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十国帝王 >

第695部分

十国帝王-第695部分

小说: 十国帝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com,;手机阅读,m。taiuu。com

 章五十一 旦为私利百般斗 暮见禁军万事休(7)

    (全本小说网,WWW。TAIUU。COM)

    经过温池、安乐两地进往灵州城的朝廷禁军,有步骑五万上下,这也是北路军的全部兵马。此番李从璟亲征河西,拥步骑十万,在序列上尽为殿前军。至于侍卫亲军,除却随莫离出海与随郭威坐镇南疆的一少部分外,余下的半在洛阳半往幽云一线去了,意在支持云州大同与幽州、饶州防线,抵御契丹、鞑靼部的攻势。从李从璟的兵力部署上可以很明显看出来,此战大唐的战略是一攻一守,对河西采取攻势,对幽云采取守势。

    这也是两线作战的情况下,较为稳妥的战略布置。眼下随同在李从璟身边的参军一类人物,除却桑维翰、谢玉幹、朱厹外,几乎没有分量十足的人物,尤其那些在李从璟坐镇幽州时期成名的英才,卫道、杜千书、王朴等人,此番皆尽去了幽云一线,为幽云统帅参赞军机。因了此番布置,不难想象,此番河西之战,定会有许多各级参谋处的新人冒头,成为军中的重要力量。

    定鼎三年十月上旬,殿前军抵达灵州城远郊。

    灵州城附近地势,大体乃一马平川之地,与贺兰山东麓三百里平地一脉相承,不过往东北二三十里左右后,地势便会有所起伏,东南方向则平地更广,殿前军自东南而向灵州城,经过的是五十里平坦之路。

    如此地势,但凡斥候用的好些,便没有可以施展计谋的余地,也没有夺取各种大小战略要点的空间,这就使得灵州会战,从一开始就毫无遮掩,是光天化日之下的硬碰硬较量。

    禁军征战南北多年,于此种战争自然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

    当然,话是这样说,前期扫除地方障碍的零星战事,依旧是不可避免的。譬如,石敬瑭遣部迎战禁军先锋,交战未几便诈败而走,意图将禁军先锋诱入林深处,再以火烧之,而禁军先锋根本不吃这一套,定难军败走时,将领全无追击之令,只是遣斥候游骑查探各处,果然发现了定难军的布置。

    这样的事不少,禁军游骑摸清灵州城远郊近郊每一寸土地,也耗费了不少精力,但因为此种事禁军历来做得多,倒也没有耗去太多时间。

    十月十二日,李从璟抵达灵州城近郊。

    。。。。。。

    朔方灵州城,十月西风冷。

    论气候,朔方天干气躁,大风起时黄沙破关,千里之内了无云。然,贺兰山东麓三百里地,并及灵州城周边数十里,风貌却有不同。百年来,因屯田之需,边军凿河为渠,引水灌溉,遍种林木,广开良田,使得此地堪能类比江南。

    艳阳当头,光照百里山河,昊天广阔,长空湛蓝如洗,层云如梭,若青丝飞天之状。

    方圆十多里的田野上,万千将士正在扎营,掘土为壕,垒土为墙,砍伐树木,构筑栅栏,划立分区,搭建营帐,整理辎重。。。。。。忙碌之状热火朝天。亦有步骑在前后各处布下战阵,严阵以待。

    风卷衣袂,白马嘶鸣,李从璟扶额远眺,不远处的灵州城如立如卧。城头将士肃立,旗帜虽已破败,却铁骨铮铮;城墙浴血处处,箭楼虽已残破,但屹立不倒;城前壕沟填塞、刀兵散落,看似杂乱,实则残酷。

    河西、夏州的连营浩如星海,彼此区分为三座营垒,旗帜鲜明各有不同,然在大势上又互相联合为一个整体,并无破绽可循,放眼而观,但见旗帜如林,角楼如城,间或有步骑往来,奔驰行走,气状悍勇。

    河西、夏州联军,早已停了对灵州城的攻势,并且调整了连营布置,以应对大唐禁军。

    “陛下且看,贼军出营了!”孟平指着河西、夏州联军的营垒。

    他们这两三百骑距离禁军停驻处较远,是以能看见对方营垒的动静,在李从璟的视野中,对方三座营垒十数座大小辕门打开,从内里奔出连绵不断的马军洪流,各自汇聚成三股,从三个不同的方位向禁军停驻的方向大举杀将而来。

    如浪如潮,如山如林,声势浩大;如箭如矛,如风如火,威风凛凛。

    一时间,地动山摇。

    “我军方至,立足未稳,营盘未建,贼军趁势杀来,倒也是题中应有之意。”李从璟不以为意,前些时日先锋大小战斗十余场,不过都是开胃小菜,如今禁军尽数至此,方为大战之始。

    孟平道:“三路出营者,皆为马军,悉数不下万骑,看样子贼军不是在试探,是欲与我大战一场。”

