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十国帝王 >

第438部分

十国帝王-第438部分

小说: 十国帝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对梓州城成坐视之态。”孟知祥声音沉缓,“战事发展到这般地步,始料未及。”

    “玄武县有万余百战军精锐驻守,旦夕间要攻克,实属不易,大帅万勿忧心过甚。”苏愿劝道。

    孟知祥摇摇头,“你不知李绍斌此人。若是玄武县长久不能克之,我怕李绍斌生出他念。”

    苏愿惊了一惊,“他念?”

    “李绍斌此人,贪得无厌,目光短浅,偏又自视甚高,野心勃勃,其若是认为眼前路是条死路,断然是不肯走到黑的。此番若是我西川军迟迟无法救援梓州,李绍斌见梓州城把守不住,会生出什么念头来,实在难以预料。”孟知祥这番话说得很有深意。

    “大帅是说,李绍斌有可能投降?”苏愿不是蠢笨之人,稍加思索便明白了孟知祥的意思,这让他更加心惊,“他怎么敢?他难道以为他此番投降,朝廷便会赦免他的罪?”

    “若仅是投降,朝廷自然不会赦免其罪。”孟知祥转身看着苏愿,“但若他甘为朝廷鹰犬,反过来攻打我西川,那会如何?”

    “这。。。。。。这。。。。。。”苏愿一时说不出话来,因为他发现这种情况并非没有可能。

    孟知祥目光变得悠远,他缓缓说道:“这些年朝廷国政如何,你我看在眼里,心知肚明,若是李绍斌愿意‘弃暗投明’,便证明朝廷是人心所向,足以令天下臣服,朝廷怎会不接受?李嗣源与李从璟父子,都不是心胸狭隘之辈,若是李绍斌真这般做了,要保住一场富贵,实在是容易得很!”

    “这。。。。。。李绍斌怎会如此糊涂?”苏愿有些乱了方寸,他却不知道,东、西川的联盟,说到底不过是“狼狈为奸”,乃因有暂时的共同利益,哪里谈得上坚固?若是形势有利还好说,若是形势不利,难免人心浮动,各有异样心思。孟知祥与李绍斌,说到底,谁会去真的相信谁?

    东、西川同属蜀中,一山难容二虎,就算他们暂时联合,日后也必定会有争雄之时。就如李绍斌在玄武县布置重兵防范西川一样,孟知祥虽然没有这样明显的举动,但谁能说,他心底对李绍斌的防范之意,就比李绍斌对西川的防范心思浅了?

    “糊涂吗?”孟知祥忽然盯着苏愿,语气也怪异起来。

    苏愿怔了怔,不知道孟知祥这句反问是什么意思,陡然心中一惊,意识到了什么,连忙拜倒在地,急声道:“大帅明鉴,我西川军民受大帅恩惠多年,无不感恩戴德,纵然形势不利,我等也绝不会有贰心,士为知己者死,我等定会誓死报效大帅!”

    原来孟知祥这番话,其根本意思,并不尽是在担心李绍斌有贰心,而是在试探西川军民是否有贰心,苏愿此时作为西川官员代表,他的一言一行无形中就不可避免反应西川官员的心思。

    苏愿一句话说完,尤觉得不够,继续道:“朝廷赏罚无度,奸佞窃据高位,良臣无立锥之地,当年郭公伐蜀,对朝廷功劳何其大,郭公本身又是何等忠义之人,最后竟然落得那般凄惨下场,如此朝廷,天不亡之,人必亡之,我等断然不会助纣为虐,还请大帅明鉴!”

    孟知祥眼中的阴霾消散了几分,他表现出哑然失笑的模样,扶起苏愿,笑道:“先生这是做什么,难道本帅会不信尔等忠心么?本帅岂能不知,便是东川败亡,我西川有尔等在,也是坚如磐石?尔等都是本帅肱骨,本帅又岂会疑心尔等?这样的话,切莫再说了!”

    苏愿心中安定不少,忙连声应是,只是后背凉飕飕的,竟是在短短时间内已经冷汗横流。

    扶起苏愿,孟知祥又道:“近日来,本帅得报,城中有不少朝廷细作在搅…弄风云,试图对我西川官、将行反间计,迫使我西川内乱,从而不攻自破。那李从璟倒是手段层出不穷,只可惜,他又如何知道,我西川上下同心同德,又岂是他这番阴谋诡计能够撼动的?”

    苏愿知晓孟知祥这是在敲打他,也是希望借他的口去敲打其它的西川官员,除了赞叹“大帅英明”,他还能说什么?

    “清除朝廷细作的事,就交给先生去做,三日之内,务必肃清所有朝廷眼线,一个不留!此事关乎成都安定,先生可知?”孟知祥又道。

    “卑职明白,必定竭尽全力!”苏愿忙道。

    “好,很好,先生不愧是西川俊杰,有先生去做这件事,本帅放心得很!”孟知祥脸上挂着让人倍觉亲切的微笑,说完这话,他抬头看向天空,只见西川上空乌云密布,似乎有大风雨将至。

    在蜀地已失去山川险阻,雄关险隘尽为王师所夺,先前战果尽皆失去,而东川又只剩下一座孤城的时候,王师压境,战火虽然还未燃烧到西川境内,但谁又能不知晓,西川早已是暗流涌动,风云莫测?

