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召唤猛将 >

第427部分

三国之召唤猛将-第427部分

小说: 三国之召唤猛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较高下!”

    “呃……西府赵王竟然玩起了文艺范?不都说赵王是个傻子嘛!”李光弼有些哭笑不得,三观越来越被颠覆了。

    向李元霸拱手建议道:“汉人最厉害的猛将叫做李存孝,先帝就是被他抓到金陵的。而且他此刻正追随李靖在方城驻扎,距离这里不过三百里左右的路程,或许用不了多久,赵王你就能够遇上劲敌了,到时候王爷你可要全力以赴杀掉这个李存孝,为我大唐洗雪耻辱!”

    “哇吼……李存孝!”

    听到李存孝的名字,李元霸忽然变得狂暴起来,双眼中放射出犹如野兽般凶残的目光,手中大锤横扫而出,携带着巨大的风声,势如雷霆。

    “咔嚓”一声,李光弼身后的“李”字帅旗应声折断。

    “赵王……你为何把我们自家的帅旗砸断了?”李光弼又吃惊又疑惑,一头雾水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听了李光弼的话,李元霸露出憨厚的表情,不好意思的挠挠头皮:“啊哈……哈哈,不好意思,我看到这个大旗上写着‘李’字,一时冲动当成李存孝的大旗了,真是抱歉!”

    “……”

    这一刻李光弼想哭,刚才谁说这家伙不是傻子的?你过来我保证不打死你!

    匈奴人折了哲别,鲜卑人折了慕容垂,在唐军手下吃了大亏,想走又咽不下这口气,想战又被李元霸变。态的战斗力所震慑,正进退两难之际,忽然看到唐军帅旗折断。

    慕容恪灵机一动计上心头,我们打不过你李元霸还打不过你们唐军士兵么?

    想到这里,慕容恪拔剑在手,咆哮一声:“唐军主将已经战死,草原上的勇士们向前冲锋吧,驰骋你们的战马去收割唐寇的首级!”

    慕容恪在亲兵的簇拥下带头冲锋,传令下去所有的骑士躲着李元霸,掩杀其他的唐军。既然断不了对方一臂,那就断对方五指好了,尽量的杀伤唐军士卒,也算是挽回一丝颜面,替慕容垂与哲别报仇。

    看到李唐帅旗折断,匈奴与鲜卑骑兵还真以为李唐主将被阵斩了,低落的士气有所恢复,一个个露出凶悍的表情,亮出弯刀,催动战马扑向唐军。

    高数丈碗口粗细的帅旗忽然折断,这也让唐军慌了神,隔得远的还真以为主将遭到阵斩。再加上胡骑冲的凶猛,一时间阵脚大乱,阵型被冲的七零八落,各自为战,在胡骑的冲锋之下伤亡无数。

    “赵王啊,真是被你害惨了!”

    李光弼欲哭无泪,一面命令亲兵重新竖起帅旗,一面下令吹响号角约束全军,免得被胡人击溃失去了抵抗力。

    但匈奴与鲜卑联军势大,战役开始前拖雷率领了三万骑,哲别率领了一万骑,帖木儿率领了一万五千骑,再加上慕容恪率领的三万鲜卑骑兵,总兵力将近九万铁骑。

    尽管被李元霸一个人击毙或者引领着唐军屠戮了一千五百骑匈奴外加两千鲜卑连环马,被李光弼率领着唐军干掉了三千骑,罗成的白马义从拼掉了四千骑,被冉闵率领的人马拼掉了三千骑,遭到李元霸震慑溃逃了数千骑;但整个战场上的胡骑还有七万左右,数量远远多于不足两万的唐军。

    在公孙瓒的人马纠缠在沙场中的时候,形成了汉唐联合抗衡胡骑的局面,兵力劣势不是太明显;但当李元霸放汉军撤出战场之后,将近七万胡骑集中力量压迫向不足两万的唐军,优势就非常明显了。

    “全军冲锋,避开那个傻大个,全歼其他唐军!”

    拖雷也看出了唐军的破绽,除了靠着一个变/态的傻大个在前面开路之外,军队里面缺少马匹,差不多完全以步卒抗衡骑兵,在这沙场上简直是自讨苦吃。当下与慕容恪一样带头冲锋,率领着匈奴铁骑扑向汉军。

    一时间沙场上马蹄声隆隆,犹如大地震颤,山河呜咽。

    尽管李光弼重新竖起了帅旗,但唐军的阵型已经被冲乱,陷入了分割包围之中,各个团队各自为战,只有抵抗之功再无还手之力,一声声的惨叫都是唐军发出。

    李元霸也知道自己闯了祸,当下催动战马挥舞大锤奋力厮杀,所到之处杀得胡骑纷纷躲避。

    但胡骑得了慕容恪与拖雷的命令,尽量躲开李元霸,屠杀其他的唐军,我打不过你还打不过你的士卒吗?

