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原生种-第2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人会来欺负他,更没有人会来交好他。
一个人最大的无能为力,就应该是被彻底的忽视,在这世上,仿佛并不存在。
这才是人性最大的冷漠。
可笑的是,这种冷漠,却出现在了号称三大正道之一,以慈悲著称的悬空寺中。
悬空寺所在的悬空山,山高万仞,比华山还要陡峭艰险。
山涧常年有云雾不散,唯有主峰悬音寺,在每天清晨,偶尔会有一缕金色的阳光,洒在西面那尊凿山而立的巨佛头顶。
陡峭的山体之上,紧贴着岩壁,悬空建筑着庞大的殿群。
悬空寺之名,至此而来。
作为悬空寺的透明人,封林晩每天的活动很简单。
砍材、挑水、扫地,以及擦拭那洒落在群山之间,由悬空寺历代高僧以及无数匠人们,雕刻的数万形态各异的佛像。
没有人要求他这么做,但是他却这么做了。
做的十分虔诚。
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
封林晩不着急!
他虽然占据了身份的便宜,但是年龄看着还太小,很多事情其实都不太方便。
所以适当的蛰伏,以及安静的等待时机,谋求发展···是必然的选择。
一个不懂得等待的人,永远做不了真正的大事情。
封林晩就这么一直持续着繁琐,而又好像毫无意义的工作。
有人以为,封林晩这是小小年纪,心思深邃的表现。
想要通过这种方式,赢得大悲方丈好感,从而获得修行的资格。
但是唯有封林晩自己很肯定,不是这样的!
“懂得利用天晟教教主唯一的幼子做文章,一面打击魔教残党,一面放出诱饵,围点打援,更宣扬了悬空寺的慈悲之名,一举而三得。大悲方丈···可半点也不慈悲,他不是和尚,而是一个十分合格的领袖、政客。这样的人,即便不是铁石心肠,也断然不会被我这点伎俩感动。”封林晩在陡峭、惊险的山道上扫着台阶。
不过一人宽的岩壁小道上,不仅长着青苔,还有许多多年无人清理的小碎石头。
山上雾重,湿气浓厚,若是一个不小心,打滑一下,就有可能滚落山崖,摔个粉身碎骨。
小小的扫帚哗啦啦的扫着,小心、谨慎而又体贴。
“我这些,不是做给大悲看的,甚至不是做给这满山满寺的和尚们看的。而是做给那些艰难辛苦,上山烧香拜佛的信徒们看的。”
“拜佛烧香的信众,往往会比满口诵佛的和尚,更心生慈悲。”
“我若长年累月,为他们扫清上山的路,为他们在半山道上的水缸里添水,寒冬腊月里,还能在半山腰的小木屋里,生一团火,去去寒。每每思量起来,又如何不会念我的好?”
“名声是要靠积累的。若是在普通人中,逐渐累积了好名声,将来无论什么人往我身上泼脏水,都会有反击的空间和余地。”
“很多人总喜欢把修行者与普通人之间的距离拉的很远、很远,好像天与地一般。但其实,哪个修行者,曾经又不是普通人?哪怕是自己踏上了修行路,家里难道就没有几个亲戚朋友,还是寻常百姓?”
封林晩的这个办法很笨。
但是有些时候,有些手腕,就得用点笨办法,不能全都是抖机灵。
走捷径的前提是,首先得有一条正道作为参考。
哐哐哐!
山顶的钟声又敲响了。
“九次···八响!看来是有贵客来,来的人若非实力强横,能让悬空寺的那些大和尚们动容,甚至心生忌惮,便是有另一个大势力的头号人物前来拜访。”封林晩耳朵动了动,表情依旧单纯、朴实、干净,一下一下的扫着台阶。并没有要上主殿,去凑凑热闹的心思。
忽然一个犹如黄鹂鸣啼般的女童声音,在封林晩的身后响起。
“小和尚!你傻不傻!你们悬空寺有灵鹤接驾,还有飞舟停在山脚。没人会走这山路寻刺激,你这么扫,每天扫,每天都会脏,不是浪费时间吗?”
封林晩小心翼翼的转身,然后对着身后那个搪瓷娃娃般的小女童,露出一个单纯开心的笑容,双手合十一礼道:“女施主这不是正在走吗?”
