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仙侠武侠电子书 > 血染寒冰 >

第72部分

血染寒冰-第72部分

小说: 血染寒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并非将他们带到衙门,而是带到田间,田里长了稻穗,但是野草却是比稻穗来得要多,衙差向着田中耕作的老农喊道:

    “大人,农夫来了”

    宋婉儿跟南宫少游都笑了起来,原来在地里劳作的却是官老爷,只见那老爷从田里走到小道上,苦口婆心的劝这些农民要勤劳耕作。

    然后从口袋拿出一本书,“这里是本官写的农田劳作方法,还有何时施肥,何时捉虫,何时收成,还有天气的变化,你们照做就可以了。”

    那些农民却十分不满,若不是官老爷死死哀求,想来一早就走了。

    待农民在极端不愿意的情况下被赶下农田,官老爷才坐在天边,脸上露出笑容。

    “这位官老爷,农民本来就应该识天时,懂劳作,为何反倒是你们这些文官去教导,而且是极端容易的常识,这些道理理应乡村几岁小孩都明白”

    官老爷看着两人哈哈大笑,“公子是外乡人不知道,江西虽则临近浙江,也是富庶之地,但这里偏偏每年都要向朝廷神情粮食,你道是为何?是因为这里的人生性慵懒,不喜劳作。”

    “官老爷定是开玩笑,这年头还有不事生产之人?”

    “这是江西一大特色,由来已久,本朝已经仙逝的大理学家,朱熹朱夫子当年在江西上任时,也是像老夫这般亲自下田劳作,政务没多少,就是要天天下下村,劝农民好好劳作,反倒要我们这些读书人去学习农活,学好了再去教导农民,你说奇怪不?”

    南宫少游和宋婉儿听完不禁哈哈大笑,感觉这里的农民不像农民倒像是秦晋名士。

    “官老爷,我俩想到庐山一游,不知道路如何走去?”

    “从这往西走,只有一间客栈,你们须得在那投宿,不然只能在野外幕天席地了,在那住得一晚,然后赶路经过雨花村,再借宿一宿,穿过雨花山,再走得三天便可到九江,也到了庐山,哎,庐山烟雨浙江潮,看来老夫不知何时才有那份心思去游玩啰”

    说罢,捋起裤脚,又走下水田。

    两人一边赶路一边大笑不已,这世道只有怕没田耕作的农民,这里却有摆着良田不愿耕作的农民,实在是一大怪事,想来到了其他地方说来,肯定没人相信。

    一直走到未时,在路旁长了一棵很大的歪脖子树,树下坐了四位尼姑,两人也走了过去。

    四位尼姑都是清一色的黄色大袍,一名尼姑大概六十岁光景,神态安详,像着二人点头微笑,其余三人均是四十岁上下的尼姑,对老尼神态甚是恭谨。

    南宫少游行礼道:“师太有礼,我两人赶了半天路,想在这稍事休息,可有打扰?”

    老尼还礼道:“施主言重了,本来出家之人是应该让出树荫,与人方便,但我四人连日赶路,甚是疲倦,所以在这休息,怕是妨碍了公子。”

    宋婉儿从包袱拿出馒头递了一个给老尼,“师太,我们有馒头,你定也饿了,请用”

    老尼姑微笑着接过馒头,其他三尼看到老尼接了馒头,也伸手接了宋婉儿的馒头,连连称谢。

    吃了馒头,南宫少游道:“四位师太要赶往何处?”

    “出家人本应冲虚恬静,贫尼修为尚浅,不能免俗,有尘世中事要赶往雨花山。”

    “师太,刚才我向当地人打听过,从这里到雨花山,只有一间客栈,所以你们必须在那投宿,不然只能睡在山边路上了。”

    老尼连忙道谢:“幸得施主提醒,不然我们定然会贪赶路程,错过了落脚之地,女流之辈在外野宿,甚是不便”

    “师太,我们也要赶往庐山,可同路走一程。”

    老尼看南宫少游虽是男子,但举止恭谨,而且有女子作伴,也无不便,便道“如此甚好”

    六人便结伴同行,突然后面传来急促的马蹄声,南宫少游听得是四匹马,“前面路人请让道”

    马来得飞快,马上的人大喊着,声音刚落,四匹马已经到了身后,南宫少游和宋婉儿连忙躲闪,三名尼姑也是跳到路边,那老尼姑走得极慢,显得有些老太龙钟,眼看第一匹马就要撞到她身上。(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九十八章结草魏颗情

    (全本小说网,。)

    马上的男子急忙用力拉住马缰,马儿在他的催促下正极力狂奔,突然被勒停,这虽是骏马,也不能立刻止步,然而男子的力气极大,竟然使马不能前进,只能一声长嘶,作人立状。

    前蹄朝天,男子虽然神力,却非熟悉骑术,身体后仰,眼看就要摔下马背,却见他头在马臀下摇摆,并没有摔下来,原来他的双脚紧紧夹住马背,虽然不至于被马甩下地,也非常狼狈。

