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异姓王爷 >

第48部分

大宋异姓王爷-第48部分

小说: 大宋异姓王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皇帝已经将自己当成了最为知心的朋友和孤注一掷的对象了。
    正文 第二卷 玩转京城  第七十七章 太祖遗诏
     更新时间:2009…6…18 21:06:41 本章字数:3420
    赵祯之所以被后人称为仁宗,那是因为他性情温和、待人宽厚,不然也绝不会有什么“包青天”那样宽松的政治环境。想到这里,岳明也学起了电视上那些面对突逢大变的忠臣们在危在旦夕时信誓旦旦的样子,略微回忆了一下电视上那些人的台词,于是上前慷慨激昂地说道:“请皇上尽管放心!无论是谁,只要他们敢对皇上有什么不忠之心,臣就是赴汤蹈火也绝不能让他们得逞!…………臣这就回去布置好人马,到时候皇上只要登高一呼,臣就立即率兵进宫…………来……勤王护驾!”
    赵祯也颇为激动地道:“岳明,自从你在江南破获了那起西夏奸细案的时候,朕就知道了你对我大宋的赤胆忠心!朕绝不容忍谁对朕心怀叵测,可也绝不是一个心胸狭窄,过河拆桥之人,如果这次朕能安然无虞,算起来你也是有了两次救驾之功,朕一定会好好善待于你的!”
    听到这些掏心窝子的话,岳明不禁对这个还没有什么城府的皇上更加有了好感,来到这个世界的当初,本来是对任何人都设有一道心理防线,可是如今硬是被面前这个处事还有些毛毛躁躁的赵祯给撕开了一道口子,他一看现在形势危急,咱们君臣俩就别在这儿互相吹捧地说这些让人肉麻的话了,于是拱手告辞道:“皇上,事不宜迟,那臣现在就回去安排,到时候臣就在宫门外候旨!”
    岳明刚一转身就见赵祯紧走几步上前拦住了他,急道:“你现在还不能出宫!你想想,如果他们真有什么不轨之心,那……那你还能在宫外看到朕的圣旨吗?到时候,恐怕……恐怕这六门紧闭,连一只苍蝇都飞不出去了!”
    岳明一想也是,如果真的有人要篡位,那首先下手的肯定就是这赵祯了,怎么还可能让他有机会再下旨调兵。于是道:“皇上,要不这样,趁着现在他们还没有什么行动,那皇上你就下一道圣旨,让宫外那九千禁军冲进来充当你的御林军,那样也就能确保万无一失了!”
    岳明之所以这样说也是存心要进一步试探这位皇上的。现在一切还在未知之中,前景渺茫,如果赵祯此时答应让自己率兵进宫,那肯定是绝对地信任自己了;如果赵祯心里还有什么顾虑,那就另当别论了。
    一丝欣喜在赵祯的脸上稍纵即逝,可是瞬间就变得异常沉重起来,只见他急躁地来回走了几步,顾虑重重地说道:“让内城里的禁军进宫取代内宫班值充当朕的御林军,这只有在皇帝的亲笔诏书上用了玺之后才行。现在太后虽然薨毙。可是严格说来朕还是没有真正亲政,玉玺也在司玺监那里保管,那些老王爷们估计现在就在司玺监守候。我们这样做只能是打草惊蛇,弄不好……”
    看来没有规矩还真不成方圆了,想不到在别人眼中地天子做事还有这么多的规矩,因此他也更不明白了,如果那些老王爷们说的是真的,只有让赵祯到紫寰殿后面太祖皇帝的御书房里跪听了遗诏之后,那才是真正的亲政了,那这到底是他妈地什么破遗诏?
    赵匡胤啊,赵匡胤。听说过你是个喜欢折腾人的家伙;可是没想到你竟然连自己的儿孙们也不放过啊!
