲兵的拥簇之下,走出大将军府。今天,是张光武奉旨奔赴战场的日子,此刻,他雄赳赳,气昂昂地准备领兵出战。正是他,将要率领门外这些英勇的将士上战场。
“儿子,我祝你百战百胜,大捷而归!”
“父亲,儿子也恭祝你大胜而归!”
“夫君,早些回来,我在家等你!”
张光武的家人,一早就列席一旁,站在门口,恭送张光武。他们一致望着张光武骑上马,带着殷切的目光,纷纷给予祝福和鼓励。
“放心,我一定大胜而归!”张光武大手一挥,回应了家人的热切期望,而后策马前行。随着他的动作,门外的军士也一致驱马紧随其后,奔赴战场。
原本,张光武还想着多一些时间练兵,再上战场。可是,皇帝的圣旨来临,张光武不得不领兵出征。
那十万蜀军就在蜀城之外,等候他们的统帅——张光武。
蜀城知府欧阳德仁站在蜀城的城墙上,望着开赴前线的蜀军,内心安定。欧阳德仁也有圣旨,皇帝命令他,尽一切可能辅佐大将军张光武,消灭兴华军,收复国土。欧阳德仁非常开心,皇帝没有把战争的因,归到他的头上,他躲过了一劫。接下来,蜀军必须胜利!
至于关押在知府衙门的兴华商人,则被欧阳德仁选择性地遗忘了……
十万蜀军出动不到一刻钟,蜀城内的一个隐秘的院子里,兴华帝国蜀城情报站,一道电波,传向象山县。
很快,兴华保民军及时获得了蜀军出动的消息。
秦征国、赵昌得到蜀城敌军出征的消息,有些吃惊。虽然早就知道云州准备了十万大军,但是蜀军一直没有动作,秦征国等兴华军官便也一直安心在象山县准备战事。忽然之间,闻知敌军将至,秦征国与赵昌也不得不震动。两人聚在一起,商量对策。
“赵昌,我们的援军还没有到。在敌军到来之前,我们应该做些什么?!”秦征国严肃道。
“是,我也有同感。”赵昌说道。
秦征国想了想,面色一沉,说道:“我有一个办法,可以增加敌军的麻烦。”
“坚壁清野!”赵昌道。
“没错,我想的就是这个。”秦征国道。
“我去命令侦察连,在象山县东北方向,适合扎营的乡村,全部烧了,还给水井投毒。”赵昌说道。
“既然做了,那就做绝一点。把方圆百里的百姓,赶入象山县。同时,云州盆地百姓中间散布谣言,蜀军将会杀良冒功,任何县城以外的百姓,都将会当成兴华军的奸细杀害。”秦征国道。
赵昌领命,走出指挥部。
又过了三天,有一支夏国蜀军前锋一路无阻,来到象山县百里外的一个村庄。
云州武将世家的季家子弟,季云来率领夏国蜀军五千前锋军,抵达一处名为“李家村”的村庄的村口。
“这里是李家村,派兵进村查探!如果没问题,我们就在此村扎营。”季云来说道。
“是,将军。”一名亲兵带着几名士兵,骑马闯入村庄查探。
不一会儿,亲兵返回,面色难看向季云来禀报道:“将军,村庄内的房屋,除了茅草屋,年老的村民,大多数房屋都已被烧毁。而且,因为传言蜀军会杀良冒功,所以青壮与孩童都躲到山里,避战乱去了。”
“一派胡言,这肯定是兴华军散布的谣言!”季云来震怒不已。他没想到蜀军还没到,便已失去了不少的民心。
“不仅如此,据年老的村民描述,他们的村里的井被投毒了。他们喝的水,都是接的雨水。如若没有雨水,便只能远远进山里,找溪水饮用。”亲兵道。
季云来骑在战马上,陷入沉思,他的身后的大军一动都不动,等待他作出决断。
第五百六十九章 第一次交战
过了好一会,一直沉默的季云来总算再次开口。他看向远方的天际,豪情万丈地说道:“那我们尽管挥军象山县!到那里去会一会我们的敌人!如果有机会,直接破了象山县!”
众将士齐声应和!
就这样,这支五千士兵的蜀军前锋军,浩浩荡荡地径直朝着象山县而去。
与此同时。
一个小山坡上,兴华军一支五人侦查小队,正透过望远镜,继续观察着远处再次开始行进的一支夏国军队。目测所得,那大约有五千人。刚才,这支军队停止不前,而后又再次前行,却显然是径直往象山县这里来。
正是那季云来率领的夏国蜀军前锋。
“他们竟然还来象山县,难道他们不担心没水喝吗?还是那些散出去的消息没有引起他们的重视?”
