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仙侠武侠电子书 > 至尊国术 >

第174部分

至尊国术-第174部分

小说: 至尊国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天,老者带着和尚们翻山越岭,涉溪过涧,来到一个积雪的山坡。老人指着仙菜就在这里。可是,众人却什么也看不见。这时,老人从身上摸出一个铜镜,往山坡上一照,山坡上的积雪立时融化,形成涓涓细流流下山坡。山坡上,野树绽出嫩芽,奇花异草竞相斗艳,鸟语花香,一派春光。

    老者指着一片长着锯齿形叶片的草丛说:“这就是仙菜。”说着,他顺手扯起一株,只见根上长着一个象芋头一样的褐色块茎。老人把块茎摘下来放在篮子里,摘满了一篮让和尚们拎回寺里。

    老人教大家把块茎洗干净,磨成浆,过滤后再放进大锅里煮成一块块豆腐般大小的灰黑色东西,最后摆到山坡上晾干。隔了一夜,雪过天晴,山坡上晾晒的“豆腐块儿”经过一夜的冰冻,又经过太阳的暴晒,已变得像冻豆腐一样洞洞眼眼了。

    老人这叫大家把它们收回来,用净水泡软,再放在油锅里加上笋干烧熟,直烧得黄酥酥、恿亮,放在口中滑滑溜溜,十分鲜美。等到他们想起向老者表示感谢时,却发现他早已不见了。和尚们认为,这一定是西天佛主显灵来帮助大家的。从此,念佛参禅更加虔诚了。

    第二年春天,和尚们又在峨眉山上找到许多那样的块茎,照着老者的做法制成干贮存起来,专门用来招待进山烧香膜拜的客人。人们吃过之后赞不绝口,并向和尚们打听它的名字。

    和尚们心想:它象芋头,又比芋头更加魔幻神奇,又是加雪做成的,就叫“雪魔芋”吧。于是,峨眉山雪魔芋的美名就很快传遍了天下。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393章 白龙洞金顶祥光

    (全本小说网,。)

    “佛光”这个名称的由来有个传说。那是几千年前的事了。相传乐汉永平年间,在峨眉山的华严顶下面,住着一个姓蒲的老人,大家都叫他蒲公。

    陆辰跟林萱准备到万年寺上去,路过一个有一座名叫“白龙洞”的寺庙。看到这个白龙洞陆辰是一脸的好奇,心想难道这里还有白龙不成。

    于是问道:“萱萱这个叫白龙洞的寺庙,是不是这个寺庙里面有个白龙呀,才叫这个名字。

    “这次你可猜错了,这里没有什么白龙,相传这里就是蛇仙白娘子修炼的洞府。”萱萱听到陆辰的话笑了笑回答道。

    蛇仙!!白娘子!!

    陆辰听到林萱说,这里竟然是白娘子修炼的洞府,露出了好奇的表情来。急忙问到底是怎么回事,于是导游林萱又给陆辰讲了起来。

    很久以前,有一条白蛇,在峨眉山白龙洞修炼已久,已有几分法力,游至天庭,偷吃了王母娘娘蟠桃园的蟠桃,道行大增,又回峨眉山继续修炼,终成蛇仙。

    青蛇则在黑龙滩修行。青蛇本是雄***与白蛇相配,白蛇好胜,提出比试,取胜方可。青蛇也对天发誓,如果败了,愿变女身,侍候终生。两人随即在清音阁前的宝现溪展开恶斗。

    只见溪水猛涨,翻波逐浪,昏天蔽日。毕竟白蛇偷过吃王母娘娘的蟠桃,道行功力大过青蛇,青蛇功亏一筹,败落下来。顿时,从雷洞坪发出一道闪电,霹雳一声巨响,青蛇变为青衣秀女,称青儿。