“若能为一人行方便,便不枉小僧辛苦一番了。”
“哼!笨和尚,迂腐和尚!”小女童可不领情,而是做了个鬼脸,鹅蛋般的小脸上,笑起来有两个很好看的梨涡。
第四百七十一章悬空寺的笨和尚
面对小女童的嘲讽,封林晩处之淡然,不多言语。全本小说网;HTTPS://щWW。.COm;
说谎的最高境界,就是连自己都信了。
这段时间,封林晩沉浸在自己为自己编织的人设里,倒是对众生相又有了更多领会。
如今他穿着这一身皮,骨子里沁出来的味道,就是那股子味道。
除了灵魂的核心没有变,旁人瞧了,再熟悉的人,只怕也认不出他来。
“这个时候上山,并且对悬空寺接待贵客的门道如此熟悉,且这般有恃无恐,讽刺悬空寺弟子的小女孩···定然与那钟声有关。”出于本能,封林晩进行了分析。
但是他没有再深入探究。
这世上的事情很多,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
悬空寺作为三大正道之一,会有贵客来访,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封林晩并不愿意节外生枝。
只是,有些时候,你不惹事,不代表事情不招惹你。
那小女孩显然觉得眼前这个小和尚有趣,便开口主动说道:“喂!小和尚!你怎么不去山顶上瞧瞧?我爷爷正在挑战你们悬空寺的七十二悬空伏魔阵,还要将你们寺的大字辈和尚都打一遍。这可是难得一见的大战,你不去见识见识吗?”
封林晩听了之后,心中微微一愣。
“原来是踢山门的来了,不过能这么大张旗鼓的来,还让悬空寺郑重对待的,一定非是常人。挑战这种事,第一得有资格,第二得有那名誉地位,第三还得有过硬的实力。没资格,就没人理。没地位···就等着被‘并肩子上’。没实力,会死的很惨。”
所以封林晩终于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你爷爷很厉害?”
小女童得意的扬了扬精致的小鼻子,笑容满面道:“我爷爷是巴山剑皇,巴山道场的祖师爷。十年前,悬空寺的弃徒杀了我爷爷的一个弟子。我爷爷给了悬空寺十年的时间,让悬空寺找出真凶,交给我们巴山道场处置。如今时间到了,悬空寺没法交人,自然也就只能迎接我爷爷的挑战了。”
三大正道,悬空寺是其一。
还有两处分别是巴山道场和景阳宫。
巴山道场为巴山剑皇所创,而巴山剑皇堪称一代传奇。
当然,即便如此···他也远不是仙。
封林晩满足了好奇心,整个人又安静下来。
区区一个土著剑皇而已,有什么了不起的?
学过吕洞宾的剑法,在虚拟空间,见过各种剑神、剑圣、剑帝···出剑的封林晩,对此丝毫不以为意。
见高手决斗,开拓眼界,甚至有所感触,有所收获这一点,很难套用在星河时代的生灵身上。
“有人说,我爷爷是天下第一剑修。你难道不好奇···不想上山看看?”小女童看封林晩又安静下来,顿时觉得有点气馁。
“若是天上第一,那我就去看。”封林晩笑着回答道。
小女童气的噘嘴,狠狠的瞪了封林晩一眼。
“傻和尚!笨和尚!”小女童从封林晩的身边错身而过,然后顺着蜿蜒、惊险的山道往上攀登。
看得出来,她有不弱的修行功底,这点小小的险阻,无法难住他。
最要紧的是···封林晩能感觉到,至少有三个,达到六级的好手,正潜伏在暗处,紧跟着这个小女孩,充当保镖。
山顶的喧嚣,持续了有半天的功夫。
即使整个悬空寺,布满了悬空寺的大阵。
但是抖落的细碎山石,依旧洒满了山道和一些走廊、岩道,封林晩连日来的努力,也都化作了东流水。
所以,小和尚又不得不重新开始。
巴山剑皇与悬空寺一战,悬空寺毫无疑问的输了。即便是贵为所谓三大正道之一,但是悬空寺内缺少真正的惊才绝艳之辈,只是一些守成之辈。如何能是开创了三大正道之一,巴山道场的巴山剑皇对手?
