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升-第1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老者也知道陈庆东说这番话是一番好意,绝对没有说怪话笑话他的意思,便就笑了两声,没有说话。
陈庆东也觉得自己这个“心灵鸡汤”说的不怎么样,便有些尴尬,换了个话题随便问道:“老伯,你当时分到了咱们县哪个企业啊?”
“不是县城里的,是下面镇上的。”老者说道,“双山镇的木雕厂,小伙子你听说过吗?”
陈庆东听了不禁心里一动,心想这个世界还真是小,竟然在这里还碰到了一个从双山木雕厂下岗的老职工。
陈庆东知道,这个双山木雕厂以前也是县里的明星企业,最鼎盛的时候,无论是双山木雕厂的规模,职工数量,还是效益和纳税额,在全县都是排在前列的!但在从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在全国的国有企业改制而导致的下岗大潮中,双山木雕厂虽然没有被改制,但是也把木雕厂年龄已过五十的原来的功勋总经理调到了县政协养老,把县计委一个三十多岁的年轻副主任唐旭东调到了双山木雕厂任总经理。
唐旭东是本科大学经济系毕业的正宗大学生,也是年轻的精锐派,深受当时的县长程学宏欣赏,他被任命为双山木雕厂总经理一事,在当时也是遭到了很多人的质疑,因为很多人认为唐旭东太年轻,资历也浅,工作经验不够,很难掌舵双山木雕厂。
但是在程学宏的大力支持下,唐旭东还是顺利的成为了双山木雕厂的总经理。
唐旭东出任双山木雕厂之后,工作作风强硬,推进工作的速速雷厉风行,就职不还不到一个月,就组织了一个包括县长程学宏,分管企业的副县长、财局局长、经贸委主任等高官在内的一个高规格团队,去外地考察了好几个著名的木雕厂,给双山木雕厂的转型和发展寻找一个新的契机!
回来以后,唐旭东也确实展现出了一个改革者的手段,推出了绩效考核制和末位淘汰制,并且也下岗了一批年老体弱或者工作能力不强的职工,进行了企业内的现代化机械操作改革,展现出了一个改革者的手腕!
只不过这次的改革虽然下了不少功夫,也闹出了不少动静,但是效果却十分令人意外,不但没能给木雕厂的发展寻找到一个新的契机,让木雕厂的效益再上一个台阶,反而改革的效果很糟糕,不禁没有更进一步,反而从那开始,效益就日益下滑了。
在这个情况下,以唐旭东为首的双山木雕厂的领导层又想了不少法子改革,但是双山木雕厂的发展却陷入了越改革越倒退的怪圈,终于在1998年年末的时候犯了一个巨大的决策错误,导致双山木雕厂亏损严重,从此就一蹶不振,导致现在一个当初的明星企业却混到了资不抵债的地步!
而导致出现这种局面的负责人唐旭东虽然也承担了领导责任,引咎辞职,但是在县长程学宏的力撑下,不到半年,唐旭东就又被重新启用,竟然又回到了县计委,还成为了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尤其是在程学宏的大力支持下,几乎架空了计委主任,在全县的项目审批上,说话比计委主任还管用,堪称是一手遮天,这种局面直到现在还没有完全改观!
另外,陈庆东还听说,这个唐旭东不禁担任着计委副主任,另外还在外面做着生意,好像生意还做得很大的样子,身价几百万,堪称是柳林县最先富起来的那些人!
当然,这些事情都是陈庆东在听别人聊天的时候,断断续续的了解到的,因为双山木雕厂是县属企业,跟双山镇政府的接触不多,又是它以前是县里的明星企业,所以眼界甚高,便并不是太把双山镇政府看在眼里,所以陈庆东在双山镇政府工作以后,虽然是在企业办,但是跟双山木雕厂的接触却不多。
另外,双山木雕厂改革的那几年风起云涌却又惨淡收场的日子,陈庆东还正在上学,没有机会亲身经历,所以也就不可能知道的太清楚。
不过,陈庆东对双山木雕厂的事情一直很感兴趣,今天在这儿碰到了一个木雕厂老职工,便想趁这个机会多打听打听,说道:“双山木雕厂以前在咱们县是明星企业嘛,谁都听过这个名字,我当然也知道。”
老者感叹道:“确实啊!以前木雕厂红火到时候,别的不敢说,就说食堂的饭,那在咱们县也是鼎鼎有名的啊,跟哪个单位的食堂比都不怵!这么说吧,我们那时候吃饭,除了早饭之外,午饭和晚饭是顿顿有肉,白面馒头也是尽着吃!就这待遇,恐怕是县委大院的食堂,都一定比得上啊!”
“确实牛啊!”陈庆东赞叹道,“不过老伯,这么好的企业怎么会没几年就衰败成这样了?”
“原因也很简单,其实也就是一个字!”老者有些愤恨的说道,“作!”