    尽管李元霸一个人左冲右突,所到之处一锤一个,从晌午杀到黄昏,一双大锤又击毙了三千余骑,但陷入重围之中的两万唐军几乎全军覆没,只剩下李光弼身边的百十名精锐亲兵,也是大部分负伤。

    “赵王,别打了,突围!”李光弼嘶哑着嗓子朝李元霸怒吼,这打的什么仗啊?自出半岛之后,自己跟着李绩一路攻掠辽东、辽西、右北平等地,何曾打的这般窝囊?

    看着依旧如蚁群般蜂拥乱窜的胡骑,李元霸无可奈何的摇摇头:“我打死了五千余骑了,仗打输了也不能怪我吧?”

    现在也不是讨论谁是谁非的时候,李光弼只能哄着李元霸开路杀出重围。虽然李元霸不能凭一己之力保护所有唐军,但要突围却没人能够拦住他,一双大锤挥舞起来,一路所向披靡,很快的保护着李光弼突围向东而去。

    斜阳西沉,落日如血。

    这片方圆几十里的战场上伏尸成堆,血污遍地,到处都是残肢碎骸,战死的尸体;被砸的血肉模糊的战马星罗棋布的遍布在北方的旷野上,稻谷一片片的俯倒,冒着袅袅狼烟,折断的兵器,破损的铠甲,褴褛的旗帜遍地皆是……

    一场鏖战过去,匈奴与鲜卑联军折损了两万五千骑左右,另外还搭上了匈奴大将哲别,鲜卑大将慕容垂的性命,李光弼率领的两万唐军几乎全军覆没,这一战堪称两败俱伤。

    而公孙瓒军也没有好到哪里去,罗成率领的白马义从率先遭到伏击,被困在阵中央,突围之后的八千骑折损了将近五千,冉闵的援军也遭到慕容恪包围,率领的一万五千马步混合兵团战死了七千余人,幸亏李元霸断后才甩开了匈奴骑兵。

    纵然称这是一场三败俱伤的战役也不为过,这一夜过后北方大地平添了无数亡魂。逐渐萧瑟凄凉的秋风在旷野上飘荡,吹得残破的旌旗猎猎作响,也许是为他们奏起的哀乐。

    但战争不会因为夜幕而停歇,在分出胜负之前,无数的将士将会拎着头颅前赴后继。

    深夜子时,重生的陈子云与李嗣业遵照李绩的命令,率领着三万精锐唐军走小路悄悄摸到了鲜卑军把守的渔阳城。

    “请李将军冲锋,陈某在后方督阵。”陈子云向李嗣业拱手提出了建议。

    李嗣业手提陌刀当先冲锋,身后跟着百里挑一的陌刀兵,每人手持一把类似于三尖两刃戟的陌刀,总人数为两千人。身后则跟着潮水般的唐军,半夜里发出一声呐喊扑向了渔阳城。

    云梯架起,冲城槌轰隆隆的撞向渔阳城门,李嗣业提刀当先冲锋,两千彪悍的陌刀兵紧随其后,一鼓作气的登上了渔阳城抢,砍断绳索放下吊桥,打开城门放唐军入城。

    鲜卑军以游牧野战为主,绝大部分都是骑兵,突然遭到夜袭,根本无力守城,仓促抵抗了一阵便簇拥着鲜卑大汉慕容儁出了渔阳,向西逃窜而去。

    一次突发性的战役暂时结束,唐军攻下渔阳,与辽西、右北平连成一片,打开了通往草原牧马的道路。元军受挫后退至上谷一带重整旗鼓,再寻战机,李靖则与卫青按兵不动,寻觅一击致命的战机,北方的局势再次陷入了僵持的局面。

    但对于刘辩来说,当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第二届科举和甄宓。

    宇文成都带着李元芳、展昭潜入河北已经二十多天,多次派锦衣卫回报:由于曹操十五万大军就在距离甄家不远的地方驻扎,而且曹丕派了重兵封锁甄家所在的无极县城,宇文成都等人不敢轻举妄动,只能乔装打扮寻找机会,请天子宽限一段时间,才能把甄宓安然无恙的接到金陵。

    而就在刘辩为甄宓的处境担忧之时,第二届科举如期举行。这次的主考官由孔融、陈琳、吴道子、魏徵等多人担任,可以保证最大程度的公平。揭榜之时,前十名里面赫然出现了司马昭的名字。

    “嗯……司马仲达,你潜水这么久,作为三国举足轻重的人物,是不是该出来走几步了?”刘辩拿着榜单,盯着司马昭的名字,发出了一声微笑。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六百五十七 司马九达

    对于刘辩来说,司马昭出世最大的意义就是能够借助他找到鹰视狼顾的司马仲达。

    至于司马昭本身,对于刘辩来说无足轻重。不要说在这个各朝豪杰乱入的年代,就是在原先的三国之中司马昭也只是个二流实力的货色,虽然最后捡漏奠定了三分归晋的格局,也只是换来一个“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的评价”,又有几个人拿他当英雄?

