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世界大明星-第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包拯左右为难,一边是名声,一边是官位。两个他都想要,却注定不能两全其美。
这个时候,拯救包拯的,还是高大全。
一声惊堂木,《铡美案》第三场,也是最终场,开始了。
旁白介绍,太后銮驾已至,包拯率众迎接。
太后:驸马身犯何条罪?
包拯:香莲母子将他告,
杀妻灭子罪难饶。
太后:驸马是我皇家婿,
庶民告官罪不容。
唱到这里,太后面色铁青,毫无疑问是被说中了心坎。
网上,弹幕里也是一片的666。
“高衙内也是真敢唱啊。”
“岂止敢唱?你不觉得高衙内将一切事情都料到了吗?回想刚才发生的事情,真是讽刺啊。”
台上唱戏的不知道弹幕如何吐槽,他们已经入戏了。
包拯:说什么皇亲与国戚,
王子犯法与民同。
太后:好一个胆大小包拯,
哀家讲情你不听,
我这里大堂来坐定,
看你把他怎样行!
唱到此处,现场连一个叫好的都没有。
再蠢的人,也能够听的出来这是在讽刺太后。
高大全有胆子将这些东西编排成戏再安排人唱出来,他们在现场还真没有鼓掌的胆量。
也就是网上,现在没有网络实名制,一大堆人在为高大全叫好。
“衙内牛逼。”
“论胆量我就服衙内。”
“从今天开始,我就是衙内的脑残粉了。”
“不畏权势的人听得多了,可是真正敢这么做的,衙内是最牛逼的一个。”
皇室和平民,终究不在一个阶层。
而反抗更高的阶层,是底层人民内心深处的共识。
只是很少有人敢表现出来。
高大全敢,他也这样做了。
所以圈粉无数。
再配合他从前做的那首《爱莲说》,高大全的人格简直无限拔高。
太后气的瑟瑟发抖,她当然看得出高大全在踩着她树立自己的形象。
可是碍于她的身份,太后保持住了矜持,没有现场发作。
她倒是想看看,高大全能猖狂到哪一步?
事实证明,高大全的胆量,超出她的想象。
台上,戏剧还在继续。
包拯——怂了。
面对太后亲自下场,他终究还是软了自己的膝盖。
他把秦香莲叫了过来,拿出了三百两白银,双手交与秦香莲,满面惭愧。
包拯(唱):这是纹银三百两,
拿回家去度饥寒。
教你儿女把书念,
千万读书莫做官;
你丈夫倒把高官做,
害得你一家就不团圆。
秦香莲(唱):人道包相是铁面,
却原来他官官相护有牵连。
三百两银子我不要,
从今后屈死也不喊冤!
戏台上的假包拯,面色羞惭。
戏台下的真包拯,同样面带愧色。
“教你儿女把书念,千万读书莫做官”
“人道包相是铁面,却原来他官官相护有牵连。”
“三百两银子我不要,从今后屈死也不喊冤!”
这一刻,无数的人心中都产生了共鸣和愤怒,为秦香莲,为这个世道。
在这个世界上,很多文人为了表现自己的风骨,都自言蔑视官场。
可是论对官场的讽刺之声,即便诗文众多,却无一首能超越这短短几句话。
世人方才知道,高大全不仅能写出经典的诗词,也能作出传世的戏剧。
单凭这几句话,这部戏就一定能风靡九州。
ps:在书评区建了个龙套楼,想当龙套的可以去龙套楼回帖。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107 终铡美(求收藏)
如果《铡美案》只是讲的男女情事,那说破天也就是一个家庭伦理剧,注定影响力有限。
可是最后,包拯一怂,让世人看到了官场现形记。
而秦香莲的两句话:“原来他官官相护有牵连”和“从今后屈死也不喊冤”,深刻的揭露了一个普通百姓在面对更高权力阶层的无奈以及抗争。
我改变不了你,但是我至少可以不同流合污。
你包拯一样难逃官场黑暗,可是我秦香莲行得正做得直,不会拿你官家一分一毫。
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表态,却让世人分清了什么是美好。
对就是对,错就是错,界限可以模糊,但是底线不能跨越。
很多做官的人,都已经不知道何为底线了。
包拯本是一个好官,却也差点迷失。
不可否认,这个世界上向往官场的人还是很多。
但是亦有很大一部分人在听到这里的时候,对这个深不见底的官场产生了恐惧。
纵然刚正如包拯,依然做不到独善其身。
他们,又能如何?