“怎么‘作’的,老伯能说说吗?”
“这有什么好说的?领导把公家的财产当成自己的东西,随便吃、随便拿、随便败坏,拿钱当白纸使,几十万买的机器说不用就不用了,扔在仓库里放上个半年,转手几万块钱卖出去,一进一出就损失四五十万!你说有什么样的家产能经得住这样的败坏?!”老者愤怒的说道,同时把力气化作了力气,把车子蹬得飞快。
aa2705221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一百七十二章 木雕厂失败原因
陈庆东又问道:“老伯,木雕厂还能用到什么值几十万块钱的机器?”
“是啊!叫什么木工立体雕刻机的!”老汉有些激动的说道,“那时候唐旭东不是要进行什么现代化机械操作改革吗?花大钱买了一堆机器,还说什么以后都是机械化了,用不了那么多工人了,就下岗了一批人,我这也是在这一批下岗的。”
陈庆东沉吟了一下又问道:“就随便下岗吗?有什么理由没有?”
“理由?”老汉冷笑了一声,“姓唐的是大学生,当然有很多理由,他不是推行了什么末尾淘汰制吗?嘿嘿,按说这个制度也是不错,但是操作起来可就不是那么一回事喽!”
“怎么回事?”
“唉,小伙子,我看你对这事也挺感兴趣的,就给你多说几句。”老汉说道,“其实吧,当时唐旭东在木雕厂花大价钱购买机器,然后要推行什么机械化改革的时候,就有很多有手艺的老工人抵制他,后来还闹出了不小的事。后来唐旭东强行推行什么末位淘汰制以后,下岗的人大都不是手艺差的,而是当初跟他作对的‘反派’,就是被他给黑了,安了个罪名而已!他妈的,这个姓唐的,贼不是东西!”
“老伯,那些下岗的工人现在都在干什么呢?”
“干什么?为了挣口饭吃,干啥的都有。卖鱼的、卖菜的、推小车卖馄饨的、收破烂的、还有像我这样蹬三轮的,嘿嘿,想当初我们也是正儿八经的国企工人,现在是活成人下人喽……”
不知道什么原因,陈庆东有一种预感,好像这个现在跟自己八竿子都打不着的双山木雕厂早晚有一天跟自己会有交集,他便想今天从这个当年的亲历者身上多问出来一些内幕。
“老伯,按说这个木雕厂当年进行了机械化改革之后,效益应该变好才对啊,怎么现在弄得越来越差,据说现在都已经资不抵债快要破产了啊?”陈庆东又问道。
“现在变成这样就对了!”老汉语气不善的说道,“那个姓唐的虽然是个大学生,也当过几年官,但是他对木雕厂的事情懂个屁!想当年,双山木雕厂红火的时候,靠的是什么,还不是手艺?小伙子你可能不知道,木雕手艺在咱们柳林县可是鼎鼎有名的木雕之乡,从明清的时候传下来的手艺!木雕厂当年卖的最好的几个拳头产品,都是木雕师傅们一刀一刀刻出来的,一凿子一凿子凿出来的!这是咱们木雕厂的特色,其他的木雕厂能弄出来咱们这个味吗?不能吧!”
“那个姓唐的弄了什么立体雕刻机回来,提前弄好了什么程序,一块木头扔进去,很快就能出来一个雕刻好的成品,速度快是快了,但是雕刻出来的那东西能看吗?跟咱们手工师傅亲手雕刻出来东西那花纹、那神韵能比吗?根本就比不上嘛!要说就从这机器里面雕刻的木头,只要买了这种机器的人都能做,咱们双山木雕厂的特色一下子就没了嘛!唉,这个姓唐的瞎胡弄,把一个好好的木雕厂折腾成这个样子,都快散了架了,当年的那些木雕师傅也被开除卖鱼卖菜去了,他自己折腾完倒是拍拍屁股走了,听说还当了什么大官,赚了上百万!这他妈的世道,找谁说理去?”
“老伯,你是说唐旭东在这个木雕厂赚了不少黑心钱?”
“那是肯定的,简直就不用想,明面上摆着的……”
“有证据吗?”陈庆东问完这句话之后,突然觉得自己问的有些太直白了。
老汉果然有些警觉,不再直谈这个问题,有些泛泛的说道:“证据?谁有那些东西啊,这个姓唐的是个聪明人,想拿他的证据可不容易……哎,小伙子,前面就是一中南门了,你觉得停哪儿合适?”
