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烽火文途 >

第509部分

烽火文途-第509部分

小说: 烽火文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都是一怔,白秋雨稍稍斟酌,沉吟道:“自然是是否关心我文邦大业。”

    宋凯唇角微微一撇,冷漠道:“依本官看来,为官的功绩真正要看的,是是否造福了一方百姓。”

    “腹有诗书气自华,此话固然不假,满腹经纶的人总比大字不识的白丁要更适合为官一方,”冷眼扫了众人,宋凯淡淡道,“可是……”

    听见这声“可是”,所有人都是心头一紧,听着宋凯继续缓缓说道:“一味崇尚诗作华章,认为作诗好坏等若为官好坏,那才是蠢不可及的事情。”

    无视了白秋雨等人骤然铁青的脸色,宋凯冷冷道:“若是我大文城邦上下,从各位公卿到市井草民,全部接受了这等论调,我大文今后岂不是沦为文人风流之地?华丽的诗篇刮骨的刀,若干年后,我大文可还有当初征川伐金的勇气?可还有那胆敢以弱搏强的虎胆?”

    “若是一部上佳的诗稿就能成为进入官场的敲门砖,若干年后,我大文上下必然尽是只晓得钻研文章的老夫子,”眼神骤然一冷,宋凯厉声质问道,“可还有能提剑上马,纵横沙场的猛将?”

    始终负手立在吏部众人阵前的许烜熔轻轻一笑,缓声道:“但凡为官,必当重‘实务’二字,写不出好诗不要紧,能写报告就行,归根结底,为官好坏,就是能否打理好当地。”

    一时间,乾天殿内寂静无比,诸位官员沉吟着宋凯与许烜熔的话语,心头感悟不同,而白秋雨、韩德让、段少杰等人则是神色各异,却也没有说话。

    走到他们现在这个位置,宋凯那番慷慨激昂的话语还影响不了他们的情绪,之所以会沉默,是因为他们正在思考这番话到底是宋凯和许烜熔自己的意思,还是姚若愚的意思?

    宋凯不提,这人向来高冷倨傲,有时候连姚若愚都敢反驳,极有可能是他个人意见。

    但是许烜熔不同,已经摆明即将成为王妃的她,一言一行都会带有文王的烙印,所以朝会至今,不光是她,连吏部的众人都极少有说话,就是担心影响局势。

    可是此刻许烜熔突然出声赞同,是否意味着其实是姚若愚在赞成宋凯的看法?

    这自然是众人心底的各自思忖了,也没人会傻到询问出来,不过因为宋凯与许烜熔的先后出声,这播州州牧之争也终于尘埃落定,由更胜实务的蒋川行担任。

    到了此刻,十一位州牧尽数商定,最后还剩下的,就是重庆路指挥使的人选。

    依照之前商定的行政区划,川蜀定为四川路,重庆府路定为重庆路,两路各设一位指挥使,类似于宋朝的经略使,但是指挥使的权力比经略使更大,几乎统管了当地军政两权。

    短暂的安静后,白秋雨深吸一口气,缓缓上前半步,作揖道:“殿下,微臣举荐顺州州牧黄宽宽,担任重庆路指挥使。”

    “臣附议。”韩德让当即出声附议,随后朱青、李德等人纷纷出列,连声支持。

    段少杰冷哼了一声,一抖大袖缓步而出,朗声道:“禀王爷,微臣举荐达州州牧段理,担任重庆路指挥使。”

    他这边刚刚说话,工部和刑部的众人也纷纷出声附议,而文远才在短暂沉吟后,也随之出列支持段理。

    瞧见双方实力均衡,白秋雨微微皱眉,正欲说话,就看见郭奉节忽然上前半步,缓缓道:“臣附议,段理资历、功绩均为第一人选,可胜任重庆路指挥使之位。”

    不曾想向来保持中立的郭奉节居然站在了大理遗族这边,白秋雨一时压不住情绪,眸透怒焰地瞪视过去。

    因为郭奉节的表态,礼部众人也纷纷出声支持段理,一时间殿内支持段理的声音一下子盖过了白秋雨等人。

    看见郭奉节居然也支持段理,姚若愚不禁愣了愣,有些好奇地看过去,前者神态自若,只是朝着自己微微一笑。

    姚若愚见状挑了挑眉毛,在看到对方笑容的时候,他忽然多少猜到了郭奉节的心思,不觉莞尔一笑。

    似是猜到姚若愚已经明白自己的想法,郭奉节也是微微一笑。

    瞧见众人越吵越凶,姚若愚敲了敲桌面,不曾想因为下面太吵,竟然没人听见,好在陈萌扶刀上前半步,厉喝道:“安静!”

    环顾安静下来的众人,姚若愚微笑道:“重庆路紧靠宋蒙蛮三国,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极为重要,诸位的争论本王也听了,心中也有了人选。”

    白秋雨、段少杰等人闻言俱是紧张起来,他们知道无论己方之前做了多少努力,联合了多少人,最终敲定这个人选的还是高台上那名年轻男子。

    面对众人或紧张或淡然的目光,姚若愚笑了笑,看向门外那道不知何时已经站在那儿的人影,朗笑道:“徐兄,进来吧!”

