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十国帝王 >

第62部分

十国帝王-第62部分

小说: 十国帝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着院中的泥土。

    雨水打湿泥土。

    李从璟负手站在院外,众人站在他身后。

    屋中传来一阵没有规律的大声响动,李从璟数了数人头,一个不差,在屋里整出动静的,应该是李继韬。

    雨落盔甲,冲洗着上面的血迹,变成红色,顺流而下。

    李从璟看了一会儿面前的安义军,道:“解除兵甲,你们可以走。”

    有人留下,但更多的人选择离开。

    最后剩三个安义军,脚边是凌乱的盔甲、兵器。

    郭姓队正突然仰起头,面对天空,任由雨水击面,不顾雨大,睁着眼睛。

    李继韬出现在门口,摘下了头盔拿在手里,盛放着清水,一只手捏着一块不成模样的饼,靠在门框上,对李从璟笑了笑,吃喝不误。

    李从璟静静看着他,没有出声,没有动作,等着他吃完喝完。

    他不着急动手,是因为他知道,李继韬今日必死。李继韬一死,泽州之困永远不复存在,潞州旦夕可下,这泽潞局势便大定下来,李从璟此行也就完成了李存勖交代的任务。

    谋划多时,精细布局,今日得果。李从璟心情不错。

    吃喝终有尽时,李继韬最后喝了一口水,一把将头盔丢掉,抱着双臂,依旧靠在门框上,对李从璟道:“你似乎很有耐心?”

    李从璟笑笑,用当初回答过李环的话,来回答他:“对待将死的人,我总会尊重些。”

    李继韬呵呵一笑,一寸寸拔出腰间横刀,却没有杀向李从璟,而是举在面前细细打量。半响,道:“多好的刀,刚硬、锋利,削铁如泥。可惜,还未让世人看见他的锋芒,就要折断,悲夫,悲夫!”

    他又看向李从璟,“时也,命也!今日败在你手里,我本没什么好说的,时运不济,势运到头罢了。可我不甘,你一介未及冠的小子,凭什么赢我?”

    李从璟想了想,认真总结道:“昔年未出道时,我花却十年时间,寒窗苦读,打磨武艺。冬寒夏暑,不曾有一时懈怠,虽世道繁华,然万紫千红不入我眼;出任百战军都指挥使之后,我日夜勤于军务,应对各方关系,处理各种事务,如履薄冰,但有欲行之事,莫不事先百遍推演,以求尽善尽美。我的整个生命,都用在了我的基业上,虽有佳人在侧,不曾多看,虽有美人在怀,不曾意动。”

    说完,李从璟看着李继韬,认真问道:“这些,够不够我赢你?”

    他问这话的时候,没注意到桃夭夭瞟了他一眼。

    李继韬张了张嘴,怔了好半响。末了,苦笑一声,“原来我的对手,竟然不是人,而是个怪物!”

    说罢,他扬天大笑起来。笑声良久不绝,似要撕裂雨帘。

    他指着李从璟,笑弯了腰,“怪物,怪物,怪物,哈哈哈哈……”

    李从璟微笑的看着他,并没有生气,伸手制止了想冲上去剁了他的张小午等人。

    终于,李继韬笑够了,他停下来,又直视着李从璟,“好,李从璟,你够狠!我服了,我没输给庸人,不丢人。输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一条命而已。李继韬人头在此,你够资格拿去!”

    李从璟向他抱了抱拳,深深一拜,“多谢。”

    李继韬横刀在脖侧,最后看了一眼这雨中的昊天。

    手臂一轮,血涌如泉。横刀离手,掉落在泥水地里,他的身体,靠着破落的门框,缓缓倒下去。

    李从璟呼出一口气,似叹似欢,目光落在李继韬的尸体上,“你的生命结束了,我的才刚开始。”(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章六十六 郭威

    (全本小说网,。)

    雨依旧在淋淋漓漓的下着。

    小村外一处山包下,几名安义军军士,包括郭姓队正,在挖坑。

    李从璟等人,站在一旁默默看着。

    坑挖好,显得很泥泞,郭姓队正和一名安义军,将李继韬的无头尸身抬进坑里,又开始一铲一铲往里面填土。

    泥土落在尸体上,渐渐覆盖了他本来的面目。

    坑填好,复堆起一掊土。没有墓碑,没有牌位。

    雨水冲洗着新埋的坟,汇集成一道道细小的泥水,往四下流淌。

    “死者为大,入土为安。”李从璟瞧着土坟,轻轻一叹,“你一介叛将,死在这里,好歹还能有个坑可以埋,若是将你的尸首运回魏州,少不得要被撕成碎片。我也算对得起你了,不过你也用不着谢我,乱世人命贱,你我又双手沾满鲜血,皆死不足惜。你是我第一个正儿八经的对手,埋下你,算是对得起你,也算是对得起我自己了。”