这一输,输的不仅仅是颜面。
还有江湖地位,还有许许多多涉及到的实际利益。
比如,一些有权有势有钱的人,在寻求庇护的时候,就更倾向于巴山道场,而不是悬空寺。
随着挑战的结束,悬空寺的和尚们,都是满身的火气,不知从何处发泄。
这个时候,封林晩这个空有辈分,却毫无地位的方丈弟子,依旧‘傻夫夫’的挂着淳朴、单纯的笑容,就显得有点讽刺了。
碍于名义上的地位,没人好给予直接的伤害和侮辱。
知道他喜欢打扫,便故意将佛像弄脏,故意将有些道路弄得污秽不堪。
看着小和尚皱眉清扫,那些躲在暗处偷瞧的和尚们,就能获得某种愉悦和满足感,将巴山剑皇落在他们身上的侮辱,仿佛通过这种方式给‘巧妙’的转嫁了出去。
而即便明知有人戏弄,‘一凡和尚’依旧每天打扫卫生,依旧给一些无名的佛像做着清洁。
这也让悬空寺笨和尚的‘美名’,开始渐渐的由寺内传向寺外。
终于这一日,封林晩等待的机会来了。
悬空寺讲法堂的首座,大苦禅师于佛林观佛。
正好撞见了一群捣蛋的和尚,以及傻傻清扫的封林晩。
这满山的佛像,虽然大多无用。
但是也有那么几尊佛像,来历不凡。
是由悬空寺历代的高僧所亲手雕刻,其中无意间便融汇了他们精修的佛理、佛法。
大苦禅师最擅长的是悬空寺流传的弥陀拳印,之前与巴山剑皇交手,却连巴山剑皇的一剑都挡不住。
精修近百年的绝技,却被巴山剑皇讽刺‘空有其表,全无佛性,百年凋敝,竟无一无是处’。
大苦禅师因此佛心受损,寻得这佛林,想要汲取先辈留存的某些精义,弥补心中的缺漏。
呵退了那些调皮捣蛋的和尚。
大苦禅师自然知晓封林晩的身份,不愿与其打招呼。
下意识的看了一眼,却正好瞧见,封林晩用抹布擦拭一尊佛像。
因为角度的关系,封林晩‘恰巧’挡住了佛像的大半个身躯,却只有一个拳头,小小的伸出一截。
看似拳头紧握,却实则微微松开,暗含指诀。
大苦禅师浑身一震,整个人忽然豁然开朗。
“错了!错了!难怪如此!他说的没错!我这百年,确实修错了。佛门修的是‘空’,我却紧握拳头,心里不空,手里也不空,自然看不见真章,见不得真佛。”大苦禅师心有所感,只觉得豁然开朗。
再看封林晩时,不自觉便已然发现,这个小和尚竟然顺眼了许多。
第四百七十二章大鹏一日同风起
犹豫再三,大苦禅师走向封林晩,站在封林晩的面前,安静的看着他。/全本小说网/https://。/
而封林晩则是微微行礼后,便继续自己的工作,并不因为眼前这个大和尚,是悬空寺的长老,便表现的有何不同。
“一凡,你入寺已有近一年,方丈师兄却始终不渡你入修行,你心中可有怨?”大苦禅师这个问题,其实相当的唯心。
假如偏见一开始就存在。
那么无论封林晩回答有或者没有,都会让他心生不满。
大苦禅师并非是在为难封林晩,而是在寻找一个心灵上的平衡点。
机缘巧合,封林晩伪装的‘一凡’小和尚点化了他。
佛门讲究因果,所以大苦禅师必须做点什么,来让自己的心绪圆满。
而无论封林晩回答,有或者没有,他都会自由心证,认定封林晩是心怀叵测和虚伪狡辩,如此来说服自己。
这就是典型的自欺欺人。
不要认为这种心态很罕见,事实上在普通人身上更常有。
很多人做了对不起朋友、恋人甚至是父母、兄弟姐妹的事情后,都会努力寻找自己脑海里,那些人对不起他的‘画面’,甚至进行一定程度的恶意扭曲。从而找到一个平衡点,降低自己的罪恶感。
比如一个女生,偷偷与前男友约会逛如家,事后回想起来,觉得对不起现男友。就会以现在的男友不解风情,什么时候送礼物送的不合心意,之前说过什么话,显得带有恶意···甚至逛街的时候,多看了哪个妹子一眼,以此作为‘平衡点’,将自己的背叛逐渐的扳平为理所当然。
封林晩双手合十,然后平静的回答道:“鹤寿千岁,以极其游,蜉蝣朝生而暮死,尽其乐,盖其旦暮为期,远不过三日尔。”
这句话出自淮南子。
意思便是,仙鹤的千年寿命,用来尽情遨游。蜉蝣早上出生,傍晚就死了,但也的到它的快乐,虽然它的生命只有早晚之间短短的一天,最多也不过三天罢了。
封林晩的回答,比大苦禅师的质问,更加的模棱两可。
这反而让大苦的一番心思落了空。
还未等大苦因此露出恶意,封林晩便微微行礼,然后便走了。
大苦看着封林晩的背影,自行离去。
回去之后,却怎么想都觉得浑身不舒坦。
心魔如影,常伴于身。
虽然明知修行在空,唯有身心两空,方能修成大法力、大神通,却放不开争执,放不开自己的心胸。
说穿了就是杂念太多,没法做到没心没肺。
针对这种毛病,在星河时代解决的办法可太多了。
最常见的便是观想,不是观想什么仙佛之气象,或者神祇之伟岸,而是观想天空、水晶球、大草原、大沙漠甚至星空等等。以此做到精神意志的坚定与透彻。
等到夜深人静,大苦悄悄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