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仙侠武侠电子书 > 穿越诸天万界 >

第43部分

穿越诸天万界-第43部分

小说: 穿越诸天万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飞是响当当的汉子,问心无愧。

    陆云也问心无愧。

    他难道还贪图世俗间的金银珠宝么?

    不贪图。

    他之所以买官,一则实现自己的谋划,同时必然对这一郡的百姓有利。

    所以,他也问心无愧。

    浩然问心,那个“正”字,便无用。

    却怒了一个爱吵的人。

    “吵什么吵,还要不要让人睡觉了!”

    被蔡邕吼了一嗓子,张飞终于反应了过来,随即大吼了回去。

    论大吼,谁怕谁!

    这世上只有他吼别人,哪有别人吼他的道理?

    太不像话了。

    京师的人,难道不知道打搅别人生活是不对的?

    若是蔡邕听见张飞的独白,怕是会被气死,怎可将他的浩然正气与武夫狂吼相提并论……

    陆云笑了笑,道:“我去看看!”

    在大汉,他遇到了道士,遇到了武将,如今也遇到了第一个修养浩然正气的人。

    这就是大汉的大儒么。

    他不由记起了宋时的程颖。

    那被他杀的大儒。

    希望这一次,不要是道不同。

    陆云踏上高空。

    宛似拾级而上。

    于是他见到了蔡邕。

 第八十六章 蔡邕

    第八十六章蔡邕

    陆云踏虚空而行。

    渐渐到了高空之上。

    他便见到了大儒蔡邕。

    是一个中年人,身着一袭青衣,眉宇之间,蕴有浩然正气,气势凛然。

    绝非后世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所能比的。

    “浩然正气啊!”陆云轻吟,目光微微有些亮了。

    到了这个世界,连书生都有些变化。

    道家练一口道家罡气,道人因此呼风唤雨。

    书生亦练一口气,书生便成了强大的书生。

    当然,依着蔡邕的境界,似乎并没有超出他的意料。

    这位大儒,还伤他不得。

    陆云看向蔡邕的时候,蔡邕也看向了陆云。

    一个青衣道人?

    青衣道人的出现,出乎了他的意料。

    不但他的浩然正气无用,反而被对面的人吼了一嗓子。

    神秘的道人……

    他对于道人本身,并没有太多的偏见。

    就算是大汉的准国师,也是道家的人。

    不过,自太平道黄巾的事越来越大,他便对道人生出了极大的警惕。

    这些人的破坏性太大。

    尤其是狂热的信教徒,一旦被利用,将会爆发最恐怖的危害。

    狠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

    当信教徒被煽动,他们不惧死亡……

    杀伤力自然恐怖。

    于是,他对陆云的目光有些不善。

    场中便有凛冽气息生。

    强大的力场,铺天盖地。

    “这样的气息,对我又有什么用?”陆云看着声势骇人的蔡邕,颇为玩味。

    儒家的浩然之气,他向来是不怕的。

    至于比气之高深,更没什么好说。

    陆云心意微动。

    九天云外,突兀乌云密布,狂风怒吼。

    虚空隐隐有闪电闪烁。

    似乎是苍天发怒。

    又似乎是陆云的鄙视。

    几乎瞬间便破了蔡邕积累的气势。

    ……

    “有意思,有意思!”

    大汉皇宫之中,剑圣王越的目光越发亮了。

    他的目光所及,虚空便有无数剑气生。

    这位剑圣的剑道修为,已经到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境界。

    剑道修为有诸境。

    一般人,只是习练剑术,照搬他人剑招,终身都未进入剑道的门槛,这是不入流。

    少年热血,手中之剑凌厉锋芒,无坚不摧,破灭一切,号称刚强之剑。

    然而剑刚易折,剑之强大并不在于完全的刚强,而在于刚强之外的几分灵动,锋芒内敛,剑法无常,出乎人的意料。

    是为:无锋之剑。

    但无论是刚强之剑,还是无锋之剑,皆是要借助外物,或是靠外物给心灵以自信。

    归根究底,不过是剑在我在。

    在此道之上,尚有一种剑道。

    不滞于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此境界以万物众生为剑,可称为:无剑。

    无剑之境,心念动,便有剑气生。纵然是虚空中最细微的空气,也能瞬间化作最锋利的剑气,割破人的喉咙。

    而如今,剑圣王越便处于无剑之境!

    他如今,对陆云生出了几分兴趣。

    “是啊,连老头子都有些动心了!”老翁童渊也不负先前的淡然模样,整个人如一杆耸立的神枪,气势如虹,随即瞬间隐去。“不过他如今是朝廷命官,待他出了京师,我们再去比试比试如何?”

