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仙侠武侠电子书 > 魏增传 >

第22部分

魏增传-第22部分

小说: 魏增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魏增三人和齐维伦在到了一座小城就分手了。魏增三人继续踏上了安云之路,齐维伦说既然燕北去不了,他就到瑶东去游历一番,瑶东民风开放,有许多许多风情不同于中土,年轻时自己见过,这回正好重温一番。

 第三十一章铁血雄风

    (全本小说网,HTTPS://。)

    如此三人经过一个多月的赶路,于八月中旬到了京师之地,可能经过去年力量教徒的叛乱,在京师之地经常可见巡逻四周的铁血军。

    铁血军是安云本土驻军,也是王朝最精锐的部队。安云地处平原之地,四周无险可守。但安云自古以来冶炼业和农业就极其发达。有铁有粮,所以安云很富有。于是将钢铁武装到士兵身上,便有了闻名于世的安云重甲步兵和安云重甲骑兵。没有哪支军队敢在平原上和安云的军队对抗,因为这真的是一只由钢铁铸就的部队。骑兵的冲锋可以撕裂任何阵型,使敌人一交锋就承受着巨大的伤亡。步兵的方阵是一座移动的钢铁要塞,碾压着任何敢于正面他的敌人。钢盔板甲钢盾,使任何弓箭和弩矢都黯然失色,近战格斗对于任何铁血军的敌人来说都是一场噩梦,因为他们很难给这些身披铠甲“乌龟”造成致命伤害,许多战斗都只能用一边倒来形容。

    在王朝的开国战争中,铁血军击败了称雄漠北的占突骑兵,使占突人俯首称臣。那些手持长矛,劲弩,大盾的训练有素的关西山兵,在平原上遭受到了严重打击,只得依靠关西连绵的山脉据守,但当主要大城尽数失守后,关西也降了。江南纵横的河汊延缓了铁血军的进击,大江更是一道天然的防线,但当清源大帝率领着一只三千人铁骑,悄悄过了大江,纵横在江南时,江南人也终于崩溃了。关北和瑶东善于步战的蛮族,乘清源大帝南征时侵犯王朝,最终在清源大帝回师反击时,也喋血沙场。

    铁血军一直是王朝最精锐的部队,是中央军的另一种别称,有安云二十万铁血军的镇守京师虽无天然屏障,当也可高枕无忧。当然现在的铁血军经历了两百年的和平,早就已经不复当年之勇,但也不是一只可以任人轻视的部队。

    京师就在魏增三人的前方不远处,京师整体上更显恢弘,城墙也是很高大但给人不是归芜所显示的那种凛然不可侵犯,更多的是一种大气和宽广。可能京师太大了一些吧。就在魏增三人准备进城前,一队铁甲骑兵就直冲而来,众行人纷纷辟易,但还是有一卖柴的老翁因为年岁太大,腿脚不利索,在慌忙之间就倒在了地上。领头的一匹战马,就要踩在老翁的身上,那骑马人赶紧勒住战马止住了。老翁看着马上威风凛凛的将领,和那将领身后也跟着停下的一队军士瑟瑟发抖。只见那将领下了马,走到老翁身前,将老翁掺起,然后躬身道歉

    “老人家受惊了,狄某实在是有要事才会匆忙赶路,冲撞之下还请见谅。”

    老翁连到不敢,慌忙退了开。那将领便带着众军士进城去了。

    魏增看那将领品阶应当不低,然对于此事处理如此有礼,实不像一武人所为。

    “那就是狄先蓝,狄大将军,可是铁血军的大将军,也是安云有名的将领。听说占突人听了他的名号,都会战栗不已,怎会是如此客气的一个人。”一路人说道。

    “狄大将军一直以爱兵如子著称,其下的军士也都是纪律严明从不扰民。狄大将军也从不摆架子,对人也很是和善。”有一行人说道。

    “狄大将军是好人,也能打仗。只是,嗨,只是因为他是武人出身,没读过什么书,就一直不被朝廷重视。他的地位都是靠军功得来的,但朝野上下对其都是不屑一顾。就因为他出身差,没学问。”一行人感叹道。

    “是呀,这我也听说了。还因为他军功太大,主上起了猜忌之心,若不是这几年占突叛乱,流民暴动不断,狄将军早就被罢职了。”一人也说道。

    “这真是好人没好报呀。真希望狄将军能都领兵几年,这年头士兵比土匪还厉害,多几个像狄将军的将领,咱平头百姓也能少受些骚扰。”

    魏增听到行人们的谈论也对狄先蓝佩服不已,对其遭遇感慨了一番。但这朝廷不清明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像狄先蓝的遭遇的人并不少。魏增领着二人,根据刘合心留下的联络方式,寻找一处宅院。

