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科幻世界电子书 > 星徒 >

第321部分

星徒-第321部分

小说: 星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难道最强大的力量不该把持在原罪教廷、教皇的手中吗?这世界是由神所创造,那这世界以及它所拥有的一切不该仅属于神圣的教廷吗?

    这种力量必须,一定,必然。。。。。。只能在教廷的手中!如果它现在暂时还在地星上沉睡,那就只能由原罪教廷去将它唤醒!

    地球啊!

    这是个多么陌生的名字?不知道伊瑞星上还有多少人记得这样一个表面被大面积海水所覆盖的蔚蓝星球。

    那是联邦人的故乡;百约人的故乡;已经独立的,搞不清楚到底还算不算是联邦一边的,柯米娅人的故乡。。。。。。同时,它也是伊瑞人的故乡。

    虽然伊瑞星上具体的历史已经不可考,但根据现有的记载。伊瑞星人还是知道的,他们都是近两千年前,在所谓的第三次世界大战、星际大殖民时代之前就迷失于宇宙中。默默流浪至伊瑞星系的地。。。。。。

    不,事实上他们不愿意称自己为地球人,他们更愿意把自己当作火星人。

    。。。。。。

    太阳系中,真正适合孕育生命的星球只有一个,那就是地球。但通过改造,勉勉强强能达到殖民效果的,除了地球以外,还有额外的几个地方。

    比如拥有近千米厚的冰层,怎么看都冷到不靠谱的木卫二。比如很可能因为空气中含有大量甲烷而导致臭哄哄的土卫六。又或者是距离地球最近,最方便下手,但面积太小,改造意义不大的月球。

    最终人类动手改造的,还是距离地球相对较近的行星,火星。

    人类在上面建成了殖民圈儿,用新式镜面材料,在火星的卫星轨道上堆了许许多多可以反射太阳光的空间站式巨大镜面。将阳光集中投射至火星的北极冰山。再配合核反应方式的辅助加温,融开了火星北极的冰,设法得到了水。

    从地球引进微生物,改变火星的大气成分。培育新的,适合火星生存的转#基#因植物。。。。。。

    于是,以当时人类的科技水平,人类在火星上建成了一片。。。。。。跟预期相距甚远的,“地狱”一样的殖#民#地。

    的确,这里已经可以殖民了。但那仅仅是把人放上去,让他活着。而不是让他们幸福的生活在那里。

    天空经常是黄蒙蒙的,遍地是沙丘、碎石,时不时刮起一阵能把人吹飞的沙尘暴。

    就算生活在由高强度、防辐射的薄膜和玻璃材料打造的殖民圈儿里,依旧要每日暴漏在一定程度的宇宙辐射之中。每天吃着由基因技术“制作”而不是“烹饪”出来的奇怪食物。由于来自地星的补给从来无法准时,人们不得不对身上的衣物“缝缝补补”。不管是普通的衬衫。还是拥有防辐射,控制气压之类的星际服。

    除此外。。。。。。

    他们还要夜以继日的工作,替资本家们卖命。用挖出来的矿石、能源同地球上的基地换取生存资源。

    。。。。。。

    人类为何要改造火星?除了探索的本能,除了人类倾向于扩张其生存环境的本能以外,为的终究还是钱,还是政治。

    就像旧历时期阿波罗登月计划事实上是美苏冷战时期军备竞赛的产物一样。

    火星改造计划则是阶层矛盾,几大国际金融组织之间矛盾的产物。它真实的意义就只是作为一个画出来的“饼”,当作希望,用来缓解不同阶层,不同国度之间矛盾而已。

    在某次刮遍整个地球的金融危机过后,许多国家失业率飙升,经济负增长,政权动荡,极端主义思潮肆虐。

    大国之间剑拔弩张,随时可能发动战争。小国之间风雨飘摇,朝不保夕。这还仅仅是国际环境,很多国家的内部社会环境更为不堪。四处是罢#工、游#行,社会动荡之下盛行的暴#力犯罪。一次新的革#命,或者说是推翻现有实际统治阶层,资源占有者,破坏现有的经济结构的洗牌式大规模流血事件正在酝酿之中。

    为了避免战争和流血,给弱势那一方足够的希望,维系统治阶层的实际利益和“安全”需求。许多国家和财团才联合起来,启动了火星改造计划。

    它既是一个希望,也是一个新的,转移社会矛盾的靶子。

    火星,作为一片乐土,将会容纳那些在地星上因为各种原因无法获得更好生存条件,甚至是尊严的底层民众。缓解失业、经济萧条等等原因造成的社会压力。

    无论是来自发达国家底层的民众,还是战乱国度的难民。他们都可以自愿殖民火星。他们可以是探索的志愿者,可以是贫穷的底层民众,也可以是服#刑中的囚徒。

    这样,人们就再也不需要战争、不需要罢#工、不需要游#行,也不需要在仇富的心理下产生任何程度的暴力了。

 第七百一十六章 流浪之人(七)

    当时地星上各种电视台、互联网、户外广告牌上都四处呈现着这样的广告语。

    “去火星!新的开始,新的希望!”

