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烽火文途 >

第511部分

烽火文途-第511部分

小说: 烽火文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中移通学院升为学宫,位居大文各家学校之首。

    至于学院、学斋、学堂,则对应郡、县、镇来建设,分别招募有不同数量的老师,单独教授各家学派的理论学说。

    也正是这份计划,这两年来大文吸引了大批文人入川渝,大部分成为了各家学校的老师,少部分极为优秀的被吸收进了六部。

    “能够亲自主持此乃造化众生之大事,乃是吾等之福分。”

    唐道远轻轻颔首,肃然道:“只是因为有岳麓、睢阳等大宋书院阻挠,所以近期赴我川渝的学子数量已经逐渐减少,此次百家讲坛至关重要,关系到未来五年内我大文能否招揽到足够数量的各家学子。”

    姚若愚笑了笑:“这些事情,就由唐大人和相国商量吧,需要本王出手的地方只管提。”

    三人正说着此次百家讲坛的一些问题,楼下忽然有侍卫来报,说是天策府府主蔡旭东来了。

    渔州目前只有黑龙军一支军镇驻扎,许多地方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蔡旭东此次也专程带了天策府的一众客卿前来担任护卫工作。

    才来到三楼,蔡旭东已经大咧咧地拉了张椅子坐下,翘着二郎腿笑道:“若若,你丫的挺悠……”话音未落,他已经瞥见唐道远骤然难看的脸色,悻悻然地撇撇嘴,默默放下腿。

    姚若愚、许烜熔见状都是一阵暗笑,唐道远这种大儒最在意的就是规矩,以往白俊儒还在的时候已经对文艺部这群人没大没小的样子深恶痛绝,后来等他走了,又来了一个唐道远,好在此人多半听闻过相关事情,虽然面色不虞,却也没有开口斥责什么。

    咳嗽了声,姚若愚笑着问道:“带了多少人?”

    蔡旭东嘿嘿笑道:“两百三十八个人,两个六境,十个五境,四十八个四境,剩下的都是三境,再说了,席宗主这次也会过来,有我们坐镇,保证万无一失。”

    和大批士子入川渝的情况差不多,因为姚若愚那天命武林盟主的妖龙命格,外加放养江湖的宽松政策,这些年又陆陆续续有上百家武林门派迁入大文,光是甲字的就有十七八家。

    “那么多高手,你镇得住么?”姚若愚坏笑道。

    “你说呢?”翻了个白眼,蔡旭东没好气地说道,“老子好歹也是六境圆满,就是那天障太他娘的难破了,要不然老子早就是我们大文第四个七境了。”

    姚若愚闻言轻轻一笑,眼底划过几分无奈,以往只有川蜀一地的时候,他和席师、五灵繁易剑阵三尊七境级别的战力,护佑川蜀那是绰绰有余。

    可是现在,虽然又多了韩德让这尊七境和汪良臣、许烜熔两位半步七境,但是因为地盘扩张到了川渝两地,反而守得有些力不从心了。

    *——*——*——*

    初夏的阳光不算太过炽烈,至少在地处江南的杭都内,正午的阳光只是稍稍温热,若是吃着专门从水井里冰镇过的西瓜,那日子就太过惬意了。

    坐在街头一棵老柳树下的石阶上,宋枭半眯着眼,脚旁散落着几块啃过的瓜皮,戴着面具的他看不清神态,但是整个人却散发着一股懒洋洋的气息。

    宋枭正眯着眼不知道看哪里,头顶阳光猛地一暗,就见一名身穿锦衫头顶插有一支杏花发簪的年轻女子悄然立在他身旁,恰好将头顶落下的阳光尽数挡住。

    也没转头,宋枭似是知道来人是谁,轻笑道:“吴姑娘怎么来了?”

    “来看看我们大帮主啊!”吴媛眼眸微弯,脸上带着让人莫名发抖的笑容,“本以为帮主大人连福建盐道的事情丢开是有什么大事要处理,原来是在这儿晒太阳啊!”

    瞅了眼脚底的瓜皮,吴媛笑容愈加灿烂:“冰镇的好吃么?”

    “还成,就是籽多了点。”宋枭点点头,答道。

    感觉到身旁女子身上愈加浓烈的怒气,宋枭抬手一指身旁,微笑道:“坐。”

    不知为何,明明先前还是满腹怒气,可是当宋枭话语方落的刹那,吴媛竟是不自觉地压住了怒气,小心翼翼地坐在了他身旁。

    笑了笑,宋枭淡然道:“吴姑娘觉得,这种生活,再过几年我们还能享受么?”

    听见他特意用了“享受”二字,心头仍有怨气的吴媛没好气地说道:“我们或许行,但是帮主你恐怕不行。”

    “是啊,所以才要在那之前多享受一下。”宋枭淡淡笑道。

    对于他的心灵鸡汤,吴媛以沉默相对。

    忽然,宋枭抬手往前指了指,笑道:“看那里。”

    吴媛循着他所指的方向望去,皱眉道:“包子铺?”

