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造化-第1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惠通顿时感觉一阵头晕,已弄不清其意图,被其一看,忽感到心中一寒,当即怒道:“小子,你到底意欲何为?”
少年冷笑道:“‘圣人执要,四方来效。’就是你这等人,随意更改法度,无法无天,才导致两界成了现在这等局面。”
不待惠通反驳,又道:“国无法不立,民无法不治。世上无法,当明其法禁;有法,当以法为教?岂能临时起意,恣意而为?如此,怎能令众人信服,令(下)阴界之人信服?”
“世上没有法,应该制定法度,明确禁止。有了法,就当严格执行。”肖逸细品其意,顿时认同道:“此话十分在理。”不禁对少年另眼相看。
那惠通倒吸一口凉气,竟一时无法从对方话语中找出破绽,遂一转话题,喝问道:“好小子,你是何人,报上名来,名家弟子不与无名之辈辩论。”
那少年洒脱一笑,傲然道:“在下法家第四十五代传人韩离。”
第343章 刑名
“法家?”众人惊呼声起。全本小说网https://。
法家主张以法治世,“以法为教”,厉行赏罚,奖励耕战。因提倡“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官不私亲,法不遗爱,上下无事,唯法所在”,极受百姓推崇,曾是诸子百家之中声名丝毫不输于道儒的一个流派。
法家以为人性本恶,无法不立,故以法制为核心要义,定典章、立规矩,以强制手段教化世人,取得辉煌成果,对后世影响深远。即便今时今日世人所遵守的道德标准,许多都由法家所立。
然而,成于斯败于斯。法家“以法为教”,不通人情,严刑峻罚,又渐渐遭人反感,尤其是受到重视道德教化的儒、道二家影响,法家最终走向没落。
近千年来,法家弟子甚少在九州走动。世人大多以为法家已经绝代了,陡然见到一个法家弟子,难怪要惊呼。
不过,法家虽然落败,但是其思想精髓却留存于世间,被广泛传播。即便墨、名等家教义之中,亦重刑名、法度,与法家思想颇有相似之处。
那惠通一听少年是法家弟子,顿时哈哈一笑,道:“我道是什么人,竟敢如此乖张,原来是没落的法家小公子啊。”蔑视之意,溢于言表。
那法家弟子韩离眼中闪过一丝怒色,道:“在下听闻,名家注重刑名相符,讲究控名指实。却不知,这以割刑代替死刑,是依得什么‘刑’,又对应得什么‘名’?”
名家最初以研究“刑名”著称,后来逐渐申延到“形名”、“名实”研究。常常围绕“名”和“实”关系展开论辩,以提出自家意见,故而世人又称其“辩者”。
只可惜名家后世之弟子,多专注于雄辩之道,为了胜得辩论,“苛察缴绕”,即使名不副实,也浑不在意。
那惠通提出这以割代死之刑,纯粹为了报复赵天伦先前当众威胁之仇,哪里有什么刑名依据,顿时被问得心中慌乱,可又不能认输,强词夺理道:“此刑便是我名家之刑,我名家立刑无数,难倒还要给你法家通报一声吗?再者,名家刑名之学,又非法家刑法所能比拟。二者看似相同,实则相异。你连自家之刑学都分不清楚,还敢出来现世,当真可笑。”
惠通之言,明显是欺负法家势弱,众人怎能听不出其意?只是众人皆欲杀赵天伦而后快,不自不觉间站在了惠通一边,便冷眼看法家出丑。
而且,名家辩论,最重气场。惠通这一番话下来,早把韩离气势给压了下去。
韩离腹中法学深厚,可是论起辩论之道,又怎是惠通的对手,登时脸色大变,怒视惠通,道:“你刑名之学,不过是盗窃了我法家之皮毛,刑不定,则名不正,不正之刑,又怎敢用来给人定罪?”
众人闻言,不禁笑着摇头。惠通一句话便令韩离偏离了论辩方向,从以割代死之刑,引到了名、法两家学文之高低上,以两家当前状况,那韩离怎能胜得了?
惠通笑道:“好小子,说我名家盗窃了法家之学,那法家今何在呀?”
韩离大怒,道:“你……”却是说不下去。
这韩离初出茅庐,正要赶往少林寺参加百家论道大会,恰逢今日之事,见惠通胡乱定刑,便忍不住上前说道,可是他怎知以其羸弱之势,又怎能左右当前大势。
但见那韩离直气得浑身发抖,半天说不出话来。恍惚间,肖逸似乎在其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心道:“想当初,我又何尝不是这等稚嫩?”
惠通冷然一笑,扭头道:“了然大师,现在可以行刑了吗?”