    “理所当然!”王越点了点头。

    京师之内比划,的确不太好。

    ……

    蔡府之外,气势磅礴凌厉。

    某时某刻,蔡府书房里跳出一只萝莉,双眼睁得明亮,盯着天上的人叫道:“哇,没想到你会飞!”

    种种气势,便因着跳出了小萝莉湮灭不见。

    场中恢复了正常。

    宛似一切都没有发生过。

    蔡邕眯起双眼,看向陆云,却见陆云微笑言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就是蔡道友的待客之道么?”

    “好客来了有美酒,恶客来了,不乐!”蔡邕淡淡出声。

    “却不知我是好客还是恶客?”陆云说话之时,将目光看向了蔡琰。

    这个小萝莉,果然有几分聪明。

    “阁下是?”蔡邕的话不咸不淡。

    “青州东海郡太守陆云。”

    “原来是新上任的太守,久仰久仰!”

    陆云呵呵一笑,这大儒真有几分意思,“新上任”还“久仰”,分明是嘲笑他买官,与朝廷十常侍勾结一通。

    “虚名而已!”陆云面不变色,思量了片刻,目光灼灼,看向蔡邕:“久闻蔡道友大名,今日既来京都,愿讨教一番!”

    “哦?请!”

    蔡邕这会儿,倒是对陆云有些刮目相看。

    他的名声,虽然不怎么大,但在整个大汉,还是有几分名气。

    昔日他正定儒家经本六经文字,认为这些经籍中,由于俗儒穿凿附会,文字误谬甚多,为了不贻误后学,而奏请正定这些经文。诏允后,亲自书丹于碑,命工镌刻,立于太学门外,碑凡46块,每天观看及摹写人坐的车,有数千多辆之多。

    这些事,难道这道人不知么……

    而往来他家的,也皆是来求学问道的!

    敢口出狂言的,还真没几个。

    如今,竟然有人来挑战他?

    他很好奇这个道人凭什么。

    他有了兴趣,便答应了这个道人。

    事实证明,与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人争论,是一件错误的事。

    陆云一个人,便是一部文明史。

    一部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史。

    从儒家说到诸子百家,从治国说到治民,从中原说到七大洲,陆云侃侃而谈,几乎侃晕了蔡邕。

    蔡邕从未见过如此博学多才之人!

    几乎是古往今来历史上罕有!

    纵然是他,也大为不如。

    他本对陆道人所说的不以为意,待听到一句“民以食为天”,微微点了点头,态度渐渐发生了变化,再听到后来,已经将陆云引为知己,恨不得与陆道人立刻拜把子……

    这便是大儒的可爱了。

    当真理掌握在陆道人手中时,陆道人便成了他的朋友。

    至于卖官鬻爵的事,自然理所当然脑补成其他一副画面。

    为了一郡的百姓,陆道人散尽家财,捐出七千金,得了太守身份,只愿为大汉的百姓做些事。

    正如陆道人先前所说,躲避现实没有任何用处,一醉解千愁也不过是懦夫的行为,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陆道人报国无门,只得买官来改变一切……

    何其难得!

    便在此时,蔡府有人来报:“曹孟德来了。”

 第八十七章 曹操,袁绍

    第八十七章曹操,袁绍

    蔡府之外,来了两个人。

    一个七尺有余,黑眉细目,白面长须,长得不算好看,却另有一番气质。

    另一个,身高八尺,英气勃发,英俊威武。

    两人进了蔡府,齐齐对蔡邕行礼:“学生孟德,本初,见过蔡师!”

    “孟德,本初来了,好好好!”蔡邕轻抚胡须,微微点头,对一旁的陆云介绍道:“这是老夫爱徒,曹孟德,我弟子之中,唯孟德潜力最大,至于这一位,是袁家的少年郎,袁本初。”

    “曹孟德,袁本初?”陆云微眯双眼,心里转过百般思量,随即呵呵一笑。“都是我大汉的青年俊杰,本道自然听过!”

    陆云又何止是听过。

    曹操曹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东汉末年他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

    数三国风流人物,曹孟德独占三分。

    袁绍袁本初,东汉末年群雄之一。出身名门望族,自曾祖父起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自己也居三公之上,其家族也因此有“四世三公”之称。建安四年击败了割据幽州的军阀公孙瓒,势力达到,建安五年的官渡之战中大败于曹操。在平定冀州叛乱之后,于建安七年病死封邺侯,是东汉西园八校尉之首、十八路诸侯的盟主。

    这两位,都是未来响当当的主角!

