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造化-第2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方言之有物,的确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也不无可能。
费清思绪急转,道:“你把话说个明白,若你说得对,老夫称一声老师也无妨,但若想侮辱老夫,哼哼……”
“哼”了两声,其意十分明显,但是口气已然弱了。
肖逸说道:“刚才,费老爷子曾说过,申家身在高位,却尸位素餐,有德者皆可取而代之。”他说“刚才”,只因在其心中,修炼突破好似一瞬间而已,眨眼即过,并不知已过了一个多时辰。
费清想不到他还在纠结先前之言,回思片刻,道:“不错,正是老夫所说。便是此刻,老夫亦是此等想法。你且问问在场诸位同仁,老夫之言是否有错?”
在场之人,但凡地位低于申家者,无不心怀此念,意图取而代之。见费清询问,无不点头称是,连道:“不错。”
看其架势,若是肖逸说得不对,将可能引起公愤。
肖逸却对之视若不见,丝毫不受影响,微微一笑,又道:“费老爷子执意此念,所以说,此生永远也无法突破治国之境。”
费清心中微急,道:“有话直说,这等藏头露尾,算什么儒家弟子?”
第603章 为人师(舵主更)
见费清心急,肖逸忽道:“费老爷子心中急切,看来已然对心中之道产生了怀疑。全本小说网;HTTPS://щWW。.COm;这说明,费老爷子明知自己在为虎作伥,但是因为功名利禄,又不得不依附权贵,违背本心。看来,大丘城门匾上‘安贫乐道’四个字,费老爷子早已忘了。”
肖逸此言批驳得甚重,那费清登即怒道:“你妄言揣测,血口喷人!”但心中却惊颤不已,禁不住扪心自问。
肖逸见状,微微一笑,这才道:“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从圣人之教中,我们便能得知,无论齐家、治国,还是平天下,都要以修身为根本?何为修身?修身即修德。这就说明,唯有以仁德为基,才能行齐家、治国、平天下之任。”
语气一顿,直视费清,道:“按照儒家积极求进之意,申家势弱,取申家而代之,此行并不为过。可是,阁下当谨记,天下事皆可为,但绝不可违背心中之仁德。取申家而代之,固然可行,但理应自然而然,顺势而为,绝不是为了借势上位,而无所不用其极,以冠冕堂皇的理由为幌子,做些卑鄙无此之勾当。”
“自然而然”乃道家之道,肖逸心中不分道、儒,说教之时难免出现混淆。所幸,孔夫子当年曾求教于道家伯阳老祖,儒家也深受道家影响,对此等大道并不排斥。而且,众人为其言语所吸引,也根本未加注意。
最后,只听肖逸道:“费老爷子,面对申家的老弱妇孺,以其府邸为要挟,逼迫申家就范,你扪心自问,是否能做到问心无愧?你可敢说一句,你对得起心中的那份仁德吗?”
费清一张老脸胀的通红,突然一口血箭喷出,从空中摔落下去。
众人见之,除了那些修为低下的申家下人发出一声惊呼之外,其他人无不面生羞愧,根本无暇同情费清。
那费清摔的不重,当即挣扎而起,突然向肖逸叩拜道:“费清知错了,多谢老师指点。”竟当真信守刚才承诺,称肖逸为一声“老师”。
年长之人,向年幼之人行礼拜师。此举在别家看来,定然要引起骚动,认为这费清不知羞耻,甘愿受辱。
但儒家奉行“三人行,必有我师”之道,师无贵贱,不分长少。在众人看来,费清尽管年岁徒长,但道不如人,称肖逸一声老师,也不为过。不仅算不得稀奇,反而令人致敬。
那费清既甘愿称肖逸为师,肖逸当之无愧,坦然受之便是。然而,他身形一动,已然消失了身影,待现身时,已到了费清之侧,竟是不受此礼。
只听其道:“费老爷子礼重了。其实,若没有费老爷子先前提点,我今日也无法突破。说起来,费老爷子也是吾之师。你我两清了,也算是礼尚往来。”
费清摇了摇头,羞愧道:“问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无论老师受与不受,在我心中,你皆是吾师便是。”
而后道:“从今日起,老夫当离开孔门,重新回到大丘城内。从此,谨守祖训,安贫乐道,断绝攀附孔门之心。老师郑重,就此拜别。”
又向肖逸行了大礼,转身出了申家府门。当然,肖逸又躲将开来,未受其礼。
此后,费清果真信守言诺,隐居闹市,独善其身。在其弥留之际,突破第七层,达到了凡人至高之境。此为后话不提。
待费清走后,肖逸轻叹一声,来到南宫雁面前,行礼道:“前辈大驾光临,晚辈有失远迎,失礼,失礼。”
南宫雁笑道:“老夫乃闲散之人,不请自来,还望小友见谅才是。”在其看来,肖逸已跻身儒家高手之列,是以说话也十分客气。
不待肖逸开口,南宫雁突然问道:“小友刚才尚有余力,若是继续运功,突破至第九层应不是难事,为何就此放弃了?”