    “知道么,这条街上的包子店没有七家也有八家,这家是最晚开的,因为老板是个孤儿,所以其他包子店的老板总是故意排挤他,连街上的市井无赖都老是去她那儿拿包子不给钱。”

    宋枭淡淡道:“不过八年前开始,其他的包子店一一关门,那些市井无赖也不敢再来这儿捣乱。”

    吴媛微微蹙眉:“是这家铺子做的?”

    “不是,”摇了摇头,宋枭微笑道,“是我命人逼他们关门,也是我杀了几个专门去那儿吃霸王餐的无赖,吓得其他人不敢再过去欺负她。”

    瞧见吴媛好奇看来的目光,宋枭微微一笑,没有解释原因。

    不过很快,吴媛就知道了原因。

    那是一名生的水乡韵味十足的年轻女子,不娇柔,不造作,脸蛋不算非常漂亮,但是浑身透着一股子韧劲儿,好似城外荒郊野岭的野草,哪怕再怎么摧残,也能坚强活着。

    看着那名女子动作不停地搬出一只只蒸笼,吴媛柳眉一挑:“她是?”

    “当年我落难的时候,”宋枭淡淡一笑,“她给了我几个包子。”

    “所以帮主是为了报恩?”吴媛若有所思地打量着那名女子。

    “算是吧,”宋枭轻轻吐出一口浊气,笑道,“当年我享尽荣华富贵,以为天下人人如我一般锦衣玉食,可是直至落难后,我才发现世间仍有贫苦穷困,有不愁吃穿的富贵人家,也有为生计烦恼的贫民穷人。”

    “当头一棒啊!”摇了摇头,宋枭感叹道,“当时的我几乎坚持不下去,若不是她让我看到了世间仍有善良,可能那时的我已经一蹶不振了。”

    “所以说啊!”笑了笑,宋枭眸光缓缓锐利起来,如似刀剑交错,“我要让如她这般的好人,不再忍受饥饿贫苦,我要让这世间再无那恶贯满盈的奸邪之辈!”

    吴媛微微一笑:“我等追随帮主,正是为了成就此等大业。”

    摇摇头,宋枭没有在意她的效忠之语,而是有些出神地望着街对面那名年轻女子。

    八年了,她或许……已经不记得自己了吧?

    *——*——*——*

    将刚刚蒸好的包子挪到旁边,被街坊邻居戏称为“包子西施”的陈美佳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忽然有些走神。

    当年那个帮她赶跑了地痞流氓的年轻人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

    说起来……

    那个年轻人还挺好看的。

    不自觉羞红了脸颊的女子擦了擦脸颊,转身回了铺子。

    铺外铺里,一男一女。

    谁人心思,谁人相思。

 第七百零三章:刮骨削肉乃儒敌

    随着第二届百家讲坛即将召开的消息传播开来,移通学宫的论辩之风骤然大盛,无数学子自发地展开了一场场不分地点不限题目的论辩,整座学宫的各个角落几乎都能听见朗朗之声。(全本小说网,https://。)

    戴上人皮面具的姚若愚走过数座教学楼,最后来到了学宫东侧的鸳鸯湖,这片往日多是男女吟诗作对的净土,如今也沦陷在了论辩声中,无数三五成群的男女学子在这儿你一言我一语,热闹是热闹的,但是往日的雅致氛围却已经荡然无存。

    化名“陆逊”的姚若愚此时正坐在四名年轻男女旁,听着四人针对“文武之争”进行着论辩。

    “武将打天下,文人治天下,这是自古以来不变的定律,如今我大文坐拥川渝两地,短期内又无需担忧兵灾之祸,自然需要重文抑武。”

    “不然,虽说我大文表面上繁荣昌盛,但是南北有蛮蒙虎视眈眈,东面的大宋皇朝虽说是我大文主国,但是正所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谁知道他们何时会对我等生出心思,若不重兵,日后外贼扣门,我等以何御敌?”

    “不知‘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这句话,陈兄可曾听过?这六大统帅率军坐镇一方,一旦他们拥兵自重,就如周末诸侯割据无视上国的局面,届时怎么解决?”

    “那以刘兄之见,此事如何解决呢?”

    “简单!每年更换一次统帅,每半年更换一次镇将军,每月更换一次营将,如此就能保证武将无法长时间把持兵权,也能避免他们将国军变为私军的事情发生。”

    听到这儿,姚若愚有些忍耐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先前说话那人顿时不满看来,不悦道:“这位兄台是在讥笑我么?”

    摆摆手,姚若愚笑道:“没有。”

    “既是论辩,自然各人都可畅所欲言,刘兄何必生气呢?”另一名年轻文士朝姚若愚笑着点点头,道,“这位兄台若是有什么想法,尽可直言。”

    抿了抿嘴,姚若愚笑道:“怎么说呢,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将军,各位可知道会产生怎样的后果?”

