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造化-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过众人努力,总算将虚影化去,逃过一劫。白虎目瞪下坠中的静姝,抬起前爪,欲再补一击,不料脑海一震,眩晕不已,竟又受了一记灵魂攻击。白虎大怒,舍了静姝,咆哮一声,急速前冲。
道家弟子首当其冲,奋起抵挡,却又坠落了一人。
铭浩环顾四周,但见道家弟子八损其四,林月河四人已趁机远遁,只留下自己四人,若再被白虎纠缠下去,势必全军覆没。铭浩急中生智,大叫道:“我们分散逃开……”
道家弟子听命,或向左,或向右,或向下入地,顿时作鸟兽散。白虎怒吼连连,一时竟不知向谁人追去。
第4章 木魅
太极轮盘玉碎,静姝如受重击,鲜血喷了乞儿满身。(全本小说网,HTTPS://。)脑中眩晕,竟自昏死过去。失去道家神通庇护,二人直坠而下。
乞儿闻得两耳风声呼呼,看得地上事物逐渐清晰,直吓得心惊肉跳,两手紧紧抓着女道者不放,大叫道:“仙姑……快醒醒啊,仙姑……”
二人坠落处乃是一条山涧,涧内岩石裸露,若摔实了,必无幸理。乞儿又摇又晃,又叫又掐,女道者只是不醒。眼看无救,乞儿哀叹一声,道:“这次终究是逃不过了,不过有这么好看的仙姑相陪,也算值了。”他自个儿宽心,却听得嘤咛一声,竟是女道者醒了。乞儿大喜过望,想要叙述危情,但见岩石近在咫尺,一切已然不及,只张大了嘴,发出“啊”的一声。
女道者重伤之下,反应却是极快,奋起余力,双掌齐下,只听得“轰”的一声闷雷似的响声,石屑横飞。两人也似乱飞的石子般,斜抛出去,重重地摔在山溪之内。
乞儿只觉五脏六腑都变换了位置,一阵头晕目眩,几欲昏厥。却又被凉水一浸,猛地醒转,四肢百骸的痛楚顿时齐涌上来。
乞儿卷曲成一团,感觉中痛得哇哇大叫,实际上喉间连任何声音都发不出。
剧痛之后,乞儿精疲力尽,大有虚脱之感。缓了缓神,才想起一同摔落的女道者来。急目四顾,发现女道者落在身后的溪水中,头脸全没在水中,却是一动不动。乞儿大惊,道:“莫不是死了吧?”也顾不得自身伤势,忙把女道者拖上岸来。
乞儿探了探女道者鼻端,已然没了呼吸,顿时慌了神,大呼道:“仙姑醒醒啊,仙姑醒醒啊,你是大仙,怎么会死呢?”用力摇晃,只情不信这神仙也会死。
折腾了半天,女道者只是不醒,乞儿茫茫然不知所措,喃喃道:“原来神仙也会死的……”
环顾四周,但见两侧山壁陡峭,山顶云雾缭绕,不知高低,而且滑不留手,无从攀爬,只有前后一条通达的沟壑,又不知通往何处。溪水虽清,却无鱼无草,两岸则布满了嶙峋黑石,一片死寂之象。空气中湿气浓重,十分压抑。
乞儿收拾心情,前后看看,心道:“道家说,水者自然,顺着这条溪流而下,定能找到出口。”当下将女道者负在背上,自语道:“释家虽说人的躯壳不过是个臭皮囊,但你是道家的仙姑,我还是找个好地方把你安葬,让你羽化才是。这山中多怪兽,虽然我也不定能活着出去,但总要感谢你曾救了我一命,我把你埋了,咱就算两清了……”