有人说,悲剧才拥有更大的打动人心的力量,所以传世的爱情,大多都是悲剧。
但是,高大全不喜欢悲剧。
他不想让秦香莲就这么黯然落幕,生活对这个坚强的女人实在太不公平。
他更不想让世人从此放弃反抗精神,他想告诉世人,反抗,是有用的。
戏台上,包拯银牙一咬,叫住了要走的秦香莲。
包拯:回来!
(唱)她母子三人泪不干。
香莲下堂把我怨,
她道我官官相护有牵连。
本当铡了陈士美——
太后:大胆!
帝姬哭。
包拯:太后一旁来阻拦。
有心不铡陈士美——
秦香莲哭。
包拯:倒叫我包拯两为难。
罢!
包拯摘冠。
包拯:拼着官儿我不作,
塌天大祸我承担。
刽子手!
将陈士美搭在铜铡案,
铡了这负义贼再见龙颜。
“好。”
“好样的。”
“包大人牛逼。”
唱至此处,已经是最后的高潮。
而经过前面的蓄势,不出意外,包拯敢于承担的行为,果然博得了满堂喝彩。
围观群众甚至顾不得是在打太后的脸,全都纷纷叫好。
好的艺术作品,是能够让人将情绪投入进去的,跟着里面的人物命运欢欣鼓舞亦或者悲伤沮丧。
现在,他们就已经陷入进去了。
现场如此,网络上更是沸腾。
很多人弹冠相庆。
“包大人,为官一任,终究不负百姓。”
“我对这人间,又恢复信心了。”
“包大人终于肯站出来为秦香莲主持公道了,为秦香莲感到开心。”
戏台上的秦香莲,已经和自己的子女抱在一起掩面相泣,场面极为感人。
在摄像机镜头下的这一幕,感动了万千百姓。
不过,有一批人,始终没有被感动。
那就是现场的这批文人,以及随着太后一起来看热闹的当朝诸公。
他们谁都不敢出声叫好。
就连包拯本人都不敢。
戏台里的包拯,行为固然大快人心,可是却也把太后得罪了个彻底。
现实里的包拯呢?
当激动的情绪逐渐退却,理智重新回到世人的脑海。
摄像头也适时的对准了看台,那里坐着太后,坐着包拯,坐着很多世人耳熟能详的名士大员。
这种场面极其古怪。
叫好声逐渐消失。
弹幕也渐渐无踪。
大家都知道,戏剧终究只是戏剧。
一切还是要回到现实。
陈世美所做之事,现如今已经无需多言。
只看包拯的决断就是。
今天这件事情,并未超出开封府的管辖范围。
太后看了一眼此刻已经面无人色的陈世美,语气不咸不淡,“今天看了一场好戏,哀家累了,想回宫了。嬛嬛,你不带着驸马一起回去吗?”
赵嬛嬛先是一愣,随即狂喜,飞快的点头,“皇奶奶,孙女扶着您。”
其余人还是沉默,包拯也没有动。
太后心中冷笑。
如果换一个场合,她是不会这样败坏自己形象的。
可是今天不同。
高大全如此挑衅,她要是不做出回应,真的让陈世美死在这里,那她太后的威严从此就一朝尽丧了。
这是太后绝对不能允许的事情。
所以,她宁肯失了民心。
再说,民众都是健忘的,过几天之后,谁还会记得陈世美?
谁还会记得今天发生的事情?
太后有恃无恐,信心十足,看向高大全的眼神也有些嘲讽。
是个人才,苦心孤诣布局了如此大的一个场面。
可惜,终究不明白权势为何物。
自己的一句话,就能够破灭他所有精心的准备。
这就是权势的力量。
就在太后銮驾准备启程的时候,却发现她驾前不知何时已经出现了一个面目黝黑的中年汉子。
太后的脸“唰”的沉了下来。
“包拯,你要如何?”
包拯跪下,以他的身份,在风气开放的江南州绝无人有资格让他行如此大礼。
皇帝不行,太后也不行。
但是包拯双膝跪地,一跪不起。
就像是一座雕塑,跪在太后面前,亘古不移。
高大全给他搭好了戏台,包拯最终也做出了自己的决断。
“太后,您可以走,陈世美不能走。”包拯一字一句的说道。
太后面色阴沉,“驸马为何不能走?”
