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十国帝王 >

第607部分

十国帝王-第607部分

小说: 十国帝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庐州巢县与和州含山县交界处有一关隘,名为东关。

    巢湖之南,长江之北,庐州与和州交接处,有一片山区,东北—西南走向,东关,即扼守此处之军镇,分割庐州与和州。

    三国时,此乃吴、魏角逐之要地,至南北朝,仍为军事重地,隋唐以来,逐渐废弃。唐军入江淮后,王会退守和州,便重修东关,以拒庐州。只不过庐州并无唐军太多兵马,呈现的是守势,从未向和州用兵——唐军用兵和州时,都是从扬州、滁州这样有重兵的地方进军,故而东关虽有守卒,却是不多。

    乌江县在和州东北,东关在和州西南。

    一支唐军自庐州南下,过巢湖,两日间急行军百三十里,于这日黄昏时抵达东关关前。

    这支军队人数五千左右,其中骑兵千余,面孔大多年轻,其中不乏稚气未退者,但个个眼神坚毅,神色肃然,身上也有一股精悍之气,显然久经训练。

    人皆铁甲,兜鍪罩面,持矛负弓而带刀,既显得杀意凛然,又充满精锐之气。

    甲士列阵,跪坐歇息,当头者有三人,正聚在一处商议着甚么,看他们的甲胄,与身旁士卒无异,乃是大唐最新制式的冷锻甲,但兜鍪上的羽翎,还是暴露了他们不同于普通士卒的身份。

    这三人,中间的那位书卷气最浓,生得英俊潇洒,正是江文蔚;左边那位,眉宇坚韧,身有豪烈之气,正是在嵩山求学时“食无监酪者无岁”的张易;右边那位卖相最为普通,却是眼光独到,建议李从璟大力兴建水师的朱元。

    李从璟没有将长兴二年的春帷三甲分开,而是把他们一股脑扔到了江淮,各授指挥使兼录事参军之职,使其既有统兵之权,又能参赞军机,先行历练,观其才能,再议后事。

    “东关之敌并无防备,速向西方将军请令,攻打东关!”江文蔚说道,眼中似有流光溢彩。

    西方将军者,西方邺也,是这五千兵马的统兵主将。

    张易看了一员关山关城,“太阳就要落山,必须速速进击,在天黑前拿下关隘,否则等到天黑就不好动手了。”

    夜袭之策不能常用,因为视线不好,时人有大多有夜盲之症,风险太大。

    须臾,军令传回,令攻东关。

    朱元第一个拔刀跃起,“杀贼报国,就在此时!诸公随我进击!”

    。。。。。。

    滁州,全椒县。

    王会等人,正因不费吹灰之力夺得全椒县而沾沾自喜,视那滁州城为囊中之物,城中财物大可予取予求,然而不等军议散去,便有信使传来急报。

    “甚么?北贼进军东关,这怎么可能?!”王会第一反应是无法相信。

    王彦俦惊讶道:“北贼兵马,主力在扬州与寿春,其余各部,多集结在滁州、瓜洲、六合等地,那庐州城的守卒,顶多三千而已,自保尚且捉襟见肘,我等不去打他,他如何能有兵力来攻我?”

    “千真万确,北贼兵马甚众,号称有万余骁勇!”信使急切道。

    “难不成滁州的兵马迂回侧击,去打东关了?”有人疑惑道。

    “胡言乱语!北贼不要滁州了么?此时调遣各处兵马加固滁州城防,尚且来不及,焉敢分兵?”

    “那。。。。。。那到底是怎么回事?”

    。。。。。。

    东关关前,大军阵后。

    西方邺坐在马背,凝望大唐儿郎们潮水般涌向关隘,半响,他对身旁的人道:“赵统领确信我等行军至此,不曾被淮南斥候察觉?”

    在他身旁的赵统领,正是军情处赵象爻,闻言赵象爻笑道:“将军倍道兼行,是为出其不意,淮南兵如何知晓?”

    话至此处,赵象爻摸了摸嘴角的胡子,公鸭般的嗓音却有一股独特韵味,“再者,有我军情处精锐与大军斥候游弋四方,捕杀淮南探子,这庐州全境就是铜墙铁壁,淮南探马一个也不可能渗透进来。当年太子为镇军时,之所以有百战常胜之战绩,依仗的可就是这点。。。。。。”

    说起往事,赵象爻来了劲,开始不停吹嘘,那公鸭般的嗓音,比钝刀割草还要折磨人的耳膜,“江淮大战近一年,本统领与第五统领、吴统领集结军情处大量精锐在此,为的是甚么?不就是专门对付淮南探子?早先淮南数度遣军北上,可一次也没能建功,靠得可不仅是莫离那厮神机妙算,还有我军情处大展神威!如今朝廷派遣将军等来此,是为奇兵,军情处怎能让淮南探子事先察觉?”

