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仙侠武侠电子书 > 苍浪风歌 >

第170部分

苍浪风歌-第170部分

小说: 苍浪风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左贤王说道“这可不好说,毕竟汉军人这么多,而且都已经是贱命一条,不一定所有人都这么识时务投降的,这不大汗,你看城头上一个汉军都没有,八成就是在下面争论了吧,咱们不过是派了五个人进去,一个人谈一刻钟,也是需要不少时间的,大汗且耐心等待一下吧。”

    又过了一个时辰,可摩尔再也忍耐不住了,无他,这里实在是太冷了。可摩尔已经过了几个月温暖日子,如何受得了。于是便说道“来人,我们且去城楼下问问是发生了何事,这汉人真的是磨磨唧唧,一点都不像怎么匈奴人那么干脆!”

    走了没多远,只见高宠重新带兵来到城头上,而士兵们则是拿出几个大布袋。

    可摩尔问道“高将军,既然已经投降,为何不开城门,本汗的使者何在?”

    高宠大手一挥,汉军抛下了几个包袱,匈奴人马上退散,包袱打在地上散开,露出了狰狞的白骨和头颅。匈奴人大骇,但一时间却想不懂汉军是做了什么。

    可摩尔大怒“你这是何意?抛下白骨下来?本汗的使节现在何处?”

    高宠拱手道“他们就是大汗你要的使节,宠虽不降,然谨谢大汗赐食”,紧接着汉军齐声高喊“我等谨谢大汗赐食”

    草原上一片寂静,死一般的寂静。

    这高宠,居然把使节吃了?把人吃了?而且吃得只剩下骨头?这高宠还是人吗?这汉军还是人吗?所有匈奴人在脑中脑补高宠吃人的图像。原本高宠在他们心中,就是一个可怕的汉军大将,此刻在配上吃人的画面,他们第一反应是,这汉军!一定是天神下凡!不是地狱来的使者,专门吃他们匈奴人了!

    可摩尔和左贤王眼皮挑了挑,紧接着便直接吐了出来,杀人容易,吃人难,他们不敢想象高宠他们居然真的做出这么丧尽天良的事情来。紧接着,匈奴军中爆发出一阵哭爹喊娘声。可摩尔摇了摇头,自己非但没有攻下这个疏勒城,还三番四次被高宠如此羞辱,如今甚至见识了高宠噩梦一般的面,急火攻心,晕了过去。

    士兵们一看,自己的大汗都晕了,纷纷吓了一大跳,居然不战自溃。左贤王大声喊道“都冷静下来!冷静下来!来人,抬头大汗,我们先撤回裴珊,这疏勒城的包围不能松懈,我就不信你们汉军还能撑下去!”

    从此,高宠‘吃人魔王’的称号传遍西域和草原,传闻可止匈奴小二夜啼!(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三百二十一章 燃烧的防线

    (全本小说网,。)

    土城是西北最常见城池,除了个别大城镇可以支付得起高额的石头城费用之外,大部分小城都是就地取材,磊土为墙。而裴珊城前的防线,恰好全都是清一色的土墙,土墙的防御能力,其实放在西域没有雄兵的地方,绝对是绰绰有余。可匈奴人拿它来对付汉军,未免就有点不够了。

    地面之上的汉军在日以继夜的对这些土城倾泻弓弩箭是,巨石油弹,重重的撞击砸得匈奴人几乎抬不起头来。而在地底之下,则是夜以继日的工程队在挖掘隧道。

    没有错,这就是高正的策略,与其正面冲击,两月一座城,如此冲击,不知道冲到猴年马月,不若二十天挖一条隧道,从根基处掘断这些可恶的防线。

    在地下挖掘虽然苦,但总比顶着匈奴人的弓箭刀剑要安全得多,而且汉人可是出了名刻苦耐劳,一条十里长的隧道,只用了一个月就已经全部完成了。

    汉军选择了一个深夜时分,在城墙之下埋下火药,轰隆雷鸣,土墙顺势崩塌,无数睡梦中的扈从军只能仓促拿起武器迎战。但面对憋了一肚子火的汉军,从城墙之中的缺口如潮水般涌入,他们最终只能双手缴械投降,反正他们都只是炮灰,平常督战队还在的时候,他们还能勉力一战,现在汉军来‘解脱’他们了,他们自然就是马上举手投降。

    踏着残垣败瓦而入的汉军并没有满足于这一道防线,而是追着败兵一路杀到再下一条防线,第三条防线的守将不敢轻易开门,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同袍被汉军斩于城下。汉军见匈奴军似乎下定了闭门不出的决心,只能不甘地撤回。

    但汉军攻破第二道防线用时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已经深深震撼到了裴珊的匈奴王庭。

    “可恶!可恶!”可摩尔生气地摔打着摆设在房内的名贵中土瓷器“这对高家父子!真是让人不省心,老子是个狠人,儿子更是怪物!”