    慢慢的,这句话的后半段也就成了各个国度底层百姓之间流传的话。

    “新的希望!”

    。。。。。。

    几艘往返于星际之间的巨型的,“清道夫”一样的宇宙舰开始载着他们和他们的“希望”一起向火星驶去。

    同时,也替资本家,上流阶层人士将各种“垃#圾#人#口”源源不断的清理进火星这个大大的垃圾箱。

    剩下的就业岗位,生存环境,社会资源,社会福利就足够留在地球上的精英以及半精英阶层分享了。

    。。。。。。

    但事实上,这件事并没有彻底的解决地球上的社会矛盾。事与愿违,只因为人类高估了自己的科技水平。

    火星改造计划消耗的人力、物力巨大。为了支撑火星改造计划,地球上许多参与其中的国家和大型财团一次次出现经济赤字,这甚至强化了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矛盾。

    最终,火星就被改造成了那个地狱般的样子。由于入不敷出,各大财团也不得不强迫“火星人”替他们挖矿,开发新能源之类的方式获得收益。以此换取来自地星的补给。

    “火星人”的生活环境越来越糟糕。由于经济原因,地球上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尖锐。

    慢慢的,火星计划终止了。莫名其妙的,这些去往火星的人们被遗弃了。。。。。。

    补给线几乎被撤销。每年输送补给的次数不超过两次。而且都是几艘载着廉价物资的宇宙舰配合额外十几艘空船而来。

    他们会在火星表面卸下货物,走的时候,将所有船都装满来自火星的矿产。

    他们不是来送补给的,他们只是打着补给的幌子,来收“租子”的“周扒皮”。

    又过了许多年,每日在火星表面苟延残喘,四处寻找矿脉和新能源的“火星人”竟然发现了一种近乎游离于虚空之中的新能源,“以太能量”。

    第一次出现的以太能量呈金色,就像是基#督洒下的圣光。温暖、纯洁。

    火星人发现,这种能量可以通过基因技术融合进由于宇宙辐射而导致变异的某些生物体之中。通过相当程度的研究,他们发明了一种寄生生物。人类可以在它们的帮助下抵御火星表面严重超标,会导致各种疾病和变异的宇宙能量。也可以通过这些寄生生物抵御殖民圈儿内日益变差的自然环境。比如越来越低的温度,越来越低的气压。由于火星低重力环境导致的肌肉和骨骼的退化。

    再往后,一个更为激进,或者说了不起的计划诞生了。

    由于宇宙虚空四处游离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以太能量”。虽然它们难以收集,但毕竟是用不光的。

    所以“火星人”开始计划,开始筹备。终于,在某次“补给队”赶来火星收取矿物、能源的时候,火星人暴#动了!

    在第一代“以太甲”的帮助下,他们抢了所有星舰。用早就准备好的光能引擎将这些星舰进行二次改造。又把火星上维系殖民圈儿的大型维生系统分割、改造进这些星舰之中。

    除了少数自愿或者非自愿留在火星的科学家、探索者以外,“火星人”大多由地球的社会底层平民组成。他们一穷二白,又是通过类似暴#动的方式抢夺来的宇宙舰。一旦返回地球,等待他们的必然是另一种审判。

    在社会舆论和自#由、平#等、人#权之类的字眼儿保护下,他们最大的可能倒不是被杀死或者监禁,最大的可能反而是被“宽容”、“善意”的“流放”回火星。。。。。。

    他们回不去了。

    所以,他们只能带着“希望”踏上脚下这几十艘星舰,一鼓作气的奔向茫茫宇宙。

    要么在沉默中灭亡,要么。。。。。。

    找到新的希望,新的家园。。。。。。

    。。。。。。

    没人知道是通过什么样的路线,穿越了什么样的星门,或者是其他什么人类尚未得知的自然现象。

    总之,历尽千辛万苦以后,“火星人”来到了伊瑞星!