    岳明略一思忖,觉得事情也许没有想象的那样严重,如果有人事先策划好了要篡位,那现在这皇宫大内恐怕早就成铁板一块了,那赵祯也绝不可能再把阎文应派出去找自己,何况一路之上并没有人对他们进行盘查诘问,看来不是皇上胆小怕事、心存忌惮,那就是这谋反之人也忒粗心大意了,于是说道:“皇上。既然这样,那咱们就只好先约定好,如果到了约定的时间皇上还没有圣旨出宫,那臣就只好见机行事了!”
    赵祯的眉头紧缩,看上去似乎都快能拧出水来了,看来这么一个在太后的羽翼之下被“呵护”了十几年的大孩子,如今面对如此诡异不定的形势,也确实难以当机立断断。就这样,大约过了整整一刻钟地时间。忽然就听到殿外有个公鸭嗓高声喊道:“启禀皇上。各位王爷都已经到齐了,现在王爷们请皇上到紫寰殿候着去!”
    这如同催命地一声呼喊让赵祯更加无所适从。事情到了刻不容缓地地步。就见他狠狠地一咬牙。将手用力一挥。冲着站在门口地阎文应和一脸郑重地岳明道:“朕意已决。阎文应你立刻换上岳明地衣服、拿着他地腰牌火速出宫。这是朕从太后那里取来地调兵虎符。你现在火速出宫。如果到了申时还没有朕地旨意发出。那你立刻用这颗虎符调兵进宫!…………岳明。你赶紧把身上地一副脱下来!”
    赵祯说着就从怀里掏出一个盒子交给了阎文应。这时岳明也不得不地将自己地衣服脱下了。阎文应倒是沉着冷静。三下五除二穿好之后就领命而去。赵祯又叫住阎文应上前嘱咐了几句。回头就叫进了一个小黄门。喝道:“你快将自己地衣服脱了。记住在天亮之前你不许出这个殿门半步!…………岳明。你将他地衣服穿上。随朕去紫寰殿!”
    紫寰殿就在隆儒殿地后面。是宋太祖赵匡胤地寝宫和御书房。大殿地里面还有一个隐蔽地“夹殿”。也就是所谓地密室了。当岳明和赵祯来到紫寰殿里地时候。殿里烛影摇曳。早已经沾满了人。无论老幼俊丑、高矮胖瘦。全都是赫然地一品地朝服。一个个腰悬玉带。雍容华贵。一看就是大宋皇室地那些嫡系地老少爷们儿。品秩最小地也是个郡王。
    赵祯侧身给岳明使了个眼色。然后悄悄地道:“等会儿你就随朕进去!”然后稍微镇定了片刻就大踏步地上前一一见过了那些王爷们。
    这时就见一个满脸皱纹。一走三晃。咳嗽连天地老头来到赵祯面前。哆哆嗦嗦地跪下道:“如今太后薨毙。皇上你也该亲政处理国事了!…………现在这夹殿之内就是太祖皇帝留给后世天子地遗诏。现在就请皇上进去默诵誓词吧!”
    岳明向密室之内看了看。里面黑洞洞、阴森森地。隐隐还透着一股寒气。让人不由得心生畏惧之情。不过他左右看了看。大殿里人虽多。密室之内也让人脊梁骨发凉。可是这一切倒也不像是谁要夺嫡篡位地样子。于是接过旁边两个太监递过来地两支蜡烛就要领着赵祯向里走。
    “慢着!”刚才那个老态龙钟的老王爷上前伸手就把岳明给拦住了,对着赵祯说道,“皇上,这是太祖皇帝留下地遗诏,历代皇帝亲政时都要进去誓读,事关我大宋江山社稷,万万马虎不得!”
    赵祯心里也是一惊,问道:“皇叔,还有什么事吗?…………难道让他带我进去不可吗?”