众人闻言,心中稍慰道:“原来他还未至第九层。”但是听其言,肖逸突破第九层应不是难事,不觉又是惊叹,又是羡慕。
肖逸摇头笑道:“前辈果然目光如炬。晚辈也想一举突破,可是考虑再三,还是决定暂行放弃。”
南宫雁问道:“这是为何?”
肖逸道:“其一,儒家之学,博大精深,非一日所能领悟。齐家、治国、平天下,晚辈心中早有计较,一举突破,也无不可。可是这第九层,其意广博,虚无缥缈,令人难以捉摸,若是凭着一己之见,就这般胡乱冲过去,只怕达到第九层容易,此生却与第十层无缘。”
“第十层”,但是三个字,就能令在场众人心惊不已。试问,在场之人,也只有在梦中才敢提及这三个字而已。若是有人说,其目标是浩然正气第十层境界,定会遭人讥讽,斥责其狂妄。
可是此刻,肖逸明言还想达到第十层境界时,众人心中,只有惊羡之意,谁也无法怀疑。
南宫雁叹道:“小友说的不错,若是盲目而为,即便第九层大成,也永远无法达到第十层去。”
肖逸凝视对方,察言观色,问道:“敢问前辈,可是第九层大成之境?”
南宫雁却不答,笑道:“老夫修为高低,已无关紧要。现下说的小友,还是不要跑题的好。小友说了其一,这其二又是为何?”
肖逸微微一笑,暗道:“此人倒是谨慎。”他也并非想套问对方修为,只是借机相询,想听到对方一些感悟而已。
诚如其所言,第九层境界介于平天下和圣王之间,其范围过于广博,方向难以把握,若是得以提点,势必事半功倍。
不过,肖逸从其刚才的叹息之中也有所猜测,感到对方也是因为在第九层时,根基不牢,导致穷其半生,也一直无法突破至第十层境界。
肖逸思虑过后,接着刚才话题,说道:“这其二,乃是来自于外界。”
南宫雁“哦”了一声,不禁向那宰家之人看去。
ps:今天把舵主更补上,顺便参加一次仙侠pk榜。求票、求赏。若是票、赏给力,或许还能再更。逍仙拼上一把,求大家支持。
第604章 天地君亲师
宰家以宰奉为首,一行七人。全本小说网,HTTPS://。.COm;其中,唯有费清修为最高。现如今,费清离去,按说宰家已对申家再无威胁才是。
可是,那宰奉望着肖逸,微微冷笑,一副有恃无恐之态。
肖逸也不敢大意,与那南宫雁接着说道:“浩然正气虽是精神之气,但是突破之时对灵魂之力消耗甚大。经过三次突破,晚辈灵魂已消耗不少。若是再强行突破第九层,只怕有灵魂耗尽之险。届时,晚辈将十分虚弱。若是有人欲对申家不轨,晚辈可无暇他顾了。”
南宫雁点头道:“不错,连接突破对灵魂考验极大,你能连破三层,已然前无古人。小友心境沉默,不贪功冒进,委实不易。”
肖逸道:“前辈谬赞了。”而后道:“前辈稍待,待我解决了家务事,好请前辈吃酒。”
南宫雁笑道:“好,老夫等着就是。”
肖逸来到宰奉面前,还未开口,那宰奉已先冷笑道:“申逍逸,你以为你修为大进,本公子就怕了你不成?”
肖逸摇头道:“不管你怕与不怕,我只要你记住,从今之后,不准再打亦柔的主意。否则,申某绝不客气。”
此刻,他代表的是真个申家,故以“申某”自居。
申家众人听其说得霸气,无不精神一振。这么多年了,申家还是第一次说话如此硬气。
最令宰奉难耐的是,肖逸修为大进,说话时威仪十足,令其禁不住心头发颤,退后一步,才强装镇定道:“你莫要高兴的太早。你修为大进又如何,一样得向我宰家低头。”
说完此话,忽然向南宫雁问道:“南宫前辈,宰家和申家之事,您要插手吗?”