    由于“以太能量”这种近乎“圣光”的存在,慢慢的,伊瑞星人俱都拜服在原罪教的脚下。由于试图忘记地球和火星上的苦难,他们将自己的姓氏也都“神性”化了。由于缺少生产资源和生活资源,大部分火星人的文化素质又很低下。他们的社会形式一度变得非常原始,直到现在,竟然形成了近乎政教合一的某种封建社会。

    唐云所见到的一切,就是他们在近两千年的发展中所呈现出来的样貌。

    事实上,通过伊瑞星人的历史可知,他们的科学、技术、文化等等方面都距离联邦、百约有巨大差距。要不是他们在火星上就第一次发现了“以太能量”。这比联邦人发现“光能”早了上千年,他们现在的技术水平也绝对不够发动圣战,侵略联邦和百约。

    这是一种平衡,存在即合理的平衡。如果火星上遭受近乎“流放”和“遗弃”待遇的“火星人”不是地球社会最底层的,没技术,没文化的垃#圾#人#口。如果其上的科学家和探索者所占有的比例足够高。那还有地球人的今天么?早于联邦人近千年发现一种颠覆性的新能源,他们是不是早就把地球抢回来,重新“洗牌”了?

    。。。。。。

    伊瑞人是在太阳系游荡了许久,迷失在星际中的流浪之人。在到达伊瑞星之前,他们几乎就是沿着一条直线没头苍蝇一样的往前冲。似乎穿过了不止一个星门,根本不知道自己到了什么星域。对于航线之类的也近乎没有记载。到了后期,许多人甚至都丢失了时间的概念。要不是星舰上还有准确走时的计时器,他们连年月都不知道了。

    地球,他们从未想过会去。在之后近两千年的伊瑞星历史中,地球这个故乡也几乎被遗忘了。

    。。。。。。

 第七百一十七章 流浪之人(八)

    直到有某个倒霉的联邦人被斥候队伍捉到,从z0星门的那一边丢进来,又被这边的人捉住,关进宗教裁判所。

    直到这家伙毫不保留的说出了自己所知道的一切,包括那众所周知的e0星门,教廷便一下子想起了那个远在天边的地方。。。。。。地球!

    z0星门那一边叫做“银翼星系”。那里有联邦,有百约,现在还多出一个势力,以前归属于联邦的柯米娅星域。

    想获得那必将属于教廷的力量,拥有这个世界,那就必须先攻入联邦!控制住e0星门!

    星门的那一边有太多值得寻求的东西了。

    当【众望所归,伊瑞之王的头冠】这以太甲的特殊能力被教廷和王室所知以后,哪个真正的统治者不想得到它?又或者,哪个坐上王座、金座,却又没能拥有这件以太甲的统治者不想毁掉他?

    伊瑞星历史中,那位最为耀眼的徐氏家族到底会不会穿上他们家族的【伊瑞之王】,带着无数甘愿为他牺牲一切的死士,在某个平平静静的日子里忽然回归圣域?夺回他们失去的一切?

    一旦所向披靡的徐氏大帝重返伊瑞星域,还有谁能挡住他的锋芒?

    一旦拥有圣印,智慧到令凡人无法理解的圣子大人重返伊瑞星域,教皇的教廷还有存在的必要以及存在的可能吗?

    但凡那些令人厌恶的徐氏后人,圣子的继任者们没能彻底死绝,没有被灭族。一旦他们留下个把传人、后人什么的。教皇、教廷、王室和一众贵族就都无法放下心思。

    为何时隔这么多年还保留了一小撮徐氏后人?那不就是诱饵么?一旦徐氏后人回到伊瑞星,必然要去找他们的族人。届时,留在菲索斯邦的眼线们必然会得到消息。教廷和皇室自然会一起安排人手,瓮中捉鳖。

    无论如何,伟大的圣战都一定要进行下去!

    为了传教,为了教廷的伟业;为了在遥远地球上的,最伟大的第一代圣子口中的可以征服世界的力量;为了进一步削弱伊瑞星上王室和贵族们的力量;为了那有信仰的政教合一的国度;为了找到那神奇的禁忌以太甲,为了消灭有可能存在的,教廷最后的威胁。。。。。。

    圣战是必须的!是必将载入伊瑞星历史的伟大战役!

    是。。。。。。

    尼禄教皇迈着缓慢的步子,一步一步吃力的爬回他高高在上的金座。自言自语的念叨着。

    “嗯。。。。。。”

    “百里飞。。。。。。圣印。。。。。。外来人。。。。。。”

    “真奇怪,为什么这么久了,巴尔特他们还没查出个所以然来?”

    因为很复杂的历史原因,自诩为“火星人”的古“伊瑞人”基本放弃了他们的姓氏。

    一个是掺杂着古罗马特点以及星相崇拜特点,由变种基#督#教逐渐形成的原罪教影响了他们。再一个则是因为最初的“以太甲”同宿主之间的“兼容性”很差。一旦基因匹配的不合适,容易同宿主之间出现排异现象。这种以太甲的继承很需要父辈和子女间的血脉传承。以至于伊瑞星人从殖民于火星的祖先开始就大量采用类似古罗马人的名字。

    男人名字结尾容易有类似“乌斯”的音节,女人有类似“娅”的音节。这有谁谁谁之子,谁谁之女的意思。

    在伊瑞星上,偶有古拉丁文和古英文姓氏。但汉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