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造化-第2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肖逸不能言语,心道:“如此说来,那王的做法虽然令人质疑,但是其本心并不坏。”
申亦柔忽然叹了一声,道:“我们虽然一直在研究学问,想开创太平之世。可是,天下总有一些不平之事是命中注定,难以避免的。就好比,弱肉强食,豺狼虎豹必须吃其他动物才能得以活命,而我们人类也必须通过不断杀戮才能得以延续。我们一直在反对杀戮,可是杀戮从未停止,也绝不会停止。”
肖逸略感惊讶地回望着申亦柔,想不到这位一向腼腆,寡言少语女孩子竟对世界有如此深刻的敢问。
从这些感悟中可以猜出,眼前这位柔软女子的经历必然十分坎坷。
听到此处,肖逸深有同感,也道:“亦柔说的不错,这些都是人与自然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但是,对于大自然而言,杀戮也有其积极的一面。正是因为杀戮,万物生灵才会不断奋进,努力免遭灾劫。也正是因为杀戮,才催生了诸子百家等无数文明。杀戮也是一种自然,无休无止,我们能做的,只是减少不必要的杀戮而已。”
经历颇多之后,他渐渐看得通透,提起杀戮,虽还有些叹惋,但不再像过去那般沉重。
申亦柔虽然悟性奇佳,但还达不到其所悟高度,当听到最后一句话,才豁然道:“我们能做的,只是减少不必要的杀戮。肖大哥这句话实是道出了诸家学问的实质。”
第578章 君子远庖厨
只听申亦柔接着刚才的话题,继续道:“减少杀戮,当从人心开始。(全本小说网,HTTPS://。)一个人若见惯了屠杀血腥,那么此人之心必将麻木,若想教化,当耗费数倍之功。而一个人若是生长于和谐友爱的环境中,根本没有见过杀戮,那么此人之心自然充满仁爱,无须教化就可从善如流。这也正是猛兽凶恶无情、牲畜亲和有爱之故。”
肖逸闻之有理,道:“不同之环境造就不同之人。这位王养尊处优,从未见过杀生,所以心中存有不忍之心。”
申亦柔点头道:“所以说,那王的的确确是因为心中不忍,才将牛换作羊。”
肖逸点头道:“确实如此。”心中已然明白其意。
只听申亦柔语气一转,忽然叹道:“那王的行为不为人理解,而且其行径终究未能免除杀生,但是其本意没错,仁心可嘉。若是世上之人都是如此,心中没有杀戮,只有不忍,那么,世上定会减少许多不必要的杀戮,将杀戮对生灵的伤害降到最小。”
肖逸心有所感,微惊道:“让人远离杀戮,保持心底纯净,这倒不失为一个教化育人的好办法。”
这时,申亦柔道:“故而,儒家先人才会说,君子远庖厨。”
“君子远庖厨?”肖逸讶然道,“难怪偌大一个青州,不见一家饭馆。”
申亦柔道:“古往今来,外人不知其本意,认为儒家人一边吃着牛羊之肉,一边说君子远庖厨,实是虚伪做作、欺世盗名之举。”
肖逸苦笑地摇了摇头,道:“若非听了那王以羊易牛的典故,我也是这般想法。”
申亦柔莞尔一笑,道:“肖大哥谦虚了。”而后道:“不见杀生,才能始终保持不忍之心。尽管儒家人明知此举被人诟病,但是为了涵养仁心,又不得不延续此策。”
肖逸叹了一声,道:“世上总有许多无奈之举。”
申亦柔先是点了点头,随即又摇头道:“说是无奈,其实是一种方式,也是一种心态。外人讥讽儒家,只是因为他们见了太多杀戮,无形之间,其心已经变得麻木和冷漠。他们不是儒家弟子,根本无法理解儒家弟子纯善之心和对美好世界的向往之情。儒家正是依靠这种方式培养保持了这等心态。”
肖逸道:“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外人非儒家弟子,始终无法理解儒家弟子的心境。”
申亦柔道:“对于常人而言,儒家弟子始终活在自己想象的世界里。也不可否认,在儒家弟子眼中,世界始终是美好的,亦或说,儒家弟子相信,通过自身的努力,世界终究会变得美好。”
这番话极为绕口,而且与自然道法颇有相悖之处,也亏得肖逸能听得明白,懂得其意。
这时,申亦柔突然歪头看着肖逸的侧脸,似有深意道:“一味活在幻想之中,固然不好。但是,将一切看得太透彻,总是理性看待任何事情,同样也不好。有些时候,甚至更糟,与人与己皆无好处。儒家弟子始终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对世界抱有无限期望,这才能不断奋进,不断提升。虽然,经过无数代人的努力,世界并无太大变化,‘为万世开太平’的宏愿也一直未能达成,但是每一个儒家弟子都努力了,奋斗了。其人生之精彩绝非那些明知结果故而不干的人可比。亦柔也认为,这才是最好的人生态度。”
肖逸听罢,竟是仰望夜空,不能言语。他这才知道,申亦柔是借题发挥,意指其心态消极,提醒他不要将事情看得太透。
道法自然,与世无争。尤其是肖逸融合诸家道法,心境与自然完美契合,纵然他在无为之中始终坚持着‘无不为’之意,但是其给外人的感觉,总是消极颓废。
同上道理,别家之人不知道法奥妙,也总认为道家存有消极避世之思想。
肖逸知道申亦柔有所误解,但也不愿多做解释。他此时脑中所想的是“亦柔让我不要看得太透,难道是让我不要追查父母之事?”
