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无赖兵王-第6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铄微微一笑,向田丰问道:“那公孙度如今怎样了?”
“公孙度已经老迈,挂起曹公封赏的印绶,没过多久就死了。”田丰回道:“如今接管辽东的是他的儿子公孙康。”
“我看公孙度和袁尚也是一样。”曹铄说道:“活路不走偏偏要选一条死路。传令下去,让将士们休整数日,随我一同去辽东走走。”
田丰应了,随后向曹铄问道:“公子真打算讨伐辽东?”
“辽东隶属于幽州,我得到多半个幽州,只留下辽东给公孙家,元皓认为我会甘心?”曹铄向他问道。
田丰没再多问。
以曹铄的脾性,他决定要打的地方,绝对不会拖延的太久。
辽东公孙家早就在曹铄攻打的名单之内,只是一直没有个借口。
如今借口来了,曹铄又怎么可能放过?
曹铄决定攻打辽东的十多天后,曹操得到蓟县被攻破的消息。
书房里,他和郭嘉正在对弈。
落下一颗黑子,曹操说道:“子熔率军攻破蓟县,幽州多半是落到了他的手中。”
“还没有全部落到公子手中。”郭嘉回道:“如今辽东依旧不遵号令,公子应该不会坐视不理。”
曹操微微一笑,向郭嘉问道:“子熔多久没回寿春了?”
“已经许久了。”郭嘉说道:“最近两年公子连连征战,确实是十分辛苦。”
“我当然知道他辛苦。”曹操说道:“所以我觉着辽东他不用去打,也该先回寿春去了。”
“曹公的意思是……”郭嘉诧异问道。
“辽东与乌桓相接。”曹操说道:“子熔讨伐幽州,与乌桓人厮杀了一场,听说那一仗我军也是得了不少好处。如果他进军辽东,乌桓人又怎么可能不从背后杀来?何况如今袁熙、袁尚逃到蹋顿军中,他们必定是跟随蹋顿去了乌桓。有他们在,乌桓与我们曹家可是势如水火。”
“我听说官渡之后,有不少河北人逃了乌桓。”郭嘉说道:“算起来逃到那里的应该有十多万户,袁熙、袁尚逃往乌桓,应该是想在那里重整旗鼓,与曹家决一死战。”
“决一死战?”曹操笑道:“自从官渡以后,他们一直是在与我们曹家决一死战。然而他们赢了几场?所谓决战,对袁熙、袁尚来说不过是苟延残喘罢了。”
“乌桓远在北方。”郭嘉说道:“公子虽然率军夺取幽州,可要前往乌桓道路却是不太好走。何况曹公要灭了袁家,就必须出征讨伐乌桓。”
“奉孝以为我该怎样?”曹操问道:“是该让子熔返回寿春休息一些时日,再由他带兵讨伐,还是该我亲自领兵讨伐?”
“如果是长公子讨伐,曹公信不信他会杀了袁熙、袁尚?”郭嘉没有回答,而是向曹操问了一句。
“子熔什么都好,就是有时候会妇人之仁。”曹操说道:“听说他还把袁家的小儿子送到了寿春,交给袁芳看管。”
“公子妇人之仁?”郭嘉诧异的向曹操问道:“曹公怎么做出这样的判断?”
“如果不是妇人之仁,他怎么会留下袁家孽种?”曹操说道:“要知道,袁家有一个人活着,他们将来都会与我们曹家为敌。”
“曹公多虑了。”郭嘉回道:“公子这么做,必定是有他的道理。以我认识的公子来看,他每次做出仁义的举动,都是确定能够掌控局面。如果他掌控不了局面,公子可是不惜大开杀戒。”
“你对子熔倒是十分推崇。”曹操向郭嘉微微一笑:“在你看来,子桓和子熔相差多少?”
“曹公家里的事,我怎么好做评断?”郭嘉摇头说道:“这种事曹公还是不要问我,毕竟我把妹子嫁给长公子,即便说了什么也是有失偏颇,曹公可千万不要放在心上。”
“不肯说我也不强逼你。”曹操说道:“你心里在想什么,我可是一门清。”
郭嘉没有吭声,只是在棋盘上落下了一颗子。
“算了,你我正在博弈,也不适合谈论这些。”曹操说道:“下棋,下棋,把这一局下完再说!”