    不要说曹操、诸葛亮这些大牛在世的时候,就是随便曹丕、曹睿父子,乃至曹仁、曹真等曹魏宗族在世,只怕也轮不到司马家粉墨登场。只能说司马家运气太好,皇帝轮流坐,一不小心转到了司马家里去了。

    “三保,去一趟翰林院宣新科进士司马昭到含元殿来见朕。”刘辩把本期的进士名单丢到一旁,对郑和吩咐一声。

    除了召唤出来的司马昭之外,其他的人名根本无法提起刘辩的兴趣,并没有网罗到让刘辩心动的大鱼。当然,这也在刘辩的意料之中,去年能够网罗到建安七子里面的王璨与徐干已经殊为难得,天下哪有这么多人才让自己像韭菜一样割了一茬又一茬?

    “奴婢遵旨!”

    郑和答应一声,飞快的出了御书房安排小太监去翰林院的考生之中召唤这个叫做司马昭的人来乾阳宫面圣。

    翰林院的院试刚刚结束,榜单还没贴出来已经提前送进了乾阳宫,请天子过目,免得像上届那样出了差错。吃一堑长一智,这一届的考官都变聪明了。

    随着刘辩地盘的扩大,疆域囊括了华夏半壁江山,治下百姓将近两千万,经过各州郡选拔以及直接来金陵会试的考生比往年多了将近一半,达到了五百余人。

    考试结束之后,熙熙攘攘的学子们便在翰林院的门前翘首期盼,或者忐忑不安,或者踌躇满志,或者淡定从容,或者吊儿郎当听天由命,总之表情各异。

    等天子御批下来之后,当朝司空孔融下令贴榜公示。

    随着翰林院官差把一张金榜贴在公示墙上,五百多考生“哗啦”一声瞬间围了上来,盯着墙壁上的金榜吵吵嚷嚷,是金榜题名还是名落孙山全在这一刻了。

    “刘骥,哈哈……有我,有我!真是苍天有眼啊,终于可以光耀门楣了!”一个将近三十岁的儒生欣喜若狂。

    “蔡题……是我,这个肯定是我!”一个身穿蓝袍,脸颊瘦削的儒生同样欣喜若狂。

    旁边却又跳出一个二十岁出头的青年才俊横插一竿子:“在下也叫蔡题,这到底是我还是阁下?”

    “考官大人,请问这个蔡题是哪个,籍贯何处?”两个蔡题一起向金榜旁边的官差询问。

    官差看了看手里的卷宗,面无表情的道:“考号一零三,籍贯青州琅琊。”

    “哈哈……是我,是我,我是青州琅琊阳都蔡题,与卧龙先生同乡。”二十岁的青年才俊欣喜若狂。

    蓝袍儒生则急的口干舌燥:“唉……我不甘心呢!怎么可能不是我?考官大人,请再查查这个蔡题的籍贯是不是弄错了,是不是来自会稽山阴?”

    “这么大的事情怎么可能弄错?”官差冷冷的瞥了蓝袍儒生一眼,懒得多搭理。

    “不公平,不公平!这里面肯定有猫腻,我要去告御状,我要去金陵府包大人那里去告状!”蓝袍儒生有些气急败坏,跺着脚嚷嚷。

    官差冷哼一声:“随便,主考官是当朝三公之一的孔融大人,副考官是学部尚书顾雍大人,监考官有学部侍郎陈琳、吴道玄,以及御使大夫魏徵大人,你觉得有冤情就去包大人那里伸冤吧,看看包大人敢不敢审这宗案子!”

    “大丈夫赢得起也输得起,一边去,别挡着其他人看榜。”

    一个年约十七八岁,身高七尺五寸,相貌干练,双目炯炯,脖子很长的青年一把抓住捶胸顿足的蓝袍儒生,推出了人群外面。

    “司马昭?”

    当看到自己名字的时候,这个来自河内温县的青年就露出了志得意满的表情,浅笑一声,“我就知道我司马高达一定会金榜题名的,生逢乱世,我司马家族一定会出人头地!”

    得得得,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

    几个太监怀抱拂尘在翰林院门前翻身下马,尖着嗓子喊了一声:“陛下有旨,着新科进士司马昭入宫觐见!”

    “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

    数百考生一起跪倒在地,山呼万岁。纷纷对司马昭投去羡慕的目光,院试名单刚刚出来,这个司马昭就得到皇帝钦点,看来新科状元跑不掉了。

    司马昭在欣喜的同时却又十分冷静:“嘶……天子为何突然召见我?虽然我自认学识尚可,但也不至于在殿试举行之前惊动了皇帝吧?”

    但转念一想,自己只是一个籍籍无名的庶民,虽然祖上历代为官,但与天子近日无仇往日无怨,九五之尊的皇帝应该不会特意找自己麻烦,自己这种小人物还不配!这样的话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自己要发达了。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司马昭叨念一声站出来跪地接旨,“庶民司马昭接旨!”

    司马昭出自学部侍郎陈琳的考场,是由陈琳提名上榜,听闻天子下诏召见,顿时觉得脸上有光。亲自来到考生之中勉励司马昭见了天子之后不必拘束,要敢于直言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陛下是位有道仁君,求贤若渴,千万不要拘束畏惧,患得患失。

    “多谢恩师教诲!”司马昭躬身拜谢,“学生若有出头之日,一定不会忘记恩师提携之恩!”

    半个时辰之后,司马昭跟着太监来到了乾阳宫,经过通报之后被带到了含元殿御书房面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