包拯已头跪地,但声音却格外坚定:“陈世美抛妻弃子,欺瞒皇室,按律,理当处斩。”
偌大的开封府,包拯的声音掷地有声。
他以前从未在开封府跪过人,他的脊梁永远笔直。
可是,今日包拯跪伏在地上的身影,却让世人感到格外的高大。
太后已经掩饰不住自己的怒气了,“如果哀家一定要带走驸马呢?”
包拯听闻此言,起身,直腰,声音铿锵有力:“那臣就只有得罪了。”
“王朝马汉张龙赵虎。”
“在。”
“与我拿下陈世美。”
“是!”
四人轰然应诺。
“熊飞。”
“在。”
“虎头铡。”
“早就准备好了。”
“包拯,尔敢?”
在太后凄厉的叫喊声中,展昭双臂用力,飞快的向下一按。
陈世美大好头颅,徐徐落地。
溢出的鲜血,代表奇迹的红色。
高大全露出一丝微笑,第一个在众目睽睽之下鼓起掌来。
随后,掌声如雷。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108 任尔东西南北风(周推荐4000票加更)
权力很重要,没有人会怀疑这一点。
不过在今日今时,权力在众目睽睽之下败给了法律。
或者说,败给了道义。
有一些人,他们也畏惧更大的权势,但是当他们面对不公正裁决的时候,还是能够奋起反抗。
这种抗争精神,是应该被赞扬的。
而这些人,不应该成为权力下的牺牲品。
按理来说,今日一战,高大全大获全胜。
陈世美的生与死,对于他来说,已经没有了任何意义,他注定会收获滔天的美名。
可是高大全愿意为了素不相识的秦香莲母子去得罪权势滔天的太后。
因为,这个世界需要公道,需要给世人一个相信美好的理由。
只有希望在,未来才在。
一个死气沉沉的社会,一个等级森严的制度,不是高大全想要看到的。
他想要看到活力,看到抗争,只有在这种社会里,他才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
也才能够更自由的呼吸。
而有这种想法的,绝不是高大全一个人。
否则就不会出现在高大全率先鼓掌之后,掌声如雷的景象。
现场的围观群众在鼓掌。
网络上,弹幕都在刷屏鼓掌的表情。
到了最后,甚至就连这次参加文试的那些文人都开始鼓掌。
文人的血性,已经被磨灭的差不多了。
但是总有人还在坚守。
不是所有人的膝盖都是软的。
太后震怒,她想要下旨,立即处死包拯,处死高大全。
可是仅存的理智告诉她,这个时候她再继续纠缠下去,只能丢更大的人。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她不是君子,但是她不缺隐忍。
“走。”
太后起驾,皇后和赵构紧随其后,赵构派人将已经晕死过去的柔福帝姬送到他的车中,给了高大全一个眼神,就随着大部队离开了。
跟着太后走的人不少,包拯铡了陈世美,这次的风波不小。
留下来很有可能被太后记恨,很多人都因此而提前离开。
不过高大全当然不会走。
他没有忘记,今天真正的主题是什么。
转过身来,高大全笑吟吟的问道:“诸位老师,这次文试,是不是学生胜了?”
程颢和程颐本来想溜的,他们没打算再给高大全这个胜利者的名头,可是他们不给,高大全自己来要。
高大全可没什么矜持的,在如意赌坊他可是把高俅的家底都压上去了,这场文试他必须要赢。
见高大全不依不挠,二程也没有任何办法。
十个评委商量了一下,即便是有心阻挠,但是在铁的事实面前,程颢还是不当众宣布:
“此次文试,胜利者——高衙内。”
高俅早有准备,在程颢宣布完之后,鞭炮立刻响了起来。
同时有高府的下人给四周的百姓发放一些小红包。
这都是应有之意。
文试不会轻易产生,有资格参加文试的双方,最次也得是文坛崛起的新星。
如果陈世美不是获得了状元,他连向高大全挑战的资格都没有。
正是因为如此难得,所以胜利者也会获得很大的荣耀。
历史上,李太白和苏仙甚至凭借文试一举名传九州。
高大全还达不到两位前辈的高度,但是借助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