即将进入孔门之际,申亦柔说出这些话来,难怪肖逸多心。
沉默片刻,肖逸终究未多问一句,只是道:“想不到一句‘君子远庖厨’,其后背竟有如此多的道理,受教了。”
申亦柔见肖逸不接茬,显然没有回转之意,心中暗自一叹,没有再说话。
二人各怀心思,心情沉重,一时无人说话,继续前行。
愈向上走,行人愈少。到后来,宽阔的道路上只剩下哒哒的马蹄声和车轮碾压道路的声音。
走了将近一个时辰,猛一抬头,只见路之尽头、大丘城之顶,竟坐落着一座巨大庙宇。
那庙宇顶部皆由琉璃制成,在明月映照下,庄重典雅,熠熠生辉。
肖逸不由得惊奇道:“那是何处所在?”
也不知是因为怀有心思,还是因为即将到家,申亦柔兴奋不已,竟是没有昏睡,当即回道:“那是孔庙。”
肖逸不解道:“孔庙?是祭祀孔圣人之庙?”
申亦柔道:“正是。”知其心中迷惑,就解释道:“大丘城与别的地方不同,城心最为要紧之地设为孔庙,乃是儒家尊师重教之体现。”
肖逸恍然道:“正该如此。”又随口问道:“城心是孔庙,那孔门之主住在何处?”
申亦柔道:“孔庙内有许多闲置房屋,谁担任孔门之主,谁就可以带家人入住孔庙,代孔圣人执掌儒家。”
肖逸随口道:“如此说来,那孔庙内岂不是要经常换人?”在他看来,换一次门主,就要搬一次家,委实有些劳师动众。
申亦柔却道:“也不见得,这万年来,孔庙内也就换了四五次而已。”
肖逸讶道:“如此说来,孔门七十二家的实力相差甚大了?”
孔圣人门人三千,贤者七十二人。肖逸对儒家有所了解,但是在其想象中,这七十二家后人因相差不大,皆有执掌孔门的可能才是。哪想到,万年来,孔庙之换了四五次主人,这说明孔门七十二分支,其实力强横的也只有四五家而已。
果然,听申亦柔道:“孔门分支虽多,但是堪称佼佼者,也就十余支而已。而这其中,修为和学问一样高绝就更为稀少了。”
第579章 地位
肖逸摇了摇头,道:“同样是孔圣人的得意门生,后人竟差了如此之多。全本小说网https://。”顿了顿,忽问道:“那申家的地位如何?”
问出口后,他也并未指望申亦柔如何回答。因为他明白,如果申家地位不低,怎可能出现人丁不旺,让一个女孩子家抛头露面的情形。
谁知,申亦柔闻言,却突然神伤无比,不能自己。
肖逸微感诧异,不解道:“我可是说错了话?”
申亦柔摇了摇头,仍未说话。
肖逸无法,继续沿路而上。
这时,大道又宽阔了一倍,两旁也不再是大红高墙,视野突然开阔了起来。
道两旁暮然出现一对石狮,形态凶恶,却透着一股正气。高约丈许,身形庞大,猛然见之,好似两个高大的守门卫士,令人心头震惊。
一踏上此处,肖逸就暗自警觉起来。那一对石狮体内灵气充盈,给人一种无形威压。他相信,只要有人敢在此撒野,石狮定会发出致命一击。
过了石狮,其后是一大个偌大的正方广场。广场过去,是连续向上的台阶,一路通向孔庙。
这时,申亦柔道:“这里是儒家弟子祭祀孔圣人,开智授礼的地方。孔门七十二分支以孔庙为中心,散布在四周。回申家应出左侧岔道出去。”
肖逸发现广场边缘处东西各有一条岔道通向远处的高墙,于是牵着马缰走了上去。
其刚行出不久,两座石狮之下突然显出两道人影来。二人亦是一老一少,皆身穿儒袍,峨冠博带,仪表不凡。
那年轻弟子诧异道:“师叔,此人是谁?”