南宫雁竟摇头道:“老夫早已不管这些琐事。只要你们不闹出人命,老夫绝不插手。”
宰奉道一声“好”,从怀中取出一个号炮来,内力一催,一道火焰冲天而起,放出了讯号。
熟悉宰家之人不禁心中奇怪,从古至今,宰家只有一位先祖修炼到了浩然正气诀第八层,但那已经数千年之事了,现如今最高修为者,也就是其父亲,浩然正气诀第六层而已。第六层和第八层之间,有着天壤之别。宰奉此时搬救兵,就算将其父亲唤来,也同样无济于事。
众人不知宰奉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皆感惊疑。
待讯号落下时,众人突然“咦”了一声。只见一道人影行若鬼魅,蓦地出现在宰奉身边。
那人穿着灰色宽袍,袖子奇大,与儒家服饰相差甚大。而且,那人十分面生,并非孔门弟子。
宰奉见对方赶来,登时神情笃定,胆子飞涨,上前一步,道:“这位是本公子刚请的客卿,复姓公孙,单名一个……”
“公孙诺!”不待宰奉介绍完毕,肖逸已目光一凝,唤出对方的名姓来。
来人年过半百,但须发皆黑,风度依然,正是那名家的二当家公孙诺。
肖逸和申亦柔选择马车代步,一路上舟车劳顿,就为了摆脱公孙诺等人追踪。想不到,公孙诺早已赶到孔门之内候着了。
公孙诺冷笑道:“小子,想不到老夫会在此等你吧?”
那宰奉见二人相识,颇感奇怪,心道:“难怪客卿说对申家了如指掌,无论如何都可让我达成所愿,原来此二人早已认识。”但闻二人言语中充满着火药之味,心中毫不担心,冷冷地望着肖逸,直等着迎娶申亦柔过门。
肖逸道:“堂堂的名家二当家,竟然跑到儒家做客卿。此事传扬出去,不知名家颜面何存?”
“名家二当家?”宰奉听闻这位客卿的身份竟如此之高,登时感到惊讶无比。但转眼又兴奋道:“名家二当家,想必修为甚高,正好教训申家。”
公孙诺早有应对,反击道:“客卿而已,又非儒家弟子。老夫只是与宰公子言语投机,暂时留宿其家中,相互研讨学问而已,名正言顺。而你身为道家弟子,却又投身到儒家,不知是背弃了道家,还是为了道家来窃取儒家机密。但总之,皆是背信弃义之举。如此行径,没得辱没了仁义之名。”
“原来他是道家弟子……”
“他是道家间隙,怎可纳入孔门?”
“道、儒不两立,快把赶出去!”
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此话一出,登时在人群中引起不安,而且嗓门越来越高,皆对肖逸产生了排斥之心。
万年前,孔圣人向伯阳老祖求教,道、儒关系本是极好,可是由于后世派别之争,道家常以此事来抬高自家,使得儒家心生反感,这梁子便结下了。
因道家冲和,儒家谦逊,二家这才没有闹翻,始终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可是,道家弟子公然进入孔门中来,这却令在场孔门弟子无论如何也无法接受。
“公孙诺好生歹毒。”眼看着众人模样,肖逸眉头一蹙,不禁大为着闹。
众人皆把目光投向肖逸,看他如何争辩。然而,他一人两重身份,这是不争的事实,公孙诺以此说事,当真是百口莫辩。
正当他绞尽脑汁,寻找应对之词时,却听一女子道:“文宗史圣云:民性于三,事之如一。父生之,师教之,君食之。非父不生,非食不长,非教不知生之族也,故壹事之。”
孔门弟子听闻其搬出“文宗史圣”的名号,无不心生敬意,忙停止了议论之声。
那女子接着道:“荀卿又云: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三者偏亡,则无安人。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
说完古训,登时道:“天地君亲师,亲、师同等重要,皆须礼敬。逍逸命途多舛,虽是儒家血脉,却未能在儒家出身,机缘巧合之下,拜入道家。是以,对逍逸而言,亲乃儒家,师乃道家。二者同等,有何争议之处?”
众人闻言,登时一惊,皆道:“言之有理。”
但见那棘树之下,一宫装女子亭亭而立,不是申凤儿,又能是谁?
第605章 申凤儿
原本本公孙诺挤兑得无言以对的肖逸,但转眼之间又成了尊亲隆师的典范。(全本小说网,https://。)
公孙诺脸色一沉,暗道:“此女子好生了得。”但是囿于对儒家礼道不甚了解,竟一时无法反击。
只听申凤儿继续道:“逍逸几经辗转,方才回到儒家。这么多年来,道家替我儒家教化养育子孙,儒家重情重义,当感恩道家才是。若反过来还对道家生有不满,岂不成了忘恩负义之徒?那岂是我儒家弟子所为?”
申凤儿年到中年,声音依旧如出谷黄鹂,甚为动听,听其论道,极易引人入胜。但是训斥起来,也同样入木三分。刚才所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