    赵象爻的话到了西方邺这里,自然是左耳进右耳出,他凝望东关,心头暗道:“此番朝廷发军三万支援江淮,我等一路倍道兼行,进军神速,此番若能出其不意攻下东关,杀入和州境内,则大事可为!江淮东部七州,和州固然能威胁庐州、滁州、扬州三地,有进击之便利,却也处在三者包围之中,如今和州军北上,我等一旦断了他们退路,和州军必败!”

    去岁,朝廷新募骁勇三万,严加训练,并以三千老卒和演武院学生充入其中,作为骨干担任军职,如今大军练成,李从璟遂令其尽数赶赴江淮战场,助莫离彻底荡平江淮!

    。。。。。。

    东关前。

    “快!快!云梯架上去!”平日里最是不声不响的朱元,此时最为奋勇敢战,他冲在全军阵前,挥舞着横刀指挥本部将士战斗。

    大唐士子,真正手无缚鸡之力者不多,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还没丢尽,故而上马能战、下马能治的士子,亦是不少。

    受朱元激励,他的本部将士无不奋勇争先,尤其是充作骨干的老卒、演武院学生,此时都冲在最前。

    “直娘贼!”稍后一点的地方,张易咽了口唾沫,他看到朱元被一箭射中肩甲,只是后退了一步晃了晃身子,又挺身前驱,神色有些僵硬,“这厮吃药了不成?”

    “管那么多作甚,彼部就要冲上城头了,再不跟上头功就没了!”江文蔚从他身旁奔过,这位眉宇清秀的英俊儿郎,此时也是虎狼一般的作态。

    “杀!跟我杀上去!”张易双手握刀,奔至一架云梯下,从士卒手里抢过一片盾牌,将横刀叼在嘴里,就猿猴一般往上冲,浑然不惧箭矢滚木。

    城下将士中,一名演武院出来的队正愣然失神,随即吐了口唾沫骂道:“他娘的这几个家伙不是读书人吗?不是高中的进士吗?怎么发起狠来比我们还要能冲?都他娘的不要命了?!”

    “张队正,你他娘的骂骂咧咧个球,再不跟上去,你的饭碗就让这帮读书人给抢了!”都头在云梯上回头破口大骂。

    “读书人发起狠来可真是可怕!”张队正躬身攀上云梯,“都他娘的跟我上,还不想不想混了,让一帮书生给抛在后头!”

    城头上,朱元第一个越过城墙,身体推着盾牌撞进吴军之中,站稳脚步,双手论起盾牌左右甩了两圈,轮倒两名吴军,又逼开几名吴军,而后将盾牌砸向吴军人群,取下嘴中横刀双手紧握,嘶吼着冲杀向前。

    沙场热血,最是能激发男儿心底的狠劲,书生在书中识得金戈识得英雄,但凡自身有几分勇力的,一旦上了战场就更容易热血沸腾,浑然忘我。

    “朱郎当心!”刚从城头杀向关内的江文蔚,看见一名猫在人群中的吴军士卒,寻得一个空隙,骤然发难扑出来去砍朱元的腿,骇得忘了身在何处,不顾身旁之敌猛冲两步,纵身一扑和那名吴军撞在一起,铁甲相碰震得他两眼昏花,和对方一起摔在地上。

    “江兄!”朱元和他身旁的同袍将身前吴军杀散,他更是一刀直接插入那偷袭吴军的咽喉,而后连忙去扶江文蔚,“江兄无恙乎?!”

    江文蔚扑过来的时候挨了两刀,不过都没破甲,他咬着牙站起身,爆粗口道:“你他娘不要命了,有你这般冒进的?!”话没说完,看见朱元将横刀从吴军咽喉抽出来,那吴军被几名唐军砍得血肉模糊,顿时胃中翻江倒海,急急忙忙扒了兜鍪,趴在一旁就吐。

    “江兄。。。。。。”朱元担心的看着江文蔚,欲言又止,半响,他脸色涨红,“你这样。。。。。。我也会吐的。。。。。。哇!”

    杀红眼的张易从他们不远处奔过,领兵杀向溃退的吴军,如同恶魔降世,浑然没了理智可言,“跟我杀!一个都不要放过!”

    吐了一阵的朱元与江文蔚看到张易,相视一眼,不约而同迅速戴好兜鍪,抄起横刀率部又杀上前。

    。。。。。。

    大军攻上东关,杀散吴军后,西方邺驱马入关,立即下达军令:“马军听令,速攻含山县!”

    含山县距此不到五十里,马军前驱不用多久,西方邺的副将迟疑道:“时已入夜,视野不好,马军只有千余人,擅入敌境深处,会否有冒进之嫌?”

    不等西方邺说话,赶回来交差的江文蔚就道:“攻东关,出其不意也,如今东关已克,再攻含山县,就能携胜收获奇效!”

    说罢,向西方邺抱拳:“将军,末将愿领马军攻打含山县!”

    西方邺看着江文蔚,神色有些怪异。对方甲胄上鲜血淋漓,显然杀了不少人,此时神情坚毅、战意盎然,更是有勇武之风,他在心头纳罕道:“这读书人何时都能上阵杀敌,豪烈雄健不输武将了?这世道,真的是变了?”