    说完,李从璟负手望着雨中远山,良久默然。

    “李继韬也算个人物,却不想死在这么一个穷酸疙瘩里,到头连一件薄皮棺材都没有。”张小午感叹道。

    莫离拍了拍他的肩膀,“死在哪里不重要,活在哪里才重要。李继韬这厮虽然是叛国贼,但乱世本就是大争之世,无论如何,他总算为自己博了一把。活得精彩,如此便好,死了,不负自己的野心。”

    张小午点点头,低头沉默下来。

    “功名富贵,皇图霸业,到头来不过一抔黄土,有什么好争的?”桃夭夭悠悠道,雨滴打湿她的长发,黏在皮甲上,她环抱双臂,说不出的慵懒随性。

    莫离促狭的望着桃夭夭,打趣道:“堂堂军情处统领,说出这样的话,可真是打击士气啊。”

    桃夭夭没好气瞥了他一眼,小鼻孔里发出一声冷哼,懒得说话。

    在李继韬坟前规规矩矩磕了三个头,郭姓队正和几名安义军站起身,他走到李从璟身边,大声道:“能让我等亲手埋了主公,我谢你。动手吧,皱一下眉头,我郭威就不是一条好汉!”

    李继韬都死了,他自认自己绝没有活下去的可能,何况他先前在锁龙阵中,还朝李从璟放了冷箭。

    李从璟转过身,一脸吃惊,盯着郭姓队正,“你说你叫什么?”

    郭姓队正脖子一扬,中气十足道:“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你听好了,我叫郭威!”说着又道:“你可以动手了,无需赘言!”

    李从璟指着自己的鼻子,十分怪异的问面前的小将,“你知道我是谁么?”

    “李从璟,你……”

    “好!”不等郭威话说完,李从璟一把拉住他的手,热切的望着他,眼神十分真诚,“你看,我认识你,你也认识我,既然如此,大家做个朋友罢!”

    众人:“……”

    埋完李继韬,李从璟等人回到村子里,准备在民房中暂歇,吃些干娘,等孟平等人跟上来,再一同去泽州。待汇合了李绍城,集众人之兵力,挥师潞州,以李继韬人头,叫开潞州城门。

    回到方才那间院子,李从璟带着郭威进屋休息,众人于是在屋中燃起一堆火,围坐周边,烤着淋湿的战袍。

    郭威刚坐下,复又站起,惊疑不定的问李从璟:“你真不杀我?”

    李从璟坐在木凳上,就着火堆,一边脱着军靴,一边笑道:“当然,我说话向来算数。再说了,我杀你作甚?又不能卖你的肉……这天气乍暖还寒,淋了雨还真谈不上好受。哎,郭队正,别愣着,你也来烤烤。”

    郭威怔怔不解,下意识道:“哦,好……”

    郭威心不在焉脱下军靴,脑子里一直在盘算,李从璟为何不杀自己。

    按说这不可能,且不说两人处在敌对阵营,就算要招降,可作为李继韬心腹,前番又多次为难李从璟,那一箭虽然因为那位桃统领,没有要了李从璟性命,但危机却是给李从璟造成了。这还不论,要不是自己拼死阻拦,李从璟早在锁龙阵便斩杀了李继韬……难道李从璟不记仇?

    不对……他是听到我的名字之后才态度突变的,我名字有什么问题?郭威,很普通,没什么问题啊,难道我有亲友在为他效力,提起过我?有可能……

    亦或是,李从璟要用我对付潞州?这不太可能,我一介小队正,没有那么大的能量……

    李从璟见郭威心事重重,不用多想也知道他必是奇怪自己为何不杀他,但这理由没法跟他明说,难道让他告诉郭威:啊哈,其实我上辈子老仰慕你了,你日后可是后周开国皇帝,一代明君,是个人才,肯定能助我成就功业……

    至于此郭威,是不是彼郭威,李从璟暗自也盘算过一番:年龄差不多,二十岁左右,地理位置差不多,郭威是从晋国(后唐)发迹的,再加上其人骁勇能战,可见不会有那么巧合,此人该是郭雀儿无疑。

    对了,郭雀儿是有纹身的,要不要找个机会验证一番?

    李从璟觉得,有必要给郭威一个自己之所以招降他的明确理由,以消除其戒心。递给郭威一块干肉,李从璟和颜悦色道:“几次与郭队正交手,深感你武艺不俗,可是师从名家?”

    郭威受宠若惊,接过干肉,忙道:“昔年家父任顺州刺史时,曾为小可请过武师,因此会些拳脚。不曾想前番在战场上多次遇到将军,小可对将军的武艺,着实是佩服得紧。”

    有机会不死,郭威自然不会脑子有病,偏要去撞南墙。况且他是去年李继韬招兵买马时才入的伍,李继韬虽对他不错,却也仅此而已……最后,他还有自小抚养他长大的姨母要赡养。

    只不过他素重义气,为人正直,最是看不得小人行径,先前才不忍在李继韬兵败时弃之而去,如今李继韬已死,他还是想活下去的。

    李从璟微笑道:“郭队正不必过谦。对了,先前李继韬送款于梁时,李绍城曾在罗坪俘获一安义军小将,后来为其所逃,可是郭队正?”