乞儿年幼瘦小,站直了身子,也不能将女道者的双脚拖离地面。拖着走了两步,心底总觉得对仙家不敬,只好重新抱起。这乞儿看似羸弱,力气却是不小,在这乱石之间,几无下脚之处,一人行走尚且困难,乞儿抱着女道者直行了三四里路,竟然面不改色气不喘。
转过一道壁障,眼前景色急转。但见得,两岸渐阔,涧中溪水汇聚成泊,一汪清水中鱼儿悠然自怡,水草相映成趣,两岸花草争奇、松篁斗翠,更有一株奇树参天而起,直没云端。空气中一抹淡香流转,顿时沁人心脾。
乞儿立在水边,感叹一番,道:“这里风清水秀,做大仙的仙冢,也不算辱没了。”说着正要找地方将女道者放下。却听一人急喘道:“快离开此地,有……有妖魅……”
乞儿大惊,险些将女道者摔跌在地。低头一看,只见女道者双目微启,嘴唇张了张,却未发出任何声息。乞儿这才笃定,心道:“仙家果然没那么容易死。”忙道:“这里环境极好,我们休息一下,等你伤好些再走。”说着往前走上两步,停在一块干爽的空地上,正要将女道者放下。女道者却猛然抓着乞儿衣领,吃力道:“有木魅作祟,快走!”乞儿不明所以,但见女道者如此神情,也不敢怠慢,转头就走。
寻原路刚走了几步,忽觉得一阵眼晕,定睛再看时,哪还有什么道路,一片绿油油的枝条拔地而起,已有三尺高低,而且仍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飞长。
那嫩绿的枝条犹如触手,在风中摇曳婉转,令人眼花缭乱。乞儿奇道:“今日这是怎么了,尽遇些怪事,难道我在做梦不成?”反身寻路,却发现身后也一般被堵死了。还不及细想,但觉脚腕一紧,脚下也长出枝触手,缠住了双脚,正从小腿处盘旋而来。乞儿虽惊不乱,一手抱着女道者,一手拔出女道者腰间长剑,挥手便砍。
长剑异常锋利,劈砍之间,枝触手无论粗细,皆应声而断。断却的枝触手见风即枯,落地即粉,瞬间消失不见。而剩下的半截枝触手继续生长,生机勃勃。
乞儿边砍边行,行了百余步,却丝毫不见尽头。此时枝触手已挤满了空间,铺天盖地,乞儿如同茧中之蛹缓慢移动。他呼呼喘着大气,早已力竭手软,只是凭着一股倔强之气,拼力坚持。
又了二十余步,乞儿砍断缠在脚踝的枝触手,以剑支地,刚要缓口气上来,却觉得腰间一紧,已被枝触手缠上了。乞儿急忙挥剑来割,不料手臂抬起,刚好被外围的枝触手裹住,顿时动弹不得。刚挣扎了两下,枝触手纷拥而来,将两人如裹粽子一般缠了个结结实实。
一阵阵枝触手挤压骨头的巨痛传来,只痛的乞儿哇哇大叫。女道者与他紧紧相贴,初时还能感觉到女道者身体绵软、柔若无骨,但是片刻之后,两人便骨骨相格,好像皮肉都被挤没了。
在枝触手遮蔽头眼之际,乞儿最后一眼看到女道者,但见她面色苍白之极,两条秀眉紧蹙,嘴角微微地抖动着,昏沉之极仍受着巨大的折磨。乞儿不禁喟叹道:“我小叫花子何德何能,竟和仙姑同生共死,此生不枉矣!”值此煎熬当前,乞儿却神游天外,浑然忘了百骸痛楚。
第5章 龙吟
每根枝触手都如一条绿蟒,将二人的身体越缠越紧。(全本小说网,HTTPS://。)
在此危难之际,乞儿却昏昏然不知身在何处,但觉眼前白茫茫一片,如雾如烟,身体轻飘飘浮在薄雾之上,不受己身控制,随风而动。
薄雾之中似有电波流转,击打在身上,遍体酥麻,好生舒服。
