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都市超级公子 >

第160部分

都市超级公子-第160部分

小说: 都市超级公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不过郑含在身边,他不好意思和其他几位美女表现的很亲昵。

    交流团乘坐的空客a330飞机从肖山机场拔地而起,冲上云霄的时候,坐在一起的曹越和郑含,正眉飞色舞地交谈。

    坐在他们附近的许菲和陈柏坤,看他们这副亲密的样子,心里有说不出的郁闷。

    特别是许菲,真的很想把手中的水杯扣到曹越的脑袋上去。

    秀恩爱也不要当着她的面秀,自个躲起来不行吗?

    还好,随团一起去的江浙省外事办的一个工作人员的介绍,打断了曹越和郑含的私语。

    “我们前方降落的是首尔仁川国际机场,仁川机场并不在首尔市区,而是在首尔以西的京畿道仁川市境内的一个人工岛上。原来的老机场金浦国际机场因为距离市区太近,机场设施陈旧,不能满足国际航班的起降,因此改成了专供国内航线飞机降落。再过一个多小时,诸位就可以欣赏到美丽的南韩风光。南韩这些年发展很快,他们的城市建设也很不错,首尔市内非常整洁,交通秩序也很不错,比我们燕京强。希望交流团所有成员,能有一个开心圆满的访问旅程。”

    外事办的工作人员话音刚落,坐在曹越身后的陈柏坤忍不住站了起来:“其实南韩也没什么好看的,怎么都比不上我华夏地大物博,到处是秀丽的风光。更何况,汉唐时候,南韩所在地方只是我华夏的一个郡或者都督府,首尔以前的名字就是汉城,汉人之城,汉城前面的河叫汉江,汉家之河。我们交流团出访,不能有任何崇洋媚外的想法,我们华夏是最棒的。”

    陈柏坤原本就极其推崇汉学,对汉学颇有研究,当然因为喜欢郑含,所以上了大学后,对汉学的研究更有兴趣。

    研究汉学的人,基本都是因为喜欢才会去钻研,而喜欢汉学,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汉民族的历史非常辉煌,华夏古代非常强大,因为这些有了自傲感,所以才有兴趣去研究。

    研究了华夏的历史,一种民族优越感自然而然会从心里起来,无论是陈柏坤,还是郑含,或者曹越,都是这样。

    以他们自己的话说,他们就是标准的华夏民族主义者。

    华夏民族是世界是最优秀的民族,华夏是世界是最伟大的国家。这并不是愤青的理论,而是华夏数千年以来的强大,强大的华夏创造的辉煌灿烂的汉文化给他们带来的自信和优越感。

    确实,华夏古代历史,有太多让华夏人自傲的地方。无论是汉、唐、明武功的辉煌,还是唐宋时候经济文化的繁荣,至今还让很多人津津乐道。

    而朝鲜半岛上的历代政权,都是华夏的附属国,都必须接受正统中原王朝的册封,连主权都不完整。

    所以在很多人眼中,那个半岛上的人,就是低华夏一等。

    汉代时候,雄才伟略的汉武帝刘彻,派大军攻灭了当时的辽东的卫满朝鲜政权,设置了乐浪、玄菟、真番、临屯四郡;唐朝时候,大将军苏定方率十五万大军从海路攻打辽东半岛南方的百济,不费吹灰之力就将其灭国,并在其故地设立熊津都督府,其治所在泗沘城(今南韩忠清南道扶余郡)。

    唐高宗龙朔三年,大唐在新罗领土上设立了鸡林州都督府,新罗正式成为唐王朝合法的地方政权,新罗领土也纳人了唐朝统一的区划之内。后来大唐军队联合新罗人,攻灭了盘居在辽东半岛以北的高丽政权,自此,整个辽东半岛全部归于大唐治下。

    陈柏坤熟知这段历史,因此他对半岛上的那两个政权一直看轻,和很多人一样以棒子相称那里的人,再加上刚才看到曹越和郑含一副亲密样子,心里有气,听了外事办的工作人员称赞南韩,忍不住站出来驳斥一番,顺便卖弄了自己的才学。

    他的发言引来了不少喝彩声,连曹越都对他刮目相看了。

    原本曹越以为,陈柏坤这个官二代富二代,应该是不无学术的家伙,想不到看走了眼。

    “不过想想也是,能当郑含朋友的,怎么可能是绣花枕头?”他心里暗笑。

    这时候,代表团团长朱朝阳站出来说了一句:“陈柏坤同学的发言挺有见地。不过我觉得,我们不能抬高别人来贬低自己,也不要自大到目中无人,觉得华夏依然是中央王朝,我们要承认现在华夏的落后和不完善。认清现实,正视短处,弘扬我们的长处,发扬光大汉学和汉文化,这是我们这次交流的宗旨。当然,我期待你们为国争光。”