    循着他的目光,除了许烜熔和宋凯,殿内众人纷纷回头看去,在看见那人的时候,屈枫、倪鼎等宋朝旧臣俱是失声惊呼,白秋雨等人则是纷纷皱起眉头,已经知道姚若愚将会任命此人为重庆路指挥使的他们,都在心中猜测着此人身份来历。

    众人里面,郭奉节在见到屈枫等人失态后,心头忽然有所明悟,不觉有些惊讶地看向姚若愚。

    面对他的目光,姚若愚则是微微一笑。

    全然无视四周众人的目光,那道人影跨过门槛,缓步走入乾天殿,沿着中央红毯一步步来到姚若愚所坐的高台前。

    这是一名接近三十岁的年轻男子,剑眉星目,面如冠玉,身穿一袭紫色华袍,腰间系有一块纯白无瑕的玉佩,浑身上下流泻出一股儒侠混合的写意风流。

    凝望向笑意温和的姚若愚,年轻男子也是淡淡一笑,缓缓拱手作揖,声音也于此刻响彻寂静的大殿。

    “臣徐静淼,参见殿下。”

 第七百章:大文定鼎于川渝

    那日天机子房中的那名年轻男子,正是昔日大宋重庆府路经略使,徐静淼。//全本小说网,HTTPS://。)//

    当年蒙古军攻破重庆府时,徐静淼以山城灵韵引发大爆炸,毁灭了近二十万蒙古兵,世人都以为他也葬身在了那场爆炸中。

    但是谁也没想到,正在城中的天机子出手将他救下。

    只是那一场大爆炸非但重创了徐静淼的身体,那引爆开的灵韵也让徐静淼的心魂受到了巨大伤害。

    半年多来,徐静淼一直在天机子安排的地方养伤,直至姚若愚和许烜熔返回大文,他的伤势才大部分痊愈,被天机子带往重庆府,面见姚若愚。

    所以在那个时候,重庆路指挥使的人选,姚若愚早已经定下了。

    之所以一直隐而不发,一方面固然是存了看热闹的心思,另一方面,则是他想要好好看清楚如今骤然实力膨胀的文邦里面,各方势力的分布。

    “相信各位已经猜到了,这位正是大宋曾经的重庆府路经略使徐静淼。”

    缓缓起身,姚若愚俯瞰众人,朗声道:“今后,他将是我大文城邦重庆路的指挥使,各位可有意见?”

    在猜到徐静淼身份的时候,白秋雨等人原先想要吐出的反对都已经被生生吞了回去。

    徐静淼是谁?

    曾经锦绣榜排名前五的天才!

    担任了大宋重庆府路经略使十余年的官场前辈!

    论资历,大文这些六部高官给别人提鞋的资格都没有。

    他没有资格,谁有?黄宽宽?段理?

    瞧见众人纷纷摇头表示没有意见,姚若愚笑了笑,从乾坤戒里取出一卷诏书,淡然道:“既然如此,本王接下来将会宣布一些事情。”

    宣布,而非提出,白秋雨、段少杰等人都是心领神会,纷纷低头倾听。

    “从今日起,我大文城邦设三公之位,位居六部部长与柱国将军之上。”

    “原吏部部长许烜熔任相国,掌管吏、礼、户、工、刑五部。”

    “原兵部部长宋凯任御史大夫,掌管参议府、钦查府。”

    “原兵部副部长楚江任太尉,掌管兵部及两路兵马。”

    “原礼部部长郭奉节调任吏部部长,礼部部长由副部长唐道远升任。”

    “兵部部长由军令厅厅长邓亦通担任。”

    “文王宫麾下直属的司天监、国医馆更名为天象府、国医府,和天策府、商务府并称四府,仍然归文王宫直属。”

    三公之位很早之前,宋凯和白俊儒制订九品官制的时候就已经存在,只是始终空置,不曾想姚若愚借着这次文邦体制改革,全部拿了出来。

    至于钦查府,则是暗部合并百合教后更名而成。

    “设中央军、边防军、地方军三类军制。”

    见众人没有说话,姚若愚顿了顿,继续说道:“新建天罡军、平山军、白狼军、巴山军,由樊虎、穆烈、萧剑山、段征夏任镇将军。”

    萧剑山是西辽原金狼骑的统帅,那日兰州之战,金狼骑和银狼骑被完颜宗弼吞噬大半精血,殒亡大半,萧剑山是唯一一位存活的六境。

    至于那段征夏,则是原来达州的城防军统领,也是大理遗族少数几位六境之一。

    早已经接到命令赶来成都府参与朝会的四人纷纷应声出列,单膝下跪接受任命。

    “设巴州、凉州、播州、叙州、夔州、岷州六座军区,驻边防军。”