    宋婉儿忍不住笑了出来,瞬即一变,正要飞身向前,却被南宫少游轻轻拉住,原来,那马双脚直立,身体稍偏,正要踩向老尼的头,宋婉儿是想去救她。

    只见老尼还是置若罔闻,仿佛耳朵听不到背后的吵闹,却不知为何,她的身体竟已退后三尺,站在马儿的身旁,左手伸出,看似十分怜爱马儿,在马儿的鬃毛上轻轻抚摸。

    马儿四脚立刻稳稳的站在原地,低着头,十分驯服,马背上的男子已经重新坐了起来,他后面的三匹马也赶到,马背上的男子对着老尼行礼道:

    “晚辈鲁莽,得罪师太,只因要事在身,须得赶路,实非无礼,敢问师太法号,主持哪件宝庵?他日定当登门谢罪。”

    他说得十分真诚恭谨,看样子真是有要事在身,才如此赶路,老尼微微一笑道:

    “贫尼闲云野鹤,四处为家,你我萍水相逢,少侠请”

    男子看她不愿透露姓名,但江湖人物神秘诡异之事太多,也不足为奇,立刻再次致歉,赶马慢走了十余丈,才加鞭催马奔跑,显然对老尼十分尊敬。

    “施主,天色不早,需得加紧脚步,老尼认不得路,还请带领。”老尼转身对着南宫少游二人微微一笑。

    南宫少游知道老尼甚是谦卑,不愿走在前头,自己须眉男子跟在后面,于是哈哈一笑,便和宋婉儿走在前面。

    他故意渐渐加快脚步,越走越快,走得二十余里,偷偷向后一看,只见老尼还是低着头,步路蹒跚的跟着,不多不少,跟方才起步时一样,离自己身后还是一丈距离,而三名尼姑跟在老尼身后,也是一丈距离。

    心中不禁暗暗佩服,但也不全力施展,还是保持着这样的脚步,按着那官员指点的方向走去,申末酉初,果然见得前面有一间客栈,心中暗暗感激那官员。

    此时天还没入黑,正常赶路的人肯定贪程,继续前行,定必要在山中或路旁过夜。

    他俩在客栈门前停下,老尼也停了下来,“哎呀”后面的一名尼姑轻轻叫了一声,老尼微笑着伸手扶着她,若非如此,她定当跌倒。

    南宫少游和宋婉儿自然知道,四人当中,以这尼姑内力最浅,刚才勉力跟着,并不碍事,一旦停下,内息紊乱,一口气提不起来,才会这样。

    在老尼一扶之下,马上脸色恢复红润,可见是老尼以深厚内力为她调理经脉,如此举重若轻,实非易事。

    客栈上大字写着“结草居”,一副对联分挂左右,左联是“小星三五一瓢水”,右联是“蒙正十字两馒头”,对联并不工整,而且意思难解。

    “师太,左联小星三五,想来是出自诗经国风召南的小星,道是路人忙碌,一瓢水该是客栈请过路人喝一瓢水吧,但下联又是何解,望师太指点”

    老尼微微一笑道:“老尼浅学,聊作解析,博君一灿,想来是出自另一副对联,上联是:旧岁饥荒,柴米所谓依,走出十字街头,赊不得,借不得,许多内亲外戚,袖手旁观,无人雪中送炭,下联是:今科侥幸,吃穿有指望,夺取五经魁首,姓亦扬,名亦扬,不论王五马六,踵门庆贺,尽来锦上添花,这对联是太宗宰相吕蒙正所写,他曾潦倒,街上作乞丐,后金科占鳌头,做了宰相,然后有感而发,想来这客栈东主是有心人,施舍来往乞丐,而且将他们比作吕蒙正大人,不敢小窥,实在难得。”

    “师太谬赞,公子博学,这正是小可的用意,赶路的客官可以在这免费用茶,饥饿的穷人乞丐,可免费吃上几个馒头。”只见一位五十来岁的老头儿笑意盈盈的站在客栈门口,弯着腰,张开大手,作请进的姿态。

    看来这位就是店主了,他的左掌上长有六个手指,十分有趣。

    客栈里已经坐了两桌客人,一桌上坐了四位青年剑客,便是刚才骑马的四人,看来他们是得到店主的指点,知道前面并没有客栈,看见老尼进来,四人连忙站起来,恭敬的行礼,老尼连忙笑着还礼。

    “兄台如何称呼?甚是脸熟”其中一人道。

    南宫少游看那四人也有点眼熟,只是想不起在哪里见过,于是笑道:“小可也是闲云野鹤,这等脸孔,平常得很,仁兄可能认错了。”

    那人见南宫少游不肯明言,也就作罢。

    南宫少游对着老尼笑道:“师太,用膳就不打扰了,因晚辈喜欢喝上几碗黄汤,不敢在你面前放肆。”

    “少侠请自便”

    南宫少游和宋婉儿在另一张桌子上坐下,“掌柜,劳烦先打五斤好酒上来,其余菜式,由你安排”宋婉儿对老头儿道。

    “婉儿,你越来越可爱了,南宫家有福气啦”