    此时,西方邺尚且不知,李从璟将江文蔚等三人用在江淮战场上,令其统兵征战,据有何等高瞻远瞩的用意。

    心头如此想,西方邺却半分也不迟疑,“好!本将许你统带马军,攻打含山县!”

    江文蔚大喜,抱拳领命而去。

    朱元、张易大战一场,意犹未尽,此时驻刀道旁稍作歇息,望着马军入关,笑着品头论足,大肆称赞,很是开心。

    江文蔚策马来到两人身前,“二位还有余力乎?”

    朱元、张易相视一眼,后者讶然道:“你骑马作甚?”

    朱元狠狠击节,恼火道:“这厮定是抢先一步去向将军领了差事,可恨你我竟然在此对着马军品头论足,却不知这厮已然更进一步。。。。。。是了,此地距离含山县不到五十里,这厮肯定请命带马军去袭击含山县了!”

    张易咬牙切齿,“阴险,江兄你真是阴险!”

    江文蔚哈哈大笑,“既然两位已经料得事情因果,此时还等甚么,还不速速与我一道进军?”

    是夜,江文蔚、张易、朱元率千余精骑,高举火把,大张声势,急进含山县。

    含山县闻东关之败,又见唐军趁夜袭来,不知有兵马几何,遂大恐,县令守将弃城而逃!(全本小说网,www。taiuu。com,;手机阅读,m。taiuu。com

 章六十四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争今何姓(9)

    (全本小说网,WWW。TAIUU。COM)

    (二更)

    含山陷落,和州震动。

    全椒县中,王会面色铁青,在座众将也是无不惊骇。

    柴克宏出列抱拳:“将军,北贼克东关、占含山,兵马即便没有一万,也不会少于五千,当此之际,我等该当如何?”

    王会迟疑不决。

    刘仁赡出声道:“北贼大举进攻和州,意在断我后路,江淮东部七州,如今只有和州在手,若是和州不保,则我军退路全失!”

    王会沉思不语。

    李建勋抱拳道:“请将军下令,让末将领兵回救和州,只需将士五千,末将必定击退来犯之敌,以求保证和州周全,不误北上大业!”

    王会仍是没有决断。

    诸将遂纷纷上前,一时间房中尽是“将军”之唤,乱成一团。还有些将领,仓惶失顾,已露惊惶之色,军心不稳。

    王会见状,更是踌躇。

    就在这时,忽的,房中响起一阵大笑,格外刺耳。众人循声望去,却见那大笑不止的,正是王彦俦。

    王会沉下脸,“眼下军情紧急,大军如何行动,诸将皆有进言,刺史一言不发,独大笑不止,是何用意?”

    王彦俦稳坐如常,一甩衣袖,冷哼道:“区区变故,就让满堂将军皆尽变色,一时间不知该进该退,这难道不可笑吗?”

    王会忿然作色,“刺史如此说话,难道是有计策了吗?”

    王彦俦起身来到舆图前,神色傲然,“我军大胜在望,北贼覆灭在即,诸公难道不知?”

    诸将纷纷前驱到舆图前,要看王彦俦有何良策,竟敢出言不逊。王会见状微微皱眉,众将皆围在舆图前,唯独他端坐不动。他是主帅,王彦俦为副,如今对方有计策,却这般锋芒毕露,让他心头十分不喜。

    王彦俦见王会不动,也不去管他,对诸将道:“且问诸公,和州有我守军几何?”

    “和州守卒两千!”有人答道,“对方号称万人,两千守军如何守城?”

    “此言大谬!”王彦俦一言斥责,“和州者,本将苦心经营之所,城高沟深,器具完整,先前唐军也曾来攻,可曾陷落了?休说有两千精锐把守,便是只有一千骁勇,北贼也断难攻取!”

    王彦俦接着道:“又且,诸公难道不知,大江之上,有我精兵三万,正整戈待旦,蓄势而发,若和州果真有战事,其必来救,届时莫说和州无虞,来犯之北贼,亦必尽数被灭!”

    八万淮南兵,王会统带五万,还有三万在江畔集结,准备寻机再派往江北要地,莫离先前所言大江如黑夜,背后之物不能见,是为有先见之明。

    王彦俦继续道:“诸公担忧和州,无非是顾虑三万骁勇不来,然则若是北贼果真攻打和州城,必遣主力,如是,我军将其击败在和州,则是大胜,江淮北贼军力本就不多,有此大败,岂能不亡?若是进犯和州之贼非为主力,则又何足为惧?”

    诸将闻听此言,纷纷醒悟,大赞王彦俦高明。

    “然则北贼攻和州之兵马,从何而来?”李建勋问道。

    “此问高明!”王彦俦赞赏道,他手指寿春,“北贼重兵,集结于扬州、寿春二地,若是扬州之敌来犯,必不会绕道东关,而不被你我发现!”

    “如此,则来犯之敌,必是寿春分兵!”柴克宏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