    朱朝阳的话,获得了交流团所有成员的鼓掌喝彩,陈柏坤也拼命地鼓起了掌。

    随团采访的丁佳和她的同事,则将刚才精彩的一幕用视频的方式记录了下来。

    很快,飞机就在仁川国际机场降落。

    有大使馆的人员前来迎接,一道来迎接的,还有一位叫朴正泰的南韩文化体育观光部副司长,及首尔大学的一名副校长。

    一番寒暄客套后,所有人都坐上南韩方面安排的车子,前往市区。

    朴正泰和朱朝阳坐在一块,两人通过翻译愉快地交谈,当然他们所聊的也只是一些场面上的话。

    聊着聊着,突然朴正泰说了一句:“听说贵国正向联合国递交端午申遗的报告。呵呵,我们江陵端午祭已经申遗成功了好多年。我觉得,贵国政府大可不必再以端午的形式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已经有了我们的江陵端午祭。”

    虽然朴正泰说的非常轻松,但听明白了其话中意思的人,都清楚这是一种赤裸裸的挑衅。

    这些年,南韩和华夏文化纷争此起彼伏。

    最著名的就是端午节这个包容浓重文化氛围的节日归属上的纷争,南韩抢在华夏之前申请了与端午有关的非物质因文化遗产项目,导致了两国文化界的纷争。

    再还有,就是汉字的发明权,南韩人也想抢走,他们还认为明代名医李时珍是韩籍,《本草纲目》版权应该归南韩所有,活字印刷、造纸、风水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版权也归他们。

    这些全世界公认属于华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韩人来争来抢,华夏当然不会忍让。

    于是,文化上的纷争一直持续。

    谁都知道,这次所谓的文化交流,就是两国的文化较量和争执。但谁也没想到,华夏交流团刚刚抵达南韩,南韩官员就提了这样一个非常尖锐也非常敏感的问题。

    随团翻译犹豫着,不知道要怎么将这个问题翻译出来。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335章 数典忘祖

    “这位先生所言错了,”就在翻译犹豫间,曹越站了出来,用流利的韩语回敬:“谁都知道,端午节是华夏的传统节日,存在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说起端午节,大家都会想到吃粽子、赛龙舟、纪念屈原、喝雄黄酒、插艾草等习俗。对于华夏百姓来说,端午及其他传统节日的存在,比如元宵、清明、中秋、重阳、年节、立春等节日,就像日常穿衣戴帽吃饭喝水一样被大家习以为常了。”

    “把我说的意思,翻译给我的老师和同学们听,”曹越吩咐了一句翻译。

    他没办法说韩语的同时,再把相同内容用汉语再说一遍,那样就少了气势。

    随团翻译这才回过神来,马上把曹越刚才用韩语说的话,翻译给了华夏访问团的其他成员听。

    曹越继续说道:“这些节日,源于汉民族悠久的古代发展历史,是灿烂辉煌的汉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结果。从远古先民时期发展而来的华夏传统节日,清晰地记录着华夏民族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和文化内容,至今已经传承了几千年。受汉文化熏染的国家,习俗也相似,都会在同一天过节。”

    “从古到今,即使遭遇天灾或者战乱,华夏百姓从来不会忘记过节。即使颠沛流离中,遇到端午、中秋或者除夕,百姓们依然会以不同的方式庆祝一下。这些节日,在华夏百姓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无论遇到什么情况,他们都不会忘记,都会想办法庆祝一下。受汉文化影响的国家百姓也是一样,他们也把这些华夏传统的节日当成了自己生活中的节日。”

    “我们从来不认为,华夏以外国家的百姓过与我们相同的节日,被他们认为这是属于他们生活中的节日,这些节日就不属于华夏百姓了。”说到这里,曹越的声音变得高亢,“许多国家的百姓过华夏的传统节日,只能说明汉文化的影响非常广泛,广泛到影响了很多国家百姓的日常生活。这是我们是骄傲,是汉文化的魅力所在,也是受同一文化熏染的那些国家百姓共同的荣耀。”

    “这份骄傲和荣耀,及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归属,从来不会随着一些组织或者机构的认定归属而发生变移,与端午节相关的文化纷争也是一样。当然,谁先获得某一组织的遗产认定,能说明一点的是,这个国家的政府对文化方面比较重视。这一点,南韩政府做的不错,但………”

    曹越语气一变:“却是不地道,就像一个人成功从邻居家里偷窃了一件宝贝,最后拿着这件宝贝到处显摆。请恕我直言,我一下子想到了这个比喻。”