    白蛇变为一位身着白衣白裙的天仙美女,称白素贞白娘子。人们把白蛇和青蛇相斗的地方称为“斗龙坝”。而白黑二水相传就是白蛇和青蛇的化身。

    后来蛇仙白娘子,十分眷恋人间美景,听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便与青儿结伴同游。在杭州西湖,遇到来峨眉山采过药的许仙,动了芳心,缔结良缘,成为佳话。

    听到林萱的话,陆辰的脸色有些不太好看,感觉这个传说有些太扯淡了,小青以前竟然是男人。后来成了女人,这个故事可真够能编的。

    “青蛇竟然能男人,这个可让我接受不了,小时候看电视剧,挺喜欢里面的小青的,要是她是男人,我可是会哭的。”陆辰一脸苦笑的说道。

    看到她这个样子,林萱是哈哈的大笑,她突然发现陆辰竟然还有如此可爱的一面,确实让他没有想到。

    林萱笑了笑说道:“你真是太可爱了,走我带着你到万年寺和金顶上去,没有准还可以看到佛光哪。”

    佛光!!

    陆辰听到林萱说,可能看到佛光,露出了诧异的表情,难道真的能看到佛光不成吗?

    “萱萱你刚才说什么,佛光,在这里竟然能看到佛光真是够神奇的,我可是听说这佛光可是非常难遇到的呀,这里怎么可能会有佛光哪。”陆辰好奇的向着林萱问到。

    看着陆辰像是好奇宝宝一样,看着自己,林萱是非常的有成就感,于是又开始给陆辰讲起来了关于佛光的来历。

    “佛光”这个名称的由来有个传说。那是几千年前的事了。相传乐汉永平年间,在峨眉山的华严顶下面,住着一个姓蒲的老人,大家都叫他蒲公。

    蒲公祖辈都是靠采药为生。一年到头在峨眉山上到处采药,结识了宝掌峰下宝掌寺里的宝掌和尚。年长日久,两人的交情慢慢好起来。蒲公采药,常去宝掌和尚庙歇歇脚,宝掌和尚也常到蒲公家里谈古论今。

    一天,蒲公正在一个名叫云窝的地方采药,忽然听见天空中传来了音乐声音。他忙抬头一看,只见一队人马脚踏五彩祥云,直往金顶方向飘去。其中有一人,骑了匹既不象鹿又不象马的坐骑。蒲公心想,这些人能在天上驾云,不是神也会是仙。于是跟着那片祥云,往金顶追去,想看看究竟是些啥子人。

    蒲公来到金顶,见舍身岩下云海翻卷,霞光万道。在五彩光环中,有一人头戴束发紫金冠,身披黄锦袈裟,骑了一匹六牙大象,头上有五彩祥光,脚下是白玉莲台。

    蒲公认不得是哪个,就赶着回来问宝掌和尚。刚到家里,就见宝掌和尚早已在等他。见他回来就问:“今天你到哪里采药去了?怎么一去就是半天?”蒲公把在金顶看到的事告诉了宝掌和尚。

    宝掌和尚一听大喜,忙说:“哎呀!那是普贤菩萨嘛!我就想见普贤,求他指引佛法,走,我们再去一趟!”说完,拉着蒲公就向金顶跑去。走到洗象池,宝掌和尚指着池旁边一片湿象蹄印说:“你看,这不是普贤菩萨骑的白象在这里洗过澡么?”说着更加快了脚步。

    不一会儿他们就到了金顶。宝掌和尚到舍身岩上往下看,只见岩下一片茫茫云海中,有一团七色宝光。宝掌和尚说:“那七色宝光就是普贤菩萨的化身,叫做佛光。”

    这时,蒲公忽然看见光环中又出现了普贤菩萨的金身,就忙叫宝掌尚看。可是等宝掌和尚看时,光环中却只出现了自己的身影。蒲公感到很奇怪,就问宝掌和尚:“怎么光环中只出现你自己的影子?”