    就在魏增三人还在寻找时。狄先蓝带着那队军士到了以衙门口。这衙门一看就是军机要地,门口有四名军士站岗。狄先蓝下了马拿出节令就进了门去,其下军士则向旁边一小院去了。一路上站岗的军士见狄先蓝到来,都躬身行礼。狄先蓝走到一大堂,向堂上官长行礼,那官长一点头就让狄先蓝入座。此后又有几名将领到来,堂上座位也都不空了。

    “好,既然我铁血军的主将都已到齐,那就可以商谈要事了。”

    “此次召诸将前来主要还是为了占突叛军和四方乱军之事。皇上对于此事很是上心,近日来一直询问此事。占突人作乱已经是多年了,不过是为了钱粮和封爵,只要不让其打进安云,稍加抚慰即可平息。又有三万铁骑镇守北地,如果闹得狠了稍加敲打也是必要的。你等可要上心,万不能疏忽。”

    “末将领命,谨遵元帅指令。”几名将领起身称诺,然后在那官长的示意下重新坐了下。

    “至于四方乱军可是不能轻忽,记得去年秋日,竟让乱军攻打到了京师近郊,险些就围了城。若不是狄将军当机立断,率五千轻骑兵连夜杀到,一举击败乱军。恐怕去年就不是几个人被皇上训斥一番的事了,难免有人被问罪斩首。诸位能当上我铁血军一方将领也实属不易,若就为了几个作乱流民就丢了性命未免不值。”

    诸将听到这话有人沉默不语,有人赶紧称是,还有人瞟向了狄先蓝,目光中满是嫉妒和不屑的神情。狄先蓝见此也只是装聋作哑,看也经得多了。

    “听闻那四方乱军不只是饥民暴动那么简单,还有武功高强江湖人参与其间,这些江湖人也是有组织,有纪律,给平叛的几路人马带来不小的麻烦。这些乱军首领似是长期为祸一方的邪教徒。如果猜的不错,当是那朝廷头号邪教力量教派所为。这力量教徒想必诸位并不陌生,一百多年来,每逢灾荒之年就能见到他们的身影。只是一百年来,天下很是安定,愿意从贼的人很少,他们也就没什么作为。但现在不同了,王朝祸患已经显露,天下已成乱象。诸位定要对这力量教徒加强剿灭,不可让其发展起来。靖难军的统领已经平定了燕北的乱军,不日将到京师接受封赏,你们一定要多向其打听一下有关乱军之事,也好多做准备。”

    众将领称诺。然后这官长又交代了其他军务事宜,就让诸军官回防听命。

    “北地的狄将军和京城戍卫的赵将军留下,其他人可以走了。”那官长最后说道。

    待诸人走后那官长拿出一道诏令对二人说道:“皇上下了新令,大意是要效仿清源大帝,借助民间武人的力量清除王朝隐患。这次武林大会,来自全国各地的各大武馆门派都会派人参加,皇上命我们在会上乘机招揽众人,以对付现在日益猖獗的邪教徒。皇上的意思是如若这些民间武士有愿意为朝廷效力的,朝廷也不会吝啬封赏;若如坚决不允,难免这些武人和邪教徒有瓜葛,为了除祸患于未萌,只得加以诛灭。对于此二者定要加以区分,在九月中旬皇上会在上林苑亲自召见愿意配合的民间武士,并亲自许下承诺;而不愿归附的人也会被邀到几处,到时就要靠两位将军的了。”

    “元帅皇上此举也太过,太过这个天马行空了吧。当初清源大帝颁布拓荒令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并且打的是蛮族,慷的是他人之慨。朝廷未费一文钱,就将蛮族势力除灭,还有依附于朝廷的开荒队送来不少的财宝,朝廷可以说是完全的获利者。而这次要借助民间势力对付邪教徒,首先这邪教徒隐藏于民间,可不如蛮族那么好分辨;还要对有功的民间人士进行封赏,这朝廷定要花费不少;对于不配合的民间武士就都要诛杀,这怎么看也不是,也不是一个好注意呀。”京师戍卫的赵将军听此说道。

    “这皇上心意已决,已经将诏书颁下来了,我们这些下头人照办就是了。这揣度圣意之事不是我们该做的,也许皇上此举有什么深意也说不定。赵将军你是京师戍卫军的长官,熟悉京师事务,这京师中的布防就由你安排吧。狄将军你抽调八千千铁骑到京师来加强戒备,如若有人胆敢作乱,定将诛灭决不轻饶。再说这些民间势力也不一定就都不配合,就好比那个什么团,到底是什么团,我一时怎么还记不清了。”

    “元帅是疾风团。”赵将军提醒道。

    “没错就是疾风团。那疾风团不是还在西城设了一个办事处,经常拜访朝中之人,想要为朝廷效力,以求得到封赏嘛。赵将军你就派人去和他们说一声,想来他们还是乐意配合的,有皇上亲口许下的封赏诺言,他们还不乐上了天。”那官长说道。

