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第9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得不到的东西,我将要失去的东西!
当然要彻底打碎了!
最最重要的是,军臣希望通过这样的手段,将所有幕南部族,全部绑上他的战车。
让他们不得不跟着自己征战和杀戮。
不然,他们就等着饿死吧!
所以,军臣毫不犹豫的将沿途的一切部族,全部收编,打着‘防止汉朝知道’的旗号,将一切的牲畜和人民,全都裹胁起来。
同时,他不断的发布命令,要求附近的部族,全部过来效命。
奉上他们的牲畜、奶酪、皮毛、粮食、食盐乃至于女子、穹庐。
匈奴人就像一场飓风,从草原深处刮过。
所过之处,寸草不留,一切都化为乌有!
在还没有攻击汉朝前,匈奴自身就已经尝到了伤害。
无数部族,妻离子散,无数人民,流离失所。
为了供应军需,匈奴人可不会管你是匈奴本部还是匈奴别部或者附庸。
所有部族,一视同仁!
这是匈奴帝国自从冒顿单于愤然与东胡开战后,最大的豪赌!
这一次军臣压上了自己的一切筹码!
若是赌输了,裸奔虽然还不至于。
但,他这个单于,就再也没有退路了。
此次南侵是如此重要!
是以,军臣不仅仅亲自坐镇在中军,他还将自己的亲信们,都派到了四面八方,深入各个部族,监督和督促。
就连呼衍当屠,也被因此用‘戴罪立功’的名义,放到了侧翼。
…………………………
草原上的动静如此之大。
汉室的情报部门和长城边境上的斥候以及那些被汉室收买和拉拢的一些匈奴内线,当然不是瞎子。
在匈奴人开始集结后三天,在云中郡,汉室就已经得到了匈奴主力异动的消息。
但当时,没有人重视。
因为之前数年,匈奴人也曾经这样浩浩荡荡的集结过主力。
但最后,他们都去西征了。
所以,云中方面,最开始以为匈奴人又要西征了,是以并没有放在心上。
甚至都没有向更上一层楼汇报。
但,七天后,雁门关的汉军斥候,带回了一个重要情报——匈奴主力,似在东移?
这立刻引起了整个雁门关的警惕。
当天,雁门郡守苏文就下令句注军进入战备状态,同时宣布动员郡兵。
在两天内,雁门关就完成了作战动员。
全郡二十三岁以上,四十岁以下的男子就全部被征发入伍。
各个军堡的武库,全部打开。
句注军和飞狐军淘汰的武器,立刻发放下去。
转瞬之间,就拉起了总计六个校尉部,将近一万五千人的新兵部队。
同时动员了雁门郡本来拥有的一万三千郡兵。
句注军更是立刻完成了作战集结。
各烽燧台上,也是塞满了柴禾,随时准备点燃烽火,告知身后的汉军,匈奴人入侵的消息。
可是等了半天,武州山脉方面也没有看到匈奴人的影子。
斥候深入草原三百里,也没有看到匈奴人重兵集结,向雁门进军的信号。
所以,雁门郡在进入战备状态后三天,发现并没有自己的事情,就在叹息和可惜声中解除了战备状态。
但有关情报,却被送到了太原。
太原方面得到情报后,立刻重视起来,下达命令,要求雁门、云中立刻出动斥候,进一步深入草原腹地,了解情况。
同时,一封八百里加急奏报,立刻从太原出发,通过直道,向长安疾驰。
两天后的深夜,这封紧急军情报告,抵达长安。
在得到了这封报告后,尚书台的尚书们紧急唤醒了正在酣睡的汲黯。
后者得到报告,只看了一眼,就立刻道:“快,随吾去面圣!”
匈奴主力东移?
哪怕只是一个传说,也必须立刻重视起来。
不然,万一出了问题,这脑袋掉起来,可不是一颗两颗!
半个时辰后,刘彻就被人从卓文君的身体上拉了起来。
“陛下!紧急军情!雁门关得到情报,匈奴主力似乎已经集结起来,正在东移……”汲黯立刻就将那封紧急奏报递给刘彻:“请陛下决断!”
刘彻接过报告一看,心里一咯噔,立刻就知道可能要出大事了!
因为,匈奴的举动,与他所设想的匈奴反应如出一辙!
匈奴主力东移,绝对不是空穴来风!
必须立刻重视起来!
“立刻传丞相、车骑将军、执金吾入宫!”刘彻披上披风就道:“再给朕准备好长城全图!”
“诺!”