陈庆东虽然还有些意犹未尽,却也已经不好再多问,这儿距离一中门口也就十几米远了,陈庆东便说道:“老伯,就停这儿吧。”
老汉用手拉了刹车,陈庆东跳下车子,掏出五块钱递给了老汉,老汉接过来钱以后,就掏出自己的钱袋,准备找钱。
陈庆东微笑道:“老伯,不用找了。”
老汉立刻抬头看了一眼陈庆东,说道:“这怎么行,说好了一块钱的。”说着话,老汉还是去掏零钱。
陈庆东说道:“老伯,真的不用找了,路上听你聊了这么多,挺好玩的,多余的钱就当是我多付的听故事钱吧。”
“不行!不行!”老汉已经找出来了三块钱,还在扒拉着再找一块钱,说道,“我那故事算什么啊,你给这么多钱,就算坐出租车都用不了这么多……”
陈庆东却已经走远了,对着老汉摆了摆手,说道:“老伯,你留着吧,有机会再找你聊天。”
看着陈庆东离去的背影,老汉喃喃说道:“这个小伙子,是个好人啊……”
陈庆东来到一中侧对面的天音音像店,找到了正在挑磁带的张檬。
在2000年的柳林,后世大行其道的mp3还没有出现,cd机和唱片价格又太贵,所以人们听歌的主要方式就是用随声听或者录音机听磁带,而且绝大多数都是盗版的磁带,三块钱一盘,十块钱四盘。
这些盗版磁带的质量自然也是不敢恭维,跑音、杂音几乎是每盘盗版磁带都会有的问题,不过对于物质匮乏又渴望得到精神享受的年轻人来说,这些盗版磁带已经让他们非常满足了。
张檬挑选磁带的这家天音音像店,就是一家专门卖盗版磁带的小店,由于面对的目标顾客绝大多数都是一中的学生,所以生意一直非常红火。
陈庆东找到张檬的时候,张檬手里已经拿着三盘磁带,正在挑选第四盘磁带,因为一盘磁带是三块钱,而十块钱就可以买到四盘磁带,那么无疑一次性买四盘磁带相对要划算一些。
张檬看见陈庆东以后,连忙招手道:“哎,老公,过来帮我挑挑,是要张雨生的还是要刘德华的?”
在情不自禁的情况下,张檬这一声“老公”喊的十分大声,立刻引来了周围很多年轻人的侧目,张檬的脸刷的一下红了。
陈庆东走到张檬身边,开玩笑道:“小妹妹,思想可够开放的啊,大庭广众之下就敢这么大声喊老公。”
“坏死了你!”张檬脸色潮红,显得十分妩媚性感,拿着那两盘磁带说道,“快点帮我挑挑,选哪一个?”
陈庆东接过来看了看,一张是张雨生的精选集,一张是刘德华的专辑《因为爱》,其实张雨生和刘德华都是陈庆东非常喜欢的歌星,但是相对而言,他更喜欢张雨生的歌,因为张雨生的音乐里面所蕴含的感情更为细腻,也因为张雨生在如日中天的时候突然出车祸死亡,所以在陈庆东心里面,他就从张雨生身上感受到了很多人生莫测,命运难料的复杂感情。
所以,陈庆东说道:“还是买张雨生这张吧。”
张檬便捏着刘德华那张专辑问道:“为什么不选刘德华这一张?”
陈庆东哑然失笑,因为他知道,如果他说买刘德华这一张,张檬就会问他为什么不选张雨生这一张,女人就是如此纠结啊!
另外,陈庆东也知道,如果不给张檬一个解释,让她把两张都买了算了,张檬肯定是不干的,于是便说道:“张雨生和刘德华的情歌都很好,但是相比较而言,张雨生的情歌却是哀而不伤,而刘德华的情歌则伤念太重。”
“是吗?”张檬一副崇拜的样子看着陈庆东,说道,“他们的歌我也听过很多遍了,还真是没听出来这么多味道。”
那两句话其实也是陈庆东胡诌的,便又故作神秘的说道:“你还是听得不够多,再多听听,就听出来其中的味道了。”
张檬一副认真的样子,说道:“那我回去一定好好听听。”
本来陈庆东只是跟张檬开个玩笑的,但是看到张檬这么认真的样子,就有些不好意思,又想到张檬现在用来听歌的还是一个老款的国产随声听,实在说不上有什么音质,用的耳机也就是十几块钱一条的,其实也就只是能听个响而已,心里便有了给张檬买一个高档随声听或者cd机的想法。
只不过一个高档随声听或者cd机,再加上一个专业耳机,至少也要好几千块钱,而现在的自己却囊中羞涩,只能等养殖场盈利之后再给她买了。
钱啊钱,钱真是个好东西。
张檬喜滋滋的把几盘挑好的磁带拿在手里,说道:“走吧,老公,咱们去吃饭。外面的那家云南米线味道非常好,我还没有带你吃过,今天让你尝一尝。”
“好啊。”陈庆东笑道。
两人来到收银台前,陈庆东掏出十块钱结账,却听到一个人在旁边叫道:“张老师。”
陈庆东抬起头来,看到原来是陈年,他手里也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