    左贤王冷静地说道“眼下汉军已经找到了这些土墙的弱点,这条防线不再是坚不可摧了,最多只能起到拖延时间的作用”

    可摩尔回头问道“拖?还能怎么拖?”

    左贤王拱手道“就任他挖地道?我们就不能挖地道?我们挖起来,可是比他们强送多了”

    可摩尔大手一挥“马上去办,无论如何,都要挡住汉军!”

    汉军没有沉浸在一月攻破第二条防线的喜悦之中,对于他们来说,他们是要找匈奴的主力决战,继而收复西域的才不是在这里斤斤计较的时候。

    高正挖通第二条防线之后,马上就调转了计划,直接放弃了用挖地道的方式,他知道这种方法只能出其不意地使用一次,第二次除非对面是傻子,不然一定会对方识破。所以第三道防线,高正不走地下,重新回到地上,打造出强悍无比的‘玄武车’。

    玄武车就是浑身上下被铁皮包裹的坚固战车,汉军的士兵躲在车中,便不惧怕城楼上来的箭矢弓弩,汉军拿出工具,用大量的水铺在城墙表面,粗暴地从正面挖穿,这个计划不是一天之功,但对于汉军来说,只需要将土墙挖薄到一定程度就可以,接下来就可以凭借玄武车里的冲锤一口气锤穿城墙,这一次,汉军用时半个月,直接将匈奴第三防线的正面之墙挖塌了。

    城墙轰然倒塌,方式比第二堵墙更加粗暴,但匈奴军却沉浸于地道之内不能自拔。当这个消息传入裴珊的时候,可摩尔和一众贵族目瞪口呆。汉军的攻略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他们的想象了。而且手法一次比一次粗暴和特别。让人防不胜防,六道防线在四月份已经被穿破三道,起码要几月份才会到来大雪,而且按照汉军这种速度,你猜不到会不会哪天汉军就突然出现在城下。

    原本安静祥和的裴珊城一时间风起云涌,大部分贵族开始蠢蠢欲动,都在各自盘算要不要开始将自己从裴珊和蓝楼抢来的大量的财宝搬到别处。可摩尔自然不会允许这种逃兵的行为发生。亲自带着王庭亲卫击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贵族后,匈奴贵族们方才消停了一点。但可摩尔知道,靠着这种恐怖高压的手段也只有暂时行得通,因为匈奴军还有三条防线横亘在裴珊面前。可是当最后一条防线也被攻破,要直面汉军兵锋的时候,经过一个冬季有多的养尊处优的贵族,先考虑的一定是逃命,而不是奋战。

    这一天,左贤王和右贤王罕见地聚在一起商讨着这越来越不堪的防线。

    “这汉军的速度一次比一次快了,会不会十天后,就传来攻破第四道线的消息?”一向轻松自在的右贤王也不由得变得严肃起来,毕竟按照原定的时间,汉军真的是快上了太多,快到让人猝不及防。

    “不好说,如果说第一道防线,汉军还吃了点亏的话,那么第二和第三道防线,就是汉军连本带利地讨了回来。这一次虽说是大汉的皇弟御驾亲征,可是探子回报,大汉的皇弟一直都在玉门关不曾离开。所以这前线汉军的指挥,只会是高正,没想到高正脱离行伍二十年,又不是在自己熟悉的北方,居然也适应得这么快,不愧是大汉第一大将”左贤王说道。

    “地道,玄武车,你觉得接下来汉军还会使出什么法门?”右贤王问道“我们就只能如此坐而待毙吗?”

    左贤王无奈地点了点头“目前来说,只能如此,毕竟城是站着不动的而且都是差不多,而攻城手法嘛,那就真的是千千万万了,我们现在四五六三道防线,城墙加厚了,地道挖了,就不知道汉军还会从哪里来,兴许,他们会从天上来?”

    右贤王翻了一个白眼“从天上来,扎力老哥,要是汉军真能从天上来,那我们就是和大神交战?够我们死一百次了吧?”

    哪知道左贤王却说“就冲那疏勒的汉军能在半山腰挖出水井,我就觉得这眼前的一切,就是那么的不可思议。”(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三百二十二章 一夜围城

    (全本小说网,。)

    出乎意料,汉军攻下了第三道防线之后,连续五天没有对第四道防线发起任何形势上的进攻。除了每天派人在城外观察之外,并未有任何实质性的进攻举动。第四道防线的守将一开始以为汉军打算故技重施,继续挖地道,可是一直在地下用耳朵听前方信息的部队却回报说地下安静得紧没有任何对方在挖地道的声音。

    这就奇了怪了,汉军不会放弃对他们的攻击,所以汉军没有行动比有行动更可怕。消息传到裴珊城,裴珊城的匈奴人也是想不通这个问题。左贤王则是摇了摇头“这下子真的被汉人彻底牵着鼻子走了”。面对这个情况右贤王则是疑惑道“我们能不能化被动为主动,主动攻击汉人?”这个计划一出口就遭到了许多人的质疑,因为他们此刻的消极防守,实际上,他们已经不知道汉军究竟来了多少人,也不知道驻扎在何处。即便是赌徒心理极重的克摩尔,可放弃了对这个计划的支持,因为他已经怕了,他现在巴不得全力守住这三条防线,汉军最好全部消失。