也不知过了多久,忽有一阵噼噼啪啪的声音响起,而且越来越响,越传越近。
乞儿猛然惊觉,左右而顾道:“我这是身在何处?仙姑又在哪?”还来不及细细思量,一阵巨痛传来,将其拉回现实之中。
巨痛之下,乞儿下意识地蜷缩身体,却抱紧了女道者身躯。他这才想起眼下处境,不禁大奇道:“我为何能动了?”只觉周围的枝触手都在退却,不消片刻,眼前光亮透入,二人已从枝触手中解脱出来。
但见满目的绿色如潮而退,瞬间不见踪影,地表黑褐色的岩石又重回视野。
远处花草树木迅速枯萎,那颗参天巨树更是急速萎缩,眨眼之间已变成一株小树苗,嗖的一下,钻入地下消失不见。
溪水中水草尽死,鱼儿也打着转浮到水面上,再不动弹。原本生气盎然的世外桃源转眼间成了颓败之地。
乞儿怔怔地看着眼前变化,颇有些难以置信。然而由不得乞儿多想,“砰”的一声闷响从身后传来,地面也微微震颤,接着又是“砰”的一声,地面又一震。
乞儿赶紧回头,却看到一头铁塔似的斑斓白虎。白虎身形巨大,正是大荒山的兽王白虎。
◇◇◇◇◇◇◇◇◇
道家弟子四散逃逸,无从追杀,直气得白虎临空跺云,怒火中烧。费了些时机终于吃得一名道家弟子,但是余人早不知所踪,四处搜寻无果,唯有望空兴叹而已。悻悻然而归,路过刚才交战的上空时,却忽感脚下大山中灵气大盛,直冲云霄。
同为吸收天地灵气之异类,白虎自是深有所感,知晓山中灵物正在吞噬猎物,这才灵气外露。只是诧异道:“这大荒山外围千里唯我独尊,如此有灵之物却不来参拜于我,可是不把我白虎放在眼里?”心中怒火又增了一分,当即乘风而落,欲查个究竟。
落至云雾之下,怒睛一看,才发现泄灵之物不过是一株万年修成的木魅。木魅乃是有根之物,即便修炼成精,也只能在一定范围活动,一旦与根相离,便会形神俱灭,自然不能飞跃千里去参拜白虎。
白虎方才自尊心连连受挫,这时见了木魅真身,也就自我释怀。正要掉头而去,余光中瞥见木魅的枝触中露着一片月白道袍,虽然很快被枝触湮没,但是白虎目光如炬,如何能够看错,当下怒火再起,卷起一阵妖风,直奔木魅而来。
木魅不能话语,却也有灵有识,虽是初次见到白虎,不知白虎威名,但是见白虎踏木而来,完全不受枝触困扰,已然心中有数,不敢直戳其锋芒,当机立断,不仅弃了到口的猎物,而且舍了经营百年的安息之地,举家而遁,瞬间逃之夭夭。
◇◇◇◇◇◇◇◇◇
乞儿大叫一声“苦也”,无奈之际,口中乱语道:“你这老虎忒也无聊,不愁吃不愁喝的,怎追着我这瘦弱的小叫花不放?”边嚷嚷边托着女道者向后回避,可任他百般挣扎,又怎能逃出白虎的掌控。
白虎俯首怒视着二人,不见张口,却发出嗡嗡的人声道:“人类霸占九州肥美之地,却驱赶我兽类到贫瘠的大荒山中委屈求生,就凭这一点,我就非吃你不可。”说着言语转厉,“你们杀我黑熊战将,此仇也不可不报。”
血盆大口张开,一股腥气扑面而来,乞儿首当其冲,几欲晕厥,大叫道:“黑熊又不是我杀的,于我何干啊?”然而白虎哪还由他分说,凶齿裸露,上前便咬了下去。
白虎誓杀此二人而后快,张启大口便咬,丝毫未留余地。然而就在尖齿要刺入二人身躯时,脑海中突然响起一声低吟。