    郭威顿时觉得有些尴尬,“正是小可。那时,恰逢小可闹了几天肚子,后来平息下来,精力恢复,因是得以走脱……”说完,不自在的笑了两声。

    李从璟了然,他先前还奇怪,为何郭威能被李绍城擒下,却在自己手里分外勇猛,原来是这厮对上李绍城时,正在闹肚子后的虚脱阶段。

    当下,李从璟不再废话,拉着郭威的手真诚道:“郭队正乃是骁勇之将,一身武艺令我分外敬佩,又在上…将危难之时,不离不弃,当得忠义二字,让我心折。此番我百战军新克怀州,正是用人之际,若能得郭队正相投,必定如虎添翼。令堂亦是大晋良臣,此番还望郭队正为国家效力,莫要辜负了自己一身本事。

    听到郭威说他父亲是顺州刺史,李从璟顿时肯定了他的身份无疑。他有意将他追随李继韬说成是“忠义”,绝口不提两人先前敌对关系,也不提李继韬叛国,为的是免得他介怀。又搬出他老子,希望他子承父志。

    郭威不曾想李从璟竟然如此高看自己,想自己本乃一介残兵败将,官不过小小队正,蚂蚁一般的存在,李从璟如此礼遇,哪有不知好歹的道理,当下拜倒道:“若蒙将军不弃,敢不效命?!”

    李从璟哈哈一笑,心情大好,拉起郭威,欣喜之意无需多表。

    当日天色不早,众人烘干战袍,已是黄昏。李从璟不忍被自己这些人吓跑的村民在野地过夜,派人出去寻找,总算在天黑前将他们接了回来,当下好言劝慰。有军情处锐士身上带有银两的,交给村民,好歹让他们收下,权当做吃住之费。

    李从璟这般作为,让郭威大为感佩,“将军爱民之心,世间少有,郭某佩服!”

    这一日郭威已经连说了好几次佩服,李从璟笑笑不以为意,他可是知道郭威怒杀屠夫的故事,知道他其实很正直,史书上记载郭威年轻时好斗、好酒、好赌,但同时也颇为善良。

    当晚,众人在村中安歇,一夜无话。

    次日一早,派出去接应孟平和裴约的游骑回来,报告说大军已经离此不愿,李从璟等人随即离开村落,去与大军汇合。

    裴约得知李从璟已经取了李继韬的人头,自然免不了称赞一番,“李继韬既然已死,潞州再无负隅顽抗之必要,李将军有临时辖制泽潞之权,若是对潞州军民网开一面,不追究其随李继韬叛国的罪责,潞州可不战而下。”

    李从璟本就是打算,对潞州的追究,惩治李继远与魏琢等人即可。

    到泽州之后,停歇两日,等李绍城率千五百骑兵到了。李从璟以临时辖制泽潞之权,调集泽州守军,一起前往潞州。

    三四千大军四面围城,声势不小。

    李从璟丢上李继韬的人头,并让众将士轮流齐声宣读对潞州的处置文书,他没假意言及不追究李继远、魏琢的责任,以骗开城门——那根本不可能骗得了人。

    李继远和魏琢心知必死,负隅顽抗。

    李从璟一声令下,大军攻城,鏖战半日。

    当日夜,潞州军民打开城门,迎接王师,李从璟等人趁机而入,潞州遂破。(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章六十七 搜刮

    (全本小说网,。)

    百战军骑兵在火烧李董联军后的山口一战,局面是一边倒的屠杀,无论是先前的以多击少,还是之后的锁龙阵,都保证了百战军伤亡寥寥,加起来不过数十而已。是以汇集到潞州的百战军,仍旧有两千人。

    泽州守军三千,之前应付李董联军时,伤亡不小,留了几百人守城,令裴约带来千五百人。大军围攻潞州时,四面锁死,没有留生门,就是为了不让魏琢和李继远逃跑。

    城门洞开,李从璟带军与其说是杀入,还不如说是大摇大摆走进去,大军进城之后,只收了几十颗人头,城内守军皆尽投降——不投降,他们还能怎样?再战斗下去,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进城之后,在潞州军民协助之下,很快抓到李继远。倒是魏琢,带人出城想逃,被城外大军截住,花了一些力气逮着了,也押进城来。

    李从璟在留后府,百战军将士将这两人压上来,李从璟摆摆手,没二话,让百战军将士推出去砍了,随着将士手起刀落,两颗人头落地。

    收起人头,和李继韬的人头盛放在一起,李从璟准备把他们送给李存勖。当然,如果李存勖不要,他就只能把他们埋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