了然大师迟疑道:“这……”
惠通道:“我等答应大师不害其性命就是。佛祖亦有割肉饲鹰之壮举,他杀了我们这么多人,割他几刀,算是轻饶了。”
了然大师无可辩驳,却又觉得不妥,迟迟不肯答应。
惠通道:“大师慈悲为怀,不忍下决定,那惠某就自己动手了。”召出一枚名符,迎风一挥,即化作一柄符剑,朝着赵天伦刺下。
那赵天伦被罗汉棍困在,动弹不得,自知无救,也就不放在心上,冷眼看天,大有凛然赴死之意。
这时,斜刺里一道剑光暮然而至,斩在符剑之上。符剑嗡地一声,霎时化为灰烬。
此剑自然是肖逸所发,他看了片刻,早已怒火中烧,但见那惠通要害人,当即出手阻止。
那惠通亦是大怒,但肖逸不待其发作,已冷笑道:“大佛镇乃豫州佛家之地,行名家之法,不合适吧?”
惠通寻声一望,见是肖逸,怒道:“你公然毁我兵器,是想挑起名、道之争吗?”
之前,肖逸虽挡下青光剑,救了他一命。但是作为名家弟子,气场为大、论辩争雄,从来不知感恩为何。对名家来说,心存感恩,便会令人内心软弱,导致气场大失,再难与人一较高低。
肖逸虽不知名家规矩,但是见识过公孙辩为人后,早已将名家之人看得透了,也未指望其能报答一二。他往前一步,道:“就凭你也想挑起两家之争?我杀了你,又如何?”突然,五行运转,火属性真气占据主导,气势大涨,蔑然地注视着惠通,恐吓之意浓重。
那惠通已三十多岁年纪,也算小有名声,怎能忍受一位年轻小子如此恐吓,胸中怒火顿起,立时便要回敬过去。然而,刚一接触到对方目光,忽觉心头颤动,体内气息紊乱,一阵心惊胆战,竟说不出话来。
在场众人,除了静姝知道肖逸暗运五行神通克住了惠通之外,其他人无不惊奇,巧舌如簧的名家弟子怎么突然成了哑巴?
诸派修真法术纵然神妙无比,但是像肖逸这般手不掐诀、口不念咒,就能制人于无形的手段,世间少有,众人见其年纪轻轻,也就没往别处想去。
忽有人低声讥笑道:“名家之人只会逞口舌之利,被人威胁了一句,便如怂包一般,无胆回应了。”声音虽低,却清晰地传入惠通耳中。
那惠通恼怒已极,但是心中越急,气息越是混乱,除了脑海清醒之外,身体四肢似冻僵了似的,一动不能动,直把一张脸憋得通红。
作为名家弟子,有口莫辩,其滋味恐怕比杀了他,还要难受十分。
第344章 威信
静姝笑意盎然,饶有兴致地望着肖逸,颇有欣赏之意。全本小说网,HTTPS://。m;
这时,又听肖逸冷声道:“刚才我可看得清楚,根本没有名家弟子伤亡,你技不如人,却想浑水摸鱼占便宜,不觉丢名家之脸吗?”
此话一出,立时引起一片反响。众人虽仇视(下)阴界之人,但是道义之心仍在,惠通这等小人行径岂能不遭人鄙夷。
惠通此次本想为名家挣个名声,不想弄巧成拙,耳中听得众人的唾弃声,当真欲哭无泪。
肖逸冷然一笑,突然收了五行吸力。
惠通歪歪斜斜地后退了三步,勉强站定,全身发抖,怒视肖逸,本想再说些找场子的话语,但是话到嘴边,总是不敢说出口。愣了片刻,调转头逃也似的去了。
肖逸看其狼狈背影,心中虽有一丝畅快,但更多的却是无奈,心道:“但愿你能记得此次教训,今后莫要误导世人。”
他早领教过名家的雄辩之术,心知与之争辩无异于自讨苦吃,是以一上来,就以强横修为压制,令人有口不能开,有话不能言,这样才一举灭了名家的威风。
名家之人离开,如何处置赵天伦又成了悬而难决之事。不过,肖逸先拒汉族人,再败名家弟子,威信已立,众人纵有腹议,但碍于肖逸面子,也不敢再造次。
那了然大师见状,忙诵一声佛号,令全场一静,而后向着肖逸合十道:“在百万大山时,肖逸施主突然下落不明,着实令老衲等担忧了许久,今日得见施主无恙,当真可喜可贺。”
肖逸忙回礼道:“当时在下发生了一些意外,不辞而别,竟令大师挂怀,实在愧疚的很。大师佛法精深,上次仓促一面,未向大师讨教。今次有幸到了豫州,改天必然要登上少林寺,聆听大师讲经说法。”
了然大师道:“施主言过了,老衲愧不敢当。施主宅心仁厚,所行所言,皆令老衲佩服的紧,若有机缘,老衲当向施主请教才是。”
人群中一声惊呼,纷纷够来异样的目光。了然大师乃得道高僧,九州诸派弟子,谁人不识,了然大师竟说向肖逸请教,众人岂能不惊。
一些人不知肖逸过去之事,忙向旁人打听。待听了肖逸在百万大山以一人之力独挡九派的事迹,顿时为其心折,羡慕敬佩之言四起。
静姝亭亭而立,脸上洋溢着笑意,感到与有荣焉。
肖逸和了然大师二人寒暄一阵过后,了然大师扬声道:“此间之人已了,老衲先代这位赵施主回少林寺。至于怎么处罚,届时将有九州诸派共议决定。大家可有什么异议?”