    日复一日强大的大唐帝国,近年来深得民心的天成新政,已经天下人莫不翘首东望,人心这个东西,在寻常时候或许不如何显眼,但的确不容小觑,尤其是在需要选择的紧要关头。

    苏愿抬起头,望见乌云低沉,只觉心头犹有大石。

    大争之世,凡有血气者,皆有争心;大争之世,凡有才华者,谁不择主而事?席卷天下的大争洪流,裹挟着天下子民左奔右突,身在其中的人谁都是身不由己,渺小的个人面对洪流的奔进,无论是要大展才华还是明哲保身,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追根揭底,追逐功名利禄,要跟随强者。

    西川与朝廷,谁才是强者?到底谁才能给他们想要的东西?

    苏愿原先知道,但此时又变成了不知道。但他知道,他也很快就能知道。

    只是在知与不知之间,留给人选择的时间与机会,实在是不多,渺小的人们,若不能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便只能化为一堆白骨,自此烟消云散。

    敌我博弈,主臣博弈,生死博弈,富贵与穷困博弈,每个人又在与时势博弈,无时无刻不在的博弈,便是天下大争。

    “玄武县战事,大帅有何安排?”苏愿问道,“是否要发军相助?”

    “西川兵马有数,若是都派了出去,一旦李从璟有其它举动,西川如何抵御?”孟知祥摇头道。

    顿了顿,他又道:“不过玄武县战事,关系大局成败,却也不能任凭局势坏下去。”

    “大帅有何对策?”苏愿再问。

    “本帅意欲亲自前往主持战事。”孟知祥语出惊人。

    “西川乃是根本,成都更是根基所在,值此紧要之际,大帅焉能轻离中枢?”苏愿惊道。

    “将士在前线血战,本帅岂能在后方苟且?西川是西川军民之西川,本帅既然节度西川,便应当与西川军民浴血同袍!”孟知祥果决的说道,这话让苏愿心中一暖,很受振奋,随即,孟知祥严肃道:“又且,先生当知,前方战事若不能胜,本帅守着成都又有何用?”

    孟知祥下定了决心,苏愿也不好再劝,

    若说此时还有什么打破玄武县战事僵局的选择,那便只有孟知祥亲临战场,如此才能鼓舞将士血战破敌。

    玄武县外,得知孟知祥要来督战的消息,李仁罕、赵廷隐、张知业三将,莫不大感屈辱,他三人召集诸将,将信报公之于众,而后歃血为誓,立下不克城不活命的军令状,又亲领陷阵队,对残破的玄武城发起猛攻。

    连日来,孟平少有合眼休息的时候,整个人都消瘦了一圈,双眸中布满血丝,脸上也是密布血污,都没有闲暇去清洗,但他仍有旺盛的斗志,坚守城头与众将士力战不退,这才守住了城池。这一日,在打退西川军一轮猛攻之后,他下城去稍作休息。

    “将军何在?”赵弘殷从城头快步奔下,在民房外见到孟平亲兵,立即上前急声询问。

    “在屋中歇息,刚合眼不到两刻,赵将军何事?”亲兵见赵弘殷火急火燎的模样,已经预感到对方是要来打搅孟平歇息,不免有些不满。

    “贼军攻势加急,我已看到了李仁罕、赵廷隐、张知业三将亲自陷阵。。。。。。”赵弘殷道。

    “赵将军的意思,是说赵将军守不住城头了?”亲兵寒声道,“将军才歇息不到两刻!赵将军可知道,自玄武县战事开始,将军合起来都没休息到四个时辰!方才将军进餐,已是连肉都咽不下。。。。。。”

    赵弘殷怔了怔,还是硬着头皮道:“贼军此番攻势,非同寻常。。。。。。”说到这,见亲兵眼睛都红了,竟似要淌下泪来,就再也说不下去。

    “将军今日,务必要休息满一个时辰!”亲兵嘶声道,说罢招呼左右一声,“我等跟赵将军去城头。。。。。。今日就算全部战死城头,也要为将军争得这一个时辰!”

    左右莫不大声应诺,皆奋然前驱。

    “何故吵闹?”一声轻斥从屋中传来,披挂齐整的孟平已经走了出来,他双眼肿得厉害,看到赵弘殷,没空去顾及亲卫们的做派,“赵将军此来,可是贼军又用了什么别样手段?”

    赵弘殷正要回答,孟平却已摆了摆手,“走,上城头!”

    “可是将军,你今日才合眼不到两刻。。。。。。”亲兵急了。

    孟平脚步没停,回头呵斥道:“若是战事不利,你我都得长眠在此!”