    几人闻言都是一怔,那刘姓文士皱眉道:“自然可让他对军队的掌控力降低,避免他们割据反叛。”

    摇摇头,姚若愚看向其他三人,那陈姓的文士似是想到什么,迟疑道:“如此一来,只怕军队的战斗力会大幅度降低……”

    摊开手,姚若愚笑道:“诚然,我大文坐拥川渝,进可攻,退可守,短期内的确无需担忧外来兵灾,可是早晚有一日要面对南蛮和蒙古的进攻,若是那时候我大文军伍战力薄弱,如何抵挡他们的攻势?”

    “所以王爷这两年并不打算安养生息,而是继续穷兵黩武么?”

    忽然,一人在旁边轻声问道,姚若愚回头看去,看见来人后先是挑眉,继而失笑道:“何谓穷兵黩武?我大文这些年兴建学校,招揽百家宗师入川渝教学,难道李兄没有看到么?”

    “此为祸国之举,”来人面色冷淡,淡淡道,“不尊儒术,而推崇百家竞逐,只会动摇国之根基。”

    手指轻轻摇动,姚若愚冷笑道:“为何一定要尊崇儒术?”

    “自大汉以来,历代君王重儒家兴儒术,方才有了无数鼎盛皇朝……”

    来人还没说完,姚若愚已经失笑道:“那为何现今汉朝消亡,大宋鼎立?”

    不等那人反驳,姚若愚又是一笑:“儒,什么叫儒?人之所需才是儒,李兄难道觉得现在的儒家教义就是人们所需要的么?”

    来人怒道:“不是么?在我儒家三千学士的努力下,我大宋位居华夏各大皇朝之首,武力、财力、国力俱是天下第一,难道还不能证明我儒家的重要性么?”

    “是么?那为何宋朝仍有无数贫困百姓?仍有无数流民流离失所?”眼神微微锐利,姚若愚冷笑道,“为求私利,不惜为祸一方,官匪勾结,这种事儿难道你们那位刑部尚书的案台上还少么?”

    没有仔细听两人的争辩,四周几名男女都是惊愕无比地看向姚若愚,因为如果他们没有听错,刚刚那来人称呼他为“王爷”,而整个大文城邦中有资格被称为“王爷”的,好像也只有一个人。

    “文王殿下!”四名男女学子慌忙起身,拱手行礼。

    冷着脸,姚若愚摆摆手示意四人无需多礼,站起身看向那来人,冷冷道:“我记得状元郎不是在礼部做官么?怎么有空闲来我大文?百家讲坛还有两三个月才会召开,来早了吧?”

    来人容貌俊朗,一袭白衣,背负儒门重宝太学剑,气质超然如谪仙,正是儒家孔圣嫡系传人李越舟。

    瞥了眼旁边四人,李越舟淡然道:“在下有事想和王爷说。”

    姚若愚挑眉,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

    李越舟微微皱眉,压住心头火气,低声道:“可否借一步说话?”

    耸耸肩,姚若愚朝着旁边四名学子挥挥手,带着李越舟离开了鸳鸯湖,沿着湖荫绿道一路缓行,很快来到了博士楼门口。

    在门外台阶前站住脚步,姚若愚回身看向李越舟,皮笑肉不笑地说道:“可以,说吧。”

    没想到姚若愚根本没打算让自己进门,李越舟皱眉道:“这就是王爷的待客之道?”

    姚若愚摊开手,失笑道:“李兄也说了,那是待客,李兄来势汹汹,不知道还以为是敌人打上门来了,本王哪敢让李兄入门,毕竟里面的值钱东西还是不少,万一打坏了,以李兄的俸禄恐怕还赔不起吧?”

    李越舟谦谦君子,出道以来接触的也都是朝廷重臣,最不济也是官宦子弟,一个个知书达理姿态谦逊,何曾有过姚若愚这等滚刀肉的人物,一时间气的面皮发青,好半晌才默念心经压住火气。

    缓缓吐纳数次,李越舟方才平静下来,肃然道:“李某代我儒门请教文王,怎样才愿放弃继续举办百家讲坛?“

    “哦?”姚若愚饶有兴趣地看了看他,失笑道,“所以你们这是怕了么?”

    “王爷这是在刮我大宋的血肉!”

    眼神一冷,李越舟左肩后露出的剑柄轻轻颤动,传出阵阵剑鸣:“以百校之说吸引大批文人入川渝,来你大文一批,我大宋就少一批,王爷知道你这样做的后果么?”

    姚若愚莞尔道:“后果不就是从今往后大宋将是你儒家的一言堂,没有了其他学派的人,你们想怎么折腾大宋就怎么折腾,难道不是正合你们的意愿么?”

    “王爷当真好是仁善啊,”李越舟气急反笑,“你以为这样做,就能动摇我儒门根基么?我儒家乃是天选扶龙之学派,你这样做,只会成为我儒家千余年来最大的儒敌!”

    “儒敌?这名号我喜欢,很酷炫。”

    咂咂嘴,姚若愚笑容缓缓收敛,一股威压自他体内升腾而起,压得李越舟眼角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