“去石渠阁,将上郡、上谷郡、渔阳、右北平等地的档案和地图都搬来!”刘彻接着说道:“再去大农和少府,让大农与少府,即刻准备燕赵地区的军粮储备和官仓储备数据,在天亮前,朕要知道,燕赵地区,现在有多少存粮?”
一旦匈奴入侵,汉军就立刻要机动起来。
这大军机动,自然要粮食!
所以刘彻必须知道,燕赵地区的官仓里现在有多少粮食?
在微微想了想以后,刘彻忽然灵机一动,道:“立刻派人通知楼船将军徐悍,让徐悍即刻下令,将安东和辽西、齐鲁的楼船调动起来,不惜一切代价,向燕蓟转运粮草和军械!命令护濊军立刻动员,随时待命!”
假如匈奴入侵燕蓟,特别是右北平和渔阳一带,那么,护濊军就可以及时增援!
谢天谢地,现在的汉家楼船衙门,在安东和辽西,有着足够的船舶!
而在齐鲁地区,汉室更是驻扎了一支庞大的舰队。
这支舰队,拥有楼船数十艘,新兴的改进型福船十几艘。
可以在半个月内,就将齐鲁地区的数十万石粮食,转运到燕蓟。
而在安东的护濊军驻地新化城,靠近出海口,所以,他们可以乘坐楼船的舰只,迅速从安东驰援渔阳和右北平!
想到这里,刘彻就接着命令:“告诉楼船,命令楼船准备披甲作战!”
这是为了以防万一!
因为刘彻知道,在渔阳和右北平地区,现在汉室的防务到底有多么空虚!
本来,燕蓟地区就已经几十年没有发生大规模战争了。
自平城之后,当地就没有遇到过什么上规模的匈奴入寇。
所以,当地的驻军,一直都是常规状态。
更麻烦的是——因为安东大开发,刘彻还从当地调走了大量的有经验的军官、文官和军队。
护濊军和安东驻军,就有大半是从右北平、渔阳甚至燕国和赵国抽调的。
这就进一步让当地的防务空虚化。
而且,由于大量的精英被抽调走,却没有及时补充,所以,当地的动员能力和基层组织能力,恐怕也堪忧!
所以在紧急时刻,楼船的水兵,可能也必须做好参战准备!
正好,借这个机会,建立起汉室的海军陆战队……
当然了,刘彻也知道,假如匈奴的主力,入侵燕蓟地区。
靠着几千水手,恐怕是阻挡不了的。
所以,关键还是汉家的主力野战兵团,能够用多快的速度赶到战场,支援渔阳和右北平!
微微思考了片刻后,刘彻忽然想起了一个人,他一拍大腿,再次下令:“立刻派人,即刻出发,持朕诏命,宣轻车将军李广,命令李广在五日内,抵达渔阳!”
“命广为渔阳郡郡守,领燕国中尉,总督渔阳及右北平、燕蓟郡兵!”
李广这个人,虽然在历史上进攻他是屡次吃亏,号称迷路大将军。
但在防守方面,他确实是个天才!
从时间上来算,使者现在就连夜出发,通过直道,抵达北地郡,通知李广动身,大约需要两天。
而从北地郡,快马加鞭,不眠不休,赶到渔阳,五天时间应该是可以的。
这样,李广就应该可以赶在匈奴人攻击前,就组织好防御。
只是……
刘彻担心,匈奴人可能不会给他这个时间。
因为,从雁门关报告的情况来看,假如匈奴主力确实东移,而且,确实可能南侵。
那么,他们最可能的攻击方向就是渔阳、右北平、上谷郡这一条造襄防线。
理由也很简单,造襄防线,说是防线,但其实它更有利于进攻。
燕国人当年建造它,就不是为了防御的!
而是为了对外进攻,开疆拓土,加强自身的力量,以抵御强秦,达到自保的目的。
而后世的明朝时期的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
朱棣就是通过这一带的长城,作为进攻基石,不断北伐的。
而朱棣将北京选作首都,也是为了让子孙后代,继续依托长城,北伐、攻击,御敌于国门之外。
不过,明朝那帮蠢货,后来却只知道死守不出,自然肯定要挨打!
————————————
嗯,虽然现在,月票还没有到3624票,但我还是更了~
继续码字,第四更也会很快奉上!
但是第五更,第六更,有机会吗?
哈哈哈,我希望我可以跑赢月票啊~~~~~~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一千两百六十节 动员(2)【3800票加更】
当周亚夫和义纵在未央宫中碰面的时候,他们立刻就知道出大事了!