    这位老皇叔哆哆嗦嗦地从怀里掏出一张宣纸,一边打开一边对赵祯说道:“皇上稍候片刻,臣这也是事先尊了先帝地遗诏。”然后才将那张宣纸在岳明的眼前展开,使劲儿提了一口气,还是觉得有些底气不足,只好嘶哑着嗓子喊道:“你快将纸上地这几行字一一给众人读出来,如果胆敢读错一个字,老夫就……就立即将你处死!”
    刚开始岳明心里也是一慌,这到底是唱得哪一出?一看那老头横眉立目的样子,心里还真被他吓了一哆嗦,刚才进来的时候他已经注意到了,这大殿内外可真是戒备森严,就在殿门口还站着几个精壮的侍卫,如果此时真的发生什么意外,估计谁也无力回天了。事到临头,那就只好赌他娘的一把了,既然是跟着皇上进去誓读赵匡胤的遗诏,那皇上身边随行的小太监自然就应该是目不识丁了,于是看了看那宣纸上那几行写的工工整整,连三岁小儿都会的几行字,使劲儿地晃了晃脑袋,开口道:“奴才……奴才不认得。”
    刚才进殿的时候他就将帽子压得很低,这大殿之内虽说有几尊胳膊粗细的大红蜡烛,可是岳明就站在密室的门口,加上猫着腰撅着腚一副贪生怕死的奴才样,看上去倒也没什么破绽,就当他刚刚在心里鄙视自己这副尊荣的时候,刚才哪位老王爷突然嗔目大怒道:“你个狗奴才,竟然敢当众欺瞒本王,来人,将这个狗东西给我拉出去乱棍打死!”这一下可到关键的时刻了,如果一步走错那就要被当场处死了,不过岳明早就料到了这一手,他刚才从这位老头牛逼哄哄的样子就能看出,着所有的一切都是在咋呼自己,如果自己在这个时候露了馅儿,那可就前功尽弃了。何况这老头浑浊的眼睛里还是透着一幅慈悲心肠,根本就不是那种阴险毒辣、喜怒无常、刻薄狠毒的老东西,于是把心一横,大声道:“老王爷,奴才……奴才连一个大字也不认识,皇上刚才叫奴才跟着的时候,早就问过了,老王爷就饶了奴才这条狗命吧!”
    呸,呸,呸,岳明心里一阵鄙视,都说清穿了要时时、事事当奴才,可是自己这不到一分钟竟然自称了几次奴才!
    正文 第二卷 玩转京城  第七十八章 风流天子
     更新时间:2009…6…18 21:06:44 本章字数:3593
    这位老王爷颤颤巍巍地回头看了看众人,见大家都点头赞成,于是说道:“既然如此,那就让他随着皇上进去吧!…………记住,你进去之后只管替皇上揭去誓碑上的黄幔,然后就立即退到一旁,碑上的一字一点你都不准过目!”
    岳明心里一阵轻松,急忙答应一声就举着蜡烛在前面带路,望着眼前黑洞洞的“夹殿”深处,他心里也是有些发虚,前面等待他们君臣的到底是什么,谁又能知道呢?
    进去之后转过了两道回廊,两人借着蜡烛的亮光发现,在他们眼前矗立着一尊九尺多高的大石碑,上面盖着销金的黄幔;回头一看,四周一团漆黑,和刚才在外面的大殿里似乎已是两重天,同时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感觉这简直就想是到一个黑乎乎的山洞里去找九阴真经一样诡异。
    赵祯此时才放下心来,以眼前的情形判断,是他自己多虑了,这些皇室的宗亲们真的是让他来参拜太祖皇帝遗诏的,谁也没有加害自己的意思,不由得长长出了口气。
    岳明也觉得他们刚才过于紧张了,既然没有人要谋权篡位,那自己也就安分守己吧!岳明向四周看看,发现这夹殿里的空间并不大,殿中央除了这座巨大的石碑之外就是一般书房的布置;于是在墙角找了一个大烛架放到石碑前,将手中的一支蜡烛放上去,另一支蜡烛就放到了石碑后面的书桌上,又从旁边拿过一个黄垫子,铺到石碑前,然后轻轻揭下石碑上的黄幔,小心翼翼地退到了一旁。
    赵祯一看岳明如此安分守己,对石碑上写的什么也丝毫不感兴趣,心中大为欣慰,毕竟这是太祖皇帝留给后世子孙的密诏,泄漏出去一个字就有可能引发一连串的风波。岳明这样做无疑让赵祯更加放心,于是说道:“岳明,你不必站在那里,找个东西坐下来休息吧!”