    “岷州军区驻雷神军、霸王军,杨仁杰任大统领,叙州军区驻神鹰军、兽神军、白狼军,李懿霖任大统领,凉州军区驻平山军、陷阵军,耿锐任大统领,巴州军区驻巴山军,段征夏为大统领,夔州军区驻红衫军、鸳鸯军,符峰为大统领,播州军区驻岩虎军、寒铁军,符超瓒任大统领。”

    “黑龙军、天策军、天罡军为中央军,分别驻扎于渔州、成都府、重庆府。”

    “另,命天策府派遣八位六境,二十四位五境,分别前往六座军区担任供奉,直属军区大统领命令。”

    等候多时的杨仁杰、符峰、蒋思羽等人纷纷抱拳领命。

    “设四川路、重庆路,王立、徐静淼任指挥使,兼任成都府、重庆府府尹,统管境内军政。”

    “设甘孜自治区、陇南自治区,王德厚、马守才任大都护,掌管境内军政。”

    “原白狼会所踞利州、巴州两地纳入四川路。”

    随后则是关于六部先前外调官员空缺的任命,这些都是事先商议好的,众人也不多说什么。

    “最后,我大文计划将在三年内,在川渝两地共同建立十家儒家书院,十家法家书院,十家纵横家书院,十家兵家书院,十家道家书院,十家农家书院,十家杂家书院,十家小说家书院,十家名家书院,十家医家书院,一共一百家书院。”

    闻得此言,众人俱是骇然抬头,姚若愚见状淡然一笑:“百家讲坛预计将在三年后举办第二届,届时希望在讲坛中脱颖而出的不再是宋蒙两方的士子,希望让天下人知道,我大文士子在学说之上,同样不落人后!”

    “文王胸怀宽广,海纳百川,臣佩服!”

    入大文前已经是大宋有名的大儒唐道远作揖一礼,洪声道。

    反应过来的群臣也是纷纷称颂,其中属各家学派出身的官员更为激动。

    自大汉以后,历代皇朝固然兴建书院,但是始终扶持儒家为尊,哪怕是兵、法、纵横三家也能够占得一席,却始终无法真正拥有属于他们自家学派的书院。

    然而今天开始,他们将真正拥有属于自己的根据地。

    至此,坐拥川渝两地的大文城邦彻底完成军政体制的改革。

    俯瞰着下方浩浩荡荡的文武群臣,姚若愚忽然有了几分恍惚,曾几何时,他还只是在一个系级团总支学生会里面厮混的副主席,顶破天了对着几百个人开个如今看来贻笑大方的讲座。

    如今,虽然下方只有区区数十人,但是他们的分量岂是当年那几百个青涩学生能够相比的?

    四府中,蔡旭东、邹布衣、胥秋岭、侯静茹四位府主并肩而立,身后是天策府众高手与其他三府的官员。

    吏部,郭奉节、吾亮、原仁三位正副部长,萧远、纪常、万粥、晋安四位厅长。

    礼部,唐道远、徐艳丽、穆景三位正副部长,刘瑜、庄林、李德、朱青四位厅长。

    户部,白秋雨、樊华、曹俊三位正副部长,王大德、晋安、唐朝、蒲福四位厅长。

    工部,段少杰、武轩、赵铁铜三位正副部长,段常、段甲、韩朗、施年四位厅长。

    刑部,文远才、杨锋、陈金波三位正副部长,田才、李*、谷志温、张豪四位厅长。

    兵部,邓亦通、韩德让、萧厚三位正副部长,牧剑天、晋峥、骆鹤、戴晓云四位厅长。

    汪良臣、杨仁杰、符峰、蒋思羽、李懿霖、符超瓒、任嘉盛、喻洁仪、耿锐、项蓓蓓、樊虎、段征夏、穆烈、萧剑山十四位镇将军依照资历列队而立。

    许烜熔、宋凯、楚江这三名凌驾文武百官之上的三公站在文武之前,身形挺拔。

    更不要说还有川渝两地两位指挥使,二十八位州牧,八十余位郡守,两百多名县令。

    一群人里面,刘瑜、唐朝、施年都是唐道远当初入文邦时带来的弟子,萧远、萧厚、韩朗都是辽人,牧剑天则是为了磨砺剑道而向姚若愚求得了厅长之位。

    默默扫视过殿内众人,姚若愚心头蓦地豪情大涨,如此文武群臣尽在自己麾下,哪个男儿不会为之疯狂?

    *——*——*——*

    有独无偶,正当大文城邦的文武群臣齐聚乾天殿内的时候,华夏北部,位于蒙古大草原深处的蒙古国都哈拉和林,也正聚集有蒙古的一众权贵高层。

    刚刚击败阿里不哥、旭烈兀两人脱颖而出的忽必烈,披挂蒙古可汗才能穿戴的皇袍,手持一杆长帆缓步登临皇宫外的拜将台,他的身后是以耶律楚材、伯颜为首的文臣和以拔都、阿里不哥、旭烈兀三人为首的武将。

    无论是否心甘情愿,但是当看到端坐在拜将台上的两道身影,所有人都是神态恭敬地低下头颅,以额贴地表示遵从。

    蒙古皇朝始祖!成吉思汗,铁木真!

    蒙古前任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