    宝掌和尚对他说“你每天采药,救人苦难,为大家做了许多好事,所以感动菩萨,向你现了金身。我做的好事还不如你多,所以不能看见菩萨的金身,只能看见菩萨头上的宝光。”

    以后人们就把能看见佛光当作一种吉祥的象征。并且给它起了个名字叫“金顶祥光“。

    金顶是峨眉山的象征,峨眉十景之冠,“金顶祥光“则是峨眉山精华所在,它由日出、云海、佛光、圣灯四大奇观组成。

    金顶黎明前的天空是美妙的。东方,墨紫墨紫的太空,天地一色,逐渐地,地平线上天开一线,飘起缕缕红霞,托着三两朵金色镶边的彩云,预示着一个辉煌的白昼即将降临。

    彩云下,空旷的紫蓝色的天幕上,一刹间,吐出一点紫红,缓慢上升,逐渐变成小弧、半圆;变成桔红、金红;然后微微一个跳跃,拖着一抹瞬息即逝的尾光,一轮圆圆的红日嵌在天边。日出,因气象条件和季节的不同而千姿百态,差异极大。天气晴朗时,太阳从地平线升起,可观赏到壮丽日出的全过程;或天边有云气,待见日出时,已是脱离地平线的一轮红日;或云层弥漫,则有时仅能看到朝霞、云海。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394章 石笋峰

    (全本小说网,。)

    陆辰跟林萱又来到了一个山峰,林萱则是非常的兴奋,说道:“这就是是石笋峰了,我很喜欢这里,准确的说我喜欢这里的创说。”

    于是导游林萱又给陆辰讲起了故事来,而陆辰则是静静的听着林萱讲着故事。

    据说,在龙门河边有一个龙门洞。龙门洞里住着一条乌龙。这条乌龙虽然能行云降雨,但它却从来不替老百姓做好事。它常常在山上飘游浪荡,到处作恶。每年天气暖和的时候,它喜欢在龙门河里洗澡玩乐。

    它嫌河里水浅,就把要降到山上的雨水,都汇集到龙门河里。因此,峨眉山上经常干旱。

    每逢干旱的时候,人们知道是龙门洞里的乌龙在作怪,就拿着火炮锣鼓,在洞外不停地放炮、敲锣、打鼓,吵得乌龙在洞里坐不稳,睡不着,实在没有办法,只好给峨眉山上下一场雨。

    这年,乌龙又把雨水弄到龙门河里去了,山上干旱得很厉害。

    老百姓没法,只得照往年一样,又在龙门洞外放炮、打鼓。当时,乌龙正在洞里睡得香甜,忽然被洞外的炮声、锣鼓声惊醒,它揉着睡得迷迷糊糊的眼睛,想看看洞外是怎么回事。

    他刚把头伸出洞去,只听“轰隆隆”一声响,一颗火炮在它头上开了花,吓得它连忙把头一缩,只觉得头上一阵发麻,原来龙角被炸掉了一支。

    炸得乌龙满头是血,成了一条独角乌龙。乌龙恼差成怒,发誓从此不下雨,要叫峨眉山大旱三年,把老百姓都饿死。

    乌龙不下雨,龙门洞外,炮声不断,乌龙知道在洞里呆不下去了,就变成一条泥鳅龙门河里一钻,顺着河往上游到山上的洞里藏了起来。

    因此老百姓虽然在龙门洞外不停地放炮打锣,天上却仍然是火红的太阳,连一滴雨也不下。

    这样连续干旱了三年。头一年,老百姓用糠和野菜充饥,对付着渡过了;第二年,糠和野菜吃完了,就去山上挖草根剥树皮吃,又勉强渡过了;第三年,草根树皮也吃光了,只好去山上挖泥巴吃,饿死病死的人越来越多。

    有一天,从山上下来了一个身穿白衣白裙的姑娘。这姑娘长得端庄秀气,手提一个竹篮。她看见好些人倒在路上快要饿死了,就从篮子里拿出一些又白又嫩的东西给大家吃。大家觉得清脆可口,好吃极了。