    有一瞬间,陆云甚至想杀了曹孟德与袁本初,以除后患。

    这也是人之常情。

    任谁有这样的良机,都会生出如此的心思。

    至于崇拜二人,想与曹操,袁绍结拜的,不在陆云的考虑范围之内。

    他想了想,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

    青年时代的曹孟德与袁本初,他有些好奇心,也很自信。

    陆云看着曹孟德与袁绍的时候,两位青年俊杰也在打量着陆云,心里万般惊讶。

    蔡师的性情,别人不知道,他们还不知道么,往往不假于色,如今却对一个道人以礼相待,却不知此道人究竟是什么人,又是什么身份?

    有问当问,曹操也不惧蔡师会因此而骂他,率先出声,问道:“蔡师,却不知这位前辈是?”

    这位前辈是……

    这位前辈……

    前辈……

    陆云表示心情有些不错。

    能从青年曹操的口中听到前辈二字,陆云微微有些成就感。

    这种感觉……很爽。

    也不枉他忽悠了蔡邕一遭。

    当然,忽悠,并不是忽悠。

    陆云还是有真才实学的。

    但陆云的身份,因蔡邕的大力肯定而上了几个台阶。

    本来可以是曹孟德的好友,如今成了曹操的前辈……

    这便是一代大儒蔡邕身份的强大了。

    “忘了给孟德介绍,这一位,是如今的青州东海郡太守,也是为师的好友!”蔡邕笑眯眯道。“老夫欲与陆道人结拜,他还不愿意啊!”

    曹操心中更加讶然,青年袁绍却冷笑三声:“蔡师可不要被此道欺骗了,青州东海郡太守,不就是一掷七千金,与十常侍卖官鬻爵的那位,蔡师又怎会结交这种人?”

    “袁本初不愧是袁家的青年俊杰,四世三公,消息网灵通,本道刚买了一个官,你袁本初就知道了。”陆云也不以为意,笑道。“不过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只要对天下苍生,黎民百姓有利,只要结果是好的,偶尔的通融又算什么。”

    不久之后的一代枭雄,如今也是爱国的青年……

    这种历史错乱感,让陆云哑然失笑。

    乍看如今的袁本初,正是一个爱国的壮士。

    此时的朝廷,宦官专政愈演愈烈,残酷迫害以官僚士大夫和太学生为代表的“党人”。

    袁绍服母丧,父丧共六年,随即拒绝朝廷辟召,隐居在洛阳,他表面上不妄通宾客,其实在暗中结交党人和侠义之士,如张邈、何颙、许攸等人。

    张邈是大名鼎鼎的党人,“八厨”之一。何颙也是党人,与党人领袖陈蕃、李膺过从甚密,在党锢之祸中,常常一年中几次私入洛阳,与袁绍商量对策,帮助党人避难。袁绍,曹操等结成了一个以反宦官专政为目的的政治集团,为这个国家而奋斗。

    如今听着陆云贿赂十常侍捐了一个太守的官,自然怎么看怎么不爽。

    袁绍听了陆云的话,正要说一句“狡辩”,曹操闷闷出声:“本初不要说了,蔡师在前,想必自有道理!”

    他刚才沉思,其实是在领悟面前道人的一句话:

    黑猫白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

    这句话,说到了他的心上。

    大丈夫做事,当不拘小节。

    怎么做有利于天下百姓,便可以怎么做。

    如今宦官弄权,残害忠良,偶尔的折中,也无伤大雅。

    只要是为了这个国家,为了天下苍生!

    想当年,他二十岁的年纪便被举为孝廉,入京都洛阳为郎,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

    那是何等的潇洒。

    那是何等的自信。

    他自以为自己一朝做官,可以不同于朝廷里的鼠辈,能够扫荡乾坤,整顿吏治,做出一番大事业来。因此一上任就申明禁令、严肃法纪,造五色大棒十余根,悬于衙门左右,有犯禁者,皆棒杀之。

    纵然是皇帝宠幸的宦官蹇硕的叔父蹇图,违禁夜行,他也毫不留情,用五色棒处死蹇图。于是,京师敛迹,无敢犯。

    但是他还是太年轻了,因着这些事得罪了蹇硕等一些当朝权贵,碍于他父的关系,明升暗降,被调至远离洛阳的顿丘,任顿丘令。

    如今,他已经三十来岁了。

    再入洛阳,依旧是宦官弄权,他却无可奈何。

    以至于如今的贤人,如蔡师的好友陆道人,想要为百姓做些事,也得买一个官才行。

    七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