众人交头接耳,始终无人出头。
肖逸忽道:“冤冤相报,无休无止。还望大师能以佛法度人,保其一命。”
了然大师忙道:“施主尽管放心,老衲定当尽力而为。”
肖逸道:“那就多谢了然大师。”
这时,那韩离却上前道:“了然大师,届时我法家也要参与商议处决之事。”听其口气,不似询问,而是告之。
登时有人道:“此事由我们九大门派决定就是,你法家凑什么热闹?”
那韩离道:“法者,治之端也。两界积怨已深,此事若处置不端,不但不能化解双方恩怨,反而令事态更加严重。作为法家弟子,遇到此等事关九州矛盾之事,岂能不参与?”
众人听罢皆笑其不自量力,韩离脸色通红,但眼神中透着倔强,仰着头,等着了然大师回话。
了然大师道:“阿弥陀佛,法家乃是我九州一派,自然要可以参加商讨之会。”
但见众人再无异议,了然大师率领一众弟子带着赵天伦离去,众人则收拾自家人的尸首不提。
那韩离进入人群,便要离开。肖逸忙从后叫道:“韩兄弟请留步。”
韩离愣然,道:“肖兄唤我何事?”随即道:“刚才多谢肖兄替我教训名家之人。”
肖逸摆了摆手,道:“韩兄弟若无要事,何不一起喝上一杯?”
韩离顿时喜道:“小弟请客。”
肖逸唤上静姝,三人重登大河楼。此时,大河楼上的破洞竟也修复如初,乍一看,丝毫看不出破损的痕迹来。
肖逸微感惊讶,道:“这掌管大河楼的人可不简单啊。”说罢,依旧在原来位置坐下。
韩离道:“我听说这大河楼的掌柜是个法力高强之人,不论这大河楼损坏到何种程度,皆能在短期内修复。”
肖逸啧啧称奇,道:“想不到民间还藏有如此高手。”
待店小二送上酒水来,三人各饮了一杯。刚放下酒杯,肖逸便道:“过去,我常听闻法家之名,只是无缘见得法家之人,今日见了韩兄弟,一定要请韩兄弟讲一讲这法家之道。”
韩离却愣了一愣,狐疑道:“肖兄不是道家弟子吗?”
是时,九州诸派之间,尊己卑人,只推崇自家之道,哪有向别派求道的可能。韩离原以为肖逸说笑,但是看其态度诚恳,又不似要消遣自己,不禁暗自奇怪。
而且,诸派只在民间宣扬自家道法,扩大影响,还未向别派弟子讲经传道的先例。
静姝见了肖逸急切之态,则抿口一笑,道:“他是闻道如渴,不听人讲道,他饥渴难耐。韩兄弟就把你法家大义与他讲一上讲,如此,竟弘扬了你法家之道,又不违背法家规矩,可好?”
韩离疑惑了看了肖逸片刻,待发现其真心求教时,方喜道:“法者,天下之仪也。法学是天下人的学说,还有什么规矩,肖兄想听,我讲来就是。”
稍顿了顿,道:“我讲一个小故事,听完之后,肖兄便知道何为‘法’了。”
“在野外,一只兔子奔过,但凡见到之人,必然要追上去,想将之捕获。因为,人们知道,此兔乃无主之物,谁先捕获,就归谁所有,所以,人们必将为争夺此兔而发生争执。然而,将兔子放于集市上,人们从其身旁走过,却谁也不多看一眼。何也?并非人们不想得到兔子,而是因为人们知道此兔已有主,不可再争夺,否则将受到惩罚。”
“定分止争,这便是法之用也。”
第345章 传记
讲起法家之道,那韩离神采飞扬,滔滔不绝,好似换了个人。全本小说网;HTTPS://щщщ。m;
肖逸则满脸认真之色,聚精会神,唯恐漏听了一字。他曾先后与长靖真人、伯阳老祖讲过法度之重要,并提出过德法并重的思想,但此时才发现自己所说法度太过空泛,远没有法家研究得透彻,顿时喜不自禁。
一路听将下来,肖逸感到法学实乃天下必不可少之学说。有法,天下定;无法,则天下乱。
正如韩离所讲,“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