    岳明控制了一下紧张兴奋的心情,答应一声就到书架的旁边搬过了一把椅子,吹了吹上面的灰尘。一屁股就坐了上去。今天忙了一整天,现在两腿发麻,浑身的骨头就像散了架似地,现在赶快趁着赵祯跪下诵读石碑的功夫歇会儿吧!
    要说他对石碑上的内容不感兴趣,那纯粹是放屁,那是多么珍贵的历史资料啊!一旦赵祯誓读完毕,那恐怕也只有大宋的后世之君才有机会知道上面刻了什么,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他岂肯放过。
    就在刚才揭开黄幔地一瞬间,他早就借着手中的蜡烛将石碑上的内容一字不落的记在了心里。现在略微一整理,那效果绝对比此时正跪在碑前反复诵读的赵祯要记得牢。
    岳明虽然很累,可是这大殿里又黑又冷。岳明坐的实在无聊至极,估计赵祯一时半会儿也完不了,就轻轻站起来在这间当年赵匡胤的御书房里随便看了起来。
    这一看不禁大失所望,他在前世古装戏看多了,总以为这皇帝的书房那肯定是极其奢华的,不仅藏书丰富,那装修地规格也绝对是超级享受的,可是这里的一切根本就说不上什么奢侈而言,除了几个高大地古香古色的书架还像那么回事之外。连一张古代的美女图都没有,其余的就更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了,比起后世那些领导们的办公室可差的太远了!
    看了一圈更是无聊。刚想在坐下来歇会儿。可是他突然发现那座大石碑地后面也刻着两行小字。心里一惊急忙凑到近前一看。但见上面写道:“开宝九年。群臣奏请太祖皇帝加一统太平皇帝之尊。太祖曰:燕晋未复。遽可谓一统太平乎!”
    这两句话比较浅显。岳明尚知道大意。无非就是说在赵匡胤临死地那一年。群臣奏请要为赵匡胤加一个“一统太平”皇帝地尊号。按说这种让人忘乎所以地称号一般是没人会拒绝地;可是赵匡胤却说燕云十六州尚未收复。怎么当得起这个称号。………失地没有收复。赵匡胤便宁愿不要这个名不副实地称号!虽然只有短短地两句话。可字字透着一种壮志难酬地悲壮。在岳明看来这对赵匡胤来说也真是有点儿“出师未捷身先死”地味道了。
    这几十个字可比前边那些话重要多了。岳明早就想通过一种什么方式让这位仁宗也强硬起来。让这大宋地腰杆儿在辽国和西夏面前也直起来。如今这不就是最好地机会吗?…………借着赵匡胤地这句话。也让他知道知道自己地老祖宗并不是一个不求上进、安于现状地帝王。那至今尚被辽国控制地燕云十六州始终是他老爷爷地一块心病。
    赵祯此时已经几下了石碑上地誓词。站起来对着岳明高声道:“岳明。朕已经将太祖皇帝地遗诏记在了心里。咱们出去吧!”
    “皇上。不可!”岳明在后面大声道。
    “哦!”赵祯微微一愣。“怎么了?”
    岳明来到赵祯近前说道:“皇上,这石碑后面还有文字,皇上是不是也去看看!”
    这倒是大大出乎赵祯的意料之外,他正是好奇心最强的年龄,现在已经没有了皇位被夺的威胁,那剩下地事就变得轻松多了,于是也顾不上什么保密了,跟着岳明就来到石碑后面,上前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