ps:今天更新九章,昨天回答正确的居然是秦舞……
今天的问题是:曹铄会不会回寿春,他下一步究竟会做什么
第1440章 拴在一条绳上的
(全本小说网,HTTPS://。)
幽州被曹铄拿下。全本小说网,HTTPS://。.COm;
田丰正式被册封为幽州刺史。
经历了连日攻城,蓟县到处都是断壁残垣,连城墙都坍塌了一片。
没有在蓟县逗留,曹铄来到了渔阳。
蓟县属于广阳郡,而渔阳则隶属于渔阳郡,彼此相隔上百里之遥。
进入渔阳,曹铄看着两侧的街景,对田丰说道:“难怪元皓选择这里作为治所,我看蓟县还真没有渔阳好些。”
“不知公子有没有听说过,当初公孙瓒盘踞幽州的时候,他就是大力壮大渔阳,因此这里比蓟县更繁荣一些。”田丰回道。
“既然渔阳比蓟县更加繁荣,为什么袁熙不选择这里?”曹铄问道。
“或许他是想到渔阳是唯一能为他敛财的地方。”田丰说道:“幽州位于北方,常年遭受异族侵袭。公孙瓒与袁绍又争斗了这么多年,战事才刚结束,曹家又攻打了过来。整个幽州是穷困的很呐。”
“相比于当初的淮南怎样?”曹铄问道。
“那是不能比。”田丰笑道:“袁术穷奢极欲,还建造什么宫殿。公孙瓒再不怎样,至少还把幽州稳固的不错,否则也不可能与袁家争夺那么多年的河北。”
“说的也是。”曹铄点了点头:“不过幽州这个模样,想必元皓是能把它治理的好。”
“公子太看得起我。”田丰说道:“幽州与徐州等地不同。徐州等地坐落于江淮之间,淮河两岸沃野千里,就连二十四节气也是当初淮南王刘安在淮南定下。无论气候还是土地肥沃,幽州哪里能与江淮相比?何况这里与异族毗邻,随时可能陷入战乱,把这里发展成徐州那样,我真是没有把握。”
“战乱?”曹铄微微一笑:“有我在的地方就不会有战乱。谁敢给我治下百姓带来战祸,我就能把兵祸引到他们的家里去。”
“公子说的是。”田丰回道:“可气候与土地却是无法改变。”
“一个地方兴盛不兴盛,与气候、土地并没有太多关联。”曹铄说道:“我虽然相信那句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可我同时也认为幽州地界辽阔,无论昼夜还的冬夏温差都是很大。像这样的地方更适宜作物生长,如果在这里种植谷物,尤其是水稻、小麦,必定能够获得丰收。”
“水稻、小麦?”田丰诧异的问道:“难道公子不觉得这里更适宜谷子和高粱?”
“谷子、高粱那些东西产量可是不怎样。”曹铄笑着说道:“我要的是每个人都能填饱肚子。”
“可是水稻同样产量不行。”田丰说道:“小麦倒是还可以……”
曹铄愣了一下,他陡然反应过来,这个时代还没有杂交水稻。
没经过改良的水稻,当然不可能像两千年后那样亩产上千斤。
有些土地,水稻亩产能够达到两百斤已经算是高产……
曹铄有些懊恼。
早不知道要来到这个时代,否则他一定会狠狠啃一啃有关杂交水稻技术的书本。
能够提升粮食产量,才是增加人口的关键。
否则土地全都用上也产不出多少粮食,人口过度膨胀,他可是养不起。
“你有没有觉得水稻其实是个很神奇的东西?”曹铄问道。
并不知道他是什么意思,田丰有些诧异的看着他问道:“公子这么说是什么意思?”
“如果我们把几个不同品种的水稻杂交一下。”曹铄捏着下巴说道:“或者是干脆用它和其他高产谷物杂交,你认为会不会提高产量?”
田丰茫然:“公子说的这些我不是很懂……”
“算了,算了!”曹铄摆着手说道:“你不用操心这些,等我回到寿春安排弥衡去做。让他与水镜先生和庞德公商量一下,看看能不能找到可以做这种事的人才。”
“公子总是奇思妙想,令我十分佩服。”田丰说道:“只是有时候我觉得公子的想法实在是天马行空,让人不敢想象。”
“天马行空?”曹铄拍了下他的胳膊,笑着说道:“很多东西我们没见过,不代表没有。总有一天人是可以飞上天空,在天际翱翔,甚至可以飞出我们生活的地方,到无边无际的浩瀚宇宙中去。”
“宇宙?还浩瀚?”田丰笑着摇头:“公子说的这些,我真不懂。”
“我也就随口一说。”曹铄咧嘴笑着说道:“只是这么寻思,究竟是什么样,我也不清楚。”
东汉末年,人对地外世界根本没有任何了解。
这个时候,人还认为天是圆的,低是方的,所以才有天圆地方一说。
曹铄很清楚,他要是把两千年后连个小学生都懂的东西拿到这个时代,只会引起一场轩然大波,然后引发一场毫无必要的争论。
没办法印证,没办法用事实让所有人都闭嘴,仅凭他的地位来压制别人的想法,即便说的是正确的,做法也是极其愚蠢的。
“公子已经是把我说的满头雾水。”田丰笑着说道:“不过的倒是很想看看高产的水稻,如果亩产提了上去,我就敢让幽州百姓放开胆的生养。”
“亩产不提上去,也可以放开胆的生养。”曹铄说道:“土地有很多,我们缺的是能守住这些土地的勇士,缺的是能壮大这些土地的劳力。”
“我明白了。”田丰应道。
“听说早年卢植曾隐居上古军都山。”曹铄问道:“元皓有没有见过他?”