    忙问道:“姑娘,这是哪里来的?怎么这样好吃?”姑娘说道:“这种东西山上到处都有,我带你们去找吧!”于是,姑娘带着大家走进了竹林。大家一看,地上到处长满了白衣姑娘给他们吃的那种东西,都高兴极了。

    但是谁也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有的说:“象甘蔗,但又不甜。”

    有的说:“味道有点象萝卜,但是萝卜又没有这样脆嫩。”有的说:“是白衣姑娘领着我们找到了这样好吃的东西,才使我们没有饿死,这都是菩萨保佑的呀,我们就叫它‘神赐’吧!”以后喊顺了口,就喊成了“笋子”。

    因为是白衣姑娘领着大家找到了笋子,所以大家就把白衣姑娘叫笋姑。笋姑每天带着大家上山去打笋子,打的笋子吃不完,就晒干储存起来。人们高兴地说:“任你乌龙作怪。再旱三年,也饿不死我们啦!”

    转眼三年过去了,独角乌龙以为山上的人都饿死了,就想回龙门洞过安稳日子。谁知下山一看,老百姓不但没有饿死,反比以前长得更壮实了。乌龙很奇怪,一打听,才知是笋姑带着大家上山打笋子渡过了饥荒。

    乌龙气得眼睛鼓起象两盏灯笼。它咬牙切齿地说:“要不把笋姑除掉,这峨眉山就再也没有人怕我乌龙了!”从此乌龙便打下了暗害笋姑的主意。

    有一天,笋姑正同大家一起在遇仙寺旁边的岩石上打笋子,乌龙变成一根又粗又滑又软的葛藤根,藏在地上一层厚厚的烂竹叶下面,笋姑没有看见,被它一绊,脚一滑,身子一歪,就滚下岩石去了。

    大家一见笋姑滚下了悬崖,都焦急地涌到岩石边,含着泪向岩下不停地喊:“笋……姑!……笋……姑!……”有的还用绳子吊到悬崖下去寻。

    但是,岩下是万丈深渊,云雾濛濛,哪里去找笋姑呢?可是人们并没有忘记笋姑,他们每次到山上打笋于经过岩边的时候,都要向着岩下呼喊:“笋姑!笋姑!”随着人们的喊声,岩下就涌起一片白云。

    人们望着白云,仿佛看到笋姑踩着白云看他们来了。原来笋姑没有死,她滚下悬崖时,被南极仙翁派白鹤童儿把她救了去,每天教她学习武艺,准备将来除掉恶龙。笋姑惦记着山上的人民,因此地每天在仙翁那里勤学苦练。

    她怕人们没吃的,就运用自己学得的仙术,在她滚下去的悬崖下,长出一群笋子似的山峰,在山峰上长满了翠竹和笋子,人们都说那笋子似的山峰,是笋姑用笋子变成的,所以就叫它“石笋峰”。

    乌龙自从暗害了笋姑以后,为了不让人们吃到笋子,就用尾巴把山上一片片的竹林全扫光了。人们在山上打不到笋子,就到石笋峰上去打笋子。

    乌龙知道以后,又到石笋峰上破坏竹林。谁知这石笋峰上的竹林与别处不同,乌龙第一天刚把它扫光,第二天又是满山翠竹,就这样,乌龙一次又一次的把竹林扫光,而竹林却一次比一次长得更青翠。

    后来乌龙又想了一个坏主意:它睡在山上不走,一见竹笋出土,就用尾巴乱扫。可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它扫第一下,竹子向上长了三尺,扫第二下,竹子又向上长了三尺,扫第三下时,只见小竹变成了大竹,短竹变成了长竹,你缠我,我缠你,织成了一层密密实实的竹网,把乌龙网得动也动不得。

    这时,天空中出现了一朵雪白的云彩,云彩上站着英姿勃勃的笋姑。笋姑拈弓搭箭,对着乌龙连射三箭,只见三道金光闪过,乌龙身上连中三箭,被活活射死了。

    从此,峨眉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