而随后郅都的到来也更加证明了这一点!
“尚书令,究竟何事?”周亚夫连忙问道。
“丞相,太原紧急报告:雁门关发现匈奴主力向东移动,传说兵力可能超过十万骑!”汲黯也是叹了口气:“虽未证实,但空穴未必无风!”
“啊!”周亚夫震怖不已。
“啊!”义纵高兴得就要跳舞!
“啊……”郅都眼中神采奕奕。
这三人的反应,瞬间就表达出了三人不同的立场。
周亚夫作为丞相,当然担心匈奴入侵,可能导致的灾难!
不管匈奴人从哪里入寇,这么大规模的入侵,肯定会造成无数家庭和人民的离散。
基本上当地的农业也可以gg了。
但义纵和郅都,却都是兴奋莫名!
高阙之战,让郅都吃的满嘴流油,功封昌武侯,食邑五千七百户。
麾下将领,因功封侯者三人,追授侯爵者两人,封君十余位!
但,与义纵相比,他还是有些不如。
现在,义纵麾下,光是列侯,就有七位。
其中三千户以上的顶级列侯,两位!
封君如云,大夫如雨!
真真是如今汉室第一战将和军方第一山头!
郅都,当然也有远大抱负!
而且,他比义纵更有优势。
他是先帝托孤大臣之一,而且一直忠心耿耿,最重要的是,他曾经有过履历地方的资历。
两次出任地方郡守,三为九卿,一次为将。
这样的履历,已经足以让他展望一下三公,甚至丞相之位了!
但,这还不够!
他还缺乏一个足以证明自己的地位的功勋!
而匈奴主力入寇,若能抢的这一次功勋,那他就实打实的可以接周亚夫的班了。
至于义纵嘛……
年轻人,还是需要磨砺磨砺的。
我为王陵,尔做灌婴吧!
义纵虽然知道,自己没可能接老丈人的班,他也不愿意去接。
但是……
他却想要将自己的头衔换一换。
这车骑将军,怎么比得上大将军甚至太尉响亮?
带着这样的心思,三人先后踏入宣室殿。
刘彻早已经在等候着他们了。
而这三人入殿,问安之后,就看到了他们面前的壮观场面——数个大箱子里,装载的竹简,正被人拿出来,一一对照和记录。
“这些是燕赵地区旧年报告的官仓数据……”刘彻对他们解释道:“今后恐怕再也看不到这样的情况了……”
竹简,在白纸面前,现在已经节节败退。
白纸借助着安东大开发以及天下商业贸易的繁荣浪潮,这数年间席卷天下。
如今,就连南方和东南地区的学苑,也基本淘汰了竹简。
物美价廉的白纸,迅速占领市场。
再过几年,恐怕就只有石渠阁和图书馆,能看到竹简的踪影了。
而靠着白纸贸易,少府年赚千万,也算是一笔不小的收益。
“陛下,燕赵地区,如今有存粮多少?”周亚夫立刻就问道。
“可能不足三百万石了……”刘彻也是叹了口气,道:“而且,大都分散在千里之地……”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安东大开发在最初的时候,完全仰赖燕赵的粮食供养。
每年,都有超过四百万石粮食被运去安东,喂养和哺育移民,刘彻就曾经听说过,陈嬌那个家伙,刚去安东的时候,从燕国拉走了十万石陈米——据说是那种连喂猪猪都不吃的爷爷米。
由此可见,安东地区的开发的需求!
如今,安东才堪堪的依靠屯垦团和朝鲜,做到了粮食自给自足。
但燕赵依然是存不起粮食!
原因很简单,这几年,国家屡屡用兵。
刘彻连关中的粮食都运出去给军队做军粮了,那燕赵地区,自然也不能幸免。
加之最近几年,刘彻减轻百姓负担,优免军属的赋税,同时受到对外战争刺激,燕赵地区的地主士绅们纷纷摩拳擦掌,想要建功立业。
这也造成了大量粮食被这些家伙囤积起来,作为训练家兵和家臣的储备。
这进一步导致了燕赵地区的官仓存粮消耗加快。
如今,燕赵仅有三百万石粮食储备!
这真是太可怕了!
三百万石,看上去确实很多。但考虑到,这些粮食,其实有很多根本不能动,动了的话,万一燕赵出现灾荒,国家拿什么赈灾?
一旦没有粮食赈灾……
恐怕两个人就要漫山遍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最多最多,从燕赵地区只能调出五十万石粮食!
再多,就会危及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