    “属下领命。”赵将军答应道。这赵将军之所以记得疾风团就是因为前些日子,疾风团派人来拜访还送上了礼物,这赵将军也不知疾风团为何组织,只知道经常会来孝敬自己。这有人孝敬自己总是好的,不就见一面,花上几分钟吗,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现在让他派人去找疾风团,他哪里知道疾风团的办事处在何地。“算了,交给下面的人就是了,让下面的人忙去吧。”赵将军作此决定也就释然了。

 第三十二章疾风团驻京办

    (全本小说网,HTTPS://。)

    魏增带着唯真和古查一走在京师的大道上,到现在为止已经找了近两个小时了,本来以为凭借刘合心留下的联络方式,可以很快找到处所,但找起来魏增不得不感慨:这京师实在是太大了。魏增早就晕头转向了,到现在真的是找不到北了。转了几圈又转回了这座酒楼,难道今天要在酒楼住一晚已经是天注定的?魏增打算再尝试一次,如果再失败就住在酒楼好了。

    魏增走在路上,看到前方走过了几个人。魏增可那几个人的服饰,又揉了揉眼,确信没看错。那边的人也看到了魏增三人,领头的一个见到魏增也很是惊讶,但马上就回过神来,上前打招呼。

    “这是魏兄弟和古兄弟吧,你们不是在随严大哥学武吗,为何到了京师,难道严大哥也来了?”那领头的人向魏增和古查一问道。

    “我和查一是应人相邀来参加武林盛会,严师还在归芜没到京师。风大哥也是来参加武林盛会的吧。”魏增回应道。

    “嘿嘿,我们不是参加武林盛会的。那武林盛会都是那些名门大派才会应承的事,也有像魏兄弟和古兄弟这样的散人参加,像我们疾风团是不会参与的。”风姓武士尴尬的笑了笑然后回应道。

    “那你们为何会在京师,这里可离关北太远了,莫不是疾风团的势力已经发展到了京城!”古查一有些惊讶的说道。

    “我们疾风团虽然不弱小,但那里哪里能有这么大的本事。我们会在京城,是因为我们是社团驻京办事处的常驻人员。”风姓武士解释道。

    “驻京办事处?”魏增和古查一齐道。

    “这个驻京办事处嘛,就是时刻注意朝廷的动向,把握朝廷政策的方向,搞好与京师官员的关系,以为社团的决策作参考,为社团的发展谋便利。这个我社团虽然身在江湖,但也有那拳拳爱国之心,也想为王朝的发展贡献一份力,这也是我疾风团自立团时就有的要义,我疾风团世世代代也一直在遵循。”风姓武者解释道,最后摆出了一副大义凛然的表情。在其说这些话时,其身后武士或低头或转头或以手掩面。

    “奥,原来是这样。”魏增和古查一一副目瞪口呆的样子点头回应道。

    风姓武士见两人被唬住,咳涩了两声赶紧转移话题。

    “对了,我听前些日子来京师的兄弟说,魏兄弟在陆叶城遭了难,我在京师可是着实担了一把心。魏兄弟是如何脱得险,可否告知为兄。”

    “这真是一言难尽呀。”魏增面露痛苦之色。

    “不急不急,这事可以慢慢说嘛。对了你们几人看起来应该还没找到住处吧,不如就先住在我疾风团的办事处,我们也可以叙叙旧嘛。”风姓武士说道。

    “其实我们也是何人有约要找一处宅子,但这京师的路况不明,找了半天也还没有眉目,到最后迷了路,一直在这里转圈子。”古查一说道。

    “京师太大,路也太复杂,相当年我刚到京师也着实是因为这路况遭了不少麻烦。两位兄弟现在天色不早了,我疾风团的办事处就在不远处,不如今晚就先歇息在我们这里,这找路不如明天我叫一人带你们去找,那样也方便些。要这样没头没脑的找下去,那得找到什么时候呀。”风姓武者听此说道。

    “那就麻烦风大哥了。”魏增见天色不早,三人也都累了,便应下了。

    这风姓武者名叫风逐远也是严忽顿的一名好友,几年间也和魏古二人一同护卫过商队,有不小的交情。一年前因为表现突出,而且自身又善于应对,便被派到了京师“历练”。

    风逐远刚到京师也着实因京师百物而兴奋了一段时间,但不久就被那拜访京师各级官员的工作磨得喜气全无了。大部分人对于疾风团可是连名都没听说过,不过看在送上的礼物份上也接见寒暄了几句。还有一些官员级别不高,架子不小,可着实没给风逐远气受,可风逐远受了气也不能发作,还要笑脸相迎,可把这豪爽的关北大汉憋屈坏了。那些高门大院,风逐远根本就连进都进不了,可还是要隔三差五送去礼物投上拜见名剌。风逐远真想向总部请求回调。但疾风团的历任团长和核心的几名副团长与参军都到京师“历练”后才得到提升的,这派自己来京师还真是一番好意。自己就此知难而退,也太辜负几位主事的期望了。没办法只好忍着。在京师又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