    面对匈奴人的消极防守,汉军则是在另辟蹊径,高正深知,用了奇计破了两道防线,再破下去只会拖慢进程。必须要用一个强有力的威慑手段直接敲掉这些防线,方才是正道。于是高正想出了一个非常之天马行空的计策,就是直接绕过三道防线,在三道防线之间反过来设置卡道,截断三线的互相联系。让它们陷于孤立无援的恐惧之中。作为一支没有信仰的扈从军,一旦知道自己没有赢的希望,自然就会乖乖投降。

    此计一出,在汉军内部也是一片哇然,因为大部分将军都认为眼下他们正道攻取速度已经够快。没必要行如此冒险之事,不过高宠作为主将,不少将军还是个孩子的时候,高正已经带领高价军在漠北驰骋,而高正的坚持也得到了皇帝的肯定。毕竟远征还是消耗国力的,眼下高正提出了一个不错的计策,于情于理,皇上都是支持的。

    所以几乎所有汉军都在准备木板,这些木板就是他们打算一夜之内修筑起一个临时方阵所需要的木材。一连几天,白天汉军都在处理这些木板,晚上则是开始分发各个部队,让他们开始绕行到防线外围。

    就这样,一直到了第十天的夜里,所有的汉军已经各就各位,汉军分成三部,每部两万余人带着无数的木板从黑夜中冲出,在防线之间搭建属于自己的临时营寨。一块块木板树立,一个个营寨拔地而起。日出东方之上,红金字绣的大旗迎风飘扬,汉字在阳光中发出耀眼光辉。汉军照例一般擂鼓出操,其实就是演戏给匈奴人看,好吓一下匈奴人。

    果然,匈奴人一大早起来,发现汉军居然修营寨修道他们眼皮子底下了,而且可怕的是忽然一夜之间,一座完整的营寨拔地而起。守将马上差人去裴珊城送信,可是可怕的是,没有任何一个信使到达裴珊,干道上已经是汉军的营垒。

    于是汉军便开始对他们招降,首先要招降的,并不是第四道防线,而是第五道防线。汉军的招降很简单“我知道你们都不是匈奴人,不过是匈奴人抓了你们过来,要你们为他们卖命,你们有千百人,匈奴督战队方才数十人,如今我大汉天兵到来,你们还要为虎作伥嘛?假以时日,我们大汉为你们收复故土,你们还有什么颜面面对你们故乡的亲人。只要你们打开城门,汉军保证既往不咎,若是不降,破城之日,屠城之时!”

    一声声的劝降,十面埋伏的景象,紧凑的战鼓声,全部都是那些胆小的扈从军没有遇到过的。汉军说的大道理他们不懂,也不想懂,唯一一个说道心坎就是他们有这么多人,眼下汉军又在外面,只要逃出去,就不用死了,留在里面一定是死啊!

    大部分人都是议论纷纷,究竟是不是投降,匈奴人也是知道现在有危险,必须用自己的钢刀树立威信,于是便毫不犹豫地砍了一个人,高速他们“你门别想什么鬼主意!”

    这一举动的确是威吓到一些人,所幸汉人没有立刻攻城,他们怂了一下就即刻认了,没有马上有什么过激行动。而汉军在劝降之后也没有抓紧攻城,而是退了回去。汉军士兵本以为是乘势攻城,不曾想到高正居然撤退。高正实际上打算就是先围上十天半月,天天劝降,那么压力就会全部转移到那些匈奴人身上,一方面要面对浮动的军心,他们只能通过杀人来稳定军心,但如此情况,杀人只会导致最后的积重难返,按照高正的预想,最好是城内发生哗变,汉军如此才能夺得城池不费吹灰之力。经此解释,高正此计不可为不毒。于是汉军们每天都卖力鼓动城内的士兵反叛,而匈奴军的首领则是每日都开始惶惶不可终日,一来要防汉军攻城,二来要防士兵哇变,越来越敏感的守将开始越来越易怒,暴怒带来的不信任,让守将开始肆意杀人,今日一个,明日五个。

    如此不分由来的杀人,一句“通敌”,一声“密议”就会人头落地,士兵们开始变得害怕,他们害怕今日是隔壁的,明天会不会就轮到自己死了?恐惧的压迫最终会产生变质,即便没有哗变的想法,也在压迫过程中产生这种想法。因为他们终于有一种反抗心理,“与其不知道怎么会被匈奴人杀死,不如真的打开城门喊汉军进来,我们说不定还有一线生机”

    今日,匈奴守将又杀了几个人,而偏偏那几个人是无辜的,可是刀剑无眼,却管不上那么多。他们没有选择,越来越的士兵开始用暗语交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