吟声十分低沉,已非耳力所能听及,也唯有修真练道者,能体会世间万物微妙变化,这才能感到声波震动,而后在脑海中形成声响。白虎受到低吟的影响,立时定在当场,动也不动。
乞儿半个身子已进了虎口之中,乘白虎失神之际,忙拖着女道者向后回避。惊慌之余,也不禁奇怪白虎为何停口不食。
但见白虎目中双瞳慢慢放大,眼角殷红,须臾竟滴出血来,情状十分可怖。乞儿纵然再胆大,也吓的魂不附体,抱起女道者,扭头便跑。一路跌跌撞撞,只想着能逃多远就逃多远。
乞儿却不知那白虎此时正忍受着巨大痛苦,那一声低吟并非单单的一道声波,在白虎感受到低吟声的一刹那,也同时听到了从自身丹海内传出的如玉碎地的声音。
丹海乃藏精之所,白虎修炼千年,才将丹海内精气凝为实质,聚为元丹精核。元丹精核似钢胜铁,坚硬无比,即使白虎身死,元丹也能完好无损,只有千万年受时光侵蚀而慢慢消散。却不料如此非凡之物,却莫名碎裂。
白虎如受重创,七窍冲血,而且精气一时难继,无力动弹,只有眼睁睁看着乞儿离开。良久之后,白虎重新凝聚丹海内残余精气,一声冲天怒吼后,再不理会乞儿和那女道者,腾空而起,奔大荒山而去。
◇◇◇◇◇◇◇◇◇
低吟声如同在平静的水面上荡起一道涟漪,自白虎为中心,迅速向四周八方辐散开来。
大荒山外群兽齐聚,万万千千,不计其数,正等候着白虎归来,不料一道低吟声掠过,凡修炼百年有元丹者无不受创。修行尚浅之兽虽无大碍,但是气海翻腾,也颇为难受。群兽或惊恐,或怒火,四散奔走,咆哮连连,声震百里。
百里之内的百姓闻得群兽怒嚎,声波如震,只道兽潮已近,吓得面无人色,纷纷弃家而逃。
置天外高空而瞰,雍州西北边陲,兽奔人走,个个惶恐无状,混乱之极。
约过得茶盏工夫,天空中一声虎啸:“退回大荒山!”群兽如蒙大赦,顿时一致调头,朝大荒山奔去。
◇◇◇◇◇◇◇◇◇
天脉山,居九州西北,雍州之心。层峦叠嶂,巍峨挺秀。终年云雾缭绕,如梦似幻,实乃人间仙境。
此时,一道白光自天脉山射出,至万丈高空,陡然停歇,立在晴空之上,却是一位身着月白道袍的道者。道者须发皆白,身躯却十分挺拔,一手背后,一手抚须,遥遥地看着北方。
须臾,又一道白光自山中升起,停在白发道者身后,疑惑道:“掌教可发现什么异常?”白发老者充耳不闻,依旧眺望远方。
又片刻,又有三名道者飞至。一名道者道:“刚才我正打坐运法,突然间感觉丹海内被人打了一拳,好生难耐,若非长垣师兄相助,我怕要走火入魔了。掌教师兄,刚才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先到的道者道:“长佐师弟稍安勿躁,静候片刻便知。”被唤作长佐的道者转头问道:“长恒师兄,你说到底发生了事?”长恒真人微笑道:“长佐师弟百年修行仍改不了这火急脾气。”顿了顿,道:“我心中臆测,不敢妄言,待掌教示下便是。”
这时,白发道者转过身来,看了众人一眼,又朝下方看着正赶往此处的数十名道者,面露欣慰之色,微微点了点头,而后道:“方才那一道声波暗含天地威能,非凡俗所能抗拒,若不是发声之处距此千里之遥,威能十不存一,我等百年修为俱毁矣。”
众道者听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