“我怎么可能见过他。”田丰摇头:“卢公十多年前已经离世,那时袁家还没有得到幽州,我当然没有机会拜会卢公。”
“可惜了。”曹铄说道:“一代忠良,居然落了个隐居山林的下场。”
“天下乱成这个样子,世人哪里还分得清什么是忠良,什么是奸佞。”田丰摇头叹道:“我只盼望着早一天看见太平盛世,就像当年的文景之治。”
“这种事恐怕只能由我儿子完成了。”曹铄嘿嘿一笑。
田丰意味深长的看着曹铄:“公子今天可是和我说了发自肺腑的话。”
第1441章 回去之后必须整顿
(全本小说网,HTTPS://。)
田丰的神情和他所说的话让曹铄一愣。(全本小说网,https://。)
曹铄随即嘿嘿一笑没有吭声。
他刚才不过是随口一说,没想到却把心声给说了出来。
从两千年后过来的他,对大汉朝根本没有什么所谓的忠贞,更何况如今的大汉朝还是满目疮痍,已经无力拯救。
带兵四处征伐,看惯了无数生死,当今的皇帝什么也没有做,在天下太平之后就想坐收渔翁之利?
怎么可能?
谁打的江山谁来坐,曹铄不把这些心迹表露出来,无非是如今天下还没太平,说的太早不仅没有好处,还会引火烧身。
“其实我对天下还是有些责任的。”过了片刻,曹铄对田丰说道:“至少我不忍心看黎民倒悬。”
“公子的责任是在天下,却不在大汉朝。”田丰小声说道:“讨伐异族是为了不让天下人受苦。公子的心思我明白。”
“你不明白。”曹铄笑了一下说道:“并不是所有的异族我都会讨伐,乌桓,我们只要把他们打服就好。我真正要对付的那几个异族,是将来会给中原带来深重苦难的。”
诧异的看着曹铄,田丰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好。
曹铄说的话,时常会让人觉着摸不着头脑。
可细细寻思之后,又会觉到他的话十分有道理,至于道理在哪,田丰却说不上来。
历经曹铄攻城,蓟县已经成了断壁残垣,而渔阳却保存的十分完好。
除了少数曹军精锐,其他将士都被留在城外驻扎。
尤其是屠各匈奴,他们驻扎的地方离渔阳是更远一些。
所以这么安排,曹铄也是考虑到了渔阳上下的想法,尤其是渔阳百姓。
坐落于北方,渔阳百姓对匈奴人、乌桓人是再熟悉不过。
他们最不愿意见到的,就是这些会给地方带来危害的异族……
进了渔阳,曹铄当然是住在官府。
大军连连征战,将士们已经十分疲惫,此时再攻打辽东显然不太适合。
至少得让将士们休整个把月,才能继续讨伐。
在渔阳住了十多天,曹铄每天都在田丰的陪同下四处巡查。
这一天,他们才回到渔阳城,赵云就迎了过来。
“公子。”见到曹铄,赵云拱手一礼:“曹公派人来了。”
“父亲派人来了?”曹铄问道:“派来的是谁?”
“郭奉孝。”赵云说道:“他正在官府等候。”
“我知道了。”曹铄应了一声,带着田丰等人加快速度返回官府。
回到官府,曹铄才进正门,郭嘉就迎了过来。
“怎么是郭公亲自前来?”曹铄向郭嘉拱了拱手:“看来这次是十分重要的事情。”
“说重要也不重要。”郭嘉说道:“只是曹公认为这件事比较重要罢了。”
“不知父亲又要我讨伐哪里?”曹铄问道。
“曹公打算让公子返回寿春。”郭嘉说道:“公子连连征战,这些日子可是忙的不轻,曹公非常心疼。”
“真的只是心疼?”曹铄笑着说道:“恐怕父亲是有其他打算。”
“我觉着还是去后院书房再说。”郭嘉对曹铄说道:“有些话不便站在这里说。”
“这里都是我身边的人,说了也没什么。”曹铄招呼了一声田丰:“元皓陪着我一同去书房。”
田丰应了,跟着曹铄和郭嘉进入后院。
片刻之后,渔阳官府后院的书房。
曹铄等人分别落座,他向郭嘉问道:“这次让我返回寿春,父亲究竟是什么打算,现在可以说了。”
“