    亲兵不敢再多言,眼圈却是更红了。

    上得城头,望见城外排山倒海般的西川军铁甲浪潮,孟平也不禁怔了怔,“好大的架势!”(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章四十七 敢叫勇佐谋 大争于天下 2

    (全本小说网,。)

    架势的确很大,近三万西川兵将,几乎全部出动,云海沙暴一样从四面八方,向玄武城扑杀过来。自玄武城向外,线绵延数里的旷野上,密布着恒河沙数一般的铁甲将士,一眼难以见其尽头。

    比大架势更加骇人的,是西川将士的气势,奔驰急进的铁甲浪潮,比以往任何一次攻势都更加凶猛,若说以前对方还只是一群恶犬,现在则已成了一群饿狼,一帮猛虎。

    这种气势的转变,远望西川军阵,可感受到它排山倒海般的压力,近观城墙下的陷阵士,可清晰看到他们悍不畏死的攻势。蚁附城墙的甲士,下饺子般不停坠落地面,但在每一个坠落的甲士身后,都有一队他的同袍在红着眼睛等待,在前者摔在地上生死未卜时,他们争岛》小说先恐后攀上面前的云梯,前赴后继。

    同袍洒落的鲜血与倒下去的尸体,并不能让这些西川将士望而却步,却似反而激发了他们血性,让他们回报以更加猛烈的攻势。盾牌阵后的弓手,无休止的引弓射箭,仿佛永远不知疲倦,盾牌阵前的陷阵士,浑然已经忘却了死为何物。

    这样的攻势,使得整座玄武城都似在不停颤抖,如同寒风中的草庐,不知何时就会被飓风连根拔起。

    在鼎沸的攻势中,孟平看到了李仁罕的将旗,将旗下,李仁罕不停的大声呼喝,在箭雨石林中,指挥麾下士卒在各处奔战。

    孟平哪能不知晓,既然李仁罕到了这面城墙前,赵廷隐、张知业也必然在另外的几面城墙外,在做着与李仁罕同样的事。

    走上城头,孟平刚露了个头,看到城外这番景象,只来得及感慨一句,便有数十支利箭射落在他身周数步范围内,一支箭矢更是贴着他的面颊掠过,利箭破空的嗡嗡声在他耳旁一阵颤鸣,钻入耳中久久不散。

    骂了句娘,孟平连忙俯下身,藏在女墙后面,赵弘殷不知何时拖了面大盾在手,这时顶在脑袋上,两步赶过来,将两人都罩在下面,“将军无恙乎?”

    孟平摇摇头,骂道:“这帮龟孙子眼睛倒是贼得很!瓮城那边战况如何?”

    “将军放心,有林将军守着,一时半刻不会有问题!”赵弘殷一面回答,一面将盾牌竖了靠在城墙上,毕竟为将者把大盾罩在头上,看起来太过獐头鼠目了些,对士卒士气不利。

    “要攻克一座坚固要塞,少说也得丢下跟城墙等高的尸体。”孟平冷笑一声,“你给我听好了,除非贼军脚下垫着尸体可以一步跃上城头,否则这段城墙要是丢了,本将唯你是问!”

    “将军放心,末将誓死不退!”赵弘殷话刚出口,就意识到了孟平话中的另一层含义,不禁问道:“将军打算去何处?”

    孟平戴好兜鍪站起身,面容颜色再不能被人瞧见半分,不过他双眸中的杀气,还是给赵弘殷瞧了个清楚,“贼军气势太过嚣张,不消磨一番他们的锐气,今日这城墙可不好守过去,本将要出藏兵洞击他一阵,杀杀他们的威风!”

    赵弘殷闻言脸色大变,出藏兵洞逆击敌军,凶险万分,一旦陷入敌军围困,多的是有去无回的时候,这让他如何能不心惊?一把拦住孟平,赵弘殷急声道:“将军,逆击贼军太过凶险,还是让末将去!”

    孟平停下脚步,眼神如刀,瞪着对方:“自大帅淇门建军,百战军至今已历大小百余战,你可见过哪怕一次,大帅没有冲锋在前?在百战军,从没有贪生怕死的主将,更没有让士卒冲锋陷阵,而自己躲在后面的主将!”

    “可是,将军战事不休,主将怎容有失?”赵弘殷还在劝。

    孟平忽然大怒起来,他一把抓住赵弘殷的后颈,猛地将他拉过来,指着城头对他吼道:“赵弘殷,你看看这座城池,你给本将看清楚!墙体坍塌,工事尽毁,士卒疲惫,伤亡惨重,横刀卷刃,箭矢将尽,而敌军如狼似虎,四面袭来,前赴后继,你告诉本将,这座城池,我该拿什么来守?我拿什么来再坚守三日、五日、十日、一月?你看清楚了没有,赵弘殷?今日不拼命,本将如何完成大帅的嘱托?你来告诉我!”

    赵弘殷被孟平鲜有的咆哮震得怔在那里,哑口无言。

    “守好你自己的位置,赵将军,这是军令!”放开赵弘殷,孟平沉声道。

    “是”赵弘殷低下头,眼眶泛红。

    孟平顿了顿,在走下城墙前,语调平缓的说了一句:“若本将战死,尔等听从林将军指挥。”

    赵弘殷望着快步走下甬道的孟平,只能看到一个决然而坚定的背影,他在原地愣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