    随团的大部成员,都懂英语,但懂韩语的没几人,能流利用韩语交流的更少。

    连朱朝阳都认为,除了两个随团翻译,其他人应该都不会用韩语交流。

    谁也没想到,曹越能听懂韩语,并用能用非常流利的韩语和对方交流,很多人惊呆了。

    两位随团翻译也是一样,他们吃惊地发现,曹越的韩语比他们说的顺溜多了。

    如果曹越说汉语,他们用韩语翻译他所说的话,无论如何都翻译不出他自己说的时候表现出来的那番气势。对,就是气势,曹越说这些话的时候,那份自信的气势是他们没办法模仿的。

    许菲眨着漂亮的大眼睛,非常留神地看着侃侃而谈的曹越,越加对这个学生刮目相看。

    她听不懂韩语,只是从翻译所说的汉语中了解了大概,但她能看到曹越说这些话时候脸上的神情和气势。光这份神情和气势,她已经理解了曹越所说话中的意思。

    能让曹越表现出这般气势的,还会是什么?肯定就是让所有人自傲的华夏传统文化和历史。

    一再吩咐摄像师把精彩一幕记录下来的丁佳,也用一双美目,一眨不眨地看着曹越。

    她做梦都想不到,这个被闺蜜骆小宁认为是混蛋的家伙,竟然能说出这样有气势的话,并且是当着很多的人面,不客气地回敬南韩官员。这份豪气与胆略,就足以让她对曹越刮目相看。

    郑含同样震撼。

    这家伙,就喜欢给人以惊喜,虽然她已经有点习惯了他时不时给人惊喜。

    她也想不到,曹越会说这么流利的韩语,甚至让南韩官员插不上嘴。

    但想想也很正常。

    在那个特殊的部队呆过,会多种外语是很正常的事,毕竟他们要到不同国家执行特殊任务。

    如果不懂这些国家的语言,执行任务时候肯定会多很多麻烦。

    曹越贬低了一句南韩政府的做法后,继续说道:“江陵端午祭,其实和华夏的端午节并不是一回事,端午节的许多习俗如插艾蒿、菖蒲、吃粽子、饮雄黄酒、戴荷包、五毒兜兜、拴五彩缕、划龙舟、纪念屈原等,在南韩的端午习俗中并不存在。”

    “南韩政府在申报‘端午祭’的文本中,第一句话是‘端午节原本是华夏的节日,传到南韩已经有1500多年了’。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来,南韩政府还没有不地道到让人寒心的程度,你们的官员都清楚,端午节原本就是华夏的节日,只不过后来随着文化的传播传到了南韩。在传递的过程中,许多习俗变了味,一些习俗也因为当地的风俗发生了改变。但有一点不能改变的是,南韩的端午节文化和习俗,就是源自华夏。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加入了很多本地的文化理念。”

    “我相信,所有人都明白华夏才是正宗的端午文化发源地,只是一些人不愿意承认而已,”说着,曹越眼睛瞪着朴正泰这位南韩文化体育观光部的副司长:“朴先生刚才所言,实是太没常识。我们能想象的出来你说这话时候的心态,那就是,原本不属于自己的好东西,不小心窃取到手了,非常开心,就像天上掉了馅饼一样。拣了这个馅饼,还看不起暂时没顾及馅饼被人抢走的那个主人。”

    “我觉得,用我们华夏一句古话来形容你的想法非常合适,这句话是一句成语,叫‘数典忘祖’,不知道朴司长有没有听说过?如果没听说过,我可以给你详细讲讲这个成语典故。”

    曹越的话,顿时引得华夏交流团的成员哄然大笑和大声喝彩!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336章 气势上压倒对方

    “数典忘祖”这个成语,曹越是用汉语说的。

    华夏的成语和诗歌,用外语翻译根本没办法将其意思和韵味完全展露。

    而且曹越也相信,南韩的翻译官,及这位副司长应该或多或少懂一些华夏典故。

    对方既然恬不知耻,他就顺势反击一下,不客气地给他们上一课。

    他不并担心与对方起冲突,他也清楚这个国家官员的性格,那就是你表现的强势一点,霸道一点,他们就会服软。如果你处处陪着小心,怕与他们起冲突,他们会看不起你会更加的盛气凌人。

    在隐龙的时候,他曾多次到南韩执行任务,与南韩秘密战线上的特种作战人员交手过多次,甚至曾负过伤。原本他就对这个国家没好感,今天对方的官员主动挑衅,他根本不打算客气。

    交流团是南韩方面邀请的,他们总不至于因为有了观点上的冲突,就礼送华夏方回国吧?

    如果真的这样,那曹越倒是乐见其成,因为这样能说明韩方的失礼,气量极其狭窄。

    朴正泰的级别并不高,只负责接待交流工作,即使与华夏方发生冲突,礼送华夏代表团回国,也不是他能决定的事情。曹越也知道,当官的人都有一种心态,那就是怕惹到事情。

    如果两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