    宋婉儿抿嘴一笑,待酒坛上桌,马上为他斟满,自己也斟了一碗,聊作陪伴。

    “师伯,那边四位是华山四剑,另外一桌是上清宫八卦门的。”一尼姑低声道。

    南宫少游和宋婉儿并不想偷听别人说话,但他俩内力深厚,而且两桌相隔很近,所以听到了。

    “嗯,原来是云先生门下,慧元师妹早年曾得云先生出手相助,静照你过去跟四侠打个招呼,说峨眉慧清向他们的掌门云先生问好。”

    南宫少游一听得原来是峨眉派的慧清师太,怪不得武功如此高强,立刻想起慧静师太当年的救命之恩,立刻挽了宋婉儿的手走到慧清前面,恭敬的行礼道:

    “师太请恕罪,并非晚辈有意窃听,晚辈三年前在山东曾得贵派掌门慧静师太救会性命,大恩未敢忘怀,却无以为报,方才路上得罪,望师太见谅。”

    慧清微微一笑,她知道自己的掌门师妹慧静为人好侠仗义,心肠极之慈善,所以帮助过很多人,也不以为意,笑道:“出家人本该与人为便,掌门师妹所作之事也是按菩萨指示而已,少侠不必记挂,贫尼敢问少侠姓名?”

    南宫少游恭敬道:“师太,这位是晚辈的师姐宋婉儿,是家师宋子休的女儿,晚辈南宫少游。”

    本以为慧清定会客气一番,而且以她的江湖阅历,师父宋子休的名号她肯定听过,谁知听完他介绍后,慧清脸色一沉,瞬间又恢复了平静。

    “少侠倒是消遣老尼了。”(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九十九章孽缘纷争起

    (全本小说网,。)

    南宫少游心中一惊,连忙道:“晚辈如何敢在师太面前放肆。”

    “哎,可惜,可惜”慧清摇头叹息,神态甚是惋惜,“南宫少侠与贫尼半年前曾有一面之缘,而且对老尼有大恩,虽则老眼昏花,也不至于认错人,宋子休大侠确是南宫少侠的师父,但宋大侠膝下并无儿女,如何这姑娘是他千金。”

    “师太,宋子休是我爸爸,你不信可以上天山逍遥宫,我爸爸就在逍遥宫中。”

    看着宋婉儿正式的说道,神情甚是真诚,不像作假,慧清也不免十分奇怪,不知道眼前二人有何意图。

    “师太,不要听这小子胡说,我认得他了,他是魔教中人!”说话的是华山四剑中的一人。

    “你这小子才胡说,我又如何成了魔教中人?”

    “哈哈,魔教小子,你还想抵赖,难道忘记了三年前,在湖边一战,你联合魔教十散人的无根妖道一起跟我四人对剑,我的手腕还给你刺伤,难道我华山四剑冤枉你不成?”

    南宫少游马上记起来了,那年他回天山,在湖边看到四人围攻一道士,自己确实是出手帮助道士,后来也知道道士是魔教中人,一时竟然无言以对。

    “我们怎么会跟魔教有瓜葛,我们正要杀茅子元而后快!”宋婉儿一生平和恬静,从不会去怨恨一人,但这茅子元令她受了十七年的寒苦,即使脾气如何的好,也压制不了对他的憎恨。

    这倒是将华山四剑镇住了,即使魔教中人如何的狡猾奸诈,阴险毒辣,但绝不敢说教主半句不是,更不敢这样明言说要杀他而后快,足以证明这两人并非魔教中人,刚才的指责又变得苍白无力,主要还是他们跟南宫少游今日已经是第二次碰面,如果真的是有这么大的冤仇,如何不认得,反倒现在他们自己心中也怀疑有没有认错人。

    “各位客官,各位师太,稍安勿躁,认错人是经常的事,你看,前几天我就认错了自己的老婆,结果给人在头上打了个大篓子,不敢张声,几十年的枕边人都可以认错,更不要说你们说的那位什么东方,还是南方什么了”

    “是南宫少游”宋婉儿立刻道。

    掌柜马上将二人招呼回自己的桌子,来回奔走在三桌间打着圆场,他看到四人腰间都挂着剑,生怕闹起事来,自己做买卖的家当就要报销了。

    就在这时,门外又走进来六人,带头的是一位五十来岁的汉子,腰间挂着一把长剑,脸上红红的像喝醉酒一般,他身后五人也是腰间挂剑。

    掌柜立刻赔笑相迎,“几位客官,请里面坐。”

    “啪”从一张桌子上传来响声,原来是另外一张桌子上一位青脸老者将腰间长剑用力的放在桌面。

    慌得掌柜连忙过去道歉,口中直呼“怠慢”

    “哼!”那红脸汉子向着青脸老者狠狠的瞪了一眼,看来这两人早有过节,正是不是冤家不聚头。

    掌柜暗暗叫苦,哭丧着脸,连忙让伙计为两桌客人奉上香茶。

    “爹,可能是路上颠簸,芳儿的发簪跌在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