“也许,是这夏国前锋军的统帅过于自负,自认为凭借这五千士兵,就足以攻破象山县。”
看清了敌情之后,这几名兴华军侦查小队的队员,有些不以为然地闲聊了几句。还是侦查小队的队长,拿起对讲机,向上级报告敌军的动向。
象山县的兴华军指挥部因此得知了蜀军前锋即将抵达象山县的消息。
“五千人……这些人,真佩服他们的勇气。”赵昌似笑非笑地说道,想了想,又像是喃喃自语般补了一句,“还是应该说他们实在是不知天高地厚?”
秦征国没有太多的评论,只是一脸严肃地站起来,看了看地图后,轻描淡写地放下一句,道:“既然来了,那就不要走了。”
“羊自己跑进虎口了,不吃白不吃。”赵昌倒是听明白了秦征国这句模棱两可的话,随即点头附和了一句。
“命令保民军冲锋枪队,迫击炮队,步枪队全体准备。全军出击,务必一击即中,歼灭全部来犯敌军。”秦征国下令道。
象山县的北门,一千五百名兴华保民军的士兵,全部整装完毕,蓄势待发。秦征国亲自来到北门,面对一众士兵,再次强调说道:“此战,务必全歼来犯之敌。”
“全歼!全歼!”士兵们士气高涨,毫不迟疑地应道,吼声震彻天际,甚至仿佛震动了远处正朝着这边徐徐行进而来的夏国蜀军前锋。
兴华保民军,虽然最初是出于拯救民众的目标而成军,并非国家的龙虎之师,但也是由训练有素的兴华军士兵组成的。自开国以来,兴华帝国每逢出战,屡屡告捷,战无不胜,更让他们因为身为兴华军的将士,而发自内心地感到骄傲与自豪。军人的霸气,更是表露无遗。
看到眼前列队而站的精神饱满的士兵们,秦征国非常满意地点点头,这样的状态,必定能让兴华军在战场上无往而不利。于是,秦征国大手一挥,干脆而豪壮地下令道:“出城!”
各级军官,逐一命令下级士兵,列队出城。
这一次,赵昌倒是没有跟随秦征国一同迎战夏国云州蜀军的前锋军,因为他想要留在城内,控制城内的局势。更何况,在赵昌看来,有秦征国亲自出面已经足够,他根本不需要再凑合进去。同时,还有协民军三千人就留在北门,只要兴华保民军战胜,他们将会作为后军,清理一切溃败蜀军。
这是一次必胜的战斗。
事实上,对兴华保民军而言,这五千蜀军前锋军,的确不足为患,只要像秦征国所言,一战全部歼灭了这五千士兵,不留活口,使其无法回到蜀军总部通风报信即可。但为了确保万全,兴华军最后还派出数支侦查队,埋伏在象山县的外围各处,他们的作用,则是要监视周边通往象山县的道路,保证敌军这支蜀军前锋军没有后援军队跟随!至少,要确定在蜀军前锋军行军脚程的一个小时范围内,敌军没有增援。一旦发现情况有异,就需要马上通报象山县指挥部作出应对。
这厢,徐徐而来的蜀军前锋军,季云来正一脸自信地走在前头。
季云来很年轻,不过二十五岁的年纪,就凭着好几次重大战功,屡次被破格提升,从而早于同龄军人晋升到一军将领的地位。
季云来的少年居高位,是理所应当的。因为他确实是个难得的天生有独到军事才能的年轻人。他不仅有精明的军事眼光,也有一身过硬的身手本领,敏锐的军事判断能力,从这方面来说,他的确是个鹤立鸡群的年轻将才。而且,强将之下无弱兵,季云来还擅于利用自己的方法,练就一些令行禁止的精兵,他所带的兵,也是能力突出的。
只是,尽管季云来确实有这样非同凡响的一面,但是毕竟还是年轻,又没有足够的实战经验,免不了的轻狂浮躁。如果以前能有所挫折,对他人生而言,可说是财富,但偏偏正是这样的平步青云,反而让他过于得意。所以,季云来少不了会自视过高。
要不然,季云来也不会认为他的前锋军已经足够厉害到,可以消灭“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的兴华军。在季云来看来,根据他得到的情报消息,他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