那年长者却摇了摇头,没有说话,神情十分复杂。
那年轻弟子更为惊疑道:“既然师叔不认识此人,为何刚才不让我动手将其拿下。此地乃孔门圣地,外人岂可随意踏入?”
那年长者又摇头道:“亦柔妮子在车里呢。”
那年轻弟子神情一缓,叹道:“这申家妹子也越来越大胆了。申家本来就是非不断,她竟有领一个外人回来。此事若让门主知道,岂能饶过申家?”
那年长者望着马车消失的方向,忽道:“或许,申家真的要变天了。”
那年轻弟子以为年长者欲上报此事,依此处罚申家,登时一惊,道:“师叔处罚这陌生人就是,何必牵连亦柔妹子。她已是申家最后的独苗,她若有什么闪失,申家可就真的完了。”刚才他还话说的厉害,一听申家有难,登时变了语气。
那年长者犹豫片刻,道:“兹事体大,你快去将此事报给学子监祭酒。就说,申家后人回来了。”
那年轻弟子大吃一惊,道:“申家后人?你是说那人是申家后人?”见那年长者点了点头,又惊疑道:“我怎么不知亦柔妹子还有一个亲哥哥?”
那年长者却道:“此人不是她的亲哥哥。”
那年轻弟子更为不解道:“那此人又是谁?”
这时,那年长者沉声道:“你可还记得,季氏别院的府邸原来是谁家的?”
那年轻弟子一脸震惊道:“申党一支……”
◇◇◇◇◇◇◇◇◇
却说肖逸赶着马车离开广场之后,一路向着高墙深处走去。
走了一阵,肖逸不禁停了下来,感到惊奇万分,道:“障眼法?”
申亦柔道:“是丘顶护法大阵的一些迷幻手段。”
肖逸心惊道:“我进入此阵,竟毫无所觉。此阵端得厉害!”而后继续往前走。
原来,从大丘城下望来,丘顶除了孔庙之外,并无多大地方,可是待行在其间,才发现其中地域广阔,着实超出了想象。他沿着道路行了许久,竟连一家府邸也未走出去。以其估计,单单丘顶地域就不比大丘城小。
果然如其所想,卜家、梁家、司马家……一路行过去,直走了一个多时辰,天光放亮后,也未到达申家府邸。
这时,肖逸对申家的认识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孔门这些分支府邸也依据丘顶地势而建,道路不断向上。愈往上行,其府邸也愈大,足以说明坐落在丘顶附近的府邸才是实力最大的分支。
他一路走,一路默记。已然行过了三十多座府邸,可还未见到申家府邸。
“申家竟然是儒家七十二分支中的佼佼者?”肖逸心中暗自嘀咕道,竟有些难以置信。
又行了一阵,天已大亮,离申府也渐行渐近。此时,肖逸突然莫名地紧张起来。
其实,经过天问考验,恢复儿时记忆开始,他已然知道了自己乃是申氏之后。
可是,由于对姓氏形象不深,他又对此看得甚淡,所以心中从未过多思考过此类问题。至于和申亦柔的关系,他也未仔细去想。直以为,无论二人是否有血缘关系,自己都会将其看作亲妹妹一般。
或许,到了肖逸这等心境,在其眼中,万物平等,天下人皆是可亲可敬之人。
然而,接近申府,许多现实问题都将摆在眼前,再也无法回避,他不得不思考清楚,想好应对之策。
于是,各种疑问纷至沓来,如浮光掠影般在脑海飘荡,竟扰乱了其无为心境。
不过很快,一阵哭声传来,将其惊醒。再凝神细听,那哭声竟异常悲戚,其中还参杂着几声威吓之声。
肖逸奇怪道:“堂堂儒家之地,怎会有痛哭之声?”
那申亦柔也是一惊,打起精神来,听了片刻,忽然焦急道:“是冉家。”
一听“冉家”之名,肖逸登时想起冉霖甫的音容笑貌来,忙加快步伐,向前赶去。
只听申亦柔说道:“冉家也是孔门大户,可是在上一次门主大选时,冉前辈父亲挑战失败,被季门主重伤,因伤势太多,没过多久就不治而亡,冉家从就此一蹶不振。不过,这些年来,在冉前辈不懈努力下,冉家虽不复以往实力,但是维持家门不倒,还是绰绰有余。”
“冉前辈是家中顶梁柱,他死之后,其家如何维持?”听到此处,肖逸更为着急,三步并作两步,急忙赶路,“冉前辈因救我而死,我怎能容其家眷为他人所欺?”
第580章 冉家
转过一角,来到一处府门之前。全本小说网https://。
府门牌匾上写着“冉府”二字,由于长时间未曾清扫的原因,匾额上生了一层蛛网,看上去极为颓败。
这时,朱红大门敞开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