    李从璟抬头看了一眼天色,日在中天,“贼军兵马,骑兵势大,此番野战,正是其发挥所长之时。若待王师营地建好,强弓劲弩就位,贼军要攻破我营,无疑要难得多,若届时再用步卒大阵,亦是舍长就短。”

    其旁,桑维翰拨弄了一下衣袖,哂然道:“贼军倒也有胆。”

    李从璟目光逐渐深邃,忽而笑了笑,嘴角饱含深意,“非只有胆,而是气壮。诸位且看,贼军营中,旗鼓变动不停,烟尘四起不落,此为兵马大动之象。如是观之,贼军今日出击,非为阻我立营,是欲与我一决雌雄。”

    众人循声而望,俱都看清了贼军营中动静,在场都是英才,自然知晓当下贼军没有故弄玄虚的必要,一时间心思各有不同。或惊讶于贼军之胆雄,或恼怒于贼军之嚣张,或忌惮或奋然,不少人都露出深思之色。

    李从璟并不在意众人心思如何。他戎马数十年,征战千万里,历经大小战事无数,沙场之上,大战或按部就班,或骤然降临,他都不会大惊小怪。当此之时,他只需要在意两点。

    一者,将士有无战心。

    二者,大军如何得胜。

    。。。。。。

    河西、夏州联军营中,石敬瑭与药罗葛狄银、杜论禄加高居辕门,眺望大军出战状况。

    “贼军之强,在强弓劲弩,在火炮利器,我军之强,在马军势大,在士卒悍勇,故而此番大战,先不得给贼军准备之机。若令贼军准备充分,严阵以待,则强弓劲弩齐发,我马军纵然冲阵无双,难免伤亡过大。又且,大军连日攻城,城未克而军将疲,若让贼军立营备战,大噪声势,与城中贼军呼应,于将士而言,难免生出敌军势众而我军孤危之感,是以出击必当雷霆。雷霆出击,又当力求一战而破敌,纵然不能破敌,当有大胜,如此方能鼓舞军心,再接再厉才不难。今日贼军方至,立足未稳,准备不足,且在彼看来,我军久战,必不急于出击,今我反其道而行之,扬长避短,此战胜之不难!”

    石敬瑭说这话的时候,气度昂扬,神采飞舞。

    杜论禄加笑眯眯的附和道:“石帅所言甚是。”

    药罗葛狄银冷哼道:“我军攻城虽然未克,但席卷数百里之地,朔方军见我则退,如入无人之境,也是事实。此前,我军士气高昂,纵横州县掠来的财货,亦助涨了气势,此时,攻城不克,将士正在羞恼之际,故今日出击,乃是气势如虹!”

    石敬瑭微笑道:“可汗所言,亦是实情。”

    嘴里虽然这样说,但石敬瑭心里明白,实情其实是,如果今日不胜,往后就难胜了。

    联军攻略灵州,时至今日,未能如先前所计划的那样,占领全州,诸将已经颇为自疑,灵武县与灵州城的坚固,也让将士见识到了唐军的强悍,又且杨光远夺取温池、安乐不成,联军失去险要据守,在大势上已经处于极为被动的地步,而禁军来袭,一路杀到灵州城,联军束手无策,就更是体现出敌强我弱。

    当此之际,如果今日不能大胜,战事持久,联军本就不是一条心,势必会败。

    石敬瑭自然不甘心,所以策划了今日之战。

    这是他最后一搏。

    当然,在石敬瑭看来,今日联军要胜,还是很有把握的。

    因为他有依仗。

    。。。。。。

    “匹夫以为我军方至,便不能收拾他等?简直不知死活!”桑维翰一如既往的模样嚣张,朝敌军唾骂不已。李从璟没有阻拦他,因为这话有安定人心、鼓舞士气的作用。

    眼见敌军出营大举来攻,李从璟自然没有继续逗留野外,给人当作活靶子的兴趣,驱马回到大军阵后时,望楼还未架设好,就更不必说营盘扎得如何了,由此可见河西、定难联军来得多快。

    禁军战心毋庸置疑,临战对敌之法李从璟也早有布置,行军征战贵在谨慎,谨慎则要求行事周密,禁军只要离了大营,行军路上都能随时投入战斗,遑论眼下大敌在前了。

    眼下的形势是,战阵将立未立,强弓劲弩也未就位,将士俱都在奔跑移动中。不过这对李从璟来说,也并无甚么不妥,他既然观察到了战场形势,那么对如何排兵布阵,就已了然于胸,将士正在移动,正可趁势列阵,强弓劲弩虽未成阵,但仅是将士随身携带的弓弩,也足够迎敌。

    “诸将何在?”李从璟甲胄在身,英武不减当年,此刻出言呼喝,更有王者之气。

    “臣孟平在此!”

    “臣史彦超在此!”

    “臣李彦琳在此!”

    “臣林英在此!”

    孟平、史彦超、李彦琳、林英等,齐至李从璟马前抱拳。

    李从璟在马背上以马鞭直指前方来犯敌军,并无半句赘言,“为朕破敌!”

    “臣等领命!”

    是时,号角声起,战鼓声动。

    ——————

    说来你们可能不信,极度厚颜无耻的我,打算恢复更新频率了。(全本小说网,www。taiuu。com,;手机阅读,m。taiuu。com

 章五十二 旦为私利百般斗 暮见禁军万事休(8)

    (全本小说网,WWW。TAIUU。COM)

    自禁军赶赴灵州,凉、甘、肃三州派往各处打草谷的兵马,已然全部回援。请大家搜索()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说河西、夏州联军有近十万之众,而灵州城外的联军数量,军情处给出的具体数字是八万上下。

    八万河西、夏州联军,连营围城,主营在城南。禁军自东南而来,距离联军连营二十里扎营。此时,营地尚未搭建,禁军五万兵马,正在田野上列阵。

    演武院中多能工巧匠,许多楼车都已经采用组装的构造,方便拆卸运输,又能在临战时迅速搭建。眼下,李从璟军令下达之后,楼车也终于搭建完毕,他遂带桑维翰等人,登上高过五丈的楼车,俯瞰战场,指挥战事。

    李从璟负手而望,任由西风拂动发带与衣袂。方圆数十里田野,双方十余万大军将士,数不尽旌旗甲兵,并及敌军连营与灵州城,皆被他纳在眼底。

    天高云阔,大地山川,这中间唯有勇士能纵横。

    三股贼军精骑,各拥万人之众,以横扫江海之势,自西北、正北、东北三面向禁军袭来。十月边地,多日不曾有雨,数十里沃野,早已被糟蹋干净,如今敌骑大举杀来,滚滚烟尘磅薄而起,势若出海蛟龙。精骑奔进,烟尘前袭,而又向后飘扬,其状也,如飞驰之利箭。

    声之大,胜奔雷,气之壮,胜填海。

    个人面此,如沧海一粟,渺小不值一提,待其扑面,呼吸之间,保管叫人灰飞烟灭,且不留一二痕迹。此情震慑人心,怎能不叫人双股战栗,直欲背身而逃?

    于当此之际,能稳如泰山者,当为骁勇锐士。

    “陛下?”

    跟随在李从璟身旁的,除却桑维翰等参谋,还有一些特别的人,即被他看重的年轻俊彦。其中,又以出身洛阳学院的李从珂之子李重美、赵迥之子赵普为首。当下出声的,便是李重美,他面上颇有惊色,此问,便是问李从璟之应对,但又不好明言,因为有多话的嫌疑。

    李从璟负手长身而立,对李重美的话置若罔闻。此时,这个身着黑甲的雄武背影落在李重美眼里,便如山峦一般坚不可摧、大海一般深不可测。

    “传令:精骑迎敌!”末了,也未见李从璟有任何动作,下令的口吻平静到堪称平淡。

    然,李从璟语气平淡,却不代表传令兵会有所懈怠。

    一时间,传令兵喝令之声,大传四方。

    “陛下有令:精骑迎敌!”

    “陛下有令:精骑迎敌!”

    “陛下有令:精骑迎敌!”

    旗动鼓噪,传令军使之声,与令旗鼓声一起,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其声也,铿锵若金鸣,厚重如山动,起伏似浪潮,震人心魄。

    李重美左右而顾,见大军随令而动之状,不禁心生敬畏。他也不是对军中事一无所知的人,虽然这些年沉浸于“科技发明”,但早年可没少随李从珂出入军营。然则,昔日军营所见,岂能与当下沙场所闻相提并论?

    禁军阵型,以护卫营地之搭建为重心,分在西、北、东三个方向,然布阵之法,主体亦是步军大阵在中,马军护卫于两翼。

    敌军精骑来袭,李从璟军令下达,禁军马军闻令而动,但见步军大阵侧旁,精骑铁甲由静而前,从开始的步履沉缓,到离开步卒大阵两翼后的渐渐提速,那灰尘渐渐起了,又渐渐大了,及至汇聚成江海,则是马军已经脱离步卒大阵,当头迎向了奔来的敌军。

    广阔的田野上,原本是由北向南的三条出海蛟龙,其势独大,奔驰过半的距离后,三条由南而北的精骑洪流,渐也成势,以一往无前之状,要给他们迎头棒喝。

    两相数万兵马,各拥军令,皆无半分迟疑。眼看两者间的距离渐渐近了,五里到三里,三里到一里。。。。。。在高处观战者,心跳随两者的靠近而加速,合着鼓声,也合着马蹄声。

    所有人都等待这两相碰撞的那一刻,然又畏惧两相碰撞的那一刻。

    因为一到那时,必定是血肉横飞、将士死伤。然则大战已开,两军已动,便再无退路,唯身前一个方向而已,便纵是身份碎骨,也必须硬着头皮迎上。沙场之上,是生是死,本该抛诸脑后,半分的畏惧之心都不能有。

    战阵相交勇者胜。

    在李从璟眼中,六股马军在距离大营五里开外的地方相遇,双方经过一段距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