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国帝王-第2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忽赤也速儿迟疑着道:“大帅,唐军虽可败,然其若临死反扑,战力亦不可小觑”
耶律欲隐闻言不仅没有担忧之色,反而哈哈大笑,笑罢,睥睨忽赤也速儿一眼,“要瓦解唐军斗志,何其易也!且看本帅略施手段,定叫唐军自乱阵脚!”
翌日天色方明,李从璟得报,契丹军尽数出动,三面围营之军皆大肆列阵,如同黑云压城,似欲决战。李从璟和莫离等人登上前营角楼,查看营前形势。
排山倒海一般的契丹军阵,一望无际,排列在大地上,如同滔滔洪水。其间马蹄滚滚,烟尘不绝,呼喝声一**传来,清晰可闻,让人心颤。
莫离摇着折扇,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微笑道:“耶律欲隐这是准备集合军力,与我等一决雌雄了?”
“战争总要有个结果,战斗最终也要分出胜负。于耶律欲隐而言,他手握五万大军,自然是无法容忍这场战争经久不决的。况且,他身后,耶律阿保机尽起契丹大军,攻打渤海,他可是没有援军的,而我们则不同,背靠幽州,必要时候,边军皆可调动,他也不能一直等。“王朴接话道,手枕在脑后,举止随意,没一点儿严肃模样,“这些时日,耶律欲隐机关算计,也无法攻破我营,这回要与我等正面决战,也不知是否还有其他阴谋。”
说话间,契丹军阵中奔出一股股骑兵,到了百战军营前,往营中射了几波箭。箭头上带有信件,散入营中,立即被百战军将士捡到许多,各自好奇拆开看的时候,也有人将其送至李从璟等人面前。
“战前射信,可不是什么好事!”李绍城皱眉,心中顿起警觉。
李绍城直觉没错,这些信,都是耶律欲隐用汉字写的劝降信。内容无非唐军已陷入绝境,再战无益,只有一死,而契丹军胜券在握,今日即将决战,奉劝唐军将士认清形势,投降契丹。若能取得李从璟人头,自然高官厚禄、荣华富贵不提。
在李从璟看来,这种事很平常,他在后世见过不少,但平常并不代表没用,相反,用的人越多,说明它有存在的道理。这样的信要起作用,关键在用在什么场合,毕竟军中普通将士是不知道形势和大局的,也不知道将帅谋划,只知道眼前战事。
总而言之,若是处理不好,这些信件少说也是很影响士气的。
看了这些信,在场不乏有人色变,众人齐齐看向李从璟。
李从璟随手将信扔掉,也不担心其他将士捡了去看,望着营外契丹大军,不无嘲讽的笑道:“连劝降这种把戏都用了出来,可见耶律欲隐已是黔驴技穷,契丹军离兵败不远了!”
他这话,随即传入军中,被全军将士得知。
是日,契丹军总攻百战军营地。
激烈交战,一日不休。
至日暮前,契丹军屡次突入营中,却都被百战军赶了出去。
及至日暮,终于有契丹军大举攻入营中,站稳脚跟,两军随即在营中展开混战。
入夜,战事未歇,契丹军入营者,已多不可数。
耶律欲隐亲临前线,严令契丹军今夜务必破营!
子时,百战军几乎丢了半个营地。
子时刚过,漆黑如墨的夜色中,忽然燃起一片星星火海,向营外的契丹军席卷过去。
这是卢龙军奉李从璟之令,奔赴战场,直取契丹中军!
与此同时,营中百战军,发起反攻。
半只脚在百战军营中,半只脚在外的契丹军,不料有此大变,顿时慌乱不已。耶律欲隐连忙调兵遣将,意图阻击卢龙军,稳住阵脚。
激战数个时辰,契丹军大溃。
百战军汇合卢龙军,两军合力,战至破晓时分,大破契丹四万大军。
旭日从地平线上升起,霞光驱散黑暗之际,百战军营地外,可见尸横遍野,血流漂橹。(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章一百九十一 既下雁南复营州 马蹄不停向渤海 1
(全本小说网,。)
草原的天与中原并无不同,差别在于风景。从跟随大军,双脚踏上草原第一步开始,杨重霸就领略到了前半生从未见过的风景。自古秋主兵戎,而以战马为战争利器的草原民族,更重秋高马肥之事,这回踏足草原,杨重霸未见风吹草低见牛羊,倒是先见识了一回契丹军马的彪悍。
都说黎民前后是一日中最冷的时候,今日杨重霸却丝毫没有这样的感受,红日初升,随军历经整夜厮杀的杨重霸,在尸横遍野的战场站起身来,他抹了一把脸上的血水,将手中沉重的横刀插进地面,疲惫不堪的坐在一架战车的残骸上,每一个动作,都让他浑身肌肉酸痛难耐,更绷得他的伤口疼痛难当。安安稳稳坐下来的那刻,激战余生的杨重霸,扭头看了一眼战场边缘的红日,和煦的阳光洒在他脸上,此时他感到一阵刻骨铭心的幸福。
比起昨夜震天动地的厮杀声,今日的黎民显得格外寂静。在这样的寂静处,感受到自己还活着,对军人而言,实在是没有比这更幸福的事了。杨重霸摸了摸腰间契丹千夫长的头颅,脸上绽放出放心满足的笑容——更何况,还有这样的军功。
今日的晨阳,让人觉得充满希望,杨重霸似乎已经看到了属于他的明天:吃得饱穿得暖,有一栋宅子,不说锦衣玉食,至少能活出个人样来,赶明儿给祖宗上坟的时候,也能挺直自己的胸膛。
他真的很满足。
去年河上大战时,杨重霸还是梁军,在军营被百战军夜袭攻破之后,无处可去的他主动投降百战军。那时候,百战军虽也兵强马壮,但无论是将士素质,还是兵器装备,都无法与现在相提并论。在幽州这两年,韬光养晦的百战军,实力早已上升了一个台阶。杨重霸不会忘记,在之前的守营战斗中,凭借甲厚箭利,他们给契丹军造成了怎样的杀伤。若非如此,他们又怎能轻易守得住大营?
杨重霸抚了抚胸甲上的刀痕,凹凸鲜明的痕迹显现出这一刀的力道,想起昨夜契丹千夫长砍来的一刀,杨重霸心有余悸。平心而论,他出刀的速度并不比对方快,甚至慢了一拍,但之所以最后死的人是对方而不是自己,全因他的厚甲挡住了对方志在必得的一击,而对方的甲胄,却没能挡住他的刀锋。
与此类似的情况,在昨夜参战的唐军将士中,多不胜数。
作为一个普通士卒,在战场上是生是死,充满了数不尽的必然与偶然,就算是大胜的军队,也不可避免会有将士战死。但士卒所在的军队,却能提升或者降低士卒伤亡的概率,甚至能在很多必死之境中让他们得以保全。能够置身这样的军队,对每个将士来说,都是无比幸运的事。
杨重霸很庆幸自己身在百战军,若是换做其他军队,他昨夜很可能已经死了,那样的话,现在他应该是一具冰冷的尸体,躺在一群契丹蛮子中间,等着同袍来收殓。
于杨重霸而言,是百战军的胜利让他能够活下来,而对于百战军来说,正是一个个普通士卒的存活、胜利,才组成了这支军队的胜利。这场与契丹军的大战,唐军最后之所以能赢,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此。
休息半响,缓过气的杨重霸正准备提刀起身,一个酒囊砸到了他怀里。此时见到酒囊,时机再合适不过,杨重霸双眸一亮,甚至都没顾得上看酒囊来自何处,就迫不及待仰头大灌。
虽是牛饮,酒却半分未洒,他只是一个寻常士卒,买不起多少酒,能畅快大饮的机会不多,所以舍不得浪费半点。
丢酒给杨重霸的人甲胄鲜亮,虽也布满血渍,却仍旧存托得他英俊不凡,在杨重霸身旁坐下来,他饮酒就姿态洒脱得多,喝一口酒起码要从嘴角淌出半口,看着一片狼藉的战场,他眼神有些迷离,轻声吟道:“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杨重霸看见他,原本陶醉的神情立即变得紧张,连忙起身行礼,“将军!”
孟平摆摆手,示意他不必拘礼,瞥了他腰间一眼,笑道:“看你也是满身血污,就一颗人头?”
杨重霸重新坐下,闻言嘿嘿笑着解释道:“昨夜拼杀太急,光顾着杀人了,没顾得上割人头不过将军莫要小看这颗人头,这可是一个蛮子千夫长!”
“哦?那可不错。”孟平点点头,语露赞赏。
杨重霸没忘记抓住机会继续饮酒,他问道:“将军,蛮子正大溃,你怎么有空在这与卑职饮酒,不去追击?”
“追击,那是骑兵的事,我们步卒哪里跑得过他们?”
“要说君子都这回也是憋了口狠气,前些时候与契丹在营外阵战时,君子都未能击破契丹马军军阵,迫使大军阵战无法取胜,不得不退回营中固守听说郭将军还被军帅狠骂了一顿?”
孟平淡淡一笑,道:“你当真以为那日君子都未击破契丹马军,是君子都不能?”
“难道不是?”杨重霸怔了怔。
“当然不是。”孟平道,“君子都非不能破阵,实军帅不允也。若非战事前期一步步示弱,怎能让耶律欲隐以为败我军并不难?若非如此,耶律欲隐又怎能被我等死死拖住,若不是契丹军连日攻营消耗了大量军力,士卒疲惫,卢龙军又如何有机会奔袭百里,出其不意杀出,从而一举击溃契丹军?从孤悬境外,从阵战到守营,再到被契丹军数次攻破营门,我军看似一步步陷入绝境,实则这一切,都不过是军帅和莫先生的算计罢了。兵法虚虚实实,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出其不意,攻其无备,这才是克敌制胜之道啊!”
君子都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屡经战事,又兼主将智勇兼备,能不能破数倍于己的契丹军两说,但绝不至于真如前日那般,被压制得死死的,只能狼狈退回。
杨重霸被孟平口中的真相震惊,更惊讶于李从璟和莫离的老谋深算,又念及百战军不仅军强,而且逢战必以计先,沉默良久,只能感叹道:“军帅真乃神人!”
孟平微微一笑,语气轻松了些,“这边的战事结束了,接下来大军会开赴下一处战场。此番出征,使命远未完成,机会还多得是。”拍拍杨重霸的肩膀,站起身,勉励道:“往后好生杀敌,战后我会推举你进演武院,等你从演武院肄业,你也有望如军帅和莫先生一样,能战能谋,或可常胜于沙场。”
听到演武院这三个字,杨重霸精神一振,酒也顾不上喝了,激动的起身行礼,“多谢将军!”
在这一刻,孟平不仅是他的主将,带领他杀敌建功,也是他的伯乐,能让他前途光明。孟平背对朝阳走开,晨阳为他的甲胄镀上一层金边,在杨重霸眼中显得愈发耀眼。主将每个士卒皆有,伯乐却只有极少的幸运儿能遇到,底层的人要往上爬,贵人必不可少。被看重的杨重霸悄悄握起拳头,下定决心,日后定要好生跟随孟平,沙场建功。
一队衣甲亮眼的骑兵拥簇着一人从远处奔来,在十几步之外缓下速度,当先一骑明光铠熠熠生辉,黑色披风飘扬如带,面容沉静而冷峻,看到被杨重霸目送的孟平,他勒住马缰,轻描淡写道:“孟平,过来。”
孟平立即应声,迅速小跑过去,在那人马前肃然行礼,仰视对方恭敬道:“军帅有何吩咐?”
双方说了什么,杨重霸隔得远,听不清楚,他只能看到孟平在得到指示后,随即跨上战马,由步卒变成骑兵,跟着对方的骑队,奔驰而去。
骑兵从前方奔行而过的时候,杨重霸跟着转身,一直看着他们远去。他眼神复杂,充满敬畏,因为他知道,对他主将喝令的那人,正是他们的军帅。
那个主宰这片战场,主宰他们这些唐军将士命运,也主宰敌军战士命运的人。
所谓穷寇莫追,也得分情况,这世上本就没有绝对的真理,凡一切定论,都有它成立的条件。真理有时候像是美食,人人趋之若鹜,有时候却像拉出来的屎,一文不值。百战、卢龙两军在击败耶律欲隐之后,依照李从璟的命令,尽起三军骑兵,四下追杀。
趁他病要他命,这是李从璟对此战的定义。幽州军要进援渤海,必须得拔出耶律欲隐这颗钉子,击败雁南、营州契丹军远远不够,且不说尽灭这五万蛮子,至少要让他们彻底丧失战力,再不能阻拦幽州军北上步伐。
除却精骑追击契丹军外,李从璟下令步军收拾战场,死者就地掩埋,伤者送回蓟州。
耶律欲隐好不容易逃脱唐军追杀时,身边已只区区数十骑,他军中的大将幕僚,大都在被唐军追杀途中失散。耶律欲隐知道,在这种时候失散,意味着什么。雁南已失,耶律欲隐只能退守营州。
“雁南被破,虽是莫大损失,但只要守住营州,李从璟依旧不能北上。忽赤也速儿,你善守城池,城中尚有数千兵马,我等固守不出,谅他李从璟也不能奈我何,只要拖住李从璟到明年,待皇上破了渤海国,大军回援,我等必然有机会灭了李从璟这厮!”
路上,耶律欲隐如此对忽赤也速儿道。
等耶律欲隐好不容易看到营州城墙,让他始料不及的是,他也看到了围城的唐军。
一头从马上栽倒下来,耶律欲隐几欲气绝。(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章一百九十二 既下雁南复营州 马蹄不停向渤海 2
(全本小说网,。)
前夜,眼见攻克唐军营地在望,耶律欲隐是激动且兴奋的。一只脚踏进唐军营地,又是在深夜,出现这样的情况意味着什么,不言自明。胜利来得很是不易,耶律欲隐也不会坐失良机,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再作丝毫保留,将预备队尽数遣上。
然而长生天给耶律欲隐开了一个玩笑,从天而降的卢龙军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在卢龙军出现后,耶律欲隐甚至很长时间没有反应过来——这里怎么会凭空出现一支军队?在当时情况下,作为军中宿将,耶律欲隐已经知道那意味着什么了。
虽然他调兵遣